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管制指挥就是服务!”这是中国民航珠海进近管制中心主任李保兴经常挂在口边的话,更是他们在“2002年旅客话民航活动” 中荣获“机组评价空中交通管制保障服务第一名” 佳绩的最好诠释。他们从成立到荣获这个第一,仅仅三年零三个月的时间,这支年轻的空中交通管理队伍是靠什么摘取这一桂冠的呢--更新观念 立足服务“思路决定出路,观念决定态度。”珠海进近管制中心是中国民航第一个设立在机场外的管制中心,空中交通管制工作已实现全雷达管制。雷达管制与过去的程序管制有很大的不同。程序管制下,要求机组到某指定位置时,必须向管制部…  相似文献   

2.
1997年12月30日,是一个中国空管史上值得纪念的日子,从这一天起,北京终端管制区正式实施雷达管制,这也是中国大陆首次实施雷达管制。在此前不久,本刊记者(以下简称“记”)就这一事件采访了北京终端区雷达管制建设的“总指挥”、华北空管局段始黎副局长(以下简称“段”)。记:现行的管制方法是什么?它有何弊病?段:自从40年代我国有民航飞行至今,中国民航空中交通管制工作的主要方法是程序管制。机长必须向管制员报告飞机位置和有关信息,管制员收到这些资料后,同飞行进程单的内容校正,通过计算时间掌握飞机的位置和间隔来调配…  相似文献   

3.
陈荣宇 《民航科技》2006,(2):19-19,21
二次雷达(英文缩写为:SSR)作为现代航管监视系统,主要提供飞机的航班号、高度、方位、距离等信息,是空中交通管制员的“千里眼”,在空中交通管制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随着民航通信导航雷达事业的迅速发展,在飞行繁忙的地区和航线将从程序管制逐步过渡到雷达管制,雷达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随着中国民用航空的迅猛发展,中国的空中交通管制现代化进程进一步加快,空中交通管制方式由程序管制逐渐向雷达管制转变,雷达管制这种先进的管制方式极大地提高了管制员的工作效益,但同时也产生了新的问题。2004年1月27日某地区雷达突然出现故障,所有雷达信号全部丢失,成都管  相似文献   

5.
如何充分发挥雷达管制的优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航空事业的迅猛发展,雷达管制在我国已深入开展,经过国家“八五”、“九五”、“十五”的空管工程建设,雷达管制建设已初具规模。但是,由于多方面的原因阻碍了雷达管制应有优势  相似文献   

6.
简讯     
民航广州地区正式实施雷达管制RadarManagementCarriedoutinGuangzhouArea民航广州地区于2000年元月5日零时(北京时)起正式实施了雷达管制。整个飞行管制服务区实施雷达管制在中国民航尚属第一次,这是具有历史性的突破和几代空管人辛勤努力的结果。中南空管局空中交通管制中心经过多年对管制区域航路和航线进行调整,对管制区域进行合理地划分扇区,对管制工作程序进行了优化,加强了管制人员模拟机雷达管制的培训,引进了美国先进的多雷达处理系统和基高频通信设备,为实施雷达管制做了充分的准备。雷达管制是目前世界上空管系统使用…  相似文献   

7.
根据澳大利亚航空服务局公布的资料,澳洲全境有23处航管雷达设施。除西部珀斯和北部的达尔文两个终端区各装备两套雷达以外,其余19处雷达集中分布在东部昆士兰、新南威尔士和维多利亚地区,雷达覆盖区域还不到全国空域的1/3。澳洲中部广袤的无雷达区域,以往空中交通管制只能采用程序管制方法,管制效率十分低下。在这样的基础条件下,仅投资1,000万美元,把全国高空航路管制间隔缩小到5海里,简直是匪夷所思的事,但是澳洲人用三年多时间把它变成现实。这不是神话,成功的秘诀就在于合理地应用了“广播制自动相关监视”(ADS-B)技术。  相似文献   

8.
雷达管制是在程序管制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先进管制技术,我国实施雷达管制的系统性硬件、技术规范和培训还不完善,管制技术当前正处在一个过渡性的发展时期,管制员不能正常发挥雷达的作用,或盲目使用雷达的状况有一定的普遍性,这对飞行安全和管制效率是极为不利的。参考有关技术规范,结合现场考察和技术体会,下面就几个典型的问题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了雷达管制与程序管制的区别,论述了VHF台站的建设模式。  相似文献   

10.
马晶 《民航科技》2005,(2):21-22
程序管制的建立和向雷达管制的过渡以及未来雷达管制向新CNS/ATM系统发展的全过程是自动化应用程度连续发展的过程,尽管其中新技术、新设备的应用重点各不相同。雷达管制的实施实质上就是飞行动态的主动和精确掌握为管制操作技术向精密化方向发展提供了技术平台。  相似文献   

