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月26日,"联盟2-1B"运载火箭将一颗Glonass-K卫星发射升空。这是新一代Glonass-K卫星的首次发射,也是首次从普列谢茨克发射场发射Glonass卫星,此前该系列卫星均从拜科努尔发射场升空。Glonass-K卫星使用寿命为10年,它将提供5种导航信号,即L1和L2频段的2个普通精度和2个高精度信号,还有L3频段的一个民用信号。  相似文献   

2.
于9月27日在阿拉斯加州科迪亚克发射场发射升空的"战术微卫星"4号是由海军研究实验所开发的拥有10个频道的超高频通信卫星。该卫星质量为450kg,制造、  相似文献   

3.
2006年12月27日,欧洲"对流旋转和行星凌星"(COROT)天文卫星由俄罗斯新型"联盟"2-1B 火箭从哈萨克斯坦拜科努尔发射场发射升空。COROT 的使命是探寻太阳系外与地球尺寸接近的行星,并对恒星的内部结构进行探测。  相似文献   

4.
7月9日,麦道公司“德尔塔”Ⅱ型运载火箭在万登堡空军基地将5颗铱卫星公司(Iridium LLC)通迅卫星发射升空。从而使该公司升空的卫星数达到了17颗。铱卫星公司是由摩托罗拉等公司投  相似文献   

5.
2005年8月11日,在库鲁航天中心“阿里安-5G”火箭将泰国的大功率(14KW)宽带卫星Thaicom4(IPSTAR)成功送入轨道。火箭发射升空约28分钟后,卫星顺利入轨。这颗卫星将在近地点575km,远地点约36000km,东经120。的预定轨道上飞行。Thaicom4卫星基于LS-1300S平台,共有114个转发器,设计寿命为12年。卫星发射重量为6486kg,这是迄今为止被送上地球同步轨道的最重的商业卫星。Thaicom4卫星将向亚太地区的14个国家和地区的多家企业和商业客户提供宽带服务。  相似文献   

6.
北京时间9月19日凌晨3时10分,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以"一箭双星"方式,成功将第14颗和第15颗北斗导航卫星发射升空并送入预定转移轨道。 这是中国第2次采用"一箭双星"方式发射北斗导航卫星,也是2012年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组网的第3次发射。专家称,此次北斗导航卫星的成功发射,标志着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快速组网技术已日臻成熟。  相似文献   

7.
2008年9月25日,格林尼治时间8时49分,一枚“质子-M”火箭从哈萨克斯坦拜科努尔航天中心升空,8时59分,卫星与火箭分离,将3颗Glonass导航卫星成功送入预定轨道,使Glonass全球导航系统目前的在轨卫星数量由16颗增加到19颗。目前这些卫星中,有2颗正在接受维修,1颗即将退役。  相似文献   

8.
北京时间7月11日23时41分,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将中国第2颗中继卫星"天链一号02星"成功送入太空。火箭点火升空约26 min后,西安卫星测控中心传来的数据表明,星箭分离,卫星成功进入地球同步转移轨道。  相似文献   

9.
确保战术卫星系统充分响应于战场指挥员需求的一条重要途径是将系统的所有遥控工作由战场直接完成。我们对想象中的战术成象卫星系统实施战场遥控进行了可行性研究,本文介绍了这一研究的结果。研究表明这种系统是可行的。设计一个卫星星座,为战场指挥员及时提供重要的战术数据。所用硬件是现有的,或是即将投产的,所以战场遥控设施配备的人员完全可纳入现有的编制。卫星上使用GPS接收机,卫星更自主,对星上个别部件故障更能容忍,所以地面控制人员的工作量大减,很容易对付。可是由于数据传输时间有限,而且对同一侦察区感兴趣的几个战场遥控站争用卫星系统,所能获得的图象数量就受一定限制。  相似文献   

10.
欧洲EDRS(数据中继卫星系统)的设计工作已经完成并通过审批。这标志着该系统获得了首个用户---欧盟的GMES(全球环境与安全监测)计划(的"哨兵"-1和"哨兵"-2卫星)的认可。EDRS将提供一个快速、可靠、无缝的通信网络,按需实时从卫星获取信息,这将成为首个商业运营的向对地观测界提供服务的数据中继系统。未来所有配备EDRS的地球观测卫星将能更快速地传送数据并且进行更长时间的传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