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今年四月底,美国召开了第20届空间会议,会上对美国的军事空间活动问题进行了讨论。与会的有关专家认为,苏联在空间的威胁正从数量上和质量上不断地增加。主要的威胁将是苏联的反卫星武器和类似于美国土星5的大型运载火箭。反卫星武器对低轨道上的卫星将是一个严重的威胁,而在本世纪末就能投入使用的相当于美国土星5的大型运载  相似文献   

2.
里根总统签署了一项命令,要求空军增加对航天飞机的利用,并且要求开始研制航天飞机后继运载器,包括一个新的土星-5级重型助推器,这个助推器能够发射“战略防御倡议(SDI)”计划中的反导弹卫星。这项命令将对美国空间计划有重大的影响,也使美国更集中于对下述先进空间运载器的研制:  相似文献   

3.
易林 《太空探索》2000,(5):30-32
在世纪之交,世界上各航天国家都在致力于开发新型优质高效的运载工具,美国在谋求一次性大推力火箭的同时,在竭力研发可重复使用的低成本运载器。俄罗斯在拥有骄人的发射记录和继承了苏联的多样性火箭后,继续改进现有的火箭,争取推出俄罗斯“新贵”。欧洲拥有世界上最有市场价值的阿里安火箭系列,现正在强化阿里安5的推进能力,细化它的功能,以争取更多的用户。屡败屡战的日本大型运载火箭虽面临困境,但  相似文献   

4.
苏联能源号大推力运载火箭的设计者古巴诺夫说,苏联正计划研制与美国的Shuttle C相类似的不载人货运运载器,它是以能源号火箭为基础设计的几种新型运载器中的一个。古巴诺夫说,我们把能源号运载火箭设计成模块系统,进而可以研制出一系列的运载器,他能将10~200吨不等的有效载荷送入低轨道,这些新型运载火箭将补充或替代现有的宇宙、质子、联盟等几种型号的运载火箭。能源号运载火箭的第一个衍生型号是中等推力的运载火箭,西方称  相似文献   

5.
随着卫星发射费用和运载器制造成本的增加,人们开始注意到小型卫星及其运载工具。苏联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重量只有180磅。从那时起,世界卫星的发展趋势是增加卫星的尺寸、重量以获得经济效益。例如,最近发射的国际通信卫星6,它的外形尺寸高约12米,在轨质量约2000千克。很显然,要将这么巨大的卫星发射入轨,需要大型运载工具。而运载工具越大,制造成本就越高。另外,制造和发射周期大约也要持续三四年。系统的复杂程度也是早期发射的卫星的好几倍。  相似文献   

6.
澳大利亚空间局执行局长布鲁斯·米德尔顿最近说,在澳大利亚约克角因用苏联天顶号运载火箭发射商业卫星而形成的与美国商业运载发射公司的竞争将是公平的。美国的运载火箭公司和某些国会议员一直在发难,说约克角航天局(CYSA)如果使用苏联天顶号运载火箭,就会把美国的卫星技术转送给苏联。美国的一位议员对美国航宇局1990财年的授权法案而提出的一  相似文献   

7.
光明 《国际太空》1991,(4):25-25
在90年代将投入使用的国外新型运载火箭有下列几种: (1)阿里安5运载火箭,由阿里安空间公司制造,将在1995年发射,其转移轨道有效载荷运载能力为15 000磅。 (2)大力神4号改进型运载火箭,为美国空军的主要发射工具,由马丁·马丽埃塔公司制造。这是一种改进型火箭,只在原型基础上增加了能量更高的固体火箭发动机,将在1992年投入使用。 (3)金牛座运载火箭,由美国轨道科学公司轨道数据分部研制,是一种小型运载火箭。美国国防部先进研究计划局为该研制项目提供了1090万美元的经费,这种运载火  相似文献   

8.
1引言 迄今为止,美国、苏联/俄罗斯的载人登月经历了两个发展阶段。在第一阶段(20世纪50年代末到70年代初),美国和苏联为了政治目的展开了载人登月竞赛。美国执行了规模浩大的阿波罗计划,使用土星-1B运载火箭进行了不载人或载人“阿波罗”飞船的地球轨道飞行试验,并使用土星-5运载火箭发射“阿波罗”载人飞船登月。苏联也为执行载人登月计划研制了N-1运载火箭,但飞行试验全部失败,最终取消了登月计划。第二阶段是进入21世纪之后,  相似文献   

9.
简讯     
▲美国飞马空射运载火箭将在1991年3月进行第二次发射,此发射本应早些时候进行,只是由于将运载的7颗小卫星未能按期完成。另外,1991年7月计划进行第三次发射。▲苏联宇航员小组副组长亚历克赛·利奥诺夫说,  相似文献   

10.
正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美国先后研制出土星-5(Saturn-5)重型运载火箭和航天飞机,实现了载人登月,天地往返。为满足上述航天运载器研制过程中对推进系统试验能力的要求,美国建成了一批世界领先的火箭推进系统试验设施。这些试验设施不仅为土星-5重型运载火箭和航天飞机研制提供了试验能力保障,也为其后续航天工业能力发展奠定了  相似文献   

