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针对实际修理中遇到的ZT-9组合天线故障,结合其工作原理和WL-7无线电罗盘自动定向原理,采用WL-7B系统的天线模仿仪向该天线的射频放大器部分加载信号,确定了故障部位,并利用对称电路特点排除了故障。  相似文献   

2.
针对某型直升机WL-9无线电罗盘在240k Hz频点定向性能不稳定直至无法定向的疑难故障,分析了与故障相关的影响因素,通过逻辑推理和相关组态模拟,进行了机理验证,最终排除了故障。  相似文献   

3.
在飞行状态下,姿态航向参考系统的航向由磁航姿计算机的姿态和磁罗盘的磁通量算得,由于磁罗盘和航姿计算机在机上有安装误差,使得算出的航向有一定偏差,针对这一问题,文章提出了一种补偿机上磁罗盘安装误差的方法。机上试验表明:该方法补偿了磁罗盘在机上的安装误差,可有效提高磁航向的精度。  相似文献   

4.
WL 7型无线电罗盘是我国自行设计生产的较为先进的航空无线电罗盘 ,广泛装载于歼击、强击战斗机上 ,是航空导航不可缺少的重要部件。1 问题的提出在罗盘场地校罗盘时 ,发现某型飞机的无线电罗盘定向摆动 ,无线电方位指针在给定航向 (导航台方位 )± 5°范围内快速摆动不止 ,  相似文献   

5.
针对无人地效飞行器的特点,基于MEMS陀螺、加速度计和电子罗盘等传感器设计了飞行控制系统.详细介绍飞行器数学建模、数据融合算法以及飞行控制系统软件设计.仿真结果和实物飞行表明;该系统稳定性好、精度高,能够满足实时控制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孙蕾 《民航科技》2004,(3):77-78
随着现代航空业的发展,民用商业运输机进一步趋向电子化,自动化;从1890年后,飞机处于幼年时代的地标罗盘领域航到二十世纪后期出现的无线电领航,机上导航系统经历了历史性的质的飞跃。飞行管理计算机系统FMS是八十年代最新技术的产物,是近几年装备在飞机上的飞行管理设备。  相似文献   

7.
首先将振幅式自动定向仪与相位式自动定向仪的工作原理进行对比,从修理的角度看待二者的不同之处,提出在修理中遇到故障时的基本分析思路;以国内运输机上使用最广泛的WL-7(振幅式)和WL-7B(相位式)型自动定向仪为例,介绍了实际修理中自动定向速度慢和定向误差大故障的排除过程。  相似文献   

8.
针对某架机空中飞行时,航向姿态系统中航向位置指示器上的无线电罗盘一台指针卡滞这一罕见故障现象,从系统交联关系和输入输出逻辑上进行详细分析,提出设计改进措施,为以后系统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空管技术是利用技术手段,对空中活动进行监视、控制和管理的一种技术。这一技术生成的时间很短,至今也不过几十年的历史,但发展迅速,已成为航空事业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美国莱特兄弟1903年发明飞机以来,美国和欧洲航空器的研制像火山爆发一样发展起来,并很快投入了商业飞行。这期间,机载设备虽有改进,但仍十分简陋,飞行员只能靠地图和磁罗盘作目视飞行。面对不断增长的商业飞行量,无组织管理的飞行状态越来越威胁着飞行安全。人们意识到有必要对机场交通进行管理和疏导。于是,1929年世界上第一个空中交通管制塔台在美国圣路易斯兰伯特机场…  相似文献   

10.
我厂七车间运用电子数字技术,研制成数字式电缆、电器通用检测仪。改变了长期来,电缆电路测试沿用电池、灯泡和人工呼叫的落后方法。该检测仪经过技术鉴定,达到设计技术要求,现已投产使用。生产中通过座舱电缆、瞄准具电缆、特设仓电缆、7号罗盘电缆等检测表明,工作稳定,检测质量准确可靠。 该检测仪采用TTL集成电路组成,其主要参数及经济效果如下:  相似文献   

