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基于UDP(用户数据报协议)组播数据传输方式,通过对接收到数据包中相关PDXP(包数据交换协议)字段的实时解析和挖掘分析,采用BackgroundWorker(后台工作者线程)模型简化多线程交互方式,以分级缓存为基础优化数据存储结构,通过直接调用GDI(图形设备接口)+绘图接口设计开发高效的UI(用户接口)显示控件,并且利用Linq(语言级集成查询)数据访问技术,以可视化的形式对PDXP数据包的丢包和乱序等问题进行实时判读和基于源码的分析,提供了一种对中心之间交互的数据进行实时连续性监视分析的简捷、直观和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为满足高度综合化发展对嵌入式处理系统交联信号的多样性要求,提出了一种基于PCI Express总线架构的多功能接口模块的设计实现方案。采用一片FPGA作为逻辑设计芯片,实现了包括FC、RS422、ARINC429、USB、IDE等多种接口,满足了综合化发展对模块功能、功耗和重量等要求,可通用于各类综合处理系统接口设计中。  相似文献   

3.
光纤分布式数据接口(FDDI)标准于八十年代末颁布,九十年代FDDI技术便成为广泛兴起的高速局域网络组网技术之一。FDDI网络具备高性能、高可靠性和互操作性好特点.本文说明了FDDI的体系结构、访问协议及其特点.通过分析美国SAE-9B高速数据总线应用与需求任务组(HART)提出的军用高速通信网需求,证明FDDI技术能满足军用实时高速通信系统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针对航天器对在轨维修、硬件更换、功能升级等在轨服务的需求迫切性问题,提出了在轨可更换模块的接口设计方法。将SOIS(航天器星载接口业务)协议运用于ORU(在轨可更换模块)接口设计中,借助SOIS对星载软硬件设备进行协同设计,降低ORU的设计开发成本,提高ORU的适用范围,便于模块更换的实现。基于在轨更换的应用场景,分析了ORU接口的设计需求。在此基础上,给出了ORU体系结构,完成了ORU接口的机、电、热设计。  相似文献   

5.
1553B多路传输数据总线接口(MBI)模块,能够实现GJB289—87标准和协议操作规程协议,完成通信系统之间的连接,在通信软件的支持下完成各子系统之间的通信。本文叙述了MBI模块的测试功能,使得MBI模块在航空电子系统的应用中,从功能上和性能上的正确性得以保证。  相似文献   

6.
远程接口单元( RIU)已经是综合化模块化航空电子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分析了分布式IMA架构下航空电子系统对远程接口的新需求,提出了一种基于PowerPC +FPGA结构的远程接口单元设计方法。通过设计方法不仅实现了单元综合多种I/O资源,还保证了单元具有一定的容错和可配置特性,并在远程接口关键技术方面取得了实质性的突破。  相似文献   

7.
飞机维修     
Ameco与Air India Ex-press 签署大修协议8月29日,Ameco与印度Air India Express签署了一项飞机大修协议,将为其9架波音737-800飞机提供C检,首架飞机将于9月中旬停场实施检修。这是Allleco首次为印度客户提供波音737新一代飞机机体大修服务。  相似文献   

8.
高速串行总线RapidIO与PCI Express协议分析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新一代嵌入式系统对数据传输能力要求的提高,高速串行总线有着越来越广泛的应用,RapidIO和PCI Express(亦称PCIe)是常见的选择。通过对这两种协议在整体工作机制及其特点、分层模型、拓扑结构、服务质量等方面的分析比较,为嵌入式系统设计中高速串行总线的选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李鹏  樊蓉  李键 《航空计算技术》2008,38(5):124-126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实时系统对其数据总线接口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深入研究1553B总线接口技术及协议的基础上,设计并研制了1553B总线接口SoC,该芯片自带微处理器,支持多种主机接口,可通过模式选择适配多种局部总线.同时针对所设计的SoC提出了一种通信软件的设计实现方法,该软件完成传榆层和驱动层功能.通过多种测试证明该芯片完全符合MIL-STD1553B协议,满足实时系统通信要求,具有较高的通用性、可靠性和较高的功能、性能密度.  相似文献   

10.
随着航空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航电系统将走向高度综合化、数字化、自动化、智能化,ARINC661协议应运而生。协议为座舱显示系统的设计引入标准化的接口设计及模块化理念,并提升其可移植性和可扩展性。通过对ARINC661协议的分析,研究了符号的基本概念,对符号设计器中图形坐标转换、图形高效填充绘制及数据库访问等关键技术开展研究。在此基础上设计开发了一套符合ARINC661规范的符号设计器,满足座舱显示系统的个性化需求设计。  相似文献   

