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重力波对中间层和低热层大气环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利用β通道准地转近似大气平均运动方程组,采用重力波线性饱和参量化方法,定性地研究大气重力 波对中间层和低热层大气环流的作用.模拟计算得到,大气重力波对平均东西风速可产生100m·s-1/d左右的作 用力和产生120 m2/s的湍流扩散,这些作用平衡了Coriolis扭力,导致大气的平均东西风速大大偏离辐射平衡 风场,中层顶附近的平均东西风速在冬季(夏季)甚至反转为东风(西风).平均东西风速计算结果与冬季和夏季 中频雷达东西风速观测值和大气模式剖面等大致一致.  相似文献   

2.
正法国数学家、物理学家傅里叶首次用数学物理学的方法,计算地球表面温度时,认为大气对地球的保温作用和温室玻璃有异曲同工之妙,此后,"温室气体"这个词渐渐步入人们视野。由于容易理解,"温室气体"逐渐成为大气科学领域普及程度最高的专业术语之一。  相似文献   

3.
Sid  Perkins  刘小燕 《飞碟探索》2014,(5):62-63
想象一下,富含铁的灰尘从风中飘来,最后落人大海。在海里,它滋养着那些需要从空气中吸收二氧化碳的生物。随着时间的推移,大气中的此类温室气体大量消失,它们所属的星球开始冷却。这是科学家最新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4.
火星大气与地球大气截然不同,飞行器在进入火星时气动特性不同于地球再入. 大气模型的差异主要表现为气体组份、密度和温度等物理参数. 针对火星进入器MSL在进入-下降-着陆过程中的高超声速进入段,利用三维并行程序求解耦合真实气体模型的流体动力学Navier-Stokes方程,分析MSL进入火星大气时大气模型参数对进入器气动特性的影响. 结果表明,通过与海盗号飞行数据的对比,验证了所采用的火星气体模型和计算方法,且其与NASA的 LAURA代码气动特性计算结果也较为一致;大气模型气体性质,即CO2环境对进入器阻力系数和俯仰力矩系数影响较大,利用空气得到的计算和实验数据必须考虑CO2效应;密度增大促进了化学非平衡效应,但对进入器气动特性基本没有影响;温度升高大大增强了化学非平衡效应,而对进入器气动特性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5.
文青 《国际太空》2004,(9):21-22
温室气体使地球的低层大气变暖,并使气候恶化。人类正在通过减少工业活动,试图恢复对地球生命起着重要作用的臭氧层的“健康”。但如何了解臭氧层乃至全球大气的状况呢?这正是“气味”(Aura)卫星所要探究的。  相似文献   

6.
纪舟 《飞碟探索》2011,(9):43-44
联合国在2010年年初发表的报告指出,对抗全球暖化的成本也许并不像之前想象的那样巨大。这一报告对人类缓解气候变迁的可能性有相当乐观的分析,跌破了众人的眼镜。小组专家表示,要防止大气中温室气体量不断攀升,不必耗尽全世界的资源。而且,防止气候变迁持续恶化的选择方案,也越来越多了。  相似文献   

7.
很早就想写这样一篇文章了,因为有“科学家”研究认为,恐龙灭绝于它们自己的屁。道理似乎很简单:恐龙吃了大量的有机食物后,在消化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屁,这些屁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之类。大量的恐龙产生大量的屁,这就改变了大气的成分。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增多造成的温室效应使地球变暖,恶性循环的结果是地球最终变成了一个大温室,  相似文献   

8.
我国地区20—80km高空大气温度特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利用Nimbus-7卫星1979-1981年的平流层和中间层大气温度探测(SAMS)数据,首次较全面地分析了我国上空20-80km高度大气温度的分布特征,并与COSPAR国际参考大气CIRA-1986进行了比较。结果指出,我国上空大气温度分布与COSPAR国际参考大气CIRA-1986的纬向平均温度分布存在一定差别,可供航空航天工作者参考。  相似文献   

9.
X射线掩星是一种常见的天文现象,基于X射线掩星探测的大气密度反演是一种涉及学科交叉的新方法,其通过处理高能X射线天体辐射源的掩星观测数据实现大气密度的反演,基本原理为X射线在大气中传播时,X射线光子被大气中的原子(包括分子中的原子)吸收和散射,从而导致X射线强度发生衰减,根据衰减后X射线信号的强度反演对应的密度廓线。本文根据X射线掩星探测的应用需求,论证了基于X射线掩星实现大气密度反演的新方法,重点介绍了光变曲线拟合和能谱拟合两种地球中高层大气密度反演算法,分析了X射线掩星探测反演大气密度的研究进展和研究方法,对基于X射线掩星反演大气密度的优点进行分析和讨论,进而对X射线掩星探测的应用场景进行展望。结果表明,作为一种新型中高层大气密度测量手段,X射线掩星探测可对中高层大气密度实现有效探测,弥补了目前中高层大气密度实测数据的不足。  相似文献   

