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为了解决运输类飞机EWIS设计过程中的安全性评估问题,针对包含EWIS的区域,提出了一种区域安全性分析方法。在对ARP4761标准的区域安全性分析和AC25-27的强化区域分析流程的基础上,考虑EWIS物理失效模式及失效对EWIS自身和区域内系统/设备的影响,给出了分析流程,为EWIS满足适航要求的设计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2.
MSG-3维修理念在维修工程管理中的应用(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说明MSG-2和MSG-3分析逻辑的不同,以下简单介绍MSG-3的结构、系统和区域分析逻辑的应用。结构分析MSG-3结构分析首先将飞机结构分成重要结构项目(SSI)和其他结构项目。重要结构项目通常是飞机的主要结构,包括结构细节、结构元件和结构组合,并且承载飞行中产生的、地面运行过程中和飞机增压/释压循环过程中的主要应力负载。重要结构项目的失效将导致结构功能的丧失或结构剩余强度的降低。其他结构项目是除了重要结构项目以外的次要结构部分。其他结构项目主要包括承受次要结构所产生的惯性负载或承受空气动了所产生的载荷。选择重要…  相似文献   

3.
区域安全性分析可用来确定系统各区域及整个系统存在的危险。利用集对分析方法对民机区域内含危险源的系统进行风险排序,然后有针对性的及时对设计采取必要的措施,以支持区域安全性设计。最后,给出了后附件舱区域分析实例,从而证明了本文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运输类飞机适航标准第25.979(b)(1)项要求压力加油系统在每次加油前能检查自动切断功能是否正常。分析了飞机压力加油系统自动切断设施的典型设计及对应的符合性验证思路,为运输类飞机燃油系统的设计和符合性验证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董雷霆  周轩  赵福斌  贺双新  卢志远  冯建民 《航空学报》2021,42(3):23981-023981
飞机结构安全性设计思想经历了从静强度设计、安全寿命设计、损伤容限与耐久性设计到单机追踪的演变,未来有进一步向结构数字孪生的方向发展的趋势。飞机结构数字孪生是数字线程驱动的,多学科、多物理、多尺度、多保真度、多概率的模拟仿真系统,采用在线传感器监测、离线地面检查、飞机运行历史等多源数据,反映并预测对应飞机结构实体在全寿命周期内的行为和性能,有望革新现有的飞机结构使用和维护模式。面向疲劳寿命管理,提出飞机结构数字孪生的5项关键建模仿真技术,分别是载荷和损伤的数据获取技术、多尺度建模和力学分析技术、含裂纹复杂结构的精确高效仿真技术、基于降阶的数字孪生高效建模技术和考虑不确定性与多源异构数据的剩余寿命评估技术,并详细探讨这五项关键技术的研究现状与发展方向,为飞机结构数字孪生的系统研究与工程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按破坏是否对飞机安全必需的结构完整性产生影响,对潜在的适航限制项目候选项进行分类。给出通过计算候选项目的寿命得到检查门槛值和重复检查间隔的方法,以及基于检查门槛值、重复检查间隔确定结构适航限制项目的原则。  相似文献   

7.
飞机系统战伤评估是飞机伤评估的核心内容,是继飞机结构损伤评估之后的一项重要工作.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使用增强区域分析程序(EZAP)对EWIS进行维护和检查的流程以及适用于EWIS的检查级别,并提供了根据区域大小、区域密度和火灾潜在影响确定检查级别,以及根据意外损坏的可能性和环境友好程度来确定检查间隔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保持老龄飞机结构的完整性对保持老龄飞机固有可靠性水平起到关键性作用。本文简述了老龄飞机附加结构检查的适航性管理要求,并论述了老龄飞机的附加结构检查大纲。  相似文献   

10.
李涛  叶波  丁晓  王大为  陈振 《航空制造技术》2022,65(1):92-97,105
区域安全性分析(ZSA)是指为降低飞机机载系统在整机装配、维护等物理性集成时引起的飞机系统、飞机整机工作过程中的功能性风险,而在传统飞机物理样机阶段提前开展的结构与系统、系统与系统间协调性、技术符合性的分析检查工作.随着数字化设计模式的引入,部分区域安全性分析也尝试在设计阶段基于设计数字样机开展.在民用飞机设计领域,国...  相似文献   

11.
针对目前电动飞机航程过短的问题,为探究未来电动飞机发展关键技术对总体性能的影响,基于现有总体设计手段,建立了一套针对电动飞机的总体性能及敏感性分析方法。以四座小型通用飞机及电源系统现有技术水平为例,评估了气动优化、结构优化、电池能量密度及推进系统效率等几项关键技术对电动飞机起飞重量及航程可能的提升效果,并对5年内可成熟使用的小型通用电动飞机所需的关键指标提升提出了目标。结果表明:在对小型电动飞机提出合理的航程需求的情况下,依靠多项关键技术的共同进步能够使电动飞机在短期内覆盖传统通航飞机70%以上的使用场景。  相似文献   

