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仿生的适于特殊地形的直升机起落架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阶段直升机起落架主要采用轮式起落架和滑撬式起落架,由于机动性和灵活性较差,导致直升机起降时对地面的平整度及坡角要求较高,在遇到某些特殊地形如乱石滩、斜坡坡度较大地带可能面临无法正常起降这一困难。本文受某些仿生无人机起落架设计启发,提出了一种新型直升机起落架的设计方法,此种起落架采用三立柱支撑结构,主体是三个位于机身底部的液压伸缩支撑杆,在直升机降落时杆端的传感器与主控配合来动态控制支撑杆的伸缩长度。此种起落架通过控制每根液压杆伸缩不同的长度来适应不同环境下的崎岖地形,使直升机在乱石滩及大坡度地面起降成为可能。经过设计举例及受力分析,得出本设计方法在工程上是可以实现的,并且在直升机抗震性能的提升方面也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2.
This paper presents the results of calculating the energy criterion being proposed by an example of two types of skid landing gear for a multipurpose helicopter of transport category.  相似文献   

3.
A new approach to the design-systematic provision of autorotation landing safety for a helicopter with skid type landing gear is proposed. We analyzed the existing simulation techniques and experimental studies regarding this problem. The main existing problems both in design simulation and the system of systematic requirements to the conditions of rating the loads on the skid landing gear are identified. Also proposed are the most optimal solutions to overcome the existing systematic contradictions and increase safety of helicopter piloting at autorotation landing.  相似文献   

4.
The existing technique of rating the external loads on a helicopter with skid type landing gear according to Airworthiness Standards [1] is analyzed and the results of comparing with design and experimental studies are presented. The main existing problems both in design simulation and the system of requirements to the conditions of rating the loads on the skid landing gear helicopter are identified. Also proposed are the techniques to increase safety of the helicopter emergency landing by refining the rating conditions of external loads at the design stage.  相似文献   

5.
摇臂式起落架作为起落架的重要形式,对其进行着陆响应分析可为起落架缓冲性能评估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应用粘弹性杆建立摇臂式起落架结构动力学简化模型,并采用MATLAB程序建立线性与非线性摇臂式起落架数值求解模型;应用ANSYS/LS-DYNA显式动力学求解技术进行起落架着陆响应分析;对比研究起落架上端节点的载荷历程曲线、位移历程曲线及输出功量曲线。结果表明:着陆过程中载荷曲线和位移曲线收敛过程较短,曲线较为平滑,说明着陆过程较为平缓;从功量曲线的吸能面积比率可知缓冲器的吸能效率较高。研究结果对起落架系统缓冲性能的初步分析以及机身连接处接头细节设计的载荷输入具有积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以民用飞机前起落架和主起落架为研究对象,首先运用Delphi和SQLServer开发了民用飞机缓冲器参数设计程序,计算了前起落架采用单腔定油孔型式和单腔变油孔型式、主起落架采用单腔定油孔型式和双腔定油孔型式的缓冲器的设计参数;然后基于ADAMS/Aircraft模块分别建立了前起落架和主起落架的虚拟样机,并进行落震仿真分析,仿真结果符合要求;最后通过仿真结果进行起落架缓冲器不同型式的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单腔变油孔型式较单腔定油孔型式提高了缓冲器的缓冲效率、双腔定油孔型式较单腔定油孔型式在大的下沉速度下降低了缓冲器的过载。  相似文献   

7.
魏凯  陈铭 《飞机设计》2012,(2):28-31
轻型直升机的滑橇式起落架结构简单,有着广泛的实际应用。本文针对某项目直升机的设计需要,用机械能守恒定律和材料力学的方法对该型起落架的着陆载荷做出定量分析,并校核了起落架的垂直过载和强度。  相似文献   

8.
针对现代民用飞机设计特点,尤其是某些新技术的应用和飞机系列化发展的需求,在充分吸收和借鉴传统飞机概念设计阶段起落架设计方法的基础上,从工程应用角度出发,总结并提出一套现代民用飞机概念设计阶段起落架接地点设计流程及方法。同时,按照设计流程将影响起落架接地点设计的限制因素划分为适航安全、性能、结构、空间布置、运营等影响因素,明晰各限制因素对设计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金秀芬  李凯 《航空工程进展》2012,3(4):453-456,504
起落架是飞机的重要组成部件,起落架缓冲器的设计好坏必须经过落震试验的验证。2001年5月9日FAA颁布的N0.25-103修正案对起落架落震试验要求进行了修订。本文对该修正案提出的原因进行说明,并以修正案的内容为基础,与CCAR-25-R3版进行详细地对比和影响分析;通过对起落架动态特性的解析,提出起落架落震试验修正案的验证思路。结果表明:落震试验方法没有本质变化,但是对于试验目的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研究结果可为起落架落震试验的验证提供一定的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0.
起落架作为支撑飞机重量、吸收撞击能量的重要部件,在装配和试验过程中面临着装配空间狭小、装配精度高等特殊要求,急需研制一款具备可移动、多自由度调节功能的柔性装配平台。通过对起落架装配需求进行分析,设计出基于Mecanum轮的全方位移动和基于3–RPS的并联机构组成的6自由度装配机器人,详细介绍了装配机器人的结构组成、控制方法,对机器人运动学特性进行分析获得运动学模型,并进行运动学参数设置及精度分析。通过对起落架装配机器人精度测试以及实物装配,验证该机器人的功能和性能满足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11.
舰载直升机着舰过程复杂。与地面降落相比,舰面的不稳定气流使得直升机姿态难以保持,下降的速度更大,且由于直升机通常都是单轮着舰,导致起落架载荷很大。为了研究直升机在不同条件下着舰时起落架的动态响应,建立了机体/起落架/舰船耦合模型,将着舰过程中直升机的运动和舰船的运动联系起来,通过仿真计算得出起落架的动态响应。仿真计算结果表明:直升机着舰质量越大,起落架压缩量和载荷越大;直升机低头着舰会导致前起落架载荷显著增大;直升机着舰下沉速度过大会导致着舰载荷急剧增大,可能会对结构造成破坏。  相似文献   