10.
大气电场强度是大气电学的重要参数.大气电场的准确测量对雷暴和地震的监测、预警等具有重要的意义.利用2015年8月27日气球搭载大气电场仪测量近地面大气电场实验得到的电场数据,分析在特殊地形表面近地面500m高度内大气电场强度随高度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晴天条件下,火山喷发形成的熔岩平台山顶上空近地面大气电场强度随高度增加呈指数递减,大气电场的数值和变化范围均较大,尤其是近地面100m高度内,大气电场值达到1kV·m-1以上.此外,还通过经验公式得出了近火山灰石地表的大气电导率.受空气中重离子的影响,其电导率远小于全球大气电导率的平均值.实验结果丰富了在特殊地形下大气电场的测量结果,揭示了中国内蒙古锡林浩特地区火山山顶近地面大气电场强度随高度的变化特征.   相似文献   

11.
核爆炸的大部分能量是以X射线形式释放的,研究X射线辐射特性对于天基核爆事件监测,当量反演都具有一定参考价值。根据核爆炸X射线能谱特性,构建了黑体辐射模型;根据NRLMSIS大气模型成分数据和高度密度数据,构建大气分层数值模型,并结合NIST数据库,构建分层大气质量吸收系数模型,提高了大气模型与大气质量吸收系数模型准确度。使用数值模拟程序对X射线在大气中的传输特性进行研究,模拟在临近空间高度核爆炸产生的X射线经过大气吸收后的能谱特性以及不同海拔高度点位的能注量。结果表明,在检测点高度恒定的情况下,斜径角变小会增大X射线传输路径,X射线经过的大气吸收路径越长,能谱峰值越往高能处偏移。在相同高度下,爆炸点的正上方处能注量最大,其他位置随着斜径角减小能注量呈指数级衰减。  相似文献   

12.
神舟4号大气成分探测的新结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神舟4号(SZ-4)大气成分探测器搭载在SZ-4留轨舱上于2002年12月30日发射入轨,在在轨运行的前3个多月中,正值地球南半球处于夏半球季节,并发生了多次中低强度的地磁扰动事件,SZ-4大气成分探测器测得了轨道舱运行高度上(330-362km附近)大气成分的响应变化和异常现象新结果.探测数据表明,中低强度的地磁扰动事件也能引起热层大气中主要成分O和N2的数密度值增高的响应变化.同样在进入地磁扰动峰期后较高纬度处出现了N2的异常增变和O的异常降变以及大气密度异常扰动的现象,但此期间所出现异常现象的地域与SZ-3和SZ-2大气成分探测器探测结果相反,它仅位于南半球较高纬度地区.  相似文献   

13.
韩淋 《空间科学学报》2020,40(2):144-144
NASA网站2020年1月15日报道,根据NASA与美国国家大气海洋局(NOAA)的分析.2019年全球地表温度创下继1880年有记载以来的第二高记录,仅次于2016年。戈达德空间研究所(GISS)的研究人员发现,2019年全球平均气温比1951—1980年的平均气温高0.98T。利用气候模型对全球气温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发现气温上升主要是由于人类活动产生的二氧化碳和其他温室气体排放导致的。  相似文献   

14.
生成快收敛、高可靠的大气改正模型是PPP-RTK(precise point positioning-real-time kinematic)应用的关键和瓶颈问题。对顾及快收敛和可靠性的PPP-RTK大气改正模型生成方法进行了研究,通过迭代约束和时域约束保证其快收敛与可靠性,利用武汉CORS(continuously operating reference stations,连续运行参考站)进行试验,45s能够实现水平10cm(95%)的定位精度。在此基础上利用香港CORS进一步验证与分析得出:增加格网密度能够提升定位精度但会增加信息量,需要综合考虑定位效果和播发的信息量,面向普通用户的格网大小经纬度建议设置为0.5°~0.8°;生成大气改正模型的参考站空间分布必须合理且均匀,同时提出可以在合理范围内加入虚拟参考站约束大气改正模型的生成从而保证其收敛性与可靠性。  相似文献   

