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引言 2008年9月27日,我国航天员翟志刚首次出舱活动获得圆满成功,国人为之欢欣鼓舞.国外媒体认为,翟志刚在太空迈出的一小步标志着中国航天技术迈出了一大步.  相似文献   

2.
神舟七号航天员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9月29日上午8时30分乘专机从呼和浩特飞抵北京。记者在西郊机场看到,鲜艳的地毯尽  相似文献   

3.
12:28神七航天员出舱准备开始。天地通话清晰而轻松,各项准备工作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翟志刚充满信心地说:"早就做好了准备!"12:32翟志刚刚刚向北京航天飞行控  相似文献   

4.
随着神七的升空,执行神七飞行任务的航天员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走人人们的视线。那么,这3名航天员组成的飞行乘组是怎么选出来的呢?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副总指挥张建启向记者介绍了神七航天员乘组的选拔过程。  相似文献   

5.
赵亚辉 《飞碟探索》2008,(11):F0002-F0002
9月28日下午,我跟随搜救直升机。见证了搜救神七返回舱的全过程。现场目睹了航天员出舱的全过程。 站在历史的瞬间,有很多很多感受。想到最多的是翟志刚那艰辛的三步,和唐振宇一起写了这篇小文,来与朋友们分享。  相似文献   

6.
2008年9月27日16时41分00秒,中国航天员翟志刚首度实施空间出舱活动,茫茫太空第一次留下中国人的足迹。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  相似文献   

7.
人物资料:翟志刚:1966年10月出生,黑龙江龙江县人,1985年6月入伍,1989年毕业于空军第5飞行学院,曾任空军航空兵某师战斗机飞行员,1998年1月正式成为我国首批航天员,2005年9月成为中国载人航天首飞梯队航天员。聂海胜:1964年9月出生,湖北枣阳人,1985年6月入伍,1987年毕业于空军第七飞行学院,曾在空军航空兵某师任飞行员,安全飞行1480小时,被评为一级飞行员,1998年1月正式成为我国首批航天员,2005年9月成为中国载人航天首飞梯队航天员。  相似文献   

8.
周武 《太空探索》2010,(7):13-13
“To the moon!”咔!在世界月球会议的会标前,国际月球探测工作组执行主任伯纳德。福音一手指着月球的方向,一手亲密地揽着翟志刚,留下了一张珍贵合影。  相似文献   

9.
在发射升空的24小时里,神七航天员经历了16个日出日落,飞行了大约68万千米。从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接收到的飞船舱内实时画面上,记者感受着航天员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的太空生活。  相似文献   

10.
美国航天基金会3月30日宣布,将该基金会的2009年“太空成就奖”授予中国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任务团队(简称神七任务团队)。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周建平、神七任务航天员翟志刚等当天代表神七任务团队参加了颁奖仪式,并领取了奖项。  相似文献   

11.
2003 年10 月15 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奉命出征太空。由航天员杨利伟、翟志刚、聂海胜组成的首飞航天员梯队,肩负着征服太空的神圣使命,出现在中国载人航天发射场上。最终,杨利伟作为首飞航天员,乘坐神舟五号飞船,担负起这次里程碑式的太空飞行任务。这是中国航天员首次公开亮相。世界为之瞩目,民族为之骄傲。 航天员系统是载人航天工程的核心组成部分。选拔和训练航天员是一个国家能否独立自主实施载人航天的重要标志之一。当今世界,过去只有美国和俄罗斯两国能够独立完成航天员的训练。今天,又增加了一个新的成员:中国。航天员…  相似文献   

12.
记者:马上就要执行神七的任务了,你觉得自己的状态如何? 翟志刚:挺好的。从技能、技术掌握上,从身体上,从心理上,我认为准备得比较充分,对自己比较有信心,这个信心来自一年来各个方面的训练。  相似文献   

