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肖凌 《中国民用航空》2013,(11):87-88,86
维索尔伦的语言顺应理论认为,语言的使用过程是一个根据交际环境和交际对象的变化而不断做出语言选择的动态过程。本文从语言顺应论的角度出发,分析了在陆空通话中语用失误的原因并从对语言现实、物理世界、社交世界的顺应3方面讨论了通话中的语用策略。  相似文献   

2.
浅析民航无线电英语通话信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民航无线电英语通话是飞行员与空中交通管制员或其他人员之间交流信息、传递指令的载体。信息传递不能离开载体。这里所说的信息不只是物理意义上的信号,还是“物理载体(按一定方式排列的信号序列)与语义两者构成的统一体”。在这个意义上说,语言本身也可称为信息。因此,在通话活动中,通话语言可视作信息而存在。下面就信息的种类、表现形式和结构特点分析民航无线电英语通话信息。一、民航无线电英语通话信息的种类民航无线电英语通话信息按其功能特点,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1.以建立通话联系为中心的信息要进行通话,通话双方必须…  相似文献   

3.
航空无线电陆空通话(以下简称通话)以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言,陆空双方通过话音通讯这种基本途径联接,信息交流主要依靠听和说两种交际形式。歧义现象渗透于语言交际的各个层面,如:词汇、语音、语法和语境,无论英语是否是通话者的母语,通话者都无法完全超脱偶合的语言歧义的干扰或者制约。在航空史上曾有不少重大事故的起因不在于技术或者能力缺陷,而仅仅在于通话语言的问题,有的空难甚至就源于一字之差。本文拟对陆空通话中的语言歧义现象进行归类,分析其特点、成因和危害,探讨避免和排除歧义的方法。所谓语言歧义,就是一个词、…  相似文献   

4.
航空无线电陆空通话(以下简称通话)是一种言语活动,它是通过两方式多方进行的言语交际过程。通话不仅包含着言语交际的基本要素,而且包含着信息传输及其加工的复杂过程,信息的交流以语言为载体,语言的功能体现在与语境的联系中,语境决定着语义的选择。本文将通过分析通话中语境与语义的关系、语境对语义选择的作用和影响,探讨排除语境干扰、避免通话失误、确保信息交流准确通畅的途径。一、语义选择与语境的制约功能著名语言学家韩礼德(M.A.K.Halliday)的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中有一个基本观点:语言是一套系统,是由很多个子系统…  相似文献   

5.
管制员工作负荷的合理评估对保障空中交通系统安全运行具有重要作用。基于空中交通复杂性提出了一种管制员通话负荷的定量化预测方法,首先采集厦门空管站的雷达数据计算得出9个空中交通复杂性评价指标数据,通过共线性诊断发现复杂性指标间存在较强的多重共线性,进而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从多个复杂性评价指标中提取了2个主成分,最后基于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建立了管制员通话负荷与交通复杂性评价指标间的定量关系,并通过实测通话数据进行验证。  相似文献   

6.
撤笠 《民航科技》2007,(3):80-82
陆空无线电通话(Radiotelephony RT)是空中交通管制员与飞行员之间交流信息、传递指令的载体。我们对飞行的管制就是依靠陆空通话来实现的,很难想像如果陆空通话错误百出,无法将管制员的管制目的及时准确地传达,空中的飞机将会是怎样的状态。因此管制员应具备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性,通话准确,简明且无歧义。  相似文献   

7.
受民航总局飞标司委托对全国各地民航飞行员进行无线电陆空通话英语水平测试,该文是对测试的讨论。作者提出了测试依据,对测试的信度、效度和鉴别力等指标按测试学的原理和方法进行了分析。同时还论述了测试结果对完善民航飞行人员英语陆空通话试题库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自有飞行的历史以来,飞行安全始终是人们关注的焦点。涉及飞行安全的因素很多,其中人们研究相对较少的是陆空通话用语及其通话程序。本文旨在对这一领域作些探讨,以此引起有关人士对这类问题进行更深入的研究。一、通话程序的结构分析空中交通管制指令以陆空无线电通话用语为载体,它的传递和执行是由机组和管制员共同参与完成的。为了讨论问题,我们将管制员发出指令、机组收听并执行指令的过程用图1来表示。不难看出,这种通话程序从系统结构上讲是一种单链系统,即一旦其中某一链条出错,该链条以后的操作均是错误的。假如图中指令以后的环节出错,机组对原有指令的理解必然  相似文献   

