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8 毫秒
1.
正美国东部时间2020年8月2日14:48,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名为奋进号(Endeavor)的"载人龙"(Crew Dragon)飞船搭载2名航天员安全返回地球,溅落在佛罗里达州以西的墨西哥湾上。这是"载人龙"飞船首次载人再入飞行,也是1975年"阿波罗-联盟"(Apollo-Soyuz)飞行任务后,美国时隔45年再次在海上接回航天员,标志着飞船载人飞行试验正式完成,SpaceX公司后续将为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提供正式的商业乘员运输服务。  相似文献   

2.
正4月30日,美国宇航局宣布选出3家公司开展载人登月着陆器设计论证工作,并希望其中一家能够在2024年底前实现载人登月。该局向由"蓝色起源""达因技术"和太空探索技术公司牵头的3支团队签发了为期10个月、总合同额为9.67亿美元的"载人着陆系统"(HLS)项目设计论证合同。3支中标团队将开始同美国宇航局一道对所提方案  相似文献   

3.
国外新型可重复使用飞船特点分析和未来发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张蕊 《国际太空》2010,(12):31-38
目前,世界各国积极开展新型可重复使用飞船的研制或研究论证,美国和俄罗斯的新型载人航天器都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的"猎户座"(Orion)飞船将作为"国际空间站"(ISS)乘员救生艇继续发挥作用;美国商业公司积极发展新型可重复使用航天器,主要包括太空探索技术(SpaceX)公司的"天龙座"(Dragon)飞船和波音公司的乘员航天运输-100(CST-100);俄罗斯正在执行"新型载人航天运输系统"(PPTS,也称为PTKNP)计划,研制新一代飞船。  相似文献   

4.
正美国东部时间2021年7月20日09:1 2,蓝色起源公司(Blue Origin) "新谢泼德"(New Shepard)亚轨道运载器从西德克萨斯发射场起飞,进行首次载人飞行试验。其火箭级推力模块在起飞7.5min后着陆,其乘员舱飞行至最高点107km后返回地球。在起飞10min15s后,"新谢泼德"借助降落伞和气囊成功实现软着陆。通过此次载人飞行试验,蓝色起源公司进一步验证了 "新谢泼德"的技术安全性,在亚轨道太空商业旅游领域取得重要进展。  相似文献   

5.
正作为航天业的新秀,太空探索技术(SpaceX)公司近些年的发展可谓风生水起。在载人航天领域,SpaceX公司之前虽然从未将航天员送入太空,但从2012年就已经开始为国际空间站提供"快递服务"。SpaceX公司研发的货运型龙飞船是美国宇航局(NASA)主导的国际空间站商业货运计划的主力飞船,迄今为止已经成功为国际空间站运送了14次货物。相比俄罗斯进步号货运飞船等其他以  相似文献   

6.
<正>与波音、洛克希德·马丁等巨无霸式的航空航天企业相比,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近年来虽然名声鹊起,但毕竟还是一个小公司。从成立的那天起,SpaceX就注定不平凡。作为一个私营航天企业,它不光敢于向传统的航天秩序发起挑战,还敢于向包括政府、军方在内的权威机构挑战,大有"光脚的不怕穿鞋的"之气概。早在2009年,SpaceX就曾向美国航宇局(NASA)"叫板"。当时NASA对"月球大气与尘埃环境探索探测器"(LADEE)发射可能采用的运载火箭进行了一次  相似文献   

7.
正美国东部时间2020年5月30日15:22(北京时间5月31日03:22),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在佛罗里达州肯尼迪航天中心39A发射台利用猎鹰-9(Falcon-9)运载火箭成功将"载人龙"(Crew Dragon)飞船发射入轨,开展载人飞行试验任务。船箭分离后,"载人龙"飞船在飞行约19h后与"国际空间站"(ISS)成功对接。此次任务是"载人龙"飞船首次载人航天飞行,也是航天飞机退役后时隔近9年美国再次自主将本国航天员送入轨道。  相似文献   

8.
正8月3日,美国宇航局(NASA)公布了首批执行商业航天计划飞行任务的9名航天员。他们将搭乘波音的CST-100飞船和的SpaceX公司载人型龙飞船飞向太空,恢复美国自2011年终止的载人航天飞行。这9名航天员都有过在各军种服役的经历,其中7名曾经执行过航天飞行任务。他们将分别为两种飞船执行一次测试飞行任务和一次正式飞行任务。  相似文献   

9.
正货运飞船是执行向地球大气层以外的宇宙空间运送货物等任务的航天器。货运飞船拥有较大的货舱体积,可比载人飞船携带更多的货物,主要用途是向地外空间定期补给食品、燃料、仪器设备等物资,协助提升空间站轨道等。货运飞船主要有一次性使用货运飞船和可重复使用货运飞船2种类型。苏联/俄罗斯在"联盟"(Soyuz)载人飞船的基础上发展出了"进步"(Progress)系列货运飞船;美国的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和轨道-ATK公司分别研发了"龙"(Dragon)和"天鹅座"(Cygnus)货运飞船;欧洲研发了5艘  相似文献   

