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日本SELENE/KAGUYA探测任务提供了研究月球电离层的机会。采用无线电掩星探测技术和趋势外推算法,消除地球电离层和行星际等离子体的干扰影响,残余的信号相位信息的变化反映了月球电离层的信息,估算出月球周围附近近似对称分布的稀薄电离层中电子总含量(TEC)约为每立方米10-14个。  相似文献   

2.
嫦娥一号卫星(Chang'E-1)上搭载的两台太阳风离子探测器(SWID-A/B)是国际上首次在200 km极月轨道观测等离子体环境的探测仪器.SWID-A/B的科学目标是探测月球附近等离子体与月球的相互作用,获得月球附近的太阳风速度、密度和温度.太阳风离子探测器的观测数据是各能量成分离子流量的直接反映,包含了太阳风离子的速度、密度和温度信息.本文设计了一种利用离子流量数据反演太阳风速度、密度和温度的算法,并通过模拟太阳风离子注入探测器的过程,验证了算法的可行性.对月球附近太阳风离子基本特征的分析研究表明,在太阳活动低年,空间环境扰动水平相对较低时,行星际太阳风运动到月球附近后依然保持着相同的变化趋势;太阳风离子的速度和密度与在上游行星际空间时相近;太阳风离子的温度则比在上游行星际空间时高103 K.  相似文献   

3.
□□2020年美国将开始“重返月球”。但这次的目标不仅仅是简单的往返月球,而是要在那里为新一代的太空探索者建立一个基地。“猎户座”(Orion)飞船(见图1)是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星座计划的关键部分,星座计划(见图2)是NASA的一项大胆的计划,包括建造可以载人往返月球,并为“国  相似文献   

4.
士元 《太空探索》2006,(11):24-27
欧洲空间局(ESA)2006年9月3日宣布,欧洲第1个月球探测器——SMART-1.按预定计划于格林尼治时间9月3日05:42: 22(北京时间3日13:42:22),成功击中月球表面46.2°W、34.4°S的位置,当时月球表面出现的一次小闪光,激起大量月球尘埃达到10千米高左右,这也宣告了欧洲空间局历时3年多的探月计划终于成功结束。不  相似文献   

5.
据称,日本的"月女神"(SELENE,又译作"月球学和工程探测器")探测器是阿波罗时代之后最复杂的月球探测任务. 该探测器包括主轨道器和2颗子卫星[Rstar中继卫星(即RSAT卫星)和Vstar卫星(即VRAD卫星)].  相似文献   

6.
1989年,天文物理学家康贸庞(音译)博士从美国航空航天局的档案馆中获得了几幅照片,照片上清晰地显示出有人类赤脚在月球上行走留下的脚印!这些照片是1969年7月登上月球的"阿波罗11号"宇宙飞船上的宇航员拍摄的.  相似文献   

7.
北京时间10月9日19时31分,美国航宇局(NAS)的"半人马座"上面级火箭及"牧羊人"月球坑观测与传感卫星先后撞进月球南极附近的一个陨石坑,上演了一出7900万美元成本的太空大戏.  相似文献   

8.
徐菁 《国际太空》2007,(12):33-33,36
2008年10月,美国"月球坑观测与感知卫星"(LCROSS)将作为次要有效载荷与"月球勘测轨道器"(LRO)一起搭载在"改进型一次性运载火箭"(EELV)上,从肯尼迪航天中心发射升空.LCROSS的主要任务是在月球南极寻找水冰.  相似文献   

9.
文青 《太空探索》2008,(2):12-13
继2006年9月3日欧空局的斯玛特-1月球探测器成功撞击月球表面之后,2009年美国的"月球环形山观测和感知卫星"将对月球进行2次连续撞击,在月球南极寻找水冰.  相似文献   

10.
《太空探索》2009,(12):38-38
撞月地点位于月球南极卡比厄斯月坑的永久阴影区,科学家认为在月坑永久阴影区有可能存在水冰。水冰可能来自撞击月球的彗星。月球南极的卡比厄斯月坑大约位于南纬85度、东经310度。  相似文献   

11.
2021年6月16日,在全球空间探索大会期间,中国国家航天局(CNSA)和俄罗斯航天国家集团公司(ROSCOSMOS)通过线上和线下混合方式,共同举办了国际月球科研站路线图全球网络论坛,中俄联合发布了《国际月球科研站路线图(V1.0)》和《国际月球科研站合作伙伴指南(V1.0)》。本文对《国际月球科研站合作伙伴指南(V1.0)》做了摘编。  相似文献   

12.
腾月 《太空探索》2006,(11):28-29
还记得美国航宇局用航天探测器撞击彗星曲事件吗?从那次撞击中.美国科学家获得了很多有研究价值的星尘,好像是尝到了撞击的甜头.美国人撞上了瘾.撞击彗星成功之后又开始策划撞击月球。美国人撞击月球计划的时间初步定在2009年1月。不过这次美国人可没有抢到先机,欧洲人已于今年9月3日率先撞击月球,与撞击彗星相比.撞击月球更具有实用意义.它可以为开发月球能源作准备。  相似文献   

13.
最近有不少媒体报道,俄罗斯克鲁因斯基等五位科学家在开展“月球对地球的影响”研究后,向俄国政府提出一个惊人的建议:摧毁月球。他们认为,月球是地球一个庞大的寄生虫,月球强大的引力使得地球以一种笨拙的倾斜姿势绕着太阳转,从而使地球上的气候无常,灾害不断。如果将月球摧毁,地球就不再倾斜,地球上不再有四季轮回,俄罗斯寒冷的冬季会一去不复返。地球从此变成天堂,不再有自然灾害与饥荒。摧毁的方法很简单,只要在俄罗斯“联盟”型火箭上装上6000万吨级的核弹头,然后射向月球即可。  相似文献   

