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某航空发动机轴承钢球的表面剥落及裂纹故障,利用视频显微镜、扫描电镜等设备对故障钢球剥落表面进行宏、微观检查,明确了钢球表面剥落性质为滚动接触疲劳;通过裂纹断口分析、能谱分析及金相检查等手段,确定了钢球裂纹是在淬火过程中温度过高导致的淬火裂纹,同时钢球组织中存在带状碳化物,对淬火裂纹的产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淬火裂纹在钢球工作过程中并未扩展,但引起钢球表面发生接触疲劳剥落。建议在钢球热处理过程中,严格控制热处理工艺参数,保证热处理温度和保温时间的稳定。  相似文献   

2.
有些小零件,如支架、螺钉、螺母等,精度高,形状复杂,有的还带有多个深而细的盲孔。采用光亮等温淬火(即盐炉中加热,碱槽中等温淬火),虽然可以达到硬度要求,表面也光亮,但螺纹及螺纹孔却进入了盐液和碱液,清洗困难,盐碱残存在孔内,造成零件的严重腐蚀。我们采用真空加热淬火,解决了这个问题,已用于生产多  相似文献   

3.
电镀Ni-Sn合金热处理前后的组织和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电镀Ni-Sn合金各种镀层的镀态组织和加热时组织的转变机理,并对镀层的耐磨性、耐蚀性进行了对比实验.结果表明,镀态组织主要由亚稳相αNi(M)和NiSn(M)组成,高Sn时出现平衡相Ni3Sn4和βSn;加热时随着温度升高,亚稳相逐渐向平衡相转变,在一定的温度下由于平衡相弥散析出,使镀层硬度升高;单相NiSn(M)组织耐强氧化性介质能力比不锈钢稍差,当加热到400℃时耐磨性优于中碳钢淬火.  相似文献   

4.
一、重复取样、重复试验的直观分析熟悉生产、科研的人都有这样的经验,用量具测量零件时不同的人或多次测量往往测得不同的结果;要进行一次热处理试验则需要控制如淬火温度、回火温度、加热时间、……等许多因素。我们不可能做到使测量的结果绝对准确,也不可能做到所控制的温度、时间等因素绝  相似文献   

5.
本文研究了不同温度等温淬火对30CrMnSiA钢抗氢脆性能的影响,测定了不同状态下,钢的氢致延迟断裂下临界应力值σ_c、缺口强度σ_(bH)、氢含量、残余奥氏体量及常规力学性能,并进行了断口和组织分析。试验结果表明,钢经900℃加热保温后,于370℃等温30min后,和现行900℃油淬并500℃回火状态相比,能在保证钢的强度、硬度不降低的情况下,显著提高钢的氢致延迟断裂抗力。  相似文献   

6.
据苏联1488319号专利说明书报道,苏联发明了一种用等离子状态的高压液体流对零件进行表面淬火的新工艺。 零件采用脉冲电源加热,并将冷却用液体变成等离子状态。零件加热到淬火温度后,切断脉冲电源,然后用等离子液体流使零件冷却。冷却液体流量应调整到规定的大小,并反复  相似文献   

7.
1概述用自动亚弧焊焊出的铝合金箱体,经X光检查发现,有些箱体的焊缝X光底片上均存在一些不完全连续的“黑线”。箱体材料为LF6,按常规X光检查通常认为该“黑线”可能是某种焊接缺陷,对此我们进行了失效分析。2试验结果2.1常规金相检查LF6铝板厚6mm取破坏的箱体上焊缝试片做断口低倍、高倍实验。断口为均匀韧性断口,组织正常。低倍检查:无缺陷;组织正常。高倍金相检查:无裂纹、夹渣、气孔、未焊透等焊接缺陷;横截面焊缝组织为点状与枝晶状组织,组织正常。2.2扫描电镜分析断口电镜扫描为正常韧窝组织,无明显夹杂、裂纹、气孔…  相似文献   

