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长征 《太空探索》2011,(2):14-15
2010年12月18日,长征三号甲火箭托举卫星奔向太空。这是自1970年长征一号运载火箭发射东方红一号卫星以来,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136次发射,也是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抓总研制生产的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100次发射。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长征三号甲火箭巍巍屹立,在直冲云霄之前,它细细回味着一辈辈铸箭人的殷殷期盼,回味着从"1"到"100"的如歌岁月……这一刻,对于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来说具有里程碑意义;这一刻,该院再  相似文献   

2.
正长征七号运载火箭于5月中旬运抵海南发射场,执行首次发射任务。该火箭由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抓总研制,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为发射货运飞船而全新研制的运载火箭。该火箭是我国新一代中型运载火箭的基本型号,采用了液氧煤油发动机等新技术,近地轨道运载能  相似文献   

3.
2007年10月24日18时05分,"长征三号甲"火箭高擎着"嫦娥一号"探月卫星从西昌卫星发射场点火升空。"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将"嫦娥一号"卫星成功送入近地点205km,远地点50930km,轨道倾角31°的超地球同步轨道。发射获得圆满成功。此次发射的"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是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所属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研制的。这是"长征"系列火箭第103次成功发射(连续61次成功发射)。  相似文献   

4.
正5月5日,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所属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一院")抓总研制的大型运载火箭长征五号B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成功首飞,把重约22吨重的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送入太空。这是中国乃至亚洲火箭首次发射超过20吨的航天器,进一步奠定了长征五号系列火箭运载能力在世界现役火箭第一梯队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5.
<正>新闻:近日,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在"低温推进剂蒸发量控制技术"上取得突破,使我国低温火箭在轨时间可延长到30天,为我国深空探测以及远距离空间运输提供了可行条件。解读:我国的长征五号和七号运载火箭等都属于低温火箭,采用液氢、液氧等低温化学推进剂。这种推进剂具有无毒、无污染、经济实惠、效率高的优点,广泛应用于国内外运载火箭和上面级。不过,受推进剂蒸发损失  相似文献   

6.
正6月25日20时,我国新一代运载火箭长征七号在海南文昌发射场首飞成功,将载荷送入预定轨道。长征七号作为我国新一代中型运载火箭的基本型,未来不仅承担空间站运送补给物质和补加推进剂任务,还将成为中国未来航天发射任务的"主力军"。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长征七号控制系统团队的负责人宋征宇在接受本站记者专访时称,长征七号火箭的首飞成功,验证了火箭控制系统多项国产化技术的成功,将带动一批我国具  相似文献   

7.
<正>4月20日19时41分,由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抓总研制的长征七号运载火箭(以下简称"长七火箭")从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准时点火,伴随着巨大的轰鸣声,长七火箭带着天舟一号货运飞船奔向浩渺的太空,发射取得圆满成功。此次任务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空间实验室任务的收官之战,标志着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胜利完成"三步走"战略中的"第二步",也是长七火箭与天舟货运飞船组成的空间货物运输系统的首次应用,为下一步空间站建设和长期运营奠定坚  相似文献   

8.
国内动态     
<正>长征十一火箭成功发射试验十九号卫星3月15日,试验十九号卫星使用长征十一号运载火箭发射升空,任务取得圆满成功。试验十九号卫星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抓总研制,主要用于国土普查、城市规划和防灾减灾等领域。长征十一号运载火箭由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抓总研制,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中唯一一型四级固体运载火箭。  相似文献   

9.
正2020年5月5日18:00,为我国载人空间站工程研制的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以下简称长五B火箭),搭载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和柔性充气式货物返回舱试验舱,在我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升空,约488s后,载荷组合体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首飞任务取得圆满成功,实现空间站阶段飞行任务首战告捷,拉开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第三步"任务序幕。此次发射的运载火箭及搭载的试验船和试验舱,分别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所属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和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所属第二研究院抓总研制。  相似文献   

10.
1978年,在长征二号火箭的基础上,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的科技人员进行了适应性的技术改进设计,把火箭长度由32米增加到35米,总起飞推力达到280吨,使其近地轨道的运载能力从1.8吨提高到2.5吨,以满足发射更重的返回式卫星的需要,从而衍生出一种新的运载火箭——长征二号丙。  相似文献   

11.
<正>2015年3月30日21:52,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3C/远征-1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了首颗"北斗"全球导航试验卫星,它标志着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由区域运行向全球拓展的启动实施。在此次发射中,首次使用了被称为"太空摆渡车"的远征-1上面级,它由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抓总研制,可在太空将一个或多个航天器直接送入不同的轨道,从而提高火箭的适应性和竞争力,也使长征-3A系列火箭正式迈入"3.0时代",即从能力形成、能力提升发展到能力拓展。  相似文献   

