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通过团体粉末渗铌试验,分析了渗剂成分、渗入时间与温度对不同材料渗层的影响,研究与探讨了渗层的组织和性能。对45钢、T10钢、9CrSi钢和GCr15钢等材料采用铌铁粉末进行的渗铌处理,均可形成一定厚度的铌渗层,且表层硬度提高很多,摩擦力矩数值反映渗铌后摩擦系数减少。  相似文献   

2.
活化剂添加量对钢低温渗硼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低温渗硼是一种非常有效的表面强化工艺,由于渗硼过程是在材料的AC1进行,故可以大大减小被处理工件的变形。此工艺对于结构复杂、型腔小、精度要求高的模具特别适用。本文研究了低温粉末渗硼剂中主要活化剂硫脲、氟化钠、氯化铵的添加量对低温渗硼组织与性能的影响,从而确定出合适的活化剂添加量。结果表明:只要低温粉末渗硼剂中硫脲、氟化钠、氯化铵的添加量合适,便能共同作用提高渗速,使渗层均匀、致密,从而提高渗层的耐磨性。  相似文献   

3.
45钢低温加稀土粉末渗硼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了45钢低温加稀土粉末渗硼的组织和性能,结果一,参硼剂中活化剂数量和种类的增加,可以降低稀土的分解温度,在低温下,稀土仍具有较明显的催渗作用,并且能够提高渗硼层的耐磨性。  相似文献   

4.
为提高TC21合金的摩擦磨损性能,采用双辉等离子冶金技术在TC21合金表面制备渗Cr改性层,利用扫描电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能谱仪(Energy dispersive spectromenter,EDS),显微硬度仪和划痕仪等研究了渗Cr层的组织形貌特征、硬度及结合强度,并 在20,300,500 ℃条件下使用摩擦磨损试验机对基体及渗Cr层的摩擦磨损性能进行对比、探究,并分析磨损机理。结果表明:渗Cr层厚度为30μm,均匀致密,与基体结合力至少能承受64 N的垂直载荷;改性层表面硬度超过1 000 HV0.1,约为基体的3倍;TC21合金渗Cr后,不同温度下的减摩性能和耐磨性能均得到提高。在室温下TC21基体磨损机理主要是磨粒磨损、粘着磨损和氧化磨损,而渗Cr层的磨损机理主要是磨粒磨损;500 ℃时基体粘着磨损和氧化磨损程度变得更加严重,渗Cr层磨损机理是剥层磨损和氧化磨损。   相似文献   

5.
对W18Cr4V钢进行了稀土硫氮碳共渗研究。采用光学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电子探针等对共渗层的组织和结构进行了分析,并对渗层的硬度和耐磨性进行了测量。结果表明:W18Cr4钢经稀土硫氮碳共渗后表面形成了FeS,Fe3(CN)等化合物,稀土共渗提高其硬度和耐磨等性能。  相似文献   

6.
超薄层C—N共渗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自行研制伯低真空化学热处理多用炉进行低真空脉冲式碳-氮共渗试验。研究渗剂组成及配比、工作压力、脉冲工艺周期、共渗温度与时间对渗层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适当的工艺条件下,低真空脉冲式碳一氮共渗工艺能满足机械零件表面硬化层深度0.1--0.3mm,硬度≥58HRC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探讨了不同温度的热过程中材料表面的白光散斑可测性,研究了金属表面氧化与散斑可测性之间的关系和抗高温氧化的实用方法,提出将热喷涂方法制备的防护层用于热变形的白光散斑测量。实验发现,以砂纸打磨的方式制备表面,可适用400℃以下的热过程。基材表面火焰喷涂通用复合粉末所制备的防护层,可承受900℃短期高温而保持散斑相关性,并可在700℃下进行变形测量。表面预处理对基材机械性能的影响很小。  相似文献   

