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太空探索》2012,(9):26-27
从最小配置的试验飞船神舟一号到全系统状态上天的神舟二号;从神舟五号第一次载人飞行到神舟六号多人多天飞行、神舟七号太空行走;从天宫一号发射升空到神舟八号、九号相继突破自动、手控交会对接,实现航天员短期驻留……中国独立自主地发展了载人航天,根据自己的国情和需求开展规模适度的飞行试验. 20年神舟飞天,中国开启了一个充满光荣与梦想的航天时代.随着第4次载人航天飞行的圆满成功,中国人的太空探索又站在了一个新起点上.自信、自强、自立的中国人必将在更高的领域、更广阔的空间,创造中国载人航天事业的新辉煌,中国人也必将拥有更强的能力,去创造更美好的生活.  相似文献   

2.
1993年5月,俄罗斯控制中心飞行部主任弗拉基米尔·索罗维约夫曾介绍了和平号空间站今后飞行计划的细节。半年后,能源公司又决定把替换现在轨乘员的计划推迟到1994年1月(已实施)。目的是完成美国波音公司的微重力下蛋白质品体生长试验并加紧回收试验样品。这一改变打乱了原来的载人飞行计划。俄罗斯除给波音公司进行的试验以优先权外,还同美国谈判有关美国派宇航员参加和平号空间站的飞行和美国航天飞机访问和平号空间站的问题。将根据谈判结果,最终确定新的和平号载人飞行计划。这一计划将是美俄未来共同载人空间站计划的前…  相似文献   

3.
载人火星探测飞行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世界各国载人火星探测的研究情况进行了简要综述,研究了国内外有关载人火星探测飞行方案,提出了载人火星探测方案确定的原则和方案基本思想.给出了一种载人火星探测飞行方案的总体设计,包括飞行轨道方案和载人火星飞船方案等.尤其对轨道设计的重要的两个参数——速度增量和飞行时间进行了详细计算.最后给出了飞行轨道选择、火星飞船从地球到火星和从火星返回地球等的轨道方案和火星飞船各组成部分方案的详细设计结果.  相似文献   

4.
载人航天器     
人类进入太空乘坐的是载人航天器。40多年来,载人航天器从最初的乘坐1人环绕地球飞行1圈,发展到多人长期在太空飞行,人在太空持续飞行时间长达1年以上;载人航天器的建立从在地面建造、一次发射入轨,发展到将部件送入太空在太空组建;载人航天器的规模从最初的不足2吨、长度不足3米、容积只有几立方米,发展到4百多吨、长达100多米、容积1千多立方米;人类在太空的活动,从躺在座椅上一动不动,发展到进行广泛学科的科学技术实验;人类进入太空的范围,从环绕地球运行的近地轨道,发展到多次十多人登上另一个星球——月球。载人航天器发展至今日,按用途可分为五大类:用于突破载人航天技术的试验性载人航天器、用于太空技术试验的载人航天器、用于天地往返运输器的载人航天器、用于在太空短期或长期运行的载人航天器、用于飞往其它星球的载人航天器。  相似文献   

5.
中国第二次载人航天飞行回收纪念封;中国第二次载人航天飞行回收纪念封;中国神舟六号载人飞船回收纪念封;中国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返回纪念封  相似文献   

6.
8月11日,俄罗斯联邦航天局新任局长波波夫金说,俄航天局把将近一半的预算投在了载人飞行上,而只是把人送上天已不再是件好事。他说:“载人飞行若能带来成果,则是有用的。但若只是为了上天而上天,那么我认为这并不是一项有益的活动。”  相似文献   

7.
王景泉 《国际太空》2012,(10):19-25
近年,私营机构开始提供空间发射和载人航天飞行服务。在商业化载人航天方面,最著名、最重要的飞行当属维珍银河(Virgin Galactic)公司亚轨道飞行和太空探索技术(SpaceX)公司及其他商业轨道运输服务(COTS)参与者的轨道飞行。商业载人空间站是近年来悄然兴起的新领域,美国比格罗(Bigelow)公司率先开发商业空间站。  相似文献   

8.
中国载人航天三步走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早在神舟五号首次实现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前,我国在制定载人航天发展战略的时候,就确立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9.
美国虽然取消了载人登月计划,但其他一些国家仍保留了载人登月的相关规划和方案。国外早期和近期载人登月计划的飞行模式多样,表现出各自不同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网2010年6月25日的消息称,人类首次模拟火星载人飞行实验——火星-500自正式启动以来,已进行了3个星期,6名志愿者逐渐适应了舱内生活,其中的中国志愿者王跃状态良好。火星-500于2010年6月3日在俄罗斯莫斯科国家航天基地正式启动,来自中国、俄罗斯、意大利和法国的6名志愿者将在莫斯科生物医学问题研究所(IBMP)的火星飞船模拟实验舱里生活520天,体验"火星之旅"。在这段时间里,他们见不到阳光,没有新鲜空气,也不能与外界直接联系。这项任务将探索长期太空飞行对人体产生的影响,以及6名志愿者是否能在心理和生理不出现问题的情况下在一个受限的空间里生活足够长的时间。  相似文献   