12.
光明 《国际太空》1991,(4):25-25
在90年代将投入使用的国外新型运载火箭有下列几种: (1)阿里安5运载火箭,由阿里安空间公司制造,将在1995年发射,其转移轨道有效载荷运载能力为15 000磅。 (2)大力神4号改进型运载火箭,为美国空军的主要发射工具,由马丁·马丽埃塔公司制造。这是一种改进型火箭,只在原型基础上增加了能量更高的固体火箭发动机,将在1992年投入使用。 (3)金牛座运载火箭,由美国轨道科学公司轨道数据分部研制,是一种小型运载火箭。美国国防部先进研究计划局为该研制项目提供了1090万美元的经费,这种运载火  相似文献   

13.
正近日,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总装厂组织完成了用于发射神舟十一号飞船的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的总装质量验收评审。至此,该火箭的总装工作全部完成,正式转入测试阶段。据悉,此发火箭将进行3次测试,历时近两个月,使火箭电气系统得到充分考核,确保产品以最佳状态出厂。测试中,总装厂将详细记录  相似文献   

14.
小消息     
▲美国LTV公司和意大利SNIA BPD公司在侦察兵运载火箭的基础上研制了一种新型运载火箭圣马科。圣马科火箭为四级运载火箭,捆绑两枚固体助推器。前三级使用LTV公司的侦察兵G1发动机,第四级和助推器由SNIA BPD公司制造。助推器就是阿里安42P、44P和44LP火箭使用的助推器。圣马科火箭可以从美国范登堡空军基  相似文献   

15.
正为探索更加安全灵活和经济高效的新型发射模式,以适应国内外市场低倾角低轨道中小型卫星发射服务项目需求,同时填补我国运载火箭海上发射的空白,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提出将其发射工位从陆基改为海基。经过几年的研制工作,2019年5月末,长征十一号火箭"登"上海域移动平台。为确保此次发射任务万无一失,海域保障船需要安全可靠的信息传输信道来传输本地实时信息,实现与陆地信息中心及时沟通和交流,海上通信保障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6.
金兑 《太空探索》2001,(2):18-18
1970年在远程导弹的基础上,在总设计师屠守锷的主持下,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开始研制长征二号运载火箭,用于发射近地轨道返回式卫星。 长征二号是一种两级液体火箭,箭长32米,最大直径3.35米,起飞质量190吨,总推力280吨,其近地椭圆轨道的运载能力为1.8吨。经过4年的研制,1974年11月5日第一枚长征二号火箭进行发射试验,但由于箭上控制系统一根导线折断,火箭升空后20秒飞行姿态失控。最后火箭自毁爆炸,残骸坠于发射场附近,试验失败。  相似文献   

17.
正近期,在第十二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上,中国重型运载火箭作为中国新一代运载火箭中的重要一员与公众见面。实施重型火箭研制计划,究竟意在何处?重型火箭作为化学推进运载火箭的巅峰之作,其研制难在何处?航天界有一个共识,那就是"运载火箭的能力有多大,航天的舞台就有多大"。这句话生动形象地阐  相似文献   

18.
<正>2月22日,俄罗斯"联盟"U型运载火箭在拜科努尔发射场发射了"进步"MS05货运飞船。飞船两天后同国际空间站对接。船上载有近3吨补给物资。这是去年12月1日"联盟"U火箭发射"进步"MS04飞船失败后俄首次发射货运飞船。俄航天国家集团1月份称,那次失败是由火箭第三级发动机涡轮泵内存在异物或发动机制造过程中违反装配规程引起的。本次发射也是"联盟"U型火箭的最后一次飞行。"联盟"U型火箭是俄航  相似文献   

19.
正虽然预算经费遭压缩,俄联邦航天局仍在考虑把研制"凤凰"运载火箭作为其未来10年要开展的工作之一,未把该项目从2016-2025年联邦航天计划草案中撤下。"凤凰"项目的最终目的是为载人航天项目形成一种新的运载火箭。该火箭的运载能力与"天顶"号火箭类似,它的第一级有可能选用动力机械科研生产联合公司出产的、已用在"天顶"号火箭  相似文献   

20.
<正>提起苏联的火箭,人们或许会立刻想到属于R-7火箭系列的联盟火箭,或者是苏联屡败屡战的带有浓厚传奇色彩的N-1重型运载火箭,亦或是用来运载暴风雪号航天飞机的"能源"号火箭。但是,冷战后期,苏联放弃了能够将100吨载荷送入近地轨道的"能源"号火箭。解体后的苏联,留给新生的俄罗斯的能力最强的火箭,不是R-7系列的联盟,也不是"能源"号,而是一开始并没有被当做运载火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