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300M超高强度钢磨削烧伤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微观上研究了300M超高强度铜磨削烧伤特征及烧伤的几种类型,分析了磨削表面烧伤与表面微观形态、表面变质层的关系,提出了避免300M超高强度钢磨削烧伤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涡流电导率法检测飞机结构烧伤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某烧伤战机的实际检测需要,选用LC4CS及LY12CZ铝合金为试验材料进行烧伤模拟试验,对材料在不同温度下的力学性能与电导率的关系进行了分析。试验结果表明,热处理强化后的铝合金受热损伤之后,强度和电导率随温度不同都有突变现象,二者温度变化区间接近,且电导率的变化稍微超前,因此,用电导率检测法来界定烧伤范围和烧伤程度比硬度检测法更安全。应用结果表明,涡流电导率法可以准确、快速确定飞机结构热损伤的范围和程度,能够为烧伤战机的抢修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对构件不会造成任何破坏,成本低、效率高,这对于飞机修理厂修理热损伤构件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通过磨削温度、磨削力测量等基本试验研究了DZ4镍基高温合金的磨削烧伤现象,并通过金相检验揭示了它的磨削烧伤机理.研究结果表明,这种材料在磨削温度超过800?℃时即发生烧伤,而磨削力比可作为特征参量对磨削烧伤进行监测和预报.  相似文献   

4.
磨削烧伤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简要分析了磨削烧伤产生的原因,并详细说明了磨削烧伤的等级分类以及各种零件要素在不同条件下的烧伤等级推荐,然后简要分析了本单位有关材料磨削烧伤的现状,最后提出了磨削烧伤的一般解决思路,并举例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5.
通过磨削温度、磨削力测量等基本试验研究了DZ4镍基高温合金的磨削烧伤现象 ,并通过金相检验揭示了它的磨削烧伤机理。研究结果表明 ,这种材料在磨削温度超过 80 0℃时即发生烧伤 ,而磨削力比可作为特征参量对磨削烧伤进行监测和预报。  相似文献   

6.
正确鉴别300M超高强度铜的磨削烧伤是磨削中的一项关键技术。本文根据300M钢磨削烧伤表面的相变特点,把磨削烧伤分为几种典型形式,并示出磨削烧伤表面的酸洗图片。研究表明,用酸洗法检查300M钢的磨削烧伤是可靠的。  相似文献   

7.
针对某机齿轮零件磨齿易烧伤的问题,从砂轮、冷却液、切削参数、砂轮修整等方面进行对比试验.选择出曩佳加工方法.有效地消除磨齿烧伤。  相似文献   

8.
磨削接触区温度过高是引起磨削烧伤的主要因素。本文应用SEM,EPMA、XPS及金相显微分析等技术研究了表面硬化钢和钛合金的烧伤机理。结果表明,有可能采用磨削过程特征参量来监测和预报磨削烧伤的发生。固体润滑剂渗渍涂层砂轮可以改善钛合金的磨削性能。  相似文献   

9.
飞机结构烧伤后的检查与修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某型飞机结构烧伤的修理为例,阐述了铝合金材料在不同受火温度下各项性能的变化、烧伤区域的划分、具体的检测方法,以及飞机结构烧伤后的修理措施。  相似文献   

10.
利用巴氏杂讯分析法研究了磨削烧伤与巴氏杂讯的关系。并用酸洗和金相法与其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用巴氏杂讯分析法检测300M钢类铁磁材料的磨削烧伤是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用人工神经网络建模预测300M超高强度钢磨削烧伤的方法。经试验,该方法效果很好。  相似文献   

12.
 利用扫描电镜、电子探针、x射线光电子谱仪等测试分析手段,按照传统的烧伤分档标准对K417铸造镍基高温合金缓进磨削时烧伤表面的形成机理及烧伤表面层物理性态所发生的种种变化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文中针对高温合金本身的特点,结合性态测试与疲劳试验结果指出:仅有紫色档才可能对零件的使用寿命构成实质性损伤。  相似文献   

