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模态综合技术短评和一种新的改进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本文对模态综合技术作了简短的评述。在对照各种综合方法的优缺点之后,提出一种新的改进,它以瑞莱-李兹原理为基础,用各子结构的自由对接边界下的一簇包括基频在内的低阶主模态,补以“剩余模态集”来综合完整结构的固有振动特性。我们论证了用部件关于其对接边界反力的剩余模态集来近似更替它的截尾主模态集的理论根据,指出关联于剩余模态集的坐标列阵就是对接力列阵,这样在装配时不仅能考虑各别部件对接边界上的位移协调,而且也能考虑相应的内力平衡,从而使得综合特征值问题的尺寸达到最大限度的减缩。这对于综合象宇航飞行器,空间框架及叶片-转盘系统一类具有大量内连自由度的结构,其意义是很明显的。  相似文献   

2.
王陶  何欢  陈国平 《航空学报》2016,(9):2757-2765
非线性动力系统模型的计算效率问题是结构动力学领域中的重要研究课题。提出了一种针对局部非线性问题的混合坐标自由界面子结构模态综合方法。根据局部非线性系统的特点,将结构按照线性部分与非线性部分进行分割。线性部分子结构可以通过模态坐标转换到模态空间。在对线性部分进行减缩的过程中考虑了剩余柔度的影响,并通过构造一组与低阶模态关于系统矩阵加权正交的向量组,解决了子结构含有刚体模态时剩余柔度矩阵无法计算的问题。非线性部分子结构则保留原有的物理坐标。通过界面协调关系,采用自由界面方法得到系统混合坐标综合方程。最后,通过数值算例验证了所提出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基于结构动力学修改重分析的齿轮系统减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结构动力学修改重分析的思想,应用复模态的矩阵摄动法理论,研究了航空动力齿轮传动系统的振动特性及减振方法,提出了一整套齿轮系统振动分析和减振研究的理论计算方法,得到了一些具有工程实践指导意义的结论。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天线传动系统影响电机电流特性的因素,提出了天线正常跟踪卫星以及电机启动、制动时的电流特性标准,利用电机电流分析法对测控天线传动系统的周期性故障、阻尼增大故障以及系统级故障进行定位判断。结果表明,电机电流分析法可以作为天线传动系统故障诊断的一种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5.
模态综合法计算双转子临界转速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模态综合法计算了双转子临界转速,子结构模态由传递矩阵法求得,并着重研究了对接条件、模态数及子振形拟合多项式等因素对双转子临界转速影响。改进了双转子临界转速传递矩阵法并以传递矩阵法算得系统临界转速为准,评定了各种条件下模态综合法的计算精度。结果表明:取一阶为平动模态,其余模态由传递矩阵法求得,拆分为子系统时采用自由子系统法,采用位移协调对接条件、子振形取4次拟合多项式、仅取4阶模态求得了具有一定精度的l~3阶临界转速。在提高模态综合质量方面得出了一些有参考价值的结论。  相似文献   

6.
杜大华  贺尔铭  李锋 《推进技术》2018,39(8):1849-1855
针对传统动力学分析方法无法有效地解决大型复杂工程结构动力问题的局限性,引入了一套适用于复杂大系统结构建模分析的新技术—多重动态子结构法。详细论述了多重多级动态子结构基础理论,介绍了采用多重动态子结构技术进行动力建模分析的工程实现方法,并开展了该方法在某大型四机并联液体火箭发动机中的应用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仿真分析的前六阶模态与试验值吻合较好,模态频率的相对误差小于5%,模态置信因子MAC≥0.9,该动力分析方法可准确预示发动机结构的动力学特性;相比整体有限元分析方法及传统(单级)子结构法,其建模、求解效率得到大幅度提高;验证了多重动态子结构法是研究大型复杂结构动力问题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行星齿轮传动系统的稳态热分析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行星齿轮传动系统中,各零部件的本体温度和温度场的分布对系统的工作性能和可靠性有重要影响。以直升机的主传动系统中的行星齿轮系统为对象,建立了其发热模型和热传递模型,利用热网络分析法从而得到该系统的稳态温度分布,为行星齿轮传动系统的稳态热分析提供了一个有效的方法,并为行星齿轮系统的瞬态热分析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基于固定界面模态综合的Craig-Bampton方法,提出了模态综合的直接变换方法,该法在形式上更简洁,适用于大规模动力学系统的模态分析和动力学模型减缩。对采用直接变换法模态综合过程的计算误差做了分析,给出了计算误差界,阐明了模态综合后总体结构的固有频率与子结构保留主模态个数之间的关系。针对子结构界面自由度太大的情况,提出了直接变换法的分部算法,不需组集系统总刚度、总质量矩阵,仅在子结构的基础上完成系统的减缩。计算实例表明该算法的有效性及计算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9.
以罗宾逊R44直升机动力耦合传动系统为研究对象,介绍了该系统的结构及工作特点,指出了该系统的一些适用检查与维护方法。  相似文献   

10.
管德 《航空学报》1982,3(3):25-32
HAJIF-Ⅱ是中国航空研究院领导研制的航空结构动力分析系统。它可以进行结构的固有动力特性计算,以及带主动控制系统的飞机颤振计算和突风响应计算。它具有31条固定流程、2600条FORTRAN语句。允许使用99个原级子结构,每个子结构的自由度数可达7000。颤振计算和突风响应计算中,可以使用50个形态。非定常空气动力计算的分块数可达300个。在刚度矩阵和质量矩阵的管理上,采用超元矩阵方法做“宏观处理”,并用有效列方法做“微观处理”,发展了新的同时迭代算法,以提高实特征值计算的效率。设计了比较完整的形态综合法计算程序,除固定界面法和自由界面法之外,还发展了分级综合和逐步综合的新方法。非定常空气动力计算方面,引入了用曲线拟合方法把谐振荡空气动力转入拉氏平面的技术。用本系统计算了一批典型的结构,取得了良好结果。  相似文献   