10.
<正>在启动NASA商业载人运输合同工作的同时,波音正提出用同一种飞船的一个改型型号来承担国际空间站货物运输任务。该公司已提交了竞争NASA"商业补给服务"(CRS)2项目的投标方案。CRS2是轨道科学公司和太空探索技术公司现有CRS合同的后续项目,涉及为空间站往返运送货物。波音正在为NASA研制CST-100载人飞船,货运型号将以载人型为基础,去掉那些执行货运任务时不再需要的部件,腾出更多的船  相似文献   

11.
<正>美国航宇局(NASA)于当地时间2014年9月16日发布消息称,该局已经和波音和Space X两家公司签署了"商业载人运输能力合同。签署的合同共计价值68亿美元,两家公司分别获得42亿美元和26亿美元。美航宇局的这一决定,为开创载人航天的商业时代,走出了关键的一步。美航宇局称,在载人飞行前,两家公司的飞行器必须通过安全测试。在通过飞行认证后,每家公司自2017年起,将承担2次~6次飞往国际空间站的载人运输任务。  相似文献   

12.
正提到商业航天,人们首先会想到风头正劲的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也有人会想到同样向空间站运货的轨道科学ATK公司,或许还有人会想到英伦富豪的维珍银河公司。随着"新谢泼德"火箭的连续发射,蓝色起源公司也进入了越来越多的人们的视野。近期蓝色起源公司又推出了"新格伦"火箭的设想,给人们带来更大的震撼!如果论资排辈的话,蓝色起源公司其实比太空探索技术公司辈份更  相似文献   

13.
正2024年"国际空间站"(ISS)即将结束运行,尽管美俄两国都有延长其寿命的意愿,但专家们已经开始思考后"国际空间站"(ISS)时代载人航天的发展方向。2017年,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提出建设现代化美国近月空间站的想法,希望以此来取代"国际空间站",成为下一个载人航天发展平台。自2017年以来,NASA一直在研究月球轨道站的概念,起初近月空间站名为"深空之门"(DSG),NASA  相似文献   

14.
2011年9月14日,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正式对外公布了美国新一代重型运载火箭(HLLV)—"航天发射系统"(SLS)的设计方案,标志着美国新一代载人深空运输系统的研发进入了新阶段。"航天发射系统"的研制采取了一种渐进式发展模式,其初始方案的近地轨道(LEO)运载能力为70t,改进后将达到130t,可用于向近地轨道及更远的空间发射"多用途乘员飞行器"(MPCV)和大型有效载荷,以满足载人登陆小行星、载人进入火星轨道等深空探测的任务需求,还可作为"国际空间站"商业乘员运输系统的备份运输工具。2012年3月19日,美国航空航天局发布公告,为"航天发射系统"寻求先进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5.
NASA网站2021年3月19日报道,NASA与SpaceX公司签署一项联合协议,正式确定双方将共享信息以维护和改善空间安全.协议旨在实现更深层次的协调、合作和数据共享,明确飞行安全协调的安排、职责和程序.协议关注的重点是避免NASA航天器与SpaceX公司星链(Starlink)卫星星座以及相关搭车任务之间发生会合(...  相似文献   

16.
正2017年12月11日,美国总统特朗普正式签署"太空政策一号令",要求美国宇航局(NASA)重启登月计划,为载人登火星奠定基础,从而彻底改变了前任美国总统奥巴马以小行星为跳板进行载人登火星的载人深空发展战略。其实,早在2017年3月,特朗普政府就终止了奥巴马当政时NASA实施的"小行星重定向任务"(ARM)。那么,什么是"小行星重定向任务"呢?奥巴马当选总统后,于2010年4  相似文献   

17.
正近日,NASA与太空探索公司签署了"商业载人计划"下的第二份订单。按照同波音和太空探索公司签署的"商业载人运输能力"合同,NASA承诺从每家订购至少两次、最多6次飞行,但两家要先成功通过NASA的认证才能正式获准投入飞行。每次标准的空间站商业载人运输任务将最多乘坐4人,并携带约100千克增压货物。飞船需能在站上停留长达210天,其间将充当应急逃生工具。波音已先后在去  相似文献   

18.
"乘员探索飞行器"(CEV)是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用来替代即将退役的航天飞机的一系列载人航天器,它替代了原来的"轨道空间飞机"(OSP)计划.  相似文献   

19.
经过4年的研制与试验、角逐与等待,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于2014年9月16日敲定,由商业航天公司—波音公司和太空探索技术(SpaceX)公司共同为其执行“国际空间站”(ISS)载人运输任务。如果一切按计划进行,美国航空航天局将减少或彻底终结对俄罗斯载人发射服务的依赖。首次载人验证飞行任务将于2017年进行。  相似文献   

20.
正2015年1月,马斯克宣布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将开展卫星互联网宽带接入项目,即"星链"计划。彼时,SpaceX公司的"猎鹰"(Falcon)火箭和"龙"(Dragon)飞船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见证了SpaceX在短时间内将蓝图转化为产品的高效率。截至2020年5月底,"星链"星座已经发射了422颗,并以每月1~2批的发射频率持续进行星座部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