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3月18日,国际发射服务公司和欧洲卫星公司(SES)宣布,它们已根据去年6月国际发射服务公司与SES卫星租赁公司签订的多次发射协议重新确定了3次质子号火箭发射的有效载荷。2010年底和2011年,质子号将分别发射SES新天空公司的“新天空卫星”(NSS)14和SES天狼星公司的“天狼星”5。另一颗卫星是面向美国国内市场的OS-1卫星,将在2010年初发射。  相似文献   

2.
许菁菁 《国际太空》2011,(12):37-43
1 概述 美国卫讯公司(VIASAT)与美国劳拉公司联合打造的卫讯-1(ViaSat-1)于2011年10月19日发射。它是迄今为止容量最大的宽带卫星。与之相对应的是欧洲通信卫星公司(EUTELSAT)于2010年12月发射的“Ka频段卫星”(Ka-Sat)。这2颗卫星均采用美国卫讯公司的新一代“冲浪波束”(SurfBeam)网络系统,大大提高了卫星容量,更好地服务于美国、加拿大、欧洲和地中海地区。 卫讯-1 美国卫讯公司与美国劳拉公司签署了关于卫讯-1的研制合同,其合作伙伴还有加拿大电信卫星公司(TELESAT)和欧洲通信卫星公司。  相似文献   

3.
2003年12月30日发射的中国探测一号卫星和2004年7月25日发射的中国探测二号卫星是“地球空间双星探测计划”(简称“双星计划”)的两颗卫星。所谓“双星计划”就是发射2颗探测地球磁层空间的卫星进入赤道轨道和极地轨道组成“双子星座”,运行于目前国际上地球空间探测卫星尚未覆盖的重要活动区,主要用于研究太阳活动、行星际磁层空间暴和之灾害性地球空间天气的物理过程。[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崔志 《太空探索》2006,(6):40-43
2006年4月15日,台湾与美国联合研制的6颗微小型“华卫三号”卫星采用半人半牛座(Minotaur)火箭从美国加州范登堡空军基地发射,火箭升空后一切正常并在飞行14分25秒后分离第一颗卫星,尔后每隔大约一分钟依序分离另5颗卫星,直到发射后19分20秒6颗卫星按计划进入700~800千米高度的暂驻轨道。  相似文献   

5.
夏亚茜 《国际太空》2012,(11):44-46
美国轨道科学公司(OSC)成立于1982年,主要以研制可靠、创新和经济可负担型小卫星系统为主要业务。该公司的“星”(Star)系列卫星平台共发展了两代,第一代星-1卫星平台仅应用于4颗卫星,从开发N-星-c(N-Star-c)卫星开始,轨道科学公司采用了星-2卫星平台,至今已发射了22颗卫星,最新一颗卫星是于2012年10月14日发射的国际通信卫星-23(Intelsat-23),另有10颗采用星-2卫星平台的卫星在研。  相似文献   

6.
“北斗”导航卫星星座现已进入了卫星发射布网的高峰期。按计划,到2020年,“北斗”将与美国“全球定位系统”(GPS)一样,成为一个向全球提供服务的卫星导航系统。数十年来,我国一直致力于研制自主的卫星导航系统。  相似文献   

7.
2011年4月20日,印度空间研究组(ISRO)用“极轨卫星运载火箭”(PSLV)成功将本国资源卫星-2(ResourcSat-2)及其他2颗小卫星送入轨道,这标志着“印度遥感卫星”(IRS)系统又增新的成员。此次发射也是印度“极轨卫星运载火箭”的第18次发射。  相似文献   

8.
伍苑 《国际太空》2011,(3):18-26
2010年12月18日,我国用长征-3A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了第7颗“北斗”(英文简称COMPASS,中文音译名称BeiDou)导航卫星,这也是2010年发射的第5颗“北斗”导航卫星,它标志着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工程建设正在迅猛发展,卫星组网正按计划稳步推进.  相似文献   

9.
徐菁 《太空探索》2005,(9):20-21
在大多数学生勤于学习书本知识的时候,300多名幸运的欧洲学生合作研制了一颗小卫星“快车”(SSE TI Express).这颗卫星将于8月25日从俄罗斯的普列谢茨克发射场用“宇宙”火箭发射,同时发射的还有包括中国的DMC灾害监视卫星在内的几颗小卫星。  相似文献   

10.
韩国通信、海洋和气象-1(COMS-1,又叫"千里眼")卫星是韩国通信、海洋监测和气象观测多功能卫星。该项目于2002年启动,由韩国科技部、韩国气象局、信息和通信部及海洋渔业部出资。千里眼-1是三轴稳定卫星,设计寿命10年,由美国阿斯特留姆公司(Astriun)公司承制,由阿里安-5(Ariane-5)火箭发射。千里眼-1于2010年6月27日发射,2011年4月1日投入业务运行,定位于128.2°(E)。正在研制的韩国多用途卫星-2(Kompsat-2)由2颗卫星组成:一是气象卫星—多用途卫星-2A,计划于2017年发射;另一为海洋环境卫星—多用途卫星-2B,计划于2018年发射。  相似文献   

