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航天精神文化由航天传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构成。通过对三所高校大学生的网络问卷调查,论文运用统计学方法从"定位认知"与"内容认知"两个方面考察新时代大学生对航天精神文化的认知现状:定位认知的代表性、重要性、引领性特征和内容认知的不全面、不深入特征及内容认知的校际显著差异性和个体一致性。基于以上认识,论文从内容建设和传播渠道选择两方面提出促进新时代大学生航天精神文化认知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中国航天事业发展至今取得了卓越成就,从"两弹一星"到载人航天都凝聚了无数航天人呕心沥血的付出和努力。中国航天事业的飞速发展得益于科技进步、技术创新的支持,也得益于在中国航天事业伟大实践中形成的航天精神和航天文化的支撑。教育转型发展新常态下,将建设航天文化、弘扬航天精神纳入高校人才培养计划中去,培养一流人才,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航天文化的神韵和力量对于育时代新人具有独特而重要的意义。文章立足于立德树人时代背景将航天文化价值融入高校的育人之中,论述航天文化的内在价值主要是培养当代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发掘探索创新精神、养成追求严谨品质人格;外在价值则是通过育德、养性、导行来实现,对培养学生航天知识、航天情怀、航天意志、航天行为,破解航天文化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育人难题,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工匠精神具有专业性、职业性和人文性三个特征,有助于工作者对自我价值的实现、有助于工作者和产品建立出亲密的情感、能促进人与物之间建立良好的关系。从航天文化教育的要求上来看,将工匠精神融入航天文化教育中是有价值需要的,可以从教育者要具备在航天文化教育中对工匠精神的认知机制、被教育者具有工匠精神的航天人价值文化认同机制、在航天文化教育中引导学生通过体验机制去感受工匠精神、以保障机制促进航天文化教育中融入工匠精神等四个机制创新,实现价值内化。  相似文献   

5.
载人航天故障诊断技术的发展及其关键技术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概述了载人航天故障诊断技术的发展状况及其各发展阶段的主导诊断技术和对策方法,并对载人航天故障诊断的关键技术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贺信     
<正>桂林航天工业学院首届"航天日"活动期间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副主任杨利伟将军发来的贺信值此桂林航天工业学院首届"航天日"活动举办之际,我谨代表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并以我个人的名义,预祝贵校"航天日"活动取得圆满成功。  相似文献   

7.
载人航天中的微重力燃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要阐述了载人航天中防火安全的重要性,列举了美国型号研制中的几次着火事故。介绍了载人航天中防火安全问题的处理原则。回顾了国外开展微重力环境中燃烧研究的发展。对微重力条件下可燃性、液滴燃烧、层流气体喷流扩散火焰以及沿固体面火焰的传播研究予以介绍。讨论了开展微重力燃烧研究的内容及途径。  相似文献   

8.
探讨地方红色文化与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之间的关系,一方面是为了挖掘地方红色文化新的时代内涵,另一方面是为了将地方红色文化的时代价值融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中,进而促使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向纵深发展。  相似文献   

9.
国际空间站是载人航天系统工程的典型范例,其标准化工作为国际空间站的研制、建造和实施过程提供了重要准则和依据,对我国载人空间站工程具有重要借鉴意义。本文针对国际空间站标准化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总结了国际空间站标准体系的特点和分类架构,梳理了国际空间站标准化管理的流程。基于国际空间站标准体系的剖析,提出了对我国载人空间站标准化体系建设的启示和思考,进一步明确了标准体系架构、环境控制与生命保障要求以及多边关系协调是载人空间站标准化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载人航天和多次重复使用的角度,对未来航天运输系统在可靠性和安全性方面的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在方案论证阶段就需要考虑的一些主要问题,并对可靠性和安全性技术的发展提出一些新的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11.
航天梦是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航天梦的实现为中国梦的实现提供强大的物质基础,实现航天梦的过程中所展现的航天精神、所凝聚的航天力量是实现中国梦重要的动力源,同时,航天事业的发展还可以巩固国防力量,筑起国家的安全屏障。实现航天梦必须走好航天道路,弘扬航天精神,汇聚起强大的航天力量,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助力。  相似文献   

12.
捆绑火箭和载人飞船的结构强度及环境情报交流会1991年10月16日至20日在福建省武夷山市召开。交流会是由航空航天工业部航天系统第八情报网和北京宇航学会联合主  相似文献   

13.
"互联网+"时代大学生所接受的信息多而繁杂,各种文化思想纷纷涌入。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核心,辅助以网络手段,在新时代以新载体、新手段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便于加强和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性和吸引力。当代大学生"三观"尚未成熟,面对良莠不齐的信息很容易受到不良文化的影响。要以网络平台为载体传播思想、以学校为阵地营造氛围、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为根本强化培养、以社会部门为单位构建体系,"四位一体"构建"互联网+"时代背景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14.
高等职业教育是面向生产和管理服务一线的教育,在高职学生中进行良好的职业道德教育非常必要。如何确定新时期高职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内容,努力探索对高职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高校教师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15.
高校开展人格教育,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需要,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要求,也是满足大学生人格养成需求的重要方式。探索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融入高校人格教育的有效路径,充分挖掘高校红色资源、注重纪念及节庆活动仪式感、发挥思政课及思政教师的作用,加强对学生的知识、情感、道德教育,全面促进大学生塑造健全人格。  相似文献   

16.
1992年底航空航天部北京强度环境研究所应邀先后派出三批专家考察莫斯科、圣彼得堡、新西伯利亚等地俄罗斯航天科研生产单位。考察内容为“宇航结构的强度与环境”、“载人航天器环境控制与生命保障系统和应急救生系统”和“载人飞船环境控制系统关键器件”。就宇航结构的强度与环境问题考察了俄罗斯中央机械研究所、列宁格勒机械学院和俄罗斯航空研究院,参观了试验室和展览馆,与同行专家进行了座谈,讨论了双方技术合  相似文献   

17.
未来,载人航天、基地建设等任务要求着陆器具备柔顺落震、可重复使用、可调姿/移动等功能,基于材料塑性变形吸能机理的传统着陆器将无法满足相应要求,为此,本文提出了一种可实现着陆器星表柔顺落震和可复用、可调姿、可行走等功能的阻尼力被动可控电磁缓冲器,完成了结构设计、理论分析和仿真验证.首先,提出了一种采用电磁缓冲器作为辅助缓...  相似文献   

18.
高精度温控阀测控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温控阀是航天飞行器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件 ,由于其过程具有明显的滞后和阻尼 ,因此在控制过程中极易产生超调和振荡 ,控制精度难以保证。本文提出一种高精度温控阀测控方法 ,它采用集散控制技术和 Fuzzy-PID复合控制算法 ,通过对温控阀的开度进行闭环控制 ,实现了混合点温度的稳态控制和扰动抑制 ,控制精度优于± 1℃。该方法已成功地应用于我国载人飞船温控系统零部件性能测试设备中 ,满足了航天飞行器的测控要求  相似文献   

19.
论高职生工匠精神的培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工匠精神包含职业道德与职业态度两方面,与高职教育紧密契合。高职院校培育高职生工匠精神责无旁贷,但在价值取向、制度建设、培养模式等方面遇到诸多困难。需要从转变价值理念、重视制度建设、推行现代学徒制、构建"课程+项目+平台"的培育模式四方面做起。  相似文献   

20.
伟大的事业往往孕育出丰富的理论果实。中国航天人在铸造飞天梦想的同时,也探索出了一条道路,即航天道路;弘扬了一种精神,即航天精神;凝聚起一种力量,即航天力量。这些内容的探索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