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围绕中继卫星应用于航天发射测控的跟踪控制技术,重点研究了对运载火箭的高精度指向控制计算方法,并通过对仿真发射弹道的模拟跟踪,完成了中继卫星星间天线对运载火箭高精度的跟踪指向控制计算。研究表明采用中继卫星系统可以完成对运载火箭的高精度指向跟踪任务,满足航天发射测控任务需求。  相似文献   

2.
广龙 《国际航空》2002,(1):61-63
1980年7月,印度首次发射自行研制的运载火箭。1994年10月,印度首次发射极轨卫星运载火箭,把重870千克遥感卫星送入高825千米的太阳同步轨道,这使印度成为第6个具有大中型卫星运载能力的航天大国。2001年4月,印度成功地将新一代火箭,即地球静止卫星运载火箭发射升空并将重达1540千克试验卫星送入对地同步轨道,此举使印度成为第6个能独立发射地球静止轨道卫星的国家  相似文献   

3.
士元 《国际航空》2001,(7):44-46
21世纪,在航天运输方面,除进一步改进现有运载火箭外,还将研制可复使用的运载火箭;卫星将向越来越大和越来越小两个方向发展,即发展高功率的卫星平台和小卫星、超小卫星、微型卫星及纳米卫星;载人航天将分4步走,即建立新的空间站、建立空间平台、建立月球基地和载人火星飞行。此外,21世纪还将进行空间天文探测  相似文献   

4.
北京时间2012年5月26日23时56分,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中星2A"卫星顺利送入预定轨道。"中星2A"卫星是中国卫星通信集团有限公司所属一颗通信广播卫星,承担"中星2A"卫星发射任务的"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是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所属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自主研制、  相似文献   

5.
新机纵横     
俄罗斯成功试射可回收火箭助推器 俄罗斯首次成功地试射了一枚携有可回收式火箭助推器和模拟卫星的“联盟”号运载火箭,助推器与模拟卫星均安全返回地面。俄航空航天局发布的消息说,发射试验是在拜科努尔航天中心进行的。配有新型火箭助推器“弗雷加特”的运载火箭“联盟”号于当天莫斯科时间2时20分发射升空,将一颗模拟卫星送入远地点600公里、近地点150公里的椭圆形预定轨道。模拟卫星与火箭助推器绕地飞行5圈后于莫斯科时间今天10时57分返回地面并实现软着陆。“弗雷加特”作为运载火箭的前部与卫星直接相连。这种新型…  相似文献   

6.
中继卫星系统在我国航天测控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继卫星系统高覆盖、数据传输能力强,是航天测控网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中继卫星系统的建设和不断完善,其对优化我国航天测控网结构、提升中低轨道航天器测控能力的作用日益明显。本文结合中继卫星系统的特点,分析了我国航天测控任务对中继卫星系统的应用需求,提出了在运载火箭测控、航天器入轨段测控、载人航天测控、卫星在轨长期管理等方面开展中继卫星系统应用的思路,梳理了运载火箭测控、航天器入轨及早期轨道段测控、飞船返回段测控、多址链路测控等方面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7.
行业消息     
美国空军试验快速卫星部署能力美空军和国防预研局计划在年中实施一项试飞,验证能否用小型空间运载火箭快速地将轻型卫星载荷送入轨道。  相似文献   

8.
我国研制的新一代通信卫星“东方红三号”于5月12日零时17分由新型的“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24分钟后,卫星进入近地点2O9千米,远地点36194千米的地球同步转移轨道.在西安卫星测控中心控制下,星上远地点发动机作了三次点火,变轨成功,使卫星顺利进入准同步轨道,并已最终将卫星定点在距地球35786千米高度的东经125度赤道上空.“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是我国自行研制的地球同步轨道运载能力较大的运载火箭,这种型号  相似文献   

9.
针对内装式机载发射运载火箭的分离方案,结合分离条件及某型号运载火箭,设计了火箭分离后的发射轨道,并研究了火箭的控制规律。分析和计算表明,所设计的发射轨道可满足卫星发射需求,所采取的控制规律切实可行,与地面发射相比,可大幅度提高运载火箭的发射能力。  相似文献   