11.
复约束方法计算斜齿圆柱齿轮结构特征值问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据齿轮结构的循环对称性,以仅含有一个完整轮齿的扇形子结构作为齿轮有限元计算模型,用计算循环对称结构特征值问题的复约束方法,通过求解一个扇形子结构的特征值问题得到整个齿轮结构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计算了4个不同参数齿轮的低阶固有频率和振型,并与实验结构数据比较,获得了满意的结果。这证明复约束法既极大地减少了计算所需内存和机时,又可建立包含轮齿和轮体在内的计算模型,保证了齿轮结构特征值问题计算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12.
弧线齿面齿轮齿面接触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了提高面齿轮副的强度并解决其磨齿问题,提出了弧线齿面齿轮副的一种新的加工方法,并研究其啮合特性.用有刀倾的刀盘旋转而成的切削面作为假想齿轮的齿面,模拟产形齿轮和被加工齿轮啮合过程.推导弧线齿面齿轮副齿面方程;根据两齿面在啮合过程中连续相切条件.建立了考虑安装误差的轮齿接触分析(TCA)模型;齿轮副计算机啮合仿真结果表...  相似文献   

13.
安福起 《航空学报》1993,14(2):106-108
扼要地介绍了对某型主起落架结构的损伤容限特性研究。用同~个起落架完成了从疲劳裂纹形成到裂纹扩展、以及剩余强度和结构总体破坏试验全过程。损伤容限设计用于该起落架结构,可以获得更安全可靠的保证。  相似文献   

14.
张保  孙秦 《航空工程进展》2014,5(4):475-480
针对大型结构直接精确敏度分析方法解方程规模大、求解时间长的问题,发展一套基于有限元子结构法的处理技术。大型结构中,数值敏度计算的伪载荷仅与涉及设计变量的结构单元有关,因此存在大量零元的可能性。根据此特点通过节点重排将与设计变量有关的节点位移排到总位移列阵序的后面,按重排后的顺序投放刚度矩阵,然后对其进行区域分块,并聚缩得到规模较小的矩阵。算例计算表明:利用此矩阵求解结构位移场的导数,不但保持了精确法的精度,而且在优化设计的敏度计算中,这些较小规模的数据又被多次使用,从而显著提高计算效率。  相似文献   

15.
辐板式结构齿轮传动系统的振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一个典型的齿轮传动系统为例,讨论了辐板式结构对系统固有频率和振型等动态特性的影响,并进一步计算了当辐板柔度不同时系统的动态响应,得到了轮齿上的动载荷,分析了辐板柔度的影响和附加阻尼的效用,得出一些规律性的结论,以指导辐板结构的设计及其在减振降噪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
提出了一种基于混合边界模态综合的复杂结构有限元模型修正方法。其主要步骤包括:①子结构划分,根据结构形式划分待修正区域,得到子结构和残余结构;②缩聚和装配,利用混合边界模态综合法,将子结构内部自由度集缩聚至混合边界自由度集,得到子结构缩聚矩阵,并与残余结构的系统矩阵进行装配;③修正,基于灵敏度分析方法,对装配后的残余结构进行参数修正。将该方法应用于航空发动机外机匣的精细化有限元建模及模型修正研究,针对局部连接结构参数修正,子结构模型修正方法的参数收敛后最大误差为064%,其计算效率提高了515倍。算例结果表明,该方法在保证修正精确度的同时,能提高大规模复杂结构有限元模型修正的计算效率。   相似文献   

17.
针对某型飞机主起落架车架前轮叉根部多次出现疲劳裂纹,前轮叉作为主起落架车架的关键件,其性能优劣严重影响起落架的安全性。利用ANSYS Workbench仿真软件对其结构进行应力分析,得到其薄弱部位,利用拓扑优化和多参数优化相结合的方法对其结构进行优化和对比分析。分析得到的薄弱部位与实际使用情况相吻合,优化后的结构合理,受力明显改善,质量比优化之前减少了17.3%。  相似文献   

18.
针对目前飞机初始设计阶段的机翼重量估算公式变量较多,条件限制因素较复杂的情况,提出了一种按照机翼重量分配来估算重量的方法。把机翼重量分配到:承弯结构、承剪结构、分布气动载荷结构、起落架影响结构、前后缘结构、襟副翼机构,燃油影响结构、以及其它附属结构。此方法已经在大型飞机的机翼重量估算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通过与一系列常用机翼重量估算公式的对比分析,并且利用已知的10种轻型飞机完成了算例,结果证明此方法有很强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19.
基于Pro/E和ANSYS的齿轮接触应力的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避免因齿轮折断、齿面损伤及塑性变形等因素引发的生产事故,有必要对齿轮接触状态的强度性能进行分析和评估。基于Pro/E平台,通过参数化方法建立齿轮模型,用IGES文件格式将模型导入ANSYS软件中,用有限元方法对齿轮节点处的接触应力进行了分析,进而精确分析了齿轮结构强度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20.
齿轮旋翼传动系统动态固有特性识别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邵忍平  沈允文  刘更  徐敏 《航空动力学报》1997,12(2):206-208,223
通过对齿轮旋翼传动系统进行理论分析,在运转的条件下进行实验测定和在线识别,指出由于旋翼的非线性耦合作用,使得带有旋翼的齿轮传动系统具有不同于其它齿轮系统的特有特性,即动态特性随转速的不同而发生变化,并得到了其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