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带U型槽射流缝隙式稳定器燃烧性能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对提出的带U型槽射流缝隙式稳定器(简称U型)进行了热态燃烧性能的试验研究,并与V型和双V型稳定器进行了对比。燃烧试验表明:在特定供油方式下,V型和U型稳定器的点火性能好,双V型最差;U型稳定器的燃烧效率最高,双V型次之,V型最差。这些结果说明了本文提出的U型稳定器能够很好地改进双V型稳定器在上游用雾化槽供油时点火困难和火焰稳定性差的不足,兼具蒸发式稳定器和双V型稳定器的优点。冷态流场测量结果表明:U型稳定器在稳焰槽内的流动具有三元结构,在稳定器下游形成较双V型稳定器更强的回流区和低速区,从而使其具有较双V型稳定器更好的点火性能和火焰稳定性。   相似文献   

2.
曹玉心 《推进技术》1988,9(5):34-39,78
沙丘火焰稳定器是一种新型的火焰稳定装置,将它应用于冲压发动机中,尚有许多实际技术问题需要解决.沙丘火焰稳定器在全尺寸冲压发动机上试验结果表明:在发动机点火、稳定燃烧、燃烧效率及流阻损失等方面均优于V型槽火焰稳定器,特别是流阻损失小,可使发动机的临界推力提高,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在二元燃烧试验设备和扇形燃烧试验设备上,模拟发动机高空低压状态,分虽进行预燃式火焰稳定器及带径向稳定器的预燃式火焰稳定器的点火性能与稳定燃烧性能试验,得到预燃式火焰稳定器在安装径向稳定器前后的性能曲线,从结构参数和气动参两方面出发,以这些曲线进行比较和分析,总结了预燃式火焰稳定器的工作性能。  相似文献   

4.
预燃式火焰稳定器高空低压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二元燃烧试验设备和扇形燃烧试验设备上,模拟发动机高空低压状态,分别进行预燃式火焰稳定器及带径向稳定器的预燃式火焰稳定器的点火性能与稳定燃烧性能试验,得到预燃式火焰稳定器在安装径向稳定器前后的性能曲线。从结构参数和气动参数两方面出发,对这些曲线进行比较和分析,总结预燃式火焰稳定器的工作性能。  相似文献   

5.
亚燃冲压发动机中凹腔与V槽火焰稳定器性能对比分析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通过亚燃冲压发动机直连式试验和数值计算,对凹腔火焰稳定器及V槽火焰稳定器的点火性能和燃烧性能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凹腔火焰稳定器可以直接用高能火花塞点燃,而V槽火焰稳定器只能用氢气引导火焰点燃;火焰稳定方式与燃料的喷注方式相对应,中心喷注方式适用于V槽火焰稳定器,壁面或者贴近壁面的喷注方式适用于凹腔火焰稳定器.燃烧性能方面,凹腔属于边区组织燃烧方式,V槽火焰稳定器属于中心组织燃烧方式,更有利于已燃气体和未燃气体的混合.凹腔与V槽的燃烧效率较为相近,但V槽火焰稳定器具有较高的总压损失.   相似文献   

6.
沙丘驻涡蒸发式稳定器低压性能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韩启祥  王家骅 《推进技术》2001,22(1):40-42,76
为了探讨沙丘驻涡蒸发式稳定器低压性能降低的原因,寻求改善措施,对稳定器常压下的流阻特性及低压下的点火及火焰稳定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中改变了稳定器的开孔规律,低压试验的进气压力分别为0.08MPa、0.06MPa及0.05MPa。试验发现:原型稳定器从主流引入稳定器内的气流破坏了常规沙丘驻涡稳定器特殊型面形成的理想流场,恶化了从蒸发盘出口的两相混气的二次雾化、蒸发及掺混,使稳定器低压性能降低,改型后其点火及火焰稳定性能明显提高,总体性能超过V型蒸发式稳定器。  相似文献   