9.
何勤 《民航科技》2007,(5):42-43
随着成都空域的逐步对外开放,越来越多的国外航班飞越或起降成都,再加上中国民航将逐步同国际接轨,航空管制用语将逐步向英语过渡,管制员使用英语管制将越来越多,所以运用好管制英语是管制员必备的要求。在实际工作中,笔者发现许多管制员在日常基本的管制英语通话中,对管制英语的理解和运用不能自如,暴露出一些通话不规范的问题,为了更好地避免对管制指令产生歧异,提高管制服务质量,笔者结合自身的管制经验和成都地区的特点,归纳一些具有共性和个性的问题,总结一些实际常用英语通话用语、通话技巧供大家参考。内容如下:  相似文献   

10.
我国国际机场推行陆空全英语通话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早在1951年,国际民航组织(ICAO)理事会就确定了英语为世界范围内的陆空通话用语,并制定了相应的通话标准。在此后近60年的时间里,该组织约200个成员国陆续加入了该标准,但是,在母语非英语的国家全面推行英语陆空通话仍然面临着许多问题。2003年,中国民航局(CAAC)就决定在北京、上海和广州三大机场推行使用全英语陆空通话,  相似文献   

11.
重点讨论了如何防止空地通话失误,确保飞行安全。分三个问题进行研究:1、因空地通话失误造成的特别重大飞行事故;2、当前中国民航空地通话存在的问题;3、空地通话语言一定要标准化。  相似文献   

12.
陆空通话与飞行安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中国民用航空空中交通管理规则》第十一节对于空中通话及其使用的语言做出了比较详细的规定,其中第五十三条规定:地空管制通话应当使用民航总局空中交通管理局规定的专用术语及规范,保证地空通话简短、明确。通话过程中,对关键性的内容和发音相似、含意相反的语句,应当重复或  相似文献   

13.
根据我国民航有关法规,执行国际及地区航班飞行任务的机组人员必须用英语进行空地通话,同时,获取各种等级飞机驾驶执照的飞行员亦须通过相关的英语通话考核。全民航范围内的飞行人员英语通话考试即将在全国进行,为此总局飞行标准司组织民航系统有关专家、学者研究并进行了考试命题及建立考试题库的工作,为考试做了充分的准备。在此之前笔者在各地飞行员中进行了抽样测试,按教育统计和评价的方法及原理对我国民航飞行人员英语通话水平现状作出了分析,对考试命题及考试题库的建立提供了相关依据。一、测试对象及测试过程随机抽取的35名…  相似文献   

14.
陆空通话是航指挥的基本功,它为航管人员与飞行员信息勾通架起一座桥梁。本文介绍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开发的人机标准陆空通话自学习系统,它可以根据学员自身的学习效果,控制学习进度。该系统可以有效地促进、提高学员的听说能力。  相似文献   

15.
英语陆空通话是一种特殊的口语,与日常口语有显著区别。将两者置于语域谱中进行对比研究,揭示了英语陆空通话的语体特征,从而为民航有关专业人员更有效地使用这一行业语言变体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相似文献   

16.
<正>本文以实验形式对飞行学生进行了不同语速下的听力测试,揭示了不同语速对他们陆空通话输入与输出辨析度的影响,旨在帮助教师和学生了解语速对学生英语习得的影响程度,进而增强课堂教学中的语速意识。民航无线电陆空通话(以下简称陆空通话)是空中交通管制员和飞行员之间进行交流的一种行业用语。全球每天数万架飞机的起飞、落地及高空飞行都与陆空通话息息相关。清晰准确的陆空通话是飞行安全的重要保障。1977年发生在西班牙特内里费的史上最惨重的飞行事故(两  相似文献   

17.
莫斯科地区陆空通话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无线电陆空通话是在飞行过程中飞行员与管制员进行通讯的用语。为了减少由于通讯问题造成的飞行事故,国际民航组织(ICAO)制定了一套标准的无线电通话用语,然而由于受到口音等各因素的影响,各地区的飞行员和管制员的通话用语与标准通话用语有所差异,本文以莫斯科地区实录通话为例,总结了该地区通话在用语和语音方面的特征,帮助飞行员和管制员了解莫斯科地区通话差异,从而提高飞行安全。  相似文献   

18.
本文针对宴际空中交通管制工作中所发现的一些不符合常理的现象,运用认知心理学的信息加工理论进行分析,展现管制指挥过程中人的认知加工过程及特点,探讨如何提高管制员的通话效率及如何对细微的不正常苗头保持高度的职业敏感性。  相似文献   

19.
从2003年9月1日起,进出北京首都、上海虹桥、浦东、广州白云机场塔台、进近范围的飞机,无论是国际航班还是国内航班,飞行员和管制员都必须用无线电陆空标准英语通话,而在此之前,国内各大机场的管制员与国内飞行员都用中文通话,与  相似文献   

20.
语速是听力理解的决定性因素。在国际航线运行中,语速过快是陆空通话通讯失误的主要原因。本文通过比对英语日常会话和英语陆空通话中语速的差异,研究了国际航线运行中飞行员和管制员陆空通话的语速特点和成因。根据研究结果对我国航空英语教学、测试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