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一、中国的发展战略升级与中部地区崛起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以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自由化、经济市场化和信息化为标志的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为适应这一历史性转变并抓住这一历史性机遇,中国经济发展战略及时跟进,做出了相应的调整与转变,并贯穿于改革开放的全部过程中。这一系列调整与转变紧紧围绕非均衡发展战略展开,主要包括:由过去封闭的、自主的、内源性的发展向开放的、借力的、外源性的发展转变;由过去重型工业优先发展向消费工业优先发展转变;由过去重内地轻沿海的区域布局战略向沿海地区优先发展战略转变;由过去政府配置资源向市场配置资源转变。  相似文献   

2.
中部崛起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采取一系列重大的战略举措。其中包括:搞好大江、大河、大湖治理;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构建交通、信息、电力、水利四大网络体系;构筑富有吸引力的生态文化旅游走廊。  相似文献   

3.
中部崛起与环鄱阳湖城市群的发展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群是区域经济的重要增长极。要在中部崛起中加快江西的发展,就必须构建以南昌为中心,九江、景德镇、鹰潭为次中心,涵盖22个县(市)的环鄱阳湖城市群,整合区域内经济、文化、科技和资源优势,加快区域交通、产业、商贸、产权、金融、技术、人才、信息市场一体化进程,使之成为中部地区最具竞争力的经济区。  相似文献   

4.
我国目前正处于重要的战略转型期,怎样既坚持科学发展、实现“五个统筹”,又保持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促进中部崛起不仅是一个区域性发展战略,而且承担着扩大国内需求、吸引国际产业转移、统筹区域发展、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历史任务,同时又是中国在发展进程中如何规避“拉美陷阱”,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现代化道路的全新探索。  相似文献   

5.
中部地区的战略定位:中国经济增长第四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部地区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区域,是我国新型工业化的主战场,是我国区域经济协调战略中的重要枢纽,将中部地区定位中国经济增长第四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中部地区具有较强的经济实力和经济联系,丰富的自然资源和雄厚的产业基础,突出的区位优势和优越的交通条件,较雄厚的科技实力和不竭的创新能力,完全可以建设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第四极".  相似文献   

6.
中部崛起战略需要深化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部崛起战略的出台,使中部各省迎来了千载难逢的重大战略机遇期。但是,从宏观上,中部各省如何取长补短,实现整体崛起;从微观上,各省如何准确定位,找准发展突破口,制定出符合本省实际的发展战略,仍是需要研究的问题。刘勇在对中部崛起的概念、意义、目标、途径以及政策进行深入思考的基础上提出了“大中部”概念;而河南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的有关专家则从河南与沿海省份经济发展的对比、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县域经济集群化发展的角度进行研究、论证,两者虽然角度不同,但相信都会成为中部崛起重要的理论依据和政囊建议。  相似文献   

7.
为加快实施中部崛起战略,国家根据中部地区实际,设立了包括国家级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不同类型的经济区和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等一系列战略平台.中部地区各省在组织建设、规划编制、标准建设、政策支持、体制机制改革等方面积极推进战略平台建设,对加快中部地区发展,形成东中西相互促进、优势互补、共同发展起到了重要支撑作用.建设功能完善、特色鲜明、辐射力强的战略平台,需要着力将战略平台打造为创新型平台、效率型平台、引擎型平台、孵化型平台和示范型平台,使其真正成为担当推动中部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  相似文献   

