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节能减排与应对气候变化的关系联合国应对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中的减排问题,主要是控制人类活动产生的温室气体(包括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亚氮、含氟气体等)排放所引发的气候系统变化,目的是通过控制向大气中排放温室气体,将温室气体的浓度稳定在使气候系统免遭破坏的水平上。而各国提出的节能减排政策,主要是从能源安全和环境污染的  相似文献   

2.
《中国民用航空》2011,(4):34-35
气候变化、能源枯竭、城市化趋势在塑造今天的同时更决定了人类发展的未来。根据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公布的数据,货运和客运所产生的温室气体占全球温室气体总排放量的23%,其中,航空运输的二氧化碳排放占12%。由于产生大量气体排放,航空业正广受诟病,而机场和运营商也将感受到气候变化对其日常经营的影响。西门子最新的"绿色健康检查"服务可以帮助各个机场及其物流中心提高能效、促进环保。该项服务包括对能源的产生、分配和消耗进行详细分析。基于该分析的报告确定了潜在的改进措施,提供了节约能源的计算结果,列出了可能的相互依存关系,并提出了有关战略实施路线图的建议。这项服务不仅有利于环境保护,同时也有利于机场运营商自身。  相似文献   

3.
每年世界上乘坐民航班机飞跃五湖四海的客流量数以亿计,而现代喷气飞机在高层大气中排放出大量温室气体,这被科学家普遍认为是温室气体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为此,英国和美国研究者推出了一款全新概念飞机设计,以期使民航业多些“绿色”。  相似文献   

4.
全球气候变暖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正在成为全世界关心的热门话题。  相似文献   

5.
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各种努力当中,对人为温室气体排放的测量和报告是各种政策工具实施的核心之一。这是由于温室气体本身看不见摸不着,想要对它进行有效管理就离不开一套严谨的系统对政策或项目实施前的排放情况摸底,建立基准线;在政策项目实施过程中不断监测排放数据,  相似文献   

6.
<正>机场碳排放认可计划(Airport Carbon Accreditation,ACA)是一项严格按照ISO 14064-3(温室气体声明审定与核查的规范及指南)进行的认可活动。它的认可对象是机场根据自身的温室气体排放情况,依据温室气体核算体系(GHG Protocol)编制而成的机场碳足迹报告。作为一项专业与复杂的工作,机场碳排放认可的完成,通常需要有资质的专业认可机构、机场以及咨询服务公司的共同参与和合作。一、机场碳排放源的分类与定义根据GHG Protocol的定义,结合《机场碳排放认可指南》,机场碳排放源分为3类:直接排放、能源间接排放、其他间接排放,如表1所示。  相似文献   

7.
在控制温室气体方面,我国可以借鉴国际清洁发展机制的成功经验,结合国内具体情况,建立国内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不同的清洁发展机制.对发达地区温室气体减排制定合理可行的目标,制定符合我国国情需要的项目开发与实施规则和程序,并建立相应的管理体制.同时,政府应当采取一系列相应的促进措施,如制定相关标准、扶持投资商和经营实体、引进培养相关专业人才、支持项目方法学的开发、培育项目市场、推动国内碳交易,等等.  相似文献   

8.
钱跃华  刘博  吴朝晖 《推进技术》2020,41(11):2418-2426
船用低速发动机是远洋船舶推进的首选动力,具有经济性好、可靠性高等优势。本文主要介绍了低速机的技术特点,回顾低速机技术发展的历史,基于当前低速机技术研究的现状重点分析了不同低速机有害排放物和温室气体减排技术的原理和特点。对于低速柴油机选择催化还原技术是目前最为主流的氮氧化物减排手段;双燃料技术则是当前综合应对氮氧化物(NOx)、硫氧化物(SOx)、黑碳以及温室气体减排的最佳选择;零碳和智能技术将是低速机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
针对提高民航客机飞行经济性和降低其对环境污染的问题,基于"下一代航空运输系统"的连续性飞行剖面,建立纵向飞行轨迹模型,综合经济性和环保性两类目标,对飞行轨迹进行了优化。以某型客机为例,优化目标分别为直接使用成本、总温室气体排放量以及两者组合的多目标,基于"下一代航空运输系统"的连续性飞行剖面,选用不同的航程进行了轨迹优化。结果表明,排放量受飞行高度的影响较大,而直接使用成本则对航时和油耗更为敏感。  相似文献   

10.
航空活动产生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每年都在增长,欧洲甚至要求对飞往欧洲的民用航班征收碳排放税,而且欧美的航空排放适航标准对航空的气体排放要求也越来越高。为适应全球化的竞争,从二氧化碳排放要求角度,综合国外对新型航空燃料的探讨,介绍并探讨液化天然气(Liquefied Natural Gas,简称LNG)作为航空燃料的经济可行性和可能存在的问题,为国内航空燃料的发展引入一个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