7.
开孔沙丘驻涡火焰稳定器总压损失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试验研究了开孔的沙丘驻涡火焰稳定器的总压损失。结果表明,和常规V型火焰稳定器规律相反,开孔沙丘驻涡稳定器比无孔的总压损失系数增大28%。流场分析结果证明开孔沙丘驻涡稳定器总压损失增加是由于从孔进来的气流,破坏沙丘驻涡稳定器型面形成的最佳回流区气流结构,增加了稳定器出口流场的不均匀  相似文献   

8.
针对一种蒸发式Z形值班火焰稳定器进行了点火性能试验研究,采用高速摄影和图像处理的方法获得了不同点火位置下初始火核的生成及发展过程,并对回流区油雾分布及时均火焰结构进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相比传统薄膜蒸发式火焰稳定器,蒸发式Z形火焰稳定器的贫油点熄火当量比在马赫数超02时能降低311%和194%。Z形值班火焰稳定器具有双燃烧反应区特征,点火位置影响初始火核的形成,当第二反应区对火核生成起主导作用时值班火焰稳定器的点火性能较好、火核发展较快。点火位置位于Z形槽下拐角附近时能获得较好的点火性能,而靠近回流区与主流交界面时点火性能较差;同时低温高速条件下低燃油蒸发率导致的燃油分布不均会带来点火性能的展向差异。  相似文献   

9.
一种引燃式组合火焰稳定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程秋芳 《航空动力学报》1991,6(3):259-262,284
本文介绍一种涡轮风扇发动机加力燃烧室引燃式组合火焰稳定器的设计与试验研究。带波纹槽的吸入式主稳定器和辐射状带吸入孔的径向稳定器构成了这种引燃式组合稳定器。二元和两股流缩尺水流模拟试验显示了这种稳定器后方的气流结构,说明它能起引燃作用,并使内涵火焰强有力地支援外涵火焰。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加力/冲压燃烧室内流场分布特性,利用0维串联式涡轮冲压组合发动机(TBCC)性能计算程序得到发动机主要截面参数结果。基于计算流体力学(CFD)模拟方法,进行了小型涡轮冲压组合发动机在关加力模态、开加力模态、模态转换和冲压模态下加力/冲压燃烧室内部流动及燃烧模拟,分析了单环和双环火焰稳定器对加力/冲压燃烧室长度等方面的影响,通过对比可知:在同等长度下含有双环火焰稳定器的燃烧室出口温度更高  相似文献   

11.
弹用涡喷发动机启动加速过程试验   总被引:9,自引:5,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郑严 《推进技术》2000,21(4):5-8
讨论弹用涡喷发动机启动加速过程的试验研究,并分析了某弹用涡喷发动机启动加速过程的有关问题,通过地面模拟试验建立了该发动机启动加速的数值模型。  相似文献   

12.
由于很多燃气涡轮发动机都缺乏计算风车特性必需的低转速状态的部件特性,给计算发动机风车状态的特性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但是,风车特性是燃气涡轮发动机设计和使用过程中必须考虑的,因此,本文参考尤.阿.李特维诺夫提出的计算发动机风车特性的方法,计算了燃气涡轮发动机风车状态时的内阻力。从计算结果分析,该方法不依赖于部件特性,非常适合燃气涡轮发动机的风车特性计算。  相似文献   

13.
涡扇发动机起动机辅助空中起动方案设计和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绍基  邴连喜 《航空动力学报》2009,24(11):2584-2588
研究和设计了涡扇发动机起动机辅助空中起动方案,进行了起动机辅助空中起动的地面试验、高空台试验和飞行验证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起动机辅助空中起动能扩大涡扇发动机的空中起动包线,能提高飞机空中停车后进行空中起动的可靠性,保证飞机的安全飞行.   相似文献   

