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因为热爱     
一直以来,很多人对航天员教员这个群体充满了敬意,同时也充满了疑惑。因为职业的特殊,他们的选择变得特殊,忙碌变得特殊,坚持也变得特殊。紧张的工作与生活当中,他们的激情从何而来?  相似文献   

2.
天浪 《航天员》2008,(5):45-47
听航天员教员说,航天员曾经这样描述过他们在水槽训练时的感受:"那感觉,就像是在船上。当然,没有船上那么自由自在,那么舒适,因为这其中肯定或多或少有一种压抑感。"这到底是怎样的一种感觉呢?2008年8月7日下午,我们来到了水槽训练大厅,观摩了航天员进行的中性浮力水槽训练。水槽大厅宽敞明亮,槽水深阔碧蓝。一番准备之后,身着水槽训练服的航天员直直地、慢慢地沉入水中,在潜水教员的护送下,开始自己的水底训练之旅。  相似文献   

3.
在大多数人的眼中,航天员是一个神圣而光荣的职业,他们可以漫游太空,欣赏不同于地球的神秘而美丽的风光。然而在我眼中,航天员除了神圣光荣之外,他们更是不懈探索,勇攀高峰的代表。  相似文献   

4.
刘芳 《航天员》2010,(1):25-29
<正>随着载人航天事业的发展,航天英雄成了广大青少年崇拜的偶像,航天员这一特殊职业也成了有志青年职业理想中最神圣的向往之一。"航天员是怎样选拔、训练出来的?"许多人对此产生了好奇与疑问。  相似文献   

5.
刘建中 《航天员》2008,(2):27-31
医生,是个很神圣也很神秘的职业,他们可以解除病痛,妙手回春。在国外,家庭医生已经不是一个新鲜名词,而在国内,也许只有当你身体不舒服时才会想到医生,也才会去寻求他们的帮助。医监医保医生?简单来说就是为航天员提供医学监督和医学保障的人。他们更像是航天员的"贴身保镖"——时刻守护着航天员的健康。他们对航天员身体的关心远甚于对家人和自己的关心。  相似文献   

6.
对很多人来说,“医监医保”是个很陌生的词,更是一个很陌生的职业。因为选择了这个行当,医监医保医生们每天都要和航天员打交道,他们对航天员健康给予的关心远甚于对自己和家人的关心。很多人都想知道,他们如何来当航天员的“守护神”?  相似文献   

7.
钱航 《航天员》2013,(5):62-63
每当人们提起航天员,都会认为它是一份神圣而光荣的职业。然而,要成为一名航天员必须付出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和努力。下面有一个机会,让我们走近航天员,和他们一起进行航天员训练,切身体验这份艰辛,并锻造自我健壮的身体!  相似文献   

8.
孙海荣 《航天员》2009,(6):64-67
在国庆60周年游行阵营当中,有一支专属于航天人的队伍,他们乘坐或簇拥着“神舟飞天”彩车,以昂扬的面貌走过天安门城楼,接受了祖国和人民的检阅,曾乘坐神舟飞船飞上太空的航天员们正是属于这支队伍之中。为了这次神圣的游行,为了这次光荣的检阅,在游行前夕,航天员们又做了怎样不为人知的精心准备呢?本文作者曾亲历“神舟飞天”彩车游行,让我们通过这篇文章,一起来看看一个普通人眼中的航天员。  相似文献   

9.
人物:航天员地点:渺无人烟的沙漠远望:一名航天员正在烧火炒菜;另一名航天员在寻找食物。疑问:哪来的锅?哪儿来的菜?镜头拉近:“锅”——铁皮折成,“油”——细解说:沙充当,“菜”——看不清楚。这是航天员正在进行野外生存训练时的情景。他们被工作人员“扔”在渺无人烟的沙漠里,仅有数量非常有限的救生口粮,不到万不得已不能食用,航天员必须设法自谋生存。都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可航天员却做到了,而且做得有声有色。能猜到他们的秘笈吗?  相似文献   

10.
中国第一批航天员,是怎样进行选拔和训练的?当“神舟”4号飞船成功发射的消息传来时,人们越来越想了解中国航天员的“身世”。终于,在“神舟”4号飞船发射现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航天员系统总设计师、航天医学工程研究所所长宿双宁欣然接受了本报记者的采访。也许是因为中国航天打造的火箭和飞船要送中国航天员升空的原因吧,所以,宿双宁向我这位来自中国航天的记者,介绍起中国第一批航天员的情况时,让人感觉亲切而自然。  相似文献   