12.
FAA-P-8110-2《飞艇设计准则》相关条款明确了飞艇起落架载荷的适航规范要求,为了使飞艇起落架 设计更好地满足适航条款,本文提出基于双弹簧振子模型的飞艇起落架载荷计算方法。根据经典动力学理论, 推导飞艇起落架系统的振动微分方程组;运用 Python语言的科学计算模块对模型进行编程、封装,形成便捷友 好的可视化仿真工具;以某载人飞艇型号为研究对象,分析影响起落架载荷的主要因素,并通过仿真计算起落 架载荷。结果表明:提出的基于双弹簧振子模型的飞艇起落架载荷计算模型满足FAA-P-8110-2条款对起落架 载荷计算的要求;在给定的气囊内外压差下,起落架载荷随着气囊压力的增加而减小。  相似文献   

13.
多用途、智能化和强地形适应性是未来直升机发展的重要趋势。起落架是保障直升机起降安全的关键部件,由于传统起落架地形适应能力较差,针对直升机在复杂地形环境下如何实现平稳着陆的难题,利用仿生学设计理念设计一种腿式起落架系统。首先从腿式起落架设计需求出发,对起落架构型进行分析并完成腿部结构设计;然后基于设计的腿部机构,完成其运动学分析和动力学分析,建立相应模型,以此作为腿式起落架运动控制的基础。最后在实验室完成腿式起落架的运动测试,证明了结构设计的合理性和控制算法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4.
A technique is suggested for calculating the helicopter spatial motion and the stress-strain state of a skid landing gear in the course of landing with regard for the second landing impact; geometric, material and design nonlinearity of undercarriage springs deformation is taken into account. The comparison between the analysis results and experimental data is presented.  相似文献   

15.
基于降落区概念的飞机起落架着陆动力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魏小辉  聂宏 《航空学报》2005,26(1):8-12
在飞机跑道上引入降落区的概念,建立了飞机在该降落区上降落时的简化分析模型;推导出了基于该分析模型的运动微分方程及相关参数的表达式,采用数值分析方法解出飞机分别以正常着陆速度2.70m/s和非正常着陆速度3.545m/s垂直撞击地面这一过程的动态响应,给出机身载荷-时间历程曲线和地面垂支反力-时间历程曲线等。与原模型分析结果相比,正常着陆时机身受载和地面垂支反力最大值减小45%,非正常着陆时机身受载和地面垂直反力最大值减小49%,有效减小了冲击载荷。  相似文献   

16.
起落架所承受的动载荷较大,造成系统工作环境复杂,出现故障较多,因此对起落架系统可靠性的研究显得迫切和重要。以三维辅助建模软件CATIA、有限元分析软件NASTRAN、多体动力学分析软件LMS Virtual.Lab和液压控制仿真软件AMESim等为工具,采用自动仿真求解策略针对某起落架典型失效模式进行仿真分析,得到仿真...  相似文献   

17.
刹车与起落架抖动的相互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库玉鳌 《航空学报》1997,18(2):228-230
就刹车与起落架抖动的相互影响,分析了现象的实质,建立起了起落架支柱的刚度、机轮转速、滚动半径、振动周期和防滑刹车系统设定的打滑量与刹车力矩之间的定量关系,以期从整体上解决起落架-机轮刹车装置-防滑刹车系统组成的一个全系统的匹配问题,达到刹车无抖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737-300型飞机起落架常见故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737-300飞机起落架系统故障有增多的趋势,指出常见故障主要有起落架位置指示和影响警告异常故障、起落架控制手柄异常引发的故障、E11起落架逻辑架故障、起落架机器原因引发的故障等。分析后总结出发生故障较多的部件主要有起落架收上锁定锁传感器、放下锁定锁传感器、逻辑电路卡、起落架控制手柄等部件。在航线维护过程中,要注意根据实际的故障信息,认真分析判断故障原因,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  相似文献   

19.
起落架是飞机起飞和着陆过程中的关键部件,其结构强度的优劣直接影响着飞机的起飞和着陆安全。本文针对某飞机依据强度和刚度规范设计出的起落架在某次着陆阶段出现的损伤故障,利用飞机的飞参数据,从中提取飞机着陆时的姿态与运动信息,分析飞机起落架的地面载荷信息,从而为故障排查提供参考和输入。分析结果表明,在某些情况会出现的三向载荷复合作用是导致该起落架结构损伤的可能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20.
舰载机着舰减震新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魏小辉  聂宏 《航空学报》2007,28(2):324-327
 在航空母舰上引入降落区的概念,考虑航空母舰的运动模型,建立了舰载机在该降落区上降落时的简化分析模型;推导出了基于该分析模型的运动微分方程及相关参数的表达式,采用数值分析方法解出飞机垂直撞击舰面降落区这一过程的动态响应,给出机身载荷-时间历程曲线和舰面垂支反力-时间历程曲线等。与原模型分析结果相比,机身受载和舰面垂直反力峰值减小分别37.3%和37.2%,有效地减小了舰载机着舰的冲击载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