11.
以色列于 2 0 0 0年 12月 5日发射成功EROS- A1卫星 ,它是以色列空间局 (ISA)计划在 2 0 0 5年以前要发射的照相侦察卫星系列中的第 1颗。以色列将发射 8颗这种卫星 ,它们分为 A与 B两个系列 ,A系列有 2颗卫星 ,B系列有 6颗卫星。A系列的 2颗卫星完全一样 ,B系列的 6颗卫星的性能大致相同 ,但 EROS- B2~B6卫星性能在有些方面比EROS- B1更优。除 EROS卫星系列以外 ,以色列还有一个 Tech SAT卫星计划 ,它是一个研制微型卫星 (小于 10 0 kg)的计划 ,由以色列技术研究所 (IIT)研制。 Tech SAT计划包括 2个系列的卫星 ,即 Tech…  相似文献   

12.
德国“陆地合成孔径雷达-X”卫星升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7年6月15日10:14,德国军民两用“陆地合成孔径雷达”(TerraSAR)卫星系统的首颗卫星——TerraSAR-X,由俄罗斯“第聂伯”火箭从拜科努尔顺利发射升空,这是德国继2006年12月19日发射首颗军用侦察卫星合成孔径雷达-放大镜-1(SAR-Lupe-1)之后的又一颗雷达成像卫星。按计划,卫星将在轨进行为期4个月的测试,并在11月份之前投入正常运营。  相似文献   

13.
宗河 《国际太空》2005,(6):13-13
2005年4月11日,“人牛隆”(Minotaur)火箭从美国范登堡空军基地成功将试验卫星系统-11(XSS-11)发射入轨。该卫星是美国空军XSS演示验证项目的第2颗卫星,由洛马公司负责制造。  相似文献   

14.
江山 《太空探索》2008,(2):11-11
在重新确定了资金和分工安排方案后,欧洲伽利略卫星导航系统的采购和部署进度安排正在进一步落实当中。欧空局将牵头30颗卫星的采购工作,可能会在2008年初向工业界发布信息征集书,第三季度签订合同,2009年起开始交付,2010-2012年实施发射,2013年投入使用。前4颗卫星称为“在轨鉴定”(IOV)卫星,用于技术试验。  相似文献   

15.
夏光 《国际太空》2009,(2):27-32
1月 1月18日,德尔他-4H火箭发射了美国NROL-26军用卫星。 1月23日,H-2A-202火箭发射了多颗卫星,其中包括日本名为IBU—KI的“温室效应气体观测卫星”(GOS—AT)。该卫星用于监测大气中能引起温室效应的二氧化碳和甲烷。  相似文献   

16.
姜睿 《国际太空》1995,(11):7-11
冷战的结束逐渐揭开了曾罩在两个超级大国军事空间计划上的神秘面纱。1992年9月美国终于揭露了原苏联国家情报局的秘密。本文介绍了原苏联的几个空间计划并首次公布了曾是保密的若干原苏联军事卫星的情况。“OKo”早期预警卫星从1960年2月到1966年10月美国发射了“米达斯”早期预警系统(代号为“266计划”)的几颗卫星。与公众的看法正相反,在1966年10月5日发射266计划的最后一颗卫星到1970年底期间,美国并未发射早期预警系统卫星。从1970年11月起,美国才开始启用一个被称为国防支援计划(D…  相似文献   

17.
路迪 《国际太空》1999,(6):20-21
1999年4月15日,陆地卫星-7(Landsat-7)用一枚德尔他-2火箭从范登堡空军基地发射升空,进入了一条高705km、倾角98.2°的太阳同步轨道。Landsat-7是美国航宇局(NASA)“地球使命计划”中的一部分,又是美国“国防气象卫星计划”(DMSP)和“泰罗斯”(Tiros)卫星的继承卫星,同时也是NASA1972年开始实施的Landsat计划中的最后一颗卫星。这颗卫星的发射,标志着一个时代——即大型、昂贵的Landsat系列地球观测卫星时代行将结束,NASA的下一步将发展较小、较便宜和研制周期较短的地球观测卫星。Landsat-7的主承制商是洛马公司。卫星总经费约需8…  相似文献   

18.
张照焱 《国际太空》2001,(11):17-18
“阿蒂米斯” (Artemis)卫星是欧空局经过长达 1 0余年才研制成的重要技术试验卫星 ,原计划于 1 996年 4月发射 ,由于技术、经费和运载火箭等诸多因素 ,一而再再而三地被推迟 ,从 1 997年~ 2 0 0 0年均未能发射 ,一直到 2 0 0 1年 7月 1 2日才由阿里安-5火箭发射。然而该卫星又运气不佳 ,由于阿里安 -5上面级发生故障 ,所以未能将它送入预定的 1 6.4°E地球静止轨道位置 ,而是将其置入了一条远地点 1 752 8km、近地点为 592 km的无用椭圆轨道上。与“阿蒂米斯”卫星同时一起发射的另一颗卫星为BSAT-2 b商用通信广播卫星 ,它是美国轨道科…  相似文献   

19.
“超高速因特网卫星”也叫WINDS(Wideband Inter Networking engineering test and Demonstration Satellite),是日本正在研制的速率可高达155Mbit/s和1.2Gbit/s的吉比特级通信卫星,计划2005年发射,2010年达到实用。卫星计划搭载  相似文献   

20.
图片新闻     
《国际太空》2005,(10):F0003-F0004
计划于2005年发射的清华-2(Tsinghua-2.又名为China DMC+4)卫星。该卫星由英国萨瑞公司研制.是“灾害监视星座”(DMC)中的1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