8.
LY12变形铝台金型材是在淬火自然时效状态下使用,而淬火加热温度的高低将敏感地影响着其合金材料的内部组织变化,从而影响合金材料的性能变化。为了摸清该合金在不同的淬火加热温度下组织及其性能变化的情况,以便合理选择Ly12变形铝合金型材的最佳淬火加热温度,提高合金材料性能,确保航空产品质量,故作此试验。  相似文献   

9.
多用途真空淬火电炉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被处理的零件表面光亮,表面硬度及淬透性以及各种常规机械性能等均符合要求。但是试验表明:当炉温为900℃,真空度达10~(-4)乇级时,锰、铬等元素有明显的挥发。如材料为30CrMnSiA的零件,锰的贫乏层达27微米。因此,有必要根据被处理的各种不同零件的材质和处理的温度,对炉内真空度实行严格的控制。  相似文献   

10.
航空发动机涡轮盘榫齿裂纹故障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B型机由A型机改型而成,大批服役期中的A型机存在着大量Ⅱ级盘(简称为盘)第一榫齿裂纹与掉块故障。其轻者,裂纹超过标准后报废;重者,榫齿掉块,打伤其它零件,甚至叶片飞出(简称脱榫)。经过故障件金相检查,断口分析,其裂纹性质属机械疲劳。在疲劳损伤中,叶片类零件主要是高循环疲劳。为排除B型机盘和叶片榫齿间连接的故障,我们研究了在飞行与试车台上A、B型机Ⅱ级涡轮叶片(简称为叶片)的振动情况。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淬火/回火热处理中淬火温度和回火时间对Ti-48Al-2Cr-0.5Mo合金晶粒细化的影响。研究表明:一定的淬火/回火热处理能将大小约为1000μm的铸态组织细化成为18~30μm的均匀双态组织;TiAl基合金的细化效果严重依赖淬火阶段的加热温度,温度升高,得到的块状组织较细,羽毛状组织体积分数减少,在两相区回火时,高温淬火组织的回火组织较细,而时间的延长,晶粒长大,但不明显。  相似文献   

12.
ПН-32井式电炉(图1)主要用于中小型铝镁合金锻件的热处理——淬火及时效。电炉的工作区温度要求控制在±5℃以内。为了合理使用这种炉子,我们曾对电炉作了测温试验,取得了一些数据。小结如下,以供参考。ПН-32井式电炉带有强行循环空气装置,炉内空气被通风机构沿加热元件强行下压,受热后进入装料筐,并将热量传给加热零件,最后流回到通风机构。如此反复循环。从图1可以看出,基准(仪表)热电偶虽然处于炉内最高温度区域,但由于其仅仅是反映一个点的温度,加之其它一些原因,  相似文献   

13.
针对某型航空发动机在整机装配过程中发生的1Cr11Ni2W2MoV不锈钢螺栓断裂故障,按照零件失效分析的一般方法, 进行了故障件理化检测和批次零件制造质量检查,包括对故障件进行断口宏观与显微SEM检查,对零件热处理工艺参数与材料标 准、热处理执行标准参数进行比照,并对存在质疑的回火脆性问题开展了不同回火温度与冷却速度下的验证试验。结果表明:故 障件断口主要由扩展区与瞬断区组成,主要特征为沿晶+准解理,失效模式为一次性大应力脆断;致使零件脆性的原因在于回火温 度640 ℃处于第2类回火脆性区间;回火后快速冷却可缓解脆性,但无法消除。避免回火脆性是解决螺栓装配断裂的根本途径,因 此要求螺栓零件选择回火温度时应避开脆性区间,冷却时快速通过该区间。  相似文献   

14.
苏联专利部门1989年6月23日公布了1488323号专利说明书,批准一项高碳钢零件的热处理新工艺取得专利权。 85高碳钢零件加热到完全奥氏体化,然后在400~550℃的熔盐中进行等温处理,零件冷却后,再加热到A_(c1) (5~25℃),保温,进行淬火,然后回火。经这种工艺处理的85号  相似文献   