8.
对FGH95粉末高温合金进行了3种温度下应变率跳级单向拉伸试验和550℃下控制应变的疲劳试验评定。分析了该材料在室温和高温下的应变率敏感性以及其循环应力应变特性,结果表明:FCH95是一种循环硬化材料,对应变率不甚敏感为进一步开展其粘塑性特性研究,建立这种材料的本构关系和粉末冶金涡轮盘的应力分析,寿命研究提供了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9.
对采用热等静压工艺制备的粉末Ti-6Al-4V合金的固溶时效热处理工艺进行了研究,探讨了不同的固溶温度、时效温度及时效时间对该合金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固溶时效工艺为935℃ 36min 水淬、470℃ 6h 空冷时,该合金材料的综合力学性能较佳,这说明固溶时效热处理参数的合理选择对于进一步地提高Ti-6Al-4V粉末冶金件的力学性能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聚乙烯粉末可用于金属耐磨、耐冲击、防腐涂层。本课题采用粉末流化床浸塑技术,在高速公路隔离栅表面涂装一层均匀、致密的聚乙烯涂层,以提高隔离栅的使用寿命。试验主要对涂层性能影响较大的工艺参数,即工件预热温度、空停时间、塑化温度、塑化时间进行了研究,所得的具体参数,为高速公路隔离栅的浸塑自动生产线的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1.
以海州香薷种子为试材,研究了铜镉污染对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实验所选的胁迫浓度范围内,单一铜污染时,海州香薷种子发芽率随着Cu2+浓度的升高,先升后降,在20mg/L Cu2+处理时出现了毒性兴奋效应现象。铜镉污染对海州香薷幼苗苗长和根长的抑制作用极显著。根据综合效应指标,铜镉复合污染对海州香薷种子萌发的影响表现形式为铜、镉的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2.
装置适用于风洞应变式微量天平六分量精密静态校准。通过高精度复位工件台和电视测量实现了微量天平的五分量体轴校;应用力的精密传递与转换实现了微量载荷在水平方向的准确加载。对三分量天平的综合加载精度以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同时还给出了该设备对三分量微量天平校准的结果,并与其他设备校准结果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3.
MRPⅡ(Manufacturing Resource Planning)即制造资源计划,是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中管理信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文中以大批量生产类型的机械制造企业CIMS为背景,从企业生产环境、企业管理思想与方法、企业经营特点、CIMS运行环境等方面分析了CIMS环境对MRPⅡ的软件功能、软件结构的需求,提出了CIMS环境下的MRPⅡ软件的功能、接口及系统结构.最后,分析了摩托车生产企业CIMS环境中的MRPⅡ的实现方案,及采用MRPⅡ的“推”式逻辑进行生产计划,采用“JIT”(Just In Time)的“拉”式逻辑进行生产控制的混合结构的特点.  相似文献   

14.
Linux Apache Web服务器上的ASP实现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利用自由软件iASP1.08和JAVA2SDK1.3配置Linux Apache Web Server实现ASP功能的实用方案。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介绍了基于DCT顺序模型JPEG(Joint Photographic Experts Group)图象编码和解码的过程,并对量化,DCT变换、Huffman编码的算法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6.
设备检维修系统设计是设备管理的核心,而设备维修策略和维修主体匹配又是设备检维修系统设计的核心。建立一个可以广泛应用于企业的模型,并已通过实践的验证,为企业建立维修策略,选择维修主体提供了分析和应用的框架。  相似文献   

17.
为了分析不同热控涂层的性能,采用Fluent模拟了临近空间飞艇上小型散热器在20 km高空的热平衡状态。散热器分别使用S781白漆、S956灰漆及La1-xSrxMnO3化合物热致变材料作为热控涂层,使用UDF(User defined function)编码对热控涂层设置随涂层温度变化的发射率。经过模拟计算,得到了在太阳垂直照射与无太阳辐射两种极端情况下不同热控涂层散热器的温度分布。仿真结果得出在太阳垂直照射下,使用La1-xSrxMnO3化合物作为热控材料散热器的锂电池温度处于最佳工作温度范围,但其在太阳垂直照射与无太阳辐射情况下电源的平均温度温差为8.89 K,略大于S781白漆的温差6.57 K。模拟中,La1-xSrxMnO3热致变材料发射率变化较小,约为0.11,垂直照射时温度最高的散热区域发射率可达到0.8,无太阳辐射时温度最低的散热区域约为0.69。  相似文献   

18.
基于UNIX System V流机制的串行口通信程序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流(STREAMS)机制,是UNIX系统中用户进程到设备(伪设备)之间的一条全双工数据通路,它为字符处理、网络服务和数据通信等驱动程序的设计提供模块化手段。本文概要介绍了流机制的组成及原理,着重讨论了用流机制实现UNIX设备驱动程序的方法,在SCOSystemVUNIX系统中设计并实现了基于流机制的带modem控制的串行口驱动程序,最后讨论了串行口通信的数据传输控制及串行口通信程序的应用。  相似文献   

19.
本文提出了一种直接磨削出具有平面曲线刀刃、平面前刀面及刃带宽度等于零的模具铣刀齿槽的原理与方法.文中,首先阐述了该种铣刀的刀刃形式与齿背线的特点,然后详细研究了磨削系统应具备的砂轮相对于刀具的安装和运动形式以及运动维数,依据啮合原理和微分几何的基本知识,严格地导出了磨削系统中各运动参数之间满足的函数关系,最后设计并制造了一套专门的试验装置,它和改装后的工具磨床配套,进行磨齿加工。磨齿试验验证了本文分析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20.
为探索跟刀架的作用机理,开发了一个联合模型用以仿真细长轴车削尺寸误差的形成过程。该模型由3部分组成:切削力统计模型、工件变形模型及尺寸误差的几何分析。值得注意的是,切削力与实际切削深度间存在耦合效应,因此切削力不能直接求得,这里采用二分法进行迭代运算来解决此问题。最后,通过一系列试验对仿真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仿真值与实测值比较一致。由仿真结果可知,跟刀架刚度对细长轴中部尺寸误差的影响最显著,而降低这个部位的尺寸误差也是细长轴车削的难点所在,因此,改进跟刀架结构是提高尺寸精度的有效途径。本文的主要贡献是在建立跟刀架的力学模型的基础上分析了影响细长轴车削尺寸误差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