11.
由于遭受不明来源的“意外”撞击,2006年3月29日俄罗斯静地轨道通信卫星“快车-AM11”(Express—AM11)失灵。俄罗斯卫星通信集团(RSCC)3月30日称,卫星正在向废弃轨道移动,随后星载温度计显示卫星失控。  相似文献   

12.
简要介绍了SNMP(简单网络管理协议)管理模型,基于测控设备C/S(客户/服务器)监控模式现状,分析了测控设备监控信息传输的特点,对现有监控信息传输协议与SNMP协议进行了研究,从传输可靠性、传输效率与协议操作应用等方面进行了比较,并开展了基于SNMP协议的远程监控信息传输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基于SNMP协议可实现测控设备参数与状态监视信息的传输。  相似文献   

13.
为了更好地理解CCSDS标准的制定过程,CCSDS发布了一系列的建议书。蓝皮书:推荐性标准CCSDS推荐性标准定义了特定的接口、技术能力或协议,或提供的接口、协议或其他控制标准,如编码  相似文献   

14.
简单介绍了测量船船岸通信网络组成,重点介绍了NTP(网络时间协议)和PTP(精密时间协议)这2种网络时间同步协议。针对改建后的船岸网络时延测量误差进行分析和研究,提出基于TWSTFT(卫星双向时间频率传输)技术模型的网络时延测量方法,测量结果误差小于3ms,满足测控任务实时性要求,为提高测控网的测控精度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一种安全高效的远程传输协议——远程数据交换协议RDXP(RemoteDataExchangeProtoc01),具体描述了协议的约定、协议包格式及类型、两点/多点间通信,并对协议的主要特征及性能进行了分析和比较。  相似文献   

16.
针对开展CFD软件评价、测试、计算工作中,标模数据需要进一步预处理导致效率低下的问题,设计实现一套面向空气动力领域的标模数据调用接口系统,接口采用Apache开源CXF框架为核心,实现以SOAP协议传输XML标模数据结构。收集分析标模数据,建立标模数据库;根据调用方实际需求,以及标模数据特征制定交互方案;基于CXF框架使用Java语言,实现SOAP协议的XML数据传输的接口系统,接口系统包含4个API函数供使用方调用。通过实际工程应用,显著提升了数据交互、处理的效率。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一种网络隔离器的设计与实现方法。以三星公司的ARM9芯片S3C2440为载体,以SPI(串行外设接口)数据传输为手段,结合自定义数据传输协议,实现了无操作系统的网络数据隔离器。对系统的总体结构、软硬件实现方法进行了详细说明,重点介绍隔离系统的工作原理及内部工作流程,并对数据传输协议的安全性进行了研究。基于本文设计思想研制的网络隔离器,能有效过滤内部网络与外部网络之间传输的非认证数据,确保了内部网络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8.
随着近几年综合航电系统的迅速发展,作为航电系统中重要组成部分的座舱显示系统也向着开放式构架发展,为适应这种发展趋势,ARINC661协议应运而生。协议将用户应用(UA)的逻辑功能与座舱显示系统(CDS)的画面生成功能相隔离,并为两者提供了标准化的接口。基于ARINC661协议的CDS可解释定义文件(DF)及动态运行指令,通过调用内核渲染器,完成对画面的实时渲染。要实现CDS中画面的成功显示,渲染器的设计非常重要。通过对ARINC661协议的分析,重点研究了窗体部件的渲染技术,设计了基于ARINC661协议的内核渲染器,为国内航电显示设备的研究提供了帮助。  相似文献   

19.
随着脑机接口(BCI)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基于脑机接口的应用被不断研究并实现。为提高无人机编队的工作效率,针对无人机编队的常用控制命令,本文设计了一种8目标的稳态视觉诱发电位(SSVEP)脑机接口控制无人机编队系统。该系统允许用户通过脑机接口的8个命令对无人机编队进行队形切换等灵活控制。本系统采用典型相关分析(CCA)方法对脑电进行解码,并将解码结果使用Leader-Follower的方法对无人机编队进行控制。来自6例健康受试者的试验结果表明,研究所设计的脑控无人机编队系统具有较好的性能,平均识别准确率高达97%,验证了基于非侵入式脑机接口技术控制无人机编队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广泛应用于现代民用客机上的商业标准数字总线(CSDB)协议,并重点分析了CSDB总线信号测试的硬件结构和软件设计,测试设备基于PC104工业控制平台,可作为飞机外厂维修的便携式测试仪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