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 毫秒
1.
3月2日,海洋二号卫星在轨交付仪式在京举行,卫星由研制单位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正式交付给用户国家海洋局,至此,海洋二号卫星正式投入使用。"海洋二号"是我国首颗海洋动力环境卫星,具备全天候、全天时、全球连续探测风、浪、流、潮及温度等海洋动力环境信息的能力,是我国民用航天"十一五"重点投资项目。自2011年8  相似文献   

2.
杭添仁 《太空探索》2012,(12):16-19
据国家海洋局国家卫星海洋应用中心最近透露,2020年前,我国将发射8颗海洋系列卫星,其中包括4颗海洋水色卫星、2颗海洋动力环境卫星和2颗海洋监测卫星系列(又叫海洋雷达卫星),形成对我国全部管辖海域乃至全球海洋水色环境和动力环境遥感监测的能力,同时,也加强对我国黄岩岛、钓鱼岛以及西沙、中沙和南沙群岛全部岛屿附近海域的监测。  相似文献   

3.
杭文 《太空探索》2012,(10):4-4
据中国国家卫星海洋应用中心透露,2020年前,我国将发射8颗海洋系列卫星,形成对我国全部管辖海域乃至全球海洋水色环境和动力环境遥感监测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中国航天     
《太空探索》2012,(10):4-5
中国将发8颗海洋卫星监测全部管辖海域据中国国家卫星海洋应用中心透露,2020年前,我国将发射8颗海洋系列卫星,形成对我国全部管辖海域乃至全球海洋水色环境和动力环境遥感监测的能力。按照《陆海观测卫星业务发展规划》,这8颗海洋卫星包括4颗海洋水色卫星、2颗海洋动力环境卫星和2颗海陆雷达卫星,在  相似文献   

5.
正新闻:6月11日2时31分,我国第四颗海洋水色系列卫星——海洋一号D卫星搭乘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从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并成功入轨。该星与在轨稳定运行近两年的海洋一号C卫星组成我国首个海洋民用业务卫星星座,将实现对全球海洋的组网观测。解读:海洋一号D卫星上配置5个载荷,其中海洋水色水温扫描仪可用于探测全球海洋水色要素和海面温度  相似文献   

6.
<正>近日,海洋二号B星、C星研制工作全面启动。据悉,为确保海洋动力环境探测业务的连续、稳定开展,并进一步提升应用效能,具备中尺度海洋现象的监测能力,国家海洋局与有关方面联合共同提出建设海洋动力环境监测网并组织开展论证。海洋动力环境监测网已被纳入到国家空间基础设施的规划中。该网由一颗极轨卫星和两颗倾斜轨道卫星组成对海洋动力环境进行探测,三星组网后能够提高全球雷达高度计地面轨迹的网格密度和重点  相似文献   

7.
海洋二号A卫星(HY-2A)是中国第一颗海洋动力环境卫星,于2011年8月16日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在海洋动力环境测量、防灾减灾、海洋资源开发、海洋科学研究等领域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HY-2卫星的主载荷包括雷达高度计和校正辐射计两个分系统,由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微波遥感技术重点实验室研制.雷达高度计主要用于测量海面高度、有效波高和海面风速,其数据在海洋地球物理学、海洋动力学、海洋气候与环境、海冰监测等领域广泛应用并发挥了重要作用.校正微波辐射计是为雷达高度计提供大气湿对流层路径延迟校正的微波辐射计,可以提供海面大气水气含量、液水含量和湿对流层路径延迟数据.雷达高度计和校正辐射计自201 1年9月1日开机工作以来,已经在轨运行十周年,远超HY-2A卫星在轨运行三年的设计寿命,目前仍在正常工作.  相似文献   

8.
国内动态     
<正>长二丙火箭成功发射环境减灾二号06卫星8月9日,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升空,将环境减灾二号06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环境减灾二号06卫星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航天东方红卫星有限公司研制,主要用户为应急管理部和生态环境部。环境减灾二号06卫星与05卫星采取双星在轨组网运行模式,具备获取全球5米S波段雷达图像数据能力,为防灾减灾、  相似文献   

9.
2011年,中国航天活动大放异彩,不仅发射次数多,还把天链-1的02星、海洋-2海洋动力环境卫星等先进卫星送入轨道,并且首次以“在轨交付”的方式向亚洲用户出口卫星,以及首次为欧洲卫星运营商提供发射服务。中国在2011年最重要的航天活动是圆满完成了首次空间交会对接任务,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3个完全独立掌握空间交会对接技术的国家,  相似文献   

10.
《太空探索》2007,(12):64-64,F0003
中国航天1-封二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隆重集会庆祝中国航天事业创建50周年2-4风云今再起双星耀九天——风云二号D星将成为北京奥运会气象观测主力军/杨振荣2-6风起云涌一览无穷2-1450年前的秘密首次公开——钱学森手稿《导弹概论》正式出版/石磊4-封二中国飞航事业鹰击长空天风壮5-封二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三总体设计部6-封二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6-42007年民用卫星发射迎来开门红我国成功发射“海洋一号B”卫星/黄希6-6海洋一号B星我国蓝色国土的“守望者”/紫晓宗河6-10北斗导航卫星成功发射我国卫星导航系统建设进入新阶段/刘思燕7-4尼日…  相似文献   

