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航天器工程》2011,(1):161-I0001
2011年1月9日,由中国工程院周济院长带队,中国工程院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部的30多位院士参观了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马兴瑞总经理、袁家军副总经理,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杨保华院长、李开民书记等相关领导陪同参观交流。  相似文献   

2.
《航天返回与遥感》2011,32(4):83-F0003
2011年7月26日至29日,由北京空间机电研究所科技委承办的中国宇航学会空间遥感专业委员会暨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遥感有效载荷专业组2011年学术会议在广西南宁顺利召开。来自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中国资源卫星应用中心、南开大学、桂林理工大学、首都师范大学、武汉大学及北京航空航天...  相似文献   

3.
正2018年9月7日,北京空间科技信息研究所联合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科技委共同举办了以"空天地一体化通信、导航、遥感、计算融合"为主题的空间瞭望智库论坛,论坛由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主持,中国工程院樊邦奎院士、中国工程院戚发轫院士,以及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科技委常委和特邀专家参加了本次论坛。北京空间科技信息研究所原民辉所长做了空间瞭望智库论坛主办方发言。  相似文献   

4.
第一届全国超高速碰撞会议2013年7月25—26日在四川省绵阳市召开。会议由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超高速空气动力研究所主办。来自总装备部、国家国防科工局、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下属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和北京卫星环境工程研究所、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流体物理研究所、中国原子能科学院核技术研究所、西北核技术研究所、北京航天长征飞行器研究所、  相似文献   

5.
<正>第四届全国空间数据系统学术交流会8月28日在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白石桥中礼堂成功召开。大会由国防科工局系统工程一司主办,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国际业务部和总体部承办,北京跟踪与通信技术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协办。会议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科技委副主任张廷新主持,科工局系统一司赵坚副司长做了重要指示,来  相似文献   

6.
正2017年10月12日-13日,第五届进入、减速、着陆与上升(EDLA)技术全国学术会议,在北京隆重召开。本届大会由北京空间机电研究所承办,北京航天长征飞行器研究所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联合协办。大会共收到论文68篇,来自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载人航天总体部、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超高速所、山东航天电子技术研究所、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24家单位近百名嘉宾出  相似文献   

7.
2007年8月8日,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李东东副署长一行7人,专程来到位于航天城的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访问和考察工作。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党委书记李开民首先向李东东副署长等来宾介绍了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及院内主办的《航天器工程》、《航天器环境工程》及《控制工程》等科技期刊的  相似文献   

8.
《航天返回与遥感》2010,(4):F0002-F0002
<正>7月14日至18日,中国宇航学会返回与再入专业委员会暨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科技委返回与回收专业组2010年学术交流会在成都成功召开。本次会议由北京空间机电研究所承办,来自全国科研院所、高校等15家单位的60多名代表参加了会议。中国工程院戚发轫院士、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科技委返回与回收专业组顾问唐伯昶总师、专业组组  相似文献   

9.
正2017年12月27日,北斗宣传研究与传播中心(以下简称"宣传中心")正式依托北京空间科技信息研究所(以下简称"研究所")成立,北斗系统宣传工作进入崭新阶段。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总设计师杨长风、中国卫星导航系统委员会委员汪鸿雁、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庄国京、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主任冉承其、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副院长张笃周、研究所所长原民辉等领导、专家,参研单位代表和新闻媒体出席了宣传中心  相似文献   

10.
2010年11月30日,2010年卫星应用学术交流与研讨会在北京召开. 会议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科技委卫星应用技术专业组、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卫星应用专业信息网、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科技委卫星应用技术专业组、<卫星应用>杂志社联合主办,航天恒星科技有限公司、北京空间科技信息研究所承办.  相似文献   

11.
2005年11月10日,北京卫星环境工程研究所“神舟六号”、返回式卫星庆祝酒会在北京友谊宾馆隆重举行。国防科工委副主任、国家航天局局长孙来燕、航天科工集团副总经理薛利、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党委书记王永汉、航天科技集团宇航部领导,以及“神舟六号”、返回式卫星“两总”应邀出席  相似文献   

12.
“高分二号”1m/4m光学遥感器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北京空间机电研究所研制,首次采用天地一体化的系统设计方法,在体积和质量远小于传统设计的情况下,实现了我国当前在轨遥感相机的最高分辨率,使得我国民用遥感图像数据进入了亚米级时代。  相似文献   

13.
2008年4月8日,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西安分院成立庆典隆重举行。这标志着以西安空间无线电技术研究所(504所)为基础组建的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西安分院正式成立。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总经理马兴瑞、副总经理雷凡培、总会计师吴艳华、总经理助理赵晓晨出席了庆典。  相似文献   

14.
《航天器环境工程》2011,(6):600-600
2011年10月23日,在北京密云县召开了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科技委环境工程与可靠性专业组2011年度学术专题研讨会,会议由北京卫星环境工程研究所主办。航天东方红卫星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张永维,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科技委副主任高耀南、秘书长卢春平以及院质量技术部遇今研究员,  相似文献   

15.
航天简讯     
6月28日,航天科技集团公司雷凡培副总经理等领导在北京航天城报告厅会见了来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参观访问的俄罗斯航天局局长别尔米诺大·阿纳多里·尼古拉耶维奇等9人。会后,俄罗斯航天局一行参观了坐落在北京航天城的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AIT试验中心。  相似文献   

16.
正北京空间机电研究所成立于1958年,隶属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是我国最早从事空间技术研究的单位之一。研究所于1967年11月开始从事空间光学遥感技术的研究,是我国最早从事空间光学遥感器研制的单位。截至目前,研究所先后为我国各类遥感卫星提供了上百台(套)空间光学遥感器,超过我国所有在轨业务运行空间光学遥感器的80%,性能均达到或优于设计指标,为国防建设和国民经济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7.
50年前的5月28日,即1960年5月28日,时任中共中央主席、中央军委主席的毛泽东同志进行了他生平对我国航天系统负责研制的产品所作的独一无二的视察活动。毛泽东主席这次视察的产品为中国科学院上海机电设计院(现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北京空间机电研究所的前身)负责研制的T-7M火箭。  相似文献   

18.
《卫星应用》2016,(4):92
《世界航天发展年度报告》是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所属北京空间科技信息研究所精心打造的年度性咨询报告产品。作为国内空间技术领域高端智库,北京空间科技信息研究所以空间技术领域决策咨询为专业发展方向,对国内外发展进行分析和评估,为加速我国空间技术发展、提高航天器研制水平、增强主导产业竞争力,提供准确可靠的信息保障和决策支持。《世界航天发展年度报告(2016)》旨在融合长期以来对全球航天发展的跟踪研究,对截至2015年底的最新发展进行概括、分析及评述。报告紧  相似文献   

19.
《航天器工程》2012,21(1):122-122
2011年12月16日,中国宇航学会飞行器总体专业委员会六届一次工作会在三亚召开。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部长、专委会主任委员林益明,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技术委员会主任、专委会副主任委员范含林,上海卫星工程研究所所长、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张伟,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主任助理、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孟新,中国工程院院士范本尧以及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上海航天局、中国人民解放军63620部队、航天医学工程研究所、国防科学技术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中国航天科工运载技术研究院等成员单位的专委员委员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20.
正北京空间机电研究所成立于1958年,隶属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是中国最早从事空间技术研究的单位之一。研究所于1967年11月开始从事空间光学遥感技术的研究,是我国最早从事空间光学遥感器研制的单位。截至目前,研究所先后为我国各类遥感卫星提供了上百台(套)空间光学遥感器,超过我国所有在轨业务运行空间光学遥感器的80%,成功率100%,性能均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