11.
美国载人火星飞行计划□□美国航宇局约翰逊空间中心最近提出了一个在2007年(人类第1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50周年)开始的载人火星飞行计划(具体见表1)。计划派一个6人乘员小组登上火星工作500天,在此之前,需先在火星的适当位置建立一个可在两年内正常工作...  相似文献   

12.
2003年10月10日清晨.航天员杨利伟搭乘“神舟”五号飞船成功完成了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能够独立开展载人航天飞行活动的国家。[编者按]  相似文献   

13.
石陆 《国际太空》2013,(7):15-19
2013年6月26日11:00,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请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主任王兆耀、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副总经理袁洁、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主任邓一兵介绍了天宫-1与神舟-10载人飞行任务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以下为会议实录。  相似文献   

14.
雨水 《太空探索》2014,(1):64-65
<正>2013年6月11日17时38分,长征二号F遥十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将神舟十号载人飞船送入太空。乘员组由聂海胜、张晓光和王亚平组成,聂海胜担任指令长。飞船在轨飞行15天,飞船与目标飞行器先后进行1次自动交会对接和1次手控交会对接,并开展航天医学实验、技术试验和首次太空授课活动。6月26日8时07分,飞船按计划在内蒙古四子王旗地区安全着陆,航天员自主出舱,神舟十号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神舟十号飞行任务期间,国内航天有关单位和各地航天集邮研究会等组织,根据任务节点制发了多种纪念邮品,可谓琳琅满目,  相似文献   

15.
在全球一片火星热的推动下,美国航宇局约翰逊航天中心最近提出了一项载人火星飞行计划,该计划设想于2007年,即前苏联发射的第一颗卫星“斯普特尼克”发射50周年之际启动。  相似文献   

16.
2002年3月25日,我国向实现载人航天飞行又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当天22时15分我国用自行研制的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将神舟三号飞船送入太空,588秒后飞船进入预定轨道。飞船在轨飞行7天、环绕地球108圈后,于4月1日16时51分在内蒙古中部地区着陆。这是神舟飞船第三次启程,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第三次飞行试验取得圆满成功。  相似文献   

17.
将在2005年下半年进行的“神舟”六号飞船载人航天飞行,计划由两名航天员进行多天飞行,并在轨道舱里开展空间技术试验。航天员系统负责人介绍说,“神舟”六号飞行对航天员的训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载人航天飞行面临的风险性也增加了许多,为此,正在积极准备“神舟”六号飞船载人航天飞行任务的总装备部航天员大队全体航天员,牢记肩负的使命,注重立足本职岗位强素质、练本领,使载人航天飞行训练取得显著成果。  相似文献   

18.
宋河 《国际太空》2003,(1):F003-F003
□□北京时间2002年12月30日00:40,我国神舟-4无人飞船发射升空并成功进入预定轨道。这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的第4次飞行试验,它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事业取得了新进展,向实现载人飞行又迈出了重要一步。 神舟-4飞船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制。载人航天应用系统全系统参加  相似文献   

19.
阳光 《太空探索》2013,(8):30-31
2013年6月11日17时38分,神舟十号飞船承载着3名航天员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准确进入轨道。在此后的15天时间里,天宫一号与神舟十号载人飞行实现了"准确进入轨道,精准操控对接,稳定组合运行,健康在轨驻留,安全顺利返回"的任务目标。以天宫一号与神舟十号载人飞行任务圆满成功为标志,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第二步第一阶段任务完美收官,将全面进入载人空间站工程建设阶段。  相似文献   

20.
载人航天事业的特点是技术难度大和耗资巨大。世界各国,甚至美国和原苏联,都极难单独承受这种巨大的人力和财力的消耗,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航天事业的迅速发展。从另一方面讲,对宇宙的探索和开发会给全人类带来利益,应该是地球上整个人类的共同事业。因此,在载人航天领域进行广泛深入的国际合作是一个必然趋势。60年代的国际合作航天领域内国际合作的历史可以追溯到50年代末、60年代初。在初期阶段,这种合作带有极大的局限性:(1)合作仅限于无人飞行方面;(2)国际合作只限于东西两大阵营内成员国之间。如1965年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