12.
飞机的维修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介绍了飞机维修性的含义及定量评价飞机维修性的综合指标-准备系数和技术维修劳动量消耗率,给出了现代不同用途飞机维修性指标的实际值。文中分析了结构布局对维修性的影响,说明可达性和易更换性是减少计划维修劳动量的两个重要结构特性,最后介绍了机上和地面维护检查系统及地面技术维修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根据空中客车公司的 A300—600飞机维护大纲(Maintenance Planning Document)的规定,对 A300—600飞机需要进行结构抽样检查,以便发现可能存在的疲劳损伤、环境造成的退化和偶然性的损伤,从而为用户整个机群的结构检查提供有价值的分析和研究数据。结构抽样检查只在所抽样的飞机上完成,共分为两类:一类称为 FLP(Fleet Leader Program),即机群领头飞机计划;另一类称为 AEP(Age Exploration Program),即老龄飞机暴露计划。FLP 和 AEP 计划是在相应的抽样飞机上完成一系列  相似文献   

14.
疲劳强度检查是后期使用的老龄飞机结构可靠性的重要课题之一。本文在对飞机结构疲劳强度的损伤容限额定值评价方法作简介的基础上,对其实质进行了剖析,指出了该方法在制订老龄飞机结构疲劳强度检查大纲中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为解决增强现实应用系统在通用性、一体化方面的不适应性,以满足飞机装配中的实际应用需求,提出一种新的飞机装配作业AR智能引导系统。首先,开展了基于动态操作描述的通用化AR装配指令和基于连续作业状态的一体化操作引导两项关键技术研究;其次,构建了面向飞机装配作业的AR智能引导系统;最后,该系统在实验室环境中,进行了飞机液压系统管路装配应用实践。初步实现了在液压管路装配过程的实时引导和装配结果的智能检查。  相似文献   

16.
对飞机平尾活动间隙的定量检查与控制问题进行了探讨。根据某型飞机全机主操纵系统疲劳试验中对平尾活动间隙的测量及数据分析,结合外场大修飞机的实际情况,给出了平尾活动间隙控制值以及平尾助力器后操纵系统磨损间隙的定量检查要求,便于在飞机定检维护和大修中对平尾活动间隙进行检查和控制。  相似文献   

17.
基于改进AHP的民机结构偶然损伤检查间隔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昊  左洪福  孙伟 《飞机设计》2008,28(3):57-61
确定飞机结构偶然损伤检查间隔是制定飞机结构维修大纲的关键问题之一。在国内缺乏相关使用数据的前提下,经过对多种机型维修大纲制订政策和程序手册以及国际主流机型维修大纲的研究,分析了飞机结构偶然损伤的影响因素,建立了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了基于粗糙集理论和层次分析法(AHP)的指标权重确定方法,在此基础上,应用综合评价等级和间隔的对应关系,建立了飞机结构偶然损伤维修间隔的制定方法。最后对某机型飞机的重要结构项目进行实例分析,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8.
根据某型飞机全机主操纵系统疲劳试验及与机体疲劳同试的要求,对飞机副翼及平尾活动舵面间隙进行了测量和数据分析;同时,结合外场飞机实际情况,给出了飞机活动舵面间隙的控制值及相关的飞机助力器后操纵系统检查要求;另外,提出了对飞机活动舵面间隙进行定量检查和控制的建议,有助于完善外场飞机及主操纵系统的定检、维护、检修或大修,从而能够进一步保障飞机的飞行品质。  相似文献   

19.
飞机结构耐久性设计是国外80年代前后发展起来的一项综合性技术,以充分满足用户对新一代先进飞机(包括航天飞机)长寿命、高可靠性、低维护成本的要求。“七五”期间在航空部科技局领导下,“飞机结构抗疲劳断裂系统工程”(简称AFFD)内成立了“飞机结构耐久性设计技术研究” (简称ASD)的重点课题组,全面负责该项新技术的移植和研究。目前,已经用国产材料,典型生产工艺和我国现役飞机载荷谱完成了第一批耐久性试验,取得了重大研究成果。为尽快将该项新技术推广、应用到我国飞机设计和生产中去,满足即将颁布的新军标“飞机结构完整性大纲”对耐久性的要求,航空部科技局决定由“AFFD”系  相似文献   

20.
概述飞机结构拆毁检查情况,对剩余强度试验中飞机结构破坏情况,折毁检查中发现的飞机结构损伤及断口分析结果作简要说明,分析推断断裂顺序,用简图说明中央翼1肋下壁板裂纹形貌特征并分析壁板断裂原因,最后对飞机结构断裂顺序、结构性能及断口分析结果给出结论性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