14.
1984年,联合国通过了《指导各国在月球和其它天体上活动的协定》,协定中规定了月球及其自然资源是人类的共同财产,任何国家、集团和个人不得据为己有。但是,早开发,早受益,仍然是不可改变的客观事实。中国作为一个世界大国和主要航天国家,中国航天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在技术  相似文献   

15.
韩淋 《空间科学学报》2018,38(4):435-436
正2018年2月20日,美国月球和行星研究所(LPI)月球探索分析组发布了《推进月球科学》报告,在NASA科学任务部行星科学处的要求下,更新完善月球探索的11个核心科学概念,明确了未来月球探索的研究重点。2007年,美国国家研究理事会(NRC)在NASA的委托下发布《月球探索的科学背景》报告,提出了月球探索的8个科学概念。报告发布以来,各国开展  相似文献   

16.
月球极区具有独特的地理特征和潜在的水冰资源,是未来月球科学探测和基地建设的优选区域。但月球极地具有太阳光照条件差异显著、月地直接通信范围有限、月表温度变化幅度大、地势陡峭等特点,对选址研究提出了巨大挑战。定量化地研究月球极地相对宜居区的温度和地形分布,对于深入探索月球极地具有重要意义。利用月球勘测轨道器(LRO)上搭载的激光高度计(LOLA)和辐射计(Diviner)的观测数据产品,建立了一种月球相对宜居区的评估方法;并以月球南极为目标选取了典型的相对宜居区,对相对宜居区内的表面温度的日变化和季节变化特征进行了研究,分析对比了各相对宜居区的地形坡度、表面粗糙度和地形高度分布等情况。其中区域A(Scott M附近)地处月球南极的相对高地(约3~7 km),坡度(中位数为8°)和表面粗糙度(小于2 m)适中;区域B(de Gerlache附近)最靠近南极中心,太阳可见度可高达0.8,坡度较陡(中位数为12.4°),表面粗糙度适中(小于2 m);区域C(Amundsen附近)的地势最低(约-1.8~-0.5 km),太阳可见度(小于0.6)和地球可见度(小于0.5)最小,地形坡度最缓(中位数...  相似文献   

17.
“嫦娥1号”(CE-1)、“嫦娥2号”(CE-2)都安装了1台太阳高能粒子探测器(High-energetic ParticlesDetectors,HPD)和2台太阳风离子探测器(Solar Wind Ion Detectors,SWIDs),进行了月球轨道200 km和100 km空间环境探测,获得了月球轨道空间高能带电粒子(质子、电子和重离子)能谱随时间的演化特征、等离子体与月球相互作用特征以及太阳风离子速度、密度和温度参量。空间环境探测数据分析结果表明:太阳活动低年、空间环境扰动水平相对较低、月球处于太阳风中时,近月空间带电粒子环境的基本特征与行星际空间相比变化不大。CE-1、CE-2在轨运行期间,发现了多起0.1~2 MeV能量电子急剧增加事件,这些事件发生在月球从太阳风运动到磁尾的所有空间区域,其中20%的事件伴随着卫星周围等离子体离子加速。模拟和统计研究表明:能量电子急剧增加使得绕月卫星和月球表面电位大幅下降导致了离子加速现象的发生;能量电子总流量大于1011 cm-2时,绕月卫星和月球表面充电电位可达负的上千伏。此外,月表溅射与反射太阳风离子、太阳风“拾起”离子等空间环境事件的发现,揭示了太阳风离子和月球存在复杂的相互作用过程。  相似文献   

18.
<正>月球勘测轨道飞行器(LRO)是美国航宇局(NASA)最新的月球探测器,自2009年6月发射以来已经向地球发回了大量的珍贵数据。一起来看看LRO目前的十大发现吧!TOP 10月球上的水最近几年关于月球的一个重要发现当属月球上存在水,月球上的水以冰的形式存在于岩石之间,遍布大陨石坑和月面平原。LRO在2009年10月观察其搭档LCROSS探测器撞向月球的过程中发现了月球上隐藏的水。最终LRO和其他探测器发现在月球的北极和其他地方蕴藏有大量的水。  相似文献   

19.
姚源  屠空 《太空探索》2009,(11):25-31
2008年8月29日1时30分,运行在月球上空200千米的印度“月船1号”突然与地面站失去了无线电联系,此后,印度空间组织的科学家多次尝试与这颗月球探测器重新建立联系,但所有的努力都宣告失败,最终不得不提前放弃这颗让印度人自豪的月球探测器。  相似文献   

20.
<正>2022年12月11日,日本i太空公司(ispace)的首次商业月球着陆任务——“白兔-重启-任务1”(HAKUTO-R-M1,简称白兔-R-M1)搭乘猎鹰-9 (Falcon-9)运载火箭发射升空,预计将于2023年4月在月球着陆。白兔-R是ispace公司研制的商业月球着陆器,以将用户的有效载荷交付至月球表面为主要目的,此次任务的用户包括阿联酋穆罕默德·本·拉希德航天中心(MBRSC)、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JAXA)、商业公司等。白兔-R-M1是全球首次以商业目的为核心的月球探测任务,正式拉开了商业月球探测的序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