11.
正1前言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小卫星星座规划由4颗光学卫星和4颗合成孔径雷达卫星组成,具有大范围、全天候、全天时、动态的灾害监测能力,是我国继"气象"、"海洋"和"资源"之后的第四大民用卫星系列。2008年9月6日,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小卫星星座A、B(简称环境减灾一号A、B,HJ-1A/B)2颗光学小卫星通过"一箭双星"方式成功发射,迈  相似文献   

12.
中国航天     
<正>遥感卫星二十一号中秋飞天9月8日是农历中秋佳节,当天11点22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遥感卫星二十一号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此次任务还同时搭载发射了由国防科技大学研制的天拓二号卫星。遥感卫星二十一号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抓总研制,主要用于科学试验、国土资源普查、农作物估产及防灾减灾等领域。这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193次飞行。(航讯)  相似文献   

13.
星辰 《国际太空》2023,(11):60-62
<正>国内动态遥感三十九号卫星相继发射成功10月5日、10月24日,两颗遥感三十九号卫星相继搭乘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卫星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来源: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云海一号04星成功发射10月15日8时54分,云海一号04星使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云海一号04星主要用于开展大气海洋环境要素探测、空间环境探测、防灾减灾和科学实验等任务。  相似文献   

14.
9月8日是农历中秋佳节,当天11点22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遥感卫星二十一号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此次任务还同时搭载发射了由国防科技大学研制的天拓二号卫星。遥感卫星二十一号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抓总研制,主要用于科学试验、国土资源普查、农作物估产及防灾减灾等领域。这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193次飞行。  相似文献   

15.
北京时间 2 0 0 0年 9月 2日上午 1 1时 2 5分 ,由我国自行研制的“长征四号乙”型运载火箭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 ,成功地将“中国资源二号”卫星送入预定轨道。“中国资源二号”卫星是我国继去年成功发射的中巴“资源一号”卫星后又一颗传输型遥感卫星。卫星主要用于国土普查、城市规划、作物估产、灾害监测和空间科学试验。“中国资源二号”卫星的发射成功 ,标志着我国航天遥感技术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将对我国国民经济建设起到积极推动作用。此次用来发射“中国资源二号”卫星的“长征四号乙”型运载火箭箭长约 45米 ,起飞质量2 5…  相似文献   

16.
其他     
“海洋一号B”卫星成功发射2007年4月11日11时27分,太原卫星发射中心。随着一声轰鸣,“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拔地而起,载着中国自行研制的“海洋一号B”卫星升空而去。经过797s飞行后,星箭成功分离,最后,卫星准确进入距地球798km的太阳同步近圆轨道。这是继2002年5月成功发射第一颗海洋卫星“海洋一号A”后,中国又一次将海洋卫星成功送上太空。与“海洋一号A”相比,“海洋一号B”各项指标和功能都有了较大提高———卫星的设计工作寿命提高到3年,星上存储量由80兆字节扩展为2吉字节。“海洋一号B”卫星担负着海洋水色环境要素、海表温度…  相似文献   

17.
<正>10月17日0时16分,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约25分钟后将亚太九号通信卫星成功送入预定轨道。这是我国首次向国际成熟卫星运营商提供通信卫星在轨交付服务,开启了我国商业通信卫星发展的新篇章。亚太九号卫星采用东方红四号卫星增强型平台,发射质量为5250千克,设计寿命15年,有32路C波段、14路Ku波段转发器,可覆盖整个亚洲和太平洋岛国区域,以及由东印度洋到西太平洋的地区,在服务国家海洋战略、民用  相似文献   

18.
正9月7日11时15分,海洋一号C卫星搭载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于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卫星在轨运行稳定,状态良好。这是我国自主研制的第三颗海洋水色水温卫星,也是我国民用空间基础设施中海洋业务卫星的首发星。该星由航天科技集团五院航天东方红卫星有限公司抓总研制,主要用于获取全球海洋的海表温度,叶绿素浓度、悬浮泥沙等  相似文献   

19.
龚燃 《国际太空》2013,(9):20-26
"地球静止环境业务卫星"(GOES)是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局与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共同发展的民用静止轨道气象卫星系列,和"诺阿"(NOAA)、"国防气象卫星计划"(DMSP)极轨卫星共同组成美国的气象卫星系统。美国航空航天局负责卫星的采办、设计、研制和发射,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负责卫星的运行管理,为军民用户提供卫星气象服务。美国已发展三代"地球静止环境业务卫星",其中第一代和第二代"地球静止环境业务卫星"全部发射完毕,目前共有4颗在轨运行,分别是地球静止环境业务卫星-12~15。第三代"地球静止环  相似文献   

20.
从2007年4月11日成功发射至今,海洋一号B卫星已在轨稳定运行4周年,超寿命运行1年。在东方红卫星公司研制人员的精心“呵护”下,该卫星在水温环境要素探测、海洋生物资源开发利用、海洋污染监测和防治及全球环境变化研究等领域发挥了巨大作用。目前,卫星各分系统运行稳定,各项工程遥测参数正常,卫星还将继续服务于我国的海洋遥感事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