13.
分析了难加工材料磨削烧伤的机理;在分析现有换热方法存在的不足的基础上,设计了高压定向射流冲击强化换热方法和装置,对生产实践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①磨削去除单位体积材料所消耗的能量 比其他常规加工方法要大得多,而这些能量在磨削弧区几乎都转化为热,从而导致弧区温度升高,尤其是难加工材料比普通磨削产生更多的热量,极易发生工件磨削烧伤。针对磨削弧区近似封闭的情况,人们曾构想了包括常规供液、高压喷注顺流供液有气流挡板辅助的供液以及利用砂轮气孔的内、外渗透供液等各种磨削液引入弧区的方法。弧区引入磨削液是否能确…  相似文献   

14.
本文论述了GH4169高温合金缓磨时各主要过程参量的变化特征,提供了相应的反映已磨表面形貌变化特征的SEM照片;并应用XPS对烧伤表层氧化膜组份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梁键 《红旗技术》2001,(4):21-26
介绍了高精度中凸齿轮的设计机理,小基圆中凸齿轮的磨削加工工艺及在S10磨齿轮上磨削小基圆中凸齿轮的机床调整方法、控制磨削烧伤方法及检验方法。  相似文献   

16.
赫青山  傅玉灿  徐鸿钧  马可  陈琛 《航空学报》2013,34(7):1740-1747
针对航空航天高强韧性难加工材料TC4钛合金在磨削加工中存在磨削温度高而导致工件表面烧伤的问题,提出利用热管换热技术冷却磨削弧区的新方法.分析了环形热管砂轮在加工中对磨削弧区的强化换热原理,并设计制作出能够用于磨削加工的环形热管砂轮,同时实现了对砂轮基体内环形管腔的密封、抽真空、精确注液与机械式真空封口.最后,在相同磨削工艺条件下,使用环形热管砂轮和无热管砂轮进行TC4钛合金缓进给深切磨削对比试验,验证了环形热管砂轮对磨削弧区温度的控制效果.试验结果表明:设计制作的环形热管砂轮在TC4钛合金高效磨削过程中可以有效降低磨削温度,避免工件表面出现烧伤.  相似文献   

17.
1980午我公司从法国TM公司引进阿赫耶发动机的工艺制造技术,在研制和批生产过程中曾出现功率轴两端花键磨削烧伤严重,废品率高达50~60%,成为当时公司研制和批生产的技术关键之—。  相似文献   

18.
 表面硬化钢磨削时容易引起烧伤,本文以单位面积磨削功率北P_c″作为磨削过程特征参量,应用各种测量技术评价磨削表层状态。试验表明,不同的磨削表层质量与P_c″有很好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19.
采用硬质合金麻花钻对CFRP-TC4叠层板进行钻削试验,分析了钛合金层加工参数对钻削力、钻削温度和加工孔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转速的增加,钛合金层的轴向力逐渐减小;随着钛合金层进给量的增加,钛合金层与CFRP层的轴向力之比逐渐增加。运用指数公式模型对钛合金层轴向力实验结果进行回归分析,得到轴向力与转速以及进给量之间的关系式:F_z=2 088n~(-0.1222)·f_r~(0.2016),并对该方程进行了检验验证,误差均小于10%;在钛合金层进给量不变时,随着钛合金层转速的增加,CFRP的最大烧伤环直径和层间最高温度逐渐增加。  相似文献   

20.
钢制零件在磨削加工过程中,当加工参数、磨轮选择或冷却方法不当时,往往会在工件局部表面形成瞬时高热。产生烧伤现象。烧伤降低了零件的表面硬度,这将大大地影响零件的使用寿命。为了及时而准确地发现烧伤分布形态和烧伤程度,以便修正加工工艺和评价产品质量,可以用腐蚀的方法进行烧伤检查。目前欧美各主要工业国家,已把烧伤检查作为航空等重要机械加工零件最后验收的检验工序。航空部三○○厂。自七十年代开展烧伤检查以来,在引进苏、美、英、法、意等国的工艺技术以及与外商的协作中,非常重视烧伤检查。由专职工程师负责技术工作,建立了烧伤检查线。在总结各国的检查工艺和验收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