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RD-170,一种不同的运载火箭推进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60年代,美国和前苏联在发展运载火箭推进技术方面各自走了两条不同的道路。美国集中发展低性能的燃气发生器循环火箭发动机。这种发动机技术问题少,易于研制;而前苏联则采用富氧涡轮驱动气体的高性能分级燃烧循环发动机。RD-170吸取了前苏联三十多年进行分级燃烧循环的研制经验。本文将简要介绍从 RD-253(1965年首次使用的高压分级燃烧循环发动机)到 RD-170高压涡轮泵燃烧室设计方面的发展。文中还将介绍 RD-170的工作特性,可操作性及在制造,试验和装配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方法。此外,还要介绍健康诊断监控和寿命预测系统。  相似文献   

2.
谢晓亮 《中国航天》1991,(10):38-39
苏联专家在布尔歇航空博览会上详细介绍了天顶号和大型能源号火箭的最新式液体燃料发动机,即低温发动机RD-0120,液氧和煤油发动机RD-170和RD-120。目前苏联已准备向国外出售这些发动机及其技术。 RD-170是在1976~1985年间研制的。据介绍,这是世界上功率最大的液体多燃烧室火箭  相似文献   

3.
本文简要介绍了由化学自动机械设计局(前苏联)研制的空间液体火箭发动机。介绍用于“能源号”运载火箭芯级装置的 RD—0120低温推进剂发动机的详细资料。简要描述了与这种发动机研制有关的科技管理问题。对先进的氢类液体火箭发动机的一些主要的特性参数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4.
Nemo 《航天》2014,(1):40-43
与主流航天强国相比,印度的运载火箭发展要落后得多。印度的航天工业基础相对薄弱,运载火箭的发展也受到外援的很大影响。目前印度火箭使用的液体主发动机Vikas,实际上是得到阿里安火箭上Viking发动机的授权,印度的固体发动机技术也得到了美国和欧洲国家的支持;印度目前使用的低温上面级发动机RD-56M是直接进口俄罗斯的存货,即使自行研制的7.5吨推力的低温上面级发动机,也不过是RD-56M发动机的仿制型号。  相似文献   

5.
以俄罗斯著名科学家格鲁什科的名字命名的动力机械科研生产联合公司成立于1989年,由参与气动实验室特别设计局(GDL-OKB,火箭发动机设计局)工作的所有设计局、试制厂、试验中心和生产厂组成。从早期的气体动力学实验室算起,在其60年的历史中,该公司共研究了150多种火箭发动机。几乎所有前苏联/俄罗斯运载火箭都装有该公司研制的液体火箭发动机。美国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的宇宙神3和宇宙神5运载火箭也采用了动力机械科研生产联合公司的发动机。它用RD-180液氧/煤油发动机在1996年1月战胜了美国最著名的几家发动机制造商而一举夺标,随后进行…  相似文献   

6.
大推力液体火箭发动机的近期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液体火箭发动机是大型运载火箭和天地往返运输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首先介绍了影响大型液体火箭发动机发展的因素,然后按国别分别介绍了美国、欧洲、日本和原苏联近期和未来大型液体火箭发动机的研制概况。  相似文献   

7.
为在方案设计和系统性能估算阶段,对液体火箭发动机进行方便快捷的系统研究,基于MSC.EASY5仿真平台,采用模块化建模思想,建立了液体火箭发动机系统工作过程主要组件的仿真模型,通过Fortran/C等自编程序与EASY5链接,进一步扩展了模型元件范围,并扩充了流体种类,使其适用于液体火箭发动机的研究,并根据发动机循环方式,搭建液体火箭发动机系统模型。为验证模型的正确性,针对RD-170发动机系统建立系统模型,并进行稳态点仿真计算,仿真结果与已有资料相符合,且仿真快速便捷,仿真结果精度高。以上结果表明,本文建模与仿真方法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8.
苏联早在30年代就开始了液体火箭发动机的研制工作。经过多年的努力,他们已成功地研制了多种型号的运载火箭液体发动机,其技术水平亦居于世界领先地位。本文概述了苏联运载火箭液体发动机的发展过程,并对质子号和能源号的发动机进行了专门的介绍。  相似文献   