14.
建立了某发动机切油防喘时的数学模型, 结合飞行试验所获取的数据, 计算了6种飞行条件下发动机最大工作状态下的推力变化规律, 为分析和解决有关由于防喘系统工作带来的问题提供依据, 且可为新机防喘系统设计和研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航空发动机防喘控制系统设计和热扰动参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航空发动机防喘控制系统设计和研制方法,分析了当战斗机发射导弹时热扰动参数对发动机的影响。通过试验和数据分析,得出了发动机防喘控制系统的有效性评价准则,而某型发动机防喘控制系统的研制和飞行试验证明了该有效性评价准则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6.
双轴式涡喷发动机的转差线图确定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转差是双轴式发动机交付验收参数之一 ,交付发动机的转差是依据该型的标准转差线图调整和确定的 ,标准转差线图确定得合适程度关系到发动机外场使用的性能、稳定性和可靠性。本文比较系统地论述了双轴式涡喷发动机的转差线图的制作和使用 ,分析了转差线图上、下限界对发动机的影响 ,提出了用工作点检查法和稳定工作裕度检查法解决转差线图上、下限界的确定问题。解决了某新机转差线图的确定依据。本方法可用于新机研制中标准的转差线图确定 ,建议二种检查方法结合使用  相似文献   

17.
基于数值模拟方法开展了小型涡轮冲压组合发动机性能计算与匹配性分析.给出了详细的性能计算流程、设计点参数确定准则和模态转换过程参数计算方法.根据涡喷发动机压气机进口、涡轮出口的总静压参数沿飞行轨迹的变化规律,确定了涡轮模态向冲压模态转换的合理区间.根据冲压燃烧室进口参数和静压平衡等约束条件,确定了小型涡轮冲压组合发动机关键截面几何参数.分析了不同的流量调节阀开度对模态转换过程参数变化的影响.按照推力连续的准则,确定了模态转换过程流量调节阀开度随马赫数的变化规律.最后给出了沿飞行轨迹的涡轮冲压组合发动机推力、比冲和喷管喉道面积的变化.   相似文献   

18.
尚义  郭宇飞 《航空动力学报》1996,11(3):249-252,329
转差是双轴发动机台架验收的参数之一,它表明该发动机的高压转子换算转速n2和涡轮前燃气换算温度T3的关系,并间接地反映了高低压转子的匹配关系。一个机种型别应有标准的转差线,用以确定具体的每台发动机的转差值。本文分析了多种可能的转差线的计算途径,并提出在实践中如何确定转差线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王占学  张晓博  周莉 《推进技术》2019,40(6):1201-1209
针对Ma3.5旁路放气循环单轴涡喷发动机,提出一种压气机旁路放气计算方法,建立基于进/排气系统特性数据库的涡轮发动机安装性能计算模型,分析压气机旁路放气对压气机共同工作线和发动机高空高速推力性能的影响,给出压气机旁路放气量的调节原则,计算发动机安装性能、进/排气安装阻力沿飞行轨迹的变化规律。计算结果表明:当飞行马赫数大于2.3后需打开压气机旁路放气,旁路放气阀门面积和放气流量均随着飞行马赫数的增大基本呈线性增大趋势;通过压气机旁路放气,可显著改善单轴涡喷发动机在高空高速飞行条件下的稳定性和安装推力性能,在飞行马赫数3.0附近,可实现安装推力提高30%以上;在跨声速至飞行马赫数2.0区间内,推力安装损失最大,约为非安装推力的25%~30%。  相似文献   

20.
高扬  李密  高磊 《航空发动机》2018,44(2):98-102
风车状态进口流量和内阻力是试飞安全评估中必须获取的重要信息。为评估燃烧室空中复燃能力和风车状态下飞机阻力,在1维管流理论基础上,结合流量连续原理,介绍了1种通过直接测量尾喷管出口马赫数、间接获取空气流量和内阻力的测量方案,并根据相似原理,将其推广应用至不同几何的发动机,发展了1种不依赖发动机部件特性,且适用于不同几何结构的涡喷/涡扇发动机通用的风车状态空气流量和内阻力估算方法。最后以GE公司的CF34-10A发动机为例,对其风车状态下的进口空气流量和内阻力进行了估算,估算结果与GE公司提供的风车状态数据吻合,满足工程需求。该方法对多发飞机起飞、爬升、着陆以及巡航阶段单发失效时的飞机阻力性能估算和风车起动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