11.
蒲雷 《民航科技》2007,(6):33-36
本文首先总结了雷达管制在增大流量、管制员主动性、调配手段、安全性、空中交通运行效率和经济性等方面对比于程序管制的优越性。结合国内空管的现状,主要对程序管制向雷达管制过渡过程中存在的管制转换衔接、术语规范、管制员水平提高、空域规划等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了一些解决的办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每月要闻     
1月1日民航总局局长、副局长及部分司局领导分别搭乘中国民航各航空公司的跨世纪航班,在空中全程检验了中国民航解决“计算机2000年问题”的成果。1月5日经民航总局批准,广州空中交通管制区全面实施雷达管制指挥。实施雷达管制后,航路飞行飞机之间的间隔由程序管制下的75公里缩小为10~20公里。1月6日民航总局公安局警官培训中心揭牌。1月7~8日全国民航航空安全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1且9日经民航总局批准,由东航集团、上海中星集团联合投资组建的东航教育培训有限公司在上海宣告成立。这是我国第一家私人飞行执照培训学校。全民航目前…  相似文献   

13.
叶伟 《民航科技》2007,(3):71-72,90
中国民用航空总局颁布的《中国民用航空空中交通管制岗位培训管理规则》第五节第十九条规定“空中交通管制员每年至少应当进行一次复习培训和考核,其中雷达模拟机和程序管制培训时间分别不少于40小时”。对于复习培训的内容在第二十条中规定:复习培训包括正常、非正常情况下空中交通管制知识和技能的培训。非正常情况下的空中交通管制知识和技能培训,至少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相似文献   

14.
张川 《民航科技》2005,(4):31-33
建国以来相当长的时期都是沿用传统的程序管制手段,管制员对航空器的方位信息的获得都是来自于被动地接收机组位置报告。随着国家经济实力的增强,国内各大机场纷纷装上了二次雷达(SSR)对空中交通实施监控,并逐步实施了雷达监控下的程序管制。在雷达监控条件下实施必要的主动指挥,能够有效地减少地空通话频率,提高工作效率。这既是顺应空管发展潮流的需要,也是空管部门向雷达管制过渡的必经之路。  相似文献   

15.
经民航局科教司科技处批准立项,由训练中心课题研制组承担的“首都机场 ATC 雷达模拟训练程序”1990年11月12日在民航学院通过了民航局专家组鉴定。“首都机场 ATC 雷达模拟训练程序”是为中国民航学院训练中心的航管雷达模拟系统  相似文献   

16.
AReviewoftheTransitionProgressfromRadarManagementtoProgramManagement程序管制的建立和向雷达管制的过渡以及未来雷达管制向新CNS/ATM系统发展的全过程是自动化应用程度连续发展的过程,尽管其中新技术、新设备的应用重点各不相同。雷达管制的实施实质上就是飞行动态的主动和精确掌握为管制操作技术向精密化方向发展提供了技术平台,而新CNS/ATM系统则是卫星技术和数字通信综合应用带来丰富的航空信息突破地域限制的自动化共享,这种航空信息充分和自动化获得为减少不必要的管制干涉(实质是更准确地控制)提供了技术支持。一…  相似文献   

17.
项恒 《国际航空》2009,(11):24-26
本文介绍了美国航母的空中交通管制的有关情况,包括空中交通管制中心组织结构。以及主要的职务与席位配置,雷达管制自动化系统、舰载机离场与回收程序等。  相似文献   

18.
叶浩 《民航科技》2007,(3):52-54
本文论述了使用新航行系统(ADS/CPDLC)、划设自由飞行区、改进飞行程序、减少对通用飞行的管制责任、多雷达信息共享、增加雷达和VHF工作站(雷达和VHF天线)、拓展雷达显示屏的功能(融合雷达、ADS、模拟信号)、充分利用各种通讯手段(移动电话、卫星电话、数据链通信等)等措施,来实施管制。使得雷达和甚高频无法覆盖地区的空中交通秩序能安全、有序进行。  相似文献   

19.
现代航空工业的发展已经使民用飞机全自动地从一个城市飞抵另一个城市成为现实,飞行员在整个飞行过程中已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脱出来,他们在航线上可以轻松舒适地坐在驾驶舱内监控仪表,而管制员也逐渐从繁琐的程序管制向雷达管制过渡,依靠地面雷达直观地指挥多架次  相似文献   

20.
民航总局在2003年年初提出了今后二十年内民航的发展目标,其中“建成现代化的空中交通管理系统,其技术设备、服务手段和管理水平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空域资源要得到充分有效的利用。”是针对我们空管系统所提出的目标规划,对于建成现代化的空中交通管理系统的总体建设思路是:以管制需求为先导,以三大管制中心建设为龙头,以航路通信和二次雷达建设为主线,以通信网络和信息化建设为依托,以区域化和系统化建设为组织实施方式,以技术培训和规章建设为保障手段,东部和中部地区积极推进雷达管制建设,西部地区完善程序管制建设并积极应用ADS等新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