11.
美国特里达因·布朗工程公司最近论证了一种从空中发射航天飞机的方案。这种可重复使用的航天飞机将用现有的推进系统来建造,能把几吨重的有效载荷送入近地轨道并返回地面。在巴黎航空博览会上,展出了这种航天飞机和波音747运载飞机的缩比模型。航天飞机将被驮在波音747飞机的背部,飞到预定高度时,4台RL-10发动机(普拉特·惠特尼公司制造)点火,其推力达到200kN(45000  相似文献   

12.
20 0 1年 ,美国共完成了 1 9次一次性使用运载火箭和 6次航天飞机发射任务 ,其中包括国际海上发射服务公司使用天顶 -3 SL海上发射系统进行的 2次商业发射任务 ,2 5次发射获得了 92 %的发射成功率 ,发射数量和成功率均不如以前。1 999年 ,美国发射了 3 1个运载器 ,发射成功率达  相似文献   

13.
今年5月15日苏联试验成功大型通用运载火箭“能源”号。这种两级运载火箭的发射重为2000多吨,能把100多吨的有效载荷送入轨道,可将航天飞机和大型航天器送入绕地球轨道。目前美国也正研制一种大型运载火箭,准备在90年代中期使用。它能运载136吨的有效载荷,到达1000公里的圆形极轨道。  相似文献   

14.
并联式运载器的垂直发射建模与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有效控制垂直发射时并联式运载器的运动,设计了一个用于垂直发射的姿态控制方法,首先分析了欧拉运动学方程存在的奇异点,在此基础上给出了采用四元数描述的姿态运动学方程,建立了并联式运载器的姿态动力学模型,其次给出了并联式运载器的推力矢量模型,基于数学模型对推力矢量在不同配置方式下的控制效率进行了比较,最后给出了保证四元数收敛的切换函数,应用变结构控制理论设计了对于满足一定条件的不确定性具有完全鲁棒性的姿态控制律.仿真结果表明了该姿态控制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法国最近向欧空局提出,将从1996年开始用阿里安—5运载火箭发射返回式微重力实验舱。这项计划已得到欧空局重力咨询委员会的支持。进行微重力实验目前只能用美国航天飞机、苏联和平号空间站和资源卫星-F的回收舱(还有中国的返回式卫星——编者注)进行。欧空局将从1992年起研制“阿里安回收轨道运载器”(AROC),1995年用阿里安-5运载火箭发射AROC作鉴定飞行,飞行费用为500万欧洲计算单位,1996年提供商用。  相似文献   

16.
众所周知,美苏两国都发射核动力卫星。迄今为止,美国已经发射了十几颗这类卫星,苏联发射的更多,令人瞩目。今后两国仍将继续发射这种卫星。一、核动力装置的优点空间核动力具有许多太阳电池无法相比的优点,它体积小、重量轻、寿命长、可靠性高……。核动力所具有的优点很适合星际探测器使用。比如,美国前几年发射的旅行者卫星,要完成探测木星及土星的基本任务,需要有恒定的电力供应。而土星,木星及更远的星际区域太阳辐射通量低,若用太阳电  相似文献   

17.
2002年8月21日6点零5分(美国东部时间),在卡纳维拉尔角的空军基地.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研制的最新型、大推力运载火箭宇宙神5号从第41号发射台上拔地而起,31分钟后,将欧洲的“热鸟”6号卫星送入预定轨道,这标志着美国空军领导的“渐进一次性运载器”(EELV)计划取得初步成功,美国运载火箭历史将开始新纪元。  相似文献   

18.
五角大楼在三月份公布了它编写的《苏联的军事力量》一文的第二版。这份报告介绍了苏联武装部队的规模、能力和布署情况,其中包括与军事活动有关的空间计划。该报告曾在1981年9月出版,这次再版增加了五角大楼对苏联发展大型载人空间站、空基激光和反卫星武器、新型的大推力运载火箭以及两种类似于美国航天飞机的飞行器的最新估价。美国国防部长温伯格在前言中说,本报告所列举的最新事实毫无疑问地表明:苏联要竭尽全力地获得所有军事力面的优势。本文是该报告中有关苏联空间活动的一节。  相似文献   

19.
麦·道公司最近提出太空站自主后勤保障的方案,如果美国航宇局(NASA)采纳,其可在10年之内开始实施。麦·道公司是太空站桁架与通信设备的主承包商,它想把后勤运输器置在德尔它-2火箭顶部发射。德尔它-2能自主地与太空站对接。如果这一方案成为现实,美国将具备使运输器在不需宇航员的帮助情况下可与太空站对接的能力。现在只有苏联能够做到这一点。麦·道  相似文献   

20.
正美国猎鹰9号火箭5月12日成功发射了Bangabandhu-1通信卫星,这次发射的亮点并非孟加拉国的第一颗通信卫星,而是猎鹰9号Block 5型火箭的首次发射。Block 5型火箭设计复用次数超过10次,计划通过火箭多次复用降低发射成本。新的猎鹰火箭能否实现降价的目标还有待检验,但曾经如火如荼的有翼式复用运载器,早已是明日黄花。有翼却难以飞翔一次性运载火箭太贵,运载器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