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300M钢起落架深孔及外圆磨削系统通过鉴定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械工程系王珉教授等研制完成的300M钢起落架深孔及外圆磨削系统日前通过了由航空工业总公司组织的技术鉴定。该项研究的目的是对新型材料300M高强度钢起落架零件的深孔及外圆实现精密磨削加工,确保...  相似文献   

2.
正确鉴别300M超高强度铜的磨削烧伤是磨削中的一项关键技术。本文根据300M钢磨削烧伤表面的相变特点,把磨削烧伤分为几种典型形式,并示出磨削烧伤表面的酸洗图片。研究表明,用酸洗法检查300M钢的磨削烧伤是可靠的。  相似文献   

3.
300M超高强度钢磨削烧伤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微观上研究了300M超高强度铜磨削烧伤特征及烧伤的几种类型,分析了磨削表面烧伤与表面微观形态、表面变质层的关系,提出了避免300M超高强度钢磨削烧伤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在普通车床上实现300M超高强度钢起落架深孔内键槽的磨削加工技术,重点介绍了磨削动力头的特殊结构设计和双键槽的磨削加工方法。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用人工神经网络建模预测300M超高强度钢磨削烧伤的方法。经试验,该方法效果很好。  相似文献   

6.
砂带磨削300M钢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防止磨削烧伤并提高零件的疲劳强度,对300M超高强度钢进行了砂轮磨削和砂带磨间的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砂带磨削效果优于砂轮磨削,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在于砂带磨削与砂轮磨削有着不同的加工机理。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采用在普通车床上加装专用磨槽动力头的方法,对300M钢深盲孔内键槽进行磨削加工  相似文献   

8.
利用巴氏杂讯分析法研究了磨削烧伤与巴氏杂讯的关系。并用酸洗和金相法与其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用巴氏杂讯分析法检测300M钢类铁磁材料的磨削烧伤是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9.
低应力磨削在工件表面能形成低的残余应力,从而提高了零件的疲劳强度和可靠性。本文介绍了难加工材料的低应力磨削技术,推荐了低应力磨削参数。  相似文献   

10.
38CrMoAlA钢渗氮深度、硬度与磨削量的关系图贵阳航空液压件厂龚祥敏38CrMoAlA钢渗氮后表面硬度高,且表层处于压应力状态,能显著提高钢的耐磨性与疲劳强度,改善耐蚀性和抗擦伤性能,因而在液压元件中广泛采用。为了校正零件的渗氮变形,需进行磨加工...  相似文献   

11.
超高强度钢300M含碳量,等温组织与力学行为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四种含碳量、三种等温温度与力学行为的关系,并与淬火回火300M钢进行比较得出,300M钢在Ms点以下温度等温获得M+B_下+A_R混合组织、超高强度和优良的韧性。断裂韧性对含碳量不敏感,冲击韧性随含碳量升高而降低。较高温度等温时,钢的冲击韧性和断裂韧性显著提高且对含碳量不敏感。  相似文献   

12.
环境介质与应力比对300M钢腐蚀疲劳裂纹萌生寿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路民旭  郑修鳞 《航空学报》1994,15(3):378-382
 研究了3.5%NaCl溶液(SW)、蒸馏水(DW)和空气(AIR)3种环境和R=0.1、0.5两种应力比对300M钢疲劳裂纹萌生寿命(FCIL)的影响。结果表明,腐蚀环境显著降低疲劳强度和FCIL。在同一等效应力幅(Δσeqv)水平下,3种环境中的FCIL(Ni)的大小依次为(Ni)AIR>(Ni)DW>(Ni)SW。在同一等效应力幅Δσeqv水平下,300M钢在SW小的腐蚀疲劳(CF)裂纹萌生寿命(CIL)随应力比的提高而提高。义小给出了Ni与Δσeqv,CF强度损失因子Ds与Ni,CFCIL损失因子DL与Δσeqv等的关系人达式。  相似文献   