11.
微小型无人机用微磁数字罗盘集成系统的设计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马珍珍  盛蔚  房建成 《航空学报》2008,29(4):973-980
 针对现有微磁数字罗盘成本高、输出频率低、动态定姿时易发散等问题,结合微小型无人机(MUAV)导航与控制系统的组成特点,设计了一种利用MUAV机载微惯性测量单元(MIMU)中的天向陀螺输出判断无人机的运动状态,采用MIMU中的3轴加速度计组件测量的地球重力矢量,配合3轴磁阻传感器测量的地球磁场矢量,共同进行姿态确定的微磁数字罗盘集成系统。对传统的环境干扰磁场校正方法进行了完善与验证,使之适合于空间三维定姿。试验结果表明:系统总体性能良好,航向精度可达0.5°,成本为同类产品的1/5,输出响应可达50 Hz,满足应用于MUAV导航控制系统的微磁数字罗盘的高精度、低成本和实时性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为定量评价飞行员的操作技能,基于飞行快速存取记录器(Quick Access Recorder,QAR)数据,应用功率谱原理建立了一个飞行技能评价模型。模型可依据功率谱图定性分析飞行操作,依据平均功率频率及中值功率频率指标定量评价飞行员操作技能水平,最后应用从航空公司采集的QAR数据验证了模型的实用性和可靠性。结果表明,该模型使用方便,计算结果直观、准确,能够应用于飞行运行部门评价飞行员的操作品质。模型的进一步软件化可为航空公司评价飞行操作绩效、改进飞行训练提供参考依据和支持。  相似文献   

13.
北约对南动武期间,美国空军的3架20批次EC—130H“罗盘呼叫’通信干扰机,每天都在执行干扰南联盟军事通信的任务,用在干扰部队与指挥员间通信的同时,破坏防空武器操作人员同其控制中心间的联系。在北约进行空袭时,至少有一架EC-130H在预定路线上飞行。有时天上有2架EC—130H在飞,以便对大量频率进行精确与持续的干扰。在对南联盟进行攻击期间,EC—130H平均每次飞10-18小时,需要1次或二次空中加油,机上一般配备13名机组人员。EC-130H装有比EA—6B等其他电子十扰机功率更大的干扰机,因而这种飞机实际上并不需要飞到对方领…  相似文献   

14.
简单介绍无线电罗盘的基本功用和工作原理,主要通过对某型号无线电罗盘自动定向速度慢故障的分析和排故过程,阐述无线电罗盘工作机理并对提高排故能力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5.
仿生光罗盘是一种通过借鉴动物视觉器官感知太阳偏振光信息(包括月光)的机理来获得载体航向信息的航向传感器。首先介绍了面向多光谱的像素化的偏振芯片结构参数化设计准则,给出了一种易于集成和小型化的仿生光罗盘总体设计方案,并对仿生光罗盘的主要误差源进行了分析;随后,提出了一种基于天空偏振图像解算载体航向的新方法,并对其环境适应性进行了初步分析;最后,对仿生光罗盘样机进行了静态实验和车载实验,在晴朗天空背景下仿生光罗盘的定向精度优于0.5°。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HMR3000型数字罗盘的主要性能,根据罗盘在移动机器人导航中的应用,对航向和俯仰、横滚输出数据设计了不同的卡尔曼滤波器,有效地消除了罗盘输出数据的波动,使机器人姿态测量精度稳定在1°左右,证明了HMR3000型数字罗盘在机器人导航领域应用的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7.
高压软管脉冲试验,是检测液压软管在制造过程中材质和接头压接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从而保证飞机在进行各种科目飞行时,高压软管在高压脉冲下不破裂,不漏油。本文介绍一种结构简单、脉冲压力变化大、频率变化快,适合各种软管压力脉冲试验的新技术、新方法。  相似文献   

18.
飞行冲突检测与调配的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随着空中交通流量的增加,中国空中交通系统面临着越来越严重的空域拥挤。飞行冲突变得日益严重,解决飞行冲突和潜在冲突的有效方法是改变飞机航向和高度。提出了水平检测和距离法检测飞行冲突的方法,总结了检测程序,给出了解决冲突的方法,推导了相应的算法,量化了检测指标。  相似文献   

19.
飞机座舱显示系统画面显示质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由于飞行状态姿态复杂多变,座舱显示系统的画面也要求动态、实时、清晰。为了有效解决这些问题,提出了刻度线的快速反走样算法。该算法适用于任何直线的反走样绘制,且响应速度快、效果好。文章主要从图形走样产生的根本原因出发,提出了利用算法来消除走样现象,给出了较详细的数学推导,并将此算法应用于罗盘刻度线的生成,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20.
由于体目标效应影响引信多普勒频率数据经常包含误差(尤其是野值),给飞行试验结果分析带来困难。针对该问题,提出一种用于去除误差的线性稳健拟合方法。首先,建立引信多普勒频率数学模型并对多普勒频率进行线性转换;然后,在分析线性稳健拟合的M估计法及其权重函数的基础上,给出多普勒频率线性稳健拟合的方法及步骤;最后,对拟合方法及其精度进行仿真验证。仿真结果表明:多普勒频率仅含随机误差时,经一次稳健拟合精度就很高。同时,包含多个野值时,经2次稳健拟合和1次野值修正也可达到较高精度。结论是经线性稳健拟合后的引信多普勒频率可用于飞行试验引战配合结果分析以及脱靶量估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