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太空探索》2003,(12):28-29
在全国人民沉浸在中国人首次飞天成功的喜悦之际,600多幅来自全国各地中小学生的精品太空画汇聚北京,11月1日在北京自然博物馆开始展出。这些太空画是从数千件的来稿中精选出来的。在孩子们的笔下流淌的是浓浓的爱国主义和民族复兴的自豪感!他们创作的太空画各自采用的画种不同,有国画、油  相似文献   

2.
为培养孩子们的航天兴趣,开发他们的科学想象能力与逻辑思维能力,浙江省嘉兴市阳光小学自2007年以来,着手进行了太空画的创作开发与辅导,开展了一系列太空画创作实践活动。2008年阳光小学参加了由中  相似文献   

3.
正2021年这个夏天,注定被写进商业航天、尤其是太空旅游的历史。7月,维珍集团(Virgin Group)创始人亿万富翁理查德·布兰森(Richard Branson)和蓝色起源公司(Blue Origin)创始人世界首富杰夫·贝索斯(Jeff Bezos)在9天之内,相继挣脱地球引力,飞入太空,以你追我赶之势踏上了太空旅游的新征程。太空旅游时代来临,私人太空旅行的赛道正变得越来越热烈。维珍银河博得头筹,七旬富豪童年梦圆对于英国亿万富翁理查德·布兰森来说,一颗向往太空的种子埋藏了 60余载,终于在其70岁这年发芽结果了。  相似文献   

4.
2009年2月12日,是一个不平凡的日子,一份来自北京的特殊礼物--全国第四届太空画展的获奖证书和奖品,令浙江省嘉兴市阳光小学的全体师生群情激荡:"我们得奖啦!我们的太空画获得全国第四届太空画展大奖啦!"  相似文献   

5.
太空蔬菜,多么神奇、多么令人向往,一般人们只能在电视、网络图片上才能看到。而近距离的接触太空蔬菜,并对其进行种植和管理,就显得弥足珍贵了。然而,我们阳光小学确是幸运的,在中国宇航学会的支持下、在《太空探索》杂志社的帮助下,2010年底,我们如愿收到了中国宇航学会寄来的宇番二号番茄、太空架豆、航豇2号、烟航优3号黄瓜、辣椒五  相似文献   

6.
李元 《太空探索》2007,(1):60-61
在太空探索的伟大事业中,太空美术是一首首赞美诗,一幅幅风光画。它显示宇宙的壮丽,它颂扬太空的辉煌。它用艺术的手法去描绘人类在太空探索征程中的技术与成就。太空美术(SPACEART)就是太空探索的美术。我国著名艺术家、科普美术家、我国太空美术事业的开拓者之一,我的老友沈左尧教授对太空美术的特色有精辟的论述:“太空美术使广漠无垠、变化万端的宇宙浓缩于尺幅之中,画面有的恢弘雄壮、绚丽夺目;有的宁静恬幽、寓意深远;有的形态诡异、摄心动魄,令人叹为观止。面对画卷,觉宇宙之无穷、时间之永恒。太空美术作品既给人以丰富的科学知…  相似文献   

7.
漫画赏析     
现代科技的突飞猛进,使得人类由航空走向航天,习惯于在街头散步的人类竟然到太空中去溜跶,这是咱们老祖宗想也不敢想的事。 近日翻漫画,偶见一画颇为新鲜,画的是欢迎航天员太空归来的场面:机场上胸佩奖章的欢迎者,看来都是老一代的航天员了,他们在迎接年青的航天员凯旋归来。妙在此君左手还拉着一位美丽的天使小姐,这真是神来之笔,这是现代的神话。我虽是  相似文献   

8.
读者心声     
我是贵刊的一名忠实读者,从小就向往深遂的太空,心怡那里的广大和神秘。十年前的一个偶然机会,我在邮局里发现了《航天》这本杂志,如获珍宝,她源源不断地提供给我新知,让我的心在无限的太空中飞驰。自此以后,我就离不开这本杂志了,真有些相见恨晚的感觉。后来,由于学习、工作的  相似文献   

9.
<正>10月31日22点30分,在挥舞的飘带和激动的呼喊中,太空家园馆斜屏上的火炬缓缓熄灭,全馆熄灯,持续184天的太空家园世博之旅圆满画上句号。此后,太空家园馆工作人员在馆前拍了人数最全的一张合影,笑容定格后,很多人泪水涟涟。  相似文献   

10.
<正>4月24日,在湖南长沙举办的2019年"中国航天日"主场活动开幕式上,年仅5岁的小朋友陈瑾萱将自己参加"我的太空梦"第八届太空画创作征集活动的作品——《我和宇宙中的小生命做朋友》,送给了联合国外空司司长西蒙内塔·迪皮蓬。迪皮蓬表示,将会把这幅画放在联合国总部大楼,向全世界公开展示。  相似文献   