8.
受区位、政策等因素限制,以大量吸收外资和大量出口制造业产品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开放战略在中部地区的实施效果并不理想。在促进中部崛起的大背景下,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阶段,世界经济出现了产业内分工替代产品间分工成为国际分工新形式、贸易投资一体化加强等新特征后,中部地区的开放战略需要进行调整与重构。新时期中部开放经济的成长方向,是逐步弱化招商引资的"资金补充功能",着力构建自身的"要素集聚能力",通过实现"经济要素的国际组合",提升要素结构水平,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此外,中部还应抓住国际服务业向中国加快转移和国内需求变化的双重机遇,消除不合理的政策限制,实现服务业的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9.
中部崛起战略研究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中部五省区以其突出的区位优势,良好的自然及人文条件在中国经济发展中占有较为重要的战略地位,尤其是在我国经济发展进入以重化工业化为主的阶段后,实施"取中战略"应成为我国区域发展的基本取向.文章分析了中部五省产业结构现状、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及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中部未来发展的战略思路:对中部地区进行合理定位,以全球经济结构大调整为契机,加速本地区工业化进程;参与"国内经济大循环"和西部大开发,把中部五省建设成为我国内陆地区最为重要的以主要满足内需为目的的消费品、中间产品及投资品并重的制造业中心.战略重点是农业基地建设、特色轻纺工业、具有优势的重化工工业以及适时推进城镇化等.  相似文献   

10.
顺应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大趋势,认清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点和内在规律,中部崛起应走以人为本的可持续发展道路,走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和工业化推动城市化的跨越式发展新路子,在世界性文化开放与汇流中兼收并蓄,努力培养全面发展的新人.  相似文献   

11.
论"中部崛起"的七大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地理学的空间视角对新时期中部崛起的重大理论进行初步探讨,在研究中部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情况的基础上,重点探讨了中部六省发展过程中应当注意的七大关系:内生性发展与外生性发展、工业化与城市化、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乡村城市化与异地城市化、城市用地扩张与农村耕地保护、行政区经济与经济区经济、经济增长与建设和谐社会,最后提出了中部地区应注重“内力”培养,因地制宜地推动城市化进程,大力发展经济区经济,以及对社会问题保持高度敏感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中部崛起的国际瓶颈、后发优势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部地区与全国其他地区尤其是东部地区相比较,对外开放相对滞后,在发展外向型经济、吸引区域外生产要素流入方面,远远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从外资企业的数量来看,中部地区外资企业和港澳台企业个数的绝对数和相对数都偏低。虽然中部地区在全国区域发展中目前处于后发状态,但从整个国际环境来看,它仍有区位、资源和软环境等比较优势。因此,中部崛起作为中国区域发展战略的重要一环,不但要加入国内经济循环,更应该把握住国际产业升级的动向,抓住当前制造业由世界向中国、由沿海向内地转移的时机,大力发展和挖掘自己的优势,抢占具有较高附加值的产业制高点,积极融入全球化以形成自己的后发优势,带动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腾飞,从而实现崛起。  相似文献   

13.
长株潭城市群的发展定位及其路径选择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需要建立城市群带动机制。长株潭城市群不但是中部崛起战略中实施城市群发展战略的重点地区,也是国家对我国生产力空间布局进行调整的重点开发区域,这一"双重点"的区域定位,决定了长株潭城市群的发展不能仅仅局限于省域内,而应着眼于更大的区域范围来定位,使之成为我国内陆腹地中西结合部南端的新兴增长极,其中心城市成为一个组团式的生态型国际化大都市。长株潭城市群目前处于城市群形成和发展的过渡阶段,整体竞争力不高。提升长株潭城市群的竞争力,需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1)以推进长株潭一体化增强中心城市竞争力。(2)以强化点轴圈战略促进城镇体系的完善。(3)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实现产业升级和城市振兴。(4)以新农村建设加快乡村地区现代化步伐。(5)以加强资源节约与环境综合治理促进城市群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70年代初期,与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相抗衡的几个思想流派开始或再度出现,紧随而来的是一场关于宏观经济政策的激烈而持久的争论。争论的焦点集中于“政策应当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政策应当按规则进行还是按相机抉择进行”这两个问题上。在介绍关于这两个问题的不同观点的基础上,阐述这场论争给各国的宏观经济政策实践带来的变革及其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15.
中部地区可持续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由于长期以来存在的落后观念、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和传统管理体制带来的弊端,我国中部地区可持续发展面临着自然资源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下降、资源浪费严重、环境污染突出、自然灾害频繁、人口增长过快、总体素质较低等问题。因此,中部各省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增强可持续发展意识,推行绿色改革,加强制度建设,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