15.
前言金属零件在热处理时经常发生变形与开裂,尤其是淬火变形几乎难免。这与零件的毛坯工艺、设计、热处理工艺等许多因素有关。若能寻找到新的、冷却特性优良的淬火介质,代替常规的淬火介质,防止淬火开裂,大大减小淬火变形,则可减少生产中不必要的浪费和损失。因此我们与南京塑料厂等有关单位协作试验,推荐出了几种聚醚品种。从减小淬火变  相似文献   

16.
在某型机研制过程中,后机身大量蒙皮零件要求为LY12M CS(退火状态板材成型后淬火并进行人工时效)状态.由于该类零件有一些是小弧度甚至大型平板件,采用退火铝板制造后淬火再进行人工时效,必将产生较大的形变,校正困难,且一旦校正,对零件的表面会产生较大的损伤.  相似文献   

17.
双馈异步发电机(DFIG)在长期运行中很容易发生定转子绕组过热故障。以绕组温度为研究对象,在分析绕组过热故障成因的基础上,分别从电机热性能和参数辨识两方面进行检测。使用参数辨识法时,首先利用电机电磁数学模型辨识定转子绕组电阻,再根据电阻与温度之间的关系计算定转子温度,从而判断绕组是否过热。最后基于MATLAB软件仿真验证了定转子绕组参数辨识法的正确性,为DFIG诊断绕组过热故障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8.
众所周知,硬质合金钎焊与淬火的最大问题是虚焊和开裂.硬质合金YG6(WC为94%,Co为6%)是碳化钨粉末与钴基的混合物经压制成形后高温烧结而成的.由于其含碳量高,烧结后未经清理的表面层往往含有较多的游离态碳,妨碍钎料的润湿,加之碳化钨基硬质合金表面在400℃以上温度极易氧化,所以在钎焊时容易产生虚焊.为避免这些问题出现,通常采用对钎焊表面仔细清理、喷砂、磨削和研磨抛光等方法,以改善硬质合金的润湿性能,从而提高硬质合金的钎焊性.硬质合金钎焊和淬火时易产生裂纹是由于硬质合金的线膨胀系数很低(一般仅为合金钢的1/2~1/3)造成的,当硬质合金与合金钢钎焊及钎焊后淬火时,接头会产生很大的应力,若该应力超过硬质合金的抗拉强度,便会导致硬质合金开裂,所以在钎焊这类合金时,必须采取防裂措施.  相似文献   

19.
电镦法     
一、简述电镦法是现代航空锻造的先进工艺,它不仅适用于航空锻件的局部镦粗和模锻,尤其对于各类带有榫头叶片的镦锻工艺更为先进合理。电镦法是利用电流通过棒料使头部加热到锻造温度,并在加热的同时头部在棒料上镦锻成形。电镦法的镦锻长度不限,而且可连续进行镦锻。但在一般的镦锻机上镦锻,当镦锻长度L超过棒料直径的三倍时(见图1)就有产生弯曲的危险,因此,常常需要若干个工序进  相似文献   

20.
30Cr3钢壳体淬火状态下真空电子束焊接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潘丽华  孙卫东  陈旻 《推进技术》2003,24(5):478-480
为解决淬火状态下30Cr3超高强度钢在真空电子束焊接时易产生冷裂纹、过热区脆化及热影响区软化等问题,在对材料性能分析的基础上,采取了提高真空度、提高加速电压、焊前预热、选择合适的焊接速度以及焊后回火处理等措施。结果表明,金相分析未发现缺陷,试样断口为塑性断裂,试片焊缝强度系数达0 96,产品爆破压力pb>27MPa。证明该方法可满足设计要求的焊接接头,为固体火箭发动机壳体的生产提供了新的工艺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