15.
<正>"轨道碳观测台("OCO)是NASA的地球系统科学探路计划之一,用于从空间探测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其实OCO并不是新项目,首颗卫星在2009年发射时失败。OCO-2计划在7月发射,将对二氧化碳这种规模最大的人为温室气体进行更精确的全球测量。如果发射成功,OCO-2将在至少两年的时间里,每16天绘制一幅全球大气二氧化碳图。它的精度、分辨率和覆盖范围使人们可以第一次制作一幅完整的地区级二氧化碳地理分布图和季节变化图,用于描述人类活动和自然界的二氧化碳排放以及沉降,增强人们对自然和人为二氧化碳产生源的理解,以及二氧化碳排放对海洋、陆地和大气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天空画廊     
《飞碟探索》2014,(10):36-37
西藏上空的大气辉光涟漪 天空为什么看起来像个巨型的标靶?因为有大气辉光。这种不寻常的图案是由大气引力波产生的。这是一种大气压力高低交替的波,其波长会随着标高而增加。在这个例子中,波传递到了标高90千米以上的高空。大气辉光是空气分子参与化学反应的化学发光,一般情况下,出现在地平线附近的大气辉光较易分辨,而大气辉光也让夜空不会完全黝黑。  相似文献   

17.
重力波波包在真实大气中传播特性的数值研究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采用二维全隐欧拉(FICE)格式,对重力波波包在真实大气中的非线性传播和演变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模拟结果表明,在中层大气下部激发的向上传播的重力波波包在传播到中层顶之前,波相关能量沿着射线路径传播,非线性效应和背景温场对波能量传播路径的影响很小,当波包传播到低热层大气后,波包饱和波相关能量几乎完全沿着水平方向传播,垂直方向的能量传播受到抑制,这与在无耗大气下,WKB近似条件下的线性重力波理论的预言相差很大,深入的分析表明抑制重力波波包向上传输能量的关键因素是大气分子粘性的垂直非均匀性。非线性和背景温场的影响不足以完全抑制波能量的向上传播,此外,在波包的整个传播过程中,由于非线性,背景温度和背景耗散的共同作用,重力波波包的垂直波长随时间明显减小,这些结果说明大气的分子粘性特别是分子粘性的垂直不均匀性对重力波波包在中、高层大气的非线性传播过程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介绍利用青海湖辐射校正场对FY-1C、FY2B气象卫星热红外通道进行在轨辐射定标,先用CE312野外热红外辐射计在水面测量水表辐亮度,再经大气订正传递到卫星入瞳处,大气订正包括大气吸收削弱和大气产生热发射影响,这两部分对卫星信号的贡献通过辐射传输模式MODTRAN37计算出来,同时进行CE312与卫星通道光谱响应匹配,最终得到卫星入瞳处的表观辐亮度,这个辐亮度与卫星通道的计数值得到该通道绝对定标系数。我们对两颗卫星进行了多次定标,结果表明利用青海湖进行的在轨定标与星上定标系数相差5%左右,相当于3K的亮温差。  相似文献   

19.
信号仿真研究是大气激光雷达研究的重要环节,结果可为激光雷达系统的设计和研制提供基础.本文仿真系统可用于激光雷达回波信号模拟.该仿真系统利用HITRAN数据库中的吸收谱线计算大气分子对激光的吸收光谱,并采用大气辐射传输模型中的气溶胶模式模拟气溶胶对激光的衰减.利用激光雷达方程,数值模拟了355nm,532nm以及1064nm的回波信号,并将532nm的数值模拟结果与实测结果进行对比,评估了激光雷达系统的光学效率.   相似文献   

20.
武汉中层大气中频雷达及其初步探测结果   总被引:7,自引:9,他引:7  
首先简要地讨论了武汉中频雷达观测原理和设备的组成,该雷达测量60-100km高度的大气风场和电子密度,风场采用分布天线测量技术和全相关分析方法得到,电子密度通过微分吸收和微分相位技术获得,初步观测结果表明:(1)武汉上空冬季60-100km高度的纬向风多为西风,风速为30-50m/s,经向风速为10-20m/s,垂直风速较小,一般在5m/s以内,(2)60-100km高度范围的大气风场和电子密度均有明显的日变化,风场在某些时段和高度区间有较强的风剪切出现。(3)80km以上高度大气的风场和电子密度存在较明显的扰动现象,它可能与大气波动过程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