11.
1965年3月18日,苏联宇航员阿列克谢&;#183;列昂诺夫与另一名宇航员帕维尔&;#183;别利亚耶夫同乘“东方-2号”宇宙飞船抵达太空,随后,阿列克谢&;#183;列昂诺夫踏出舱门,进入了辽阔的太空,首次实现了人类在太空中行走的梦想。这是继苏联宇航员尤里&;#183;加加林首次乘宇宙飞船绕地球飞行之后的又一伟大创举。一时间,身穿太空服的宇航员成了人人羡慕的英雄,神秘的太空也成了许多人向往的地方。然而,大约很少有人知道,当年宇航员阿列克谢&;#183;列昂诺夫在太空中经历了非常危险的瞬间。  相似文献   

12.
《太空探索》2013,(2):66
为迎接第64届国际宇航大会在北京召开,纪念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10周年,在公众中普及航天知识,弘扬科学精神,鼓励创新意识,提高科学素质,中国宇航学会将举办"全国太空画创作大赛暨全国第五届太空画展",即日起向全国征集太空美术作品,欢迎广大公众和青少年积极参加,踊跃投稿。  相似文献   

13.
在天空更蓝、星光更美的远古年代,人们比现在更加接近星空,出于对星空的向往,久而久之便产生了星座神话和天的文学。自从现代文明诞生之后,人们的思维更复杂了,认识更开阔了。人类开始用新的眼光仰望星空,去幻想未来。于是现代美术领域内,诞生了一个新的分支——太空美术。 太空美术的里程碑 1937年法国拉鲁斯出版社出版了印刷精美的大型画册《在别的星球世界》,作者是业余天文学  相似文献   

14.
《国际太空》2013,(6):2
从远古的嫦娥奔月到后来的敦煌飞天壁画,中国人从未停止过对太空的向往和遐想。1970年4月,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成功发射,奏响了中国人进军太空的序曲;1984年4月,中国第一颗静止轨道通信卫星—东方红-2成功发射,推动了卫星通信走向新纪元;1997年5月,中国第一颗三轴稳定通信卫星—东方红-3成功入轨,拉开了卫星  相似文献   

15.
读者心语     
从我接触你们刊物的第一天起,我就被里面的内容吸引住了,以后我每期必买,每期必看。 我从小向往太空,对航天有着特殊的感情,我向往着有一天中国人也能飞出地球,在太阳系的各个行星建立我们的航天基地,为和平利用宇宙资源做出应有的贡献,我个人也很想为我们国家的航天事业作出自己的一份努力。  相似文献   

16.
1月25日,我国第一个目标飞行器"天宫一号"模型亮相央视春节晚会,这场中国未来空间站的处子秀,让民众对太空生活充满着憧憬和向往.为了更清晰地让读者了解"天宫"是如何建成的,本刊特从这期开始以图解的方式连载"国际空间站是如何建成的?",敬请关注.  相似文献   

17.
1月25日,我国第一个目标飞行器“天宫一号”模型亮相央视春节晚会,这场中国未来空间站的处子秀,让民众对太空生活充满着憧憬和向往。为了更清晰地让读者了解“天宫”是如何建成的,本刊特从这期开始以图解的方式连载“国际空间站是如何建成的?”,敬请关注。  相似文献   

18.
宇宙的神秘莫测始终是人类研究的一大课题,探索宇宙的奥秘,更是我梦寐以求的向往。人世间流传着许多神话故事,期望有一天能“上九天揽月”,生活在那美妙的“天上人间”。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不断实现了人类许多的梦想,创造出一个又一个的奇迹。自1957年10月4日苏联发射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卫星以来,人类先后向太空成功发射了各种卫星、飞船和太空探测器,并在1969年7月20日首次登上了月球。我想,人类在太空中生存的愿望已为期不远了。我们如果要长期居住在太空中的其他星球(月球、火星……)和空间站上,工作和生活必须不再依赖地球,需要开发…  相似文献   

19.
正如我们所知道的,"阿波罗17"号是"阿波罗"计划中的第11次载人任务,是人类第6次也是迄今为止最后一次成功登月的太空任务."阿波罗17"号是"阿波罗"计划中唯一一次夜间发射的任务,也为"阿波罗"计划画上了句号.  相似文献   

20.
"月球人"的故事连载一人类真是幸运,得天独厚地拥有一个皎洁可爱的月亮。一轮明月就是一幅美妙的画,一钩弯月就是一首动人的诗。皓月的皎洁,晓月的清幽,残月的素雅,弯月如钩,满月似盘,都能让人如痴似醉。法国著名天文学家弗拉马里翁曾称颂说,月光是天文学的光辉,而且"这一光辉照亮了人们研究这门科学的道路,使人们慢慢地将注意力转向星球和无边的宇宙。"我国近代诗人郁达夫则惊称月是"诗中之诗,画中之画"。的确,妩媚的皎月曾吸引了古今中外的多少文人墨客,赢得了多少情侣眷属的山盟海誓。有人曾经做过统计,在脍炙人口的《唐诗三百首》中,涉及描写月亮的竟达87首,差不多占了1/3。而唐代有"诗仙"之誉的李白,所留传下来的900多首诗中,与直接或间接与月亮有关的也多达300多篇,亦差不多占了1/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