11.
《航天员》2008,(1):51-51
浙江诸暨的黄敏婕问:是不是航天员在天上的每一个动作地面上都能看到?他们的隐私怎样能够得到保护?航天员答:航天员的隐私将得到充分保护,他们在天上的每一个动作,地面上当然不是都能看到的。载人航天器座舱内设有功能完善的检测系统.包括图像监视器。但是,检测系统主要用以测量、监视航天器各功能系统的工作状态,检测座舱内部的环境参数,用以保证航天器的正常工作.保证航天员安全的生活与工作环境,同时也  相似文献   

12.
是谁杀害了他们?美国“生物实验卫星”3进行地面模拟试验的第8天,猴子出现体力衰竭症状,出舱后第7天便死亡;“阿波罗”4号飞船在进行地面模拟试验时发生火灾,3名航天员中毒身亡。中国航天员中心医监医保医生李勇枝博士“对于太空的‘隐形杀手’,航天员必须始终保持‘警惕的心’。乘员舱化学污染就是杀手之一。”  相似文献   

13.
许燕 《航天》2010,(6):7-7
俄罗斯航天局5月18日宣布“火星-500”国际大型联合试验的6人乘员组名单。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航天员教员王跃入选,将参加长达520天的全密闭试验。  相似文献   

14.
稍微了解“加加林”航天员训练中心的人都知道,加加林航天员训练中心有着丰富的航天员培训经验,在当今世界上“无人能出其右”。有人会问加加林航天员训练中心为很多国家培养了合格的航天员,那里曾有过中国航天员的身影吗?还有人说杨利伟、费俊龙和聂海胜都是中国自主培养的优秀航天员,中国航天员是否需要去外国接受培训?在这里,我们就为大家解惑答疑,请看——  相似文献   

15.
到1969年NASA已努力完成了将人送上月球再使他们返回地面的目标,目的是想看看人是否能作为太空移民者。此时,载人航天探险技术发展神速,既可靠又能适应任务的需要,人又会是怎样的呢?NASA因而决定发射一种比“双子星”和“阿波罗”飞船的生活和工作空间大得多的“太空居住设施”(后被称为“天空实验室”),使航天员能在那里常驻并能“正常”生活和工作。  相似文献   

16.
太空跑步机     
滨临航天城,滨临航天员训练,滨临太空生活。航天员教员,讲述大家未知的知识和故事。美国总统布什有着良好的身体状况,他每周几乎有6天的早晨都要在白宫的花园里跑步5千米左右,就连总统专机“空军—号”内也摆放着跑步机。他说:“人在奔跑时会忘记一切,心灵无比澄澈,这最利于保持年轻的状态。”——跑步确实是一种很好的锻炼方式。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很多人都处于亚健康状态。为了能在有限的时间里进行有效的身体锻炼,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去健身房,在跑步机上做健身运动。跑步机作为一种室内的健身器材,被广泛地应用于大众体育健身、职业体育训练、临床医学、科研实验等项目中。很多人为了方便,还把它“搬”到  相似文献   

17.
航天员的文化 航天员是独立的,工作努力、并被成功的欲望驱动着,他们尽量不给人“毫不乐观”或“需要帮助”的印象。我们希望保护他们的隐私,也希望他们彼此保护隐私。他们可能是对出现的问题保守秘密的良好典范。  相似文献   

18.
为了确保航天员训练能够顺利、安全和有效,绝大部分的训练科目航天员教员必须先进行亲身体验,掌握了第一手资料之后,再对航天员进行训练。2005年11月20日上午,为帮助航天员能够顺利、安全地进行海上救生训练,我参加了海上3级海况下的自主出舱体验训练。  相似文献   

19.
《航天员》2007,(1)
经历层层选拔脱颖而出的预备航天员,还不能执行航天飞行任务。他们还要经过各种各样的严格训练,经过全面考核,获得"执照"后,才能成为真正的航天员,才有机会前往浩瀚的太空工作。从预备航天员到航天员,训练科目繁多、难度大、要求严,这些训练真的是魔鬼训练吗?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2004年招收的最新一批预备航天员,以亲身经历,讲述了他们成长为航天员的训练历程。航天员俱乐部栏目将以连载的形式,让读者分享他们独特的训练经历。  相似文献   

20.
沈羡云 《航天员》2012,(5):67-68
关于航天员心理障碍的话题此前经常被提及(本刊2012年第三期曾刊文介绍“什么是航天员心理障碍”——编者注),随着飞行时间的延长。怎样保持乘组人员较高的工作效率和良好的精神状态,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美国和俄罗斯也越来越重视载人航天中的心理学问题,他们对此进行了深入研究,并从以下几方面入手,进行相关研究并采取心理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