9.
本文简要回顾了中国导弹与运载火箭发动机的发展,重点论述了中国大型液体火箭发动机的研制过程,突破的主要技术关键,以及所取得的主要成就和研制经验。  相似文献   

10.
建模仿真是研究液体火箭发动机推进剂增压输送系统性能特性的有效手段,仿真可缩短研制周期,减少研制费用。总结了国内外液体火箭发动机推进剂增压输送系统的建模方法、数值求解技术的发展概况,并针对增压输送系统模块化的特点,介绍了航空航天领域主要流体仿真软件的功能及国内外利用商业建模仿真平台进行推进剂增压输送系统仿真研究的应用情况,为大推力液体火箭发动机增压输送系统工作特性仿真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在液体火箭发动机的设计研制过程中,计算机已经成为一种必要的辅助手段,发动机研制过程计算机软件的可靠性及可维护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通过分析我国计算机软件开发和研制的形势和基础,针对我所在液体火箭发动机研制过程中计算机应用的具体情况,借鉴发动机型号设计研制过程中的工程化管理方法,结合计算机软件的特点,讨论发动机研制过程计算机应用软件的开发和管理方法。  相似文献   

12.
蒋瑜 《火箭推进》2006,32(6):56-59
介绍了液体火箭姿控发动机阀门电流信号采集系统的设计要点、研制方法与主要开发过程。较详细阐述了高速数据采集系统应用软件开发及系统集成后的调试方法。该采集系统实现了多路液体火箭姿控发动机试车阀门电流信号的数字化测量。  相似文献   

13.
纳米技术在液体火箭发动机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黄智勇  胡钟兵 《火箭推进》2004,30(5):36-39,53
介绍了纳米技术在液体火箭发动机的应用现状,对今后纳米技术在液体火箭发动机的应用前景和效果作了初步探讨。重点叙述了我国自行研制的液氧/煤油高压补燃发动机上采用的纳米技术及一些工艺方法,同时将它们的试验情况作了对比分析。提出了今后在液体火箭发动机中采用纳米技术的设想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国外小推力液体火箭发动机的最新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小推力液体火箭发动机用于航天飞机、宇宙飞船、航天运载器等航天器的轨道和姿态控制、对接、交会等。主要介绍美国、法国、俄罗斯对小推力发动机的研制情况,以及这些国家所研制的这类发动机的性能和特点。  相似文献   

15.
液体火箭发动机健康监控技术是改进和提高运载火箭、航天器可靠性与安全性的核心技术之一,对其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工程应用价值。液体火箭发动机健康监控技术的研究主要包括液体火箭发动机故障检测与诊断理论方法、液体火箭发动机健康监控系统两方面。该文介绍了基于模型驱动的方法、基于数据驱动的方法和基于人工智能的方法,阐明了液体火箭发动机故障检测与诊断理论方法的研究现状,通过对美国液体火箭发动机典型健康监控系统的介绍,阐明了液体火箭发动机健康监控系统研究的若干进展及现状,并对液体火箭推进系统健康监控技术的演变趋势作了简要评述。  相似文献   

16.
<正>液体火箭发动机热过程基础研究是探索液体火箭发动机工作时所发生的流动、传热及燃烧等过程的基本规律,其研究内容涉及液体推进剂喷雾燃烧过程,工质与结构间复杂传热过程,液体推进剂物理化学特性、流体流动等。液体推进剂雾化、蒸发、燃烧和传热仿真技术是液体火箭发动机研究设计的理论基础,其与试验研究相辅相成,在正确分析与评估发动机工作性能、减少研制经费和研制周期、防范试验危险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有力支撑了液体火箭发动机的研制工作。  相似文献   

17.
本文阐述了前苏联、俄罗斯、美国、日本和西欧液体火箭推进技术的发展历程、现状及发展趋势;总结了他们的研制经验和教训。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液体火箭推进技术的发展设想。  相似文献   

18.
简要介绍了国外液体火箭及其发动机的低成本研制现状,重点论述我国液体火箭发动机低成本设计,尤其是发动机系统、发动机重要组件的结构简化及可靠性设计经验.发动机系统优化与简化设计方法确保了系统简单、零组件数量和组件品种减少,操作性方便.关键组件的预先研究和新型密封结构设计提高了发动机的可靠性.指出低成本设计是降低发射费用的重要措施之一;液体火箭发动机低成本研制应从系统设计着手,力求系统简单可靠;对于要求特殊和薄弱环节的结构运用创新和关键技术攻关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19.
<正>朱森元,中国科学院院士。朱院士长期致力于液体火箭发动机的理论研究和研制工作,主持完成了液体火箭发动机冷却剂超临界传热计算方法和沸腾换热临界热流计算方法的研究,是我国液氢液氧火箭发动机技术的主要开拓者之一。朱院士在高科技航天领域大型运载火箭和天地往返运输系统的概念研究、火箭发动机及大型  相似文献   

20.
固液火箭发动机性能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廖少英 《上海航天》2004,21(5):8-14
介绍了国外固液火箭发动机研制的进展。阐明了固液发动机比冲、可多次启动—关机、推力可调、安全性好和成本低等特点。分析了固液发动机推进剂的燃烧特性和发动机性能特性、与液体和固体火箭发动机的不同,以及研制的技术难度等。最后探讨了固液火箭发动机的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