13.
2008年9月25日21点10分,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托举着神舟七号飞船飞向太空,579秒后飞船准确入轨。这次任务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战略第二步第一阶段的首次飞行。9月27日16点35分,航天员翟志刚身穿中国自己研制的"飞天"航天服进入太空,实施空间出舱活动。9月28日17时37分飞船返回舱在内蒙古四子王旗地区平安着陆,航天员凯旋而归,第三次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  相似文献   

14.
晓云 《飞碟探索》2008,(12):10-12
2008年7月,一个惊天秘闻传遍全世界——曾在1971年乘坐“阿波罗14”号飞船登陆月球,成为全世界第6个登上月球、现年77岁的前航天员埃德加·米切尔在接受美国“克朗”电台节目主持人尼克·玛格里森采访时透露:当年他从月球返回“阿波罗14”号太空舱时,竞遭遇了外星人!  相似文献   

15.
《飞碟探索》2008,(10):5-5
3名航天员组成飞行乘组升空。在此之间,“神舟”计划的两次载人飞行分别是1人和2人,而这些是3名航天员飞上太空。这个数字变化说明,“神舟7”号在内部空间和舒适程度上都有了极大的提升。在美国航空航天局的官方网站上,自称是“美国航空航天局专业人士”的网民宣称:“以我从专业角度解读,中国新飞船已能实现航天员在舱中自由活动的突破。  相似文献   

16.
<正>2022年11月29日23时08分,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托举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起飞,飞船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并与空间站对接。11月30日7时33分,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舱门开启,航天员费俊龙、邓清明、张陆进入“天宫”,与神舟十四号乘组3名同事激动拥抱。中国首次实现空间站三舱三船构型及6名航天员“太空会师”。  相似文献   

17.
高歌 《太空探索》2004,(12):16-19
35年来,作为20世纪最伟大的科技成就,“阿波罗”登月一直是个长盛不衰的话题。通过各种媒体的报道和传播,人们至今仍然记得当年“土星5号”火箭发射时的壮观情景,记得“阿波罗11号”飞船着陆月球时惊心动魄的时刻,还记得航天员阿姆斯特朗和奥尔德林漫步月球时的迷人场面。然而,在这些激动人心的场面背后,  相似文献   

18.
将在2005年下半年进行的“神舟”六号飞船载人航天飞行,计划由两名航天员进行多天飞行,并在轨道舱里开展空间技术试验。航天员系统负责人介绍说,“神舟”六号飞行对航天员的训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载人航天飞行面临的风险性也增加了许多,为此,正在积极准备“神舟”六号飞船载人航天飞行任务的总装备部航天员大队全体航天员,牢记肩负的使命,注重立足本职岗位强素质、练本领,使载人航天飞行训练取得显著成果。  相似文献   

19.
记者:您是如何成为一名航天员的?请谈谈您的成长经历。为什么历史选择了您成为我国第一位航天员?
  杨利伟:我当飞行员时就知道世界上有航天员,因为飞行员毕竟是离航天员最近的一种职业,至于自己是否能够成为航天员,当时真的是不敢想。我们国家的载人航天工程是1992年立项,虽然立项了,但最初整个项目主要是从科研的角度来做。那时候国外的航天员有很多是从战斗机飞行员中选拔的,当航天员对我来说只是一个朦胧的想法,毕竟,当时我们国家的航天科技水平还没发展到这个阶段。  相似文献   

20.
小花絮     
俄总统的祝福 4月12日,普京总统在莫斯科郊外卫星城参加纪念加加林首次太空飞行40周年庆典时,出人意料地向在场的蒂托祝福并祝他旅途愉快。蒂托受宠若惊。他对记者说:“见过总统后,我感到充满信心。我不仅感受到他的支持,还感受到了全体俄罗斯人民的支持。” 航天员罢练 为反对蒂托登上国际空间站,美国航宇局甚至不允许蒂托在美国休斯敦航天员训练中心进行飞行前的常规训练,惹得两名将与他一同前往的俄罗斯航天员罢练,以示抗议。自载人航天事业创建以来,航天员罢练这还是第一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