10.
7月9日,麦道公司“德尔塔”Ⅱ型运载火箭在万登堡空军基地将5颗铱卫星公司(Iridium LLC)通迅卫星发射升空。从而使该公司升空的卫星数达到了17颗。铱卫星公司是由摩托罗拉等公司投  相似文献   

11.
尽管有过多次失败,美国国防预研局(DARPA)欲再次启动一种可重复使用的航天飞机作为运载火箭的计划,大幅减少轨道卫星所需要的发射成本和时间,以夺回失去的商业卫星发射市场。  相似文献   

12.
张德雄 《推进技术》1995,16(6):86-92
简述小型卫星热及对推进系统的选择,讨论了各国小型运载火箭的固体推进系统,分析了它们的特点和技术状况。  相似文献   

13.
目前,地球上空遨游着数以千计的卫星。从电视、电话、数据通信、国际互联网、生物工程到气象预报、地球资源探测和救灾,每个家庭、个人,无不在享受着卫星技术带来的好处。作为卫星的运送工具──运载火箭,早已成为国际市场上的一种商品,为用户发射卫星以及与此相关的信贷、保险、运输等业务,即发射服务,就是运载火箭这种商品特殊的销售方式。跻身于国际市场中国航天工业经过42年的发展,已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研制出包含多种型号、能把各种不同用途的卫星送入近地轨道(LEO)和地球同步转移轨道(GTO)的长征系列火箭。在国家改革…  相似文献   

14.
2月26日,"联盟2-1B"运载火箭将一颗Glonass-K卫星发射升空。这是新一代Glonass-K卫星的首次发射,也是首次从普列谢茨克发射场发射Glonass卫星,此前该系列卫星均从拜科努尔发射场升空。Glonass-K卫星使用寿命为10年,它将提供5种导航信号,即L1和L2频段的2个普通精度和2个高精度信号,还有L3频段的一个民用信号。  相似文献   

15.
某运载火箭上的卫星整流罩是目前世界上有效容积最大的一个,结构设计合理,材料工艺先进,并成功地通过首次飞行试验。本文对卫星整流罩的结构,材料与成型工艺作简要的介绍。  相似文献   

16.
11月25日,"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中国"遥感卫星"16号送入预定轨道。"遥感卫星"16号主要用于科学试验、国土资源普查、农作物估产及防灾减灾等领域,将对中国国民经济发展发挥积极作用。11月27日,"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法国泰利斯-阿莱尼亚航天公司制造的"中星十二号"(ZX-12)通信卫星发射升空并准确送入近地点207km,远地点50 539km,  相似文献   

17.
整星隔振技术的研究现状和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军  谌勇  骆剑  华宏星 《航空学报》2005,26(2):179-183
为了减小卫星发射时所承受的环境载荷,降低卫星及其设备的质量控制成本,提高卫星发射的可靠性,所以整星隔振技术得以研究和应用。整星隔振是在不改变卫星原结构前提下,重新设计具有隔振效能的适配器,或者在运载火箭和卫星之间引入隔振装置,隔离从星箭界面传递给卫星的轴向或侧向振动。详细介绍了近十年国外整星隔振技术的研究现状,并展望其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8.
北京时间2月25日凌晨0时12分,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将第11颗"北斗"导航卫星成功送入太空预定转移轨道。这是一颗地球静止轨道卫星,也是中国2012年发射的首颗"北斗"导航系统组网卫星。  相似文献   

19.
北京时间2012年4月30日4时50分,"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2颗"北斗"导航卫星,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这2颗卫星是中国"北斗"导航卫星组网卫星的第12、第13颗,这是中国正在实施的自主发展、独立运行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北斗"卫星导航系统首次采用"一箭双星"方式发射导航卫星,  相似文献   

20.
7月25日23时43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天链一号03星",卫星顺利进入太空预定轨道。此次发射成功后,"天链一号"卫星将实现全球组网运行,标志着我国第一代中继卫星系统正式建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