13.
环境效应和强化效果对300M超高强度钢疲劳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300M超高强度钢螺纹滚压和未滚压试样在空气和3.5%NaCl的水溶液中的疲劳性能。揭示了环境效应与强化效果的关系。实验发现,在f=10Hz下,滚压件在盐水环境中和未滚压件在空气环境中的应力-寿命曲线之间存在一相交点。应力高于该相交点,强化效果起主导作用;低于该相交点,环境效应起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MCS-51系列的8031单片机在300M钢大直径内螺纹冷挤压成形过程监测中的应用,给出了硬件框图和软件流程,讨论了监控系统中抗干扰措施。  相似文献   

15.
本文采用人工热电偶测温方式,对纳米Al2O3陶瓷和普通45#钢进行了普通和超声振动下平面磨削磨削温度的测量.比较了相同磨削参数下超声和普通磨削温度的实验数据.实验结果显示:超声辅助磨削纳米氧化铝陶瓷时陶瓷表面磨削温度比普通磨削时低.但超声辅助磨削45#钢时其磨削温度与普通磨削情况下差别不大.  相似文献   

16.
韧化处理300M钢的孔挤压强化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X射线衍射仪和TEM等微观结构分析手段,探讨了韧化处理后300M钢的孔挤压强化机制。研究结果表明,经孔挤压强化后,疲劳强度极限从σ0.1=410MPa提高到σ0.1=530MPa。其强化机制的来源是多方面的,包括在强化层内宏观残余压应力的产生,晶面的拉伸和压缩,晶格的弯曲和歪扭,位错密度的升高,胞状位错的形成,部分残余奥氏体向形变马氏体的转变,孔壁表面粗糙度的降低。当孔边承受交变应力时,由于以上强化机制的综合作用,从而提高了疲劳强度。  相似文献   

17.
本文叙述了材料为9Cr18的三极管封装模具磨削裂纹产生的原因,通过对模具的裂纹形态、表面组织结构、硬度、残余奥氏体含量、表面残余应力等进行测试与分析,指出模具产生裂纹及其表面变质层的主要原因是模具的磨削规范不合理,其次是模具的基体组织内残余奥氏体含量偏高。改进模具的磨削工艺参数、改善模具的磨削冷却条件、提高模具的回火温度是降低模具基体组织中的残余奥氏体含量的有效途径。9Cr18钢缺口敏感性极大,易发生脆化而产生应力裂纹;对于超高强度钢、新型不锈钢磨削产生的表面变质层的问题,人们日益重视起来。  相似文献   

18.
采用挤压和非挤压的中心孔试样研究了300M和30CrMnSiNi2A两种超高强度钢在随机载荷谱加载条件下的疲劳裂纹起始和扩展寿命。试验结果表明,孔冷挤压显著提高两种超高强度钢的疲劳飞行寿命。经SEM观察,挤压件的疲劳源产生于孔用处,为单疲劳源;未挤压件的疲劳源大多起始于孔壁表面,为多疲劳源。  相似文献   

19.
抗疲劳技术取得新进展由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电工程学院王氓教授主持的“超高强度钢内螺纹冷挤压表面改性加工机理”研究项目,日前获得了航空科学基金资助项目优秀成果一等奖。该项研究成果已成功地应用于300M钢起落架的内螺纹抗疲劳制造中,用于孔壁抗疲劳强化的冷挤...  相似文献   

20.
在自行研制的二维超声振动磨削系统下对工程陶瓷表面残余应力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在同样的参数下,与普通磨削表面残余应力进行比较和分析得出:两种磨削方式下表面残余应力皆为压应力,且随着磨削深度的增加,两种磨削方式下表面残余应力均呈现减小趋势,但超声磨削残余应力的减小趋势较普通磨削缓慢。超声振动磨削表面残余应力大于普通磨削。其他参数不变,随着磨粒的增大,两种方式表面残余应力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