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频谱分析器的规格和使用能力经过改进,加之谱平均、谱存储、衰减时间分析等特性,使得今日的频谱分析器的水平不断提高。再借助计算机控制和处理能力的数字处理技术,使频谱分析器成为多用途仪器,因而使实时快速富里叶变换(FFT)分析技术从试验室搬到了现场测试台。  相似文献   

2.
动态与简讯     
韦尔研究所研制成大型减振器专用试验机韦尔研究所最近宣布:一台专为试验高能动力厂减振器的试验机已投入工作。这台新机器能对大型诚振器施加交变动载荷。载荷在1/24-35Hz内高达±200,000磅。试验机的控制田可产生各种波形,其中有:正弦、正方、三角形。动载是由液压作动筒产生的,作动筒的动力源是一个4,000磅/吋~2的泵系。系统的流速可达500加仑/小时。单配  相似文献   

3.
测量并分析计算了角分辨紫外光电子谱仪的电子能量分析器的聚焦特性 ,分析计算了紫外光斜入射时光电信号的校正因子。结果表明 :偏离分析器聚焦中心 β角的光电子被分析器接收的几率为高斯函数exp( - β2 /β0 2 ) ,且 β0 =3.5° ;斜入射光电信号的校正因子是光入射角α的函数且大于cosα  相似文献   

4.
第50届冲击、振动技术讨论会即将召开。此时,大家回顾过去2(?)年冲击、振动技术的进展,无不为之惊叹。人们会在这个重大盛会之际提出两个问题:促迸冲击、振动技术进展的基本要素是什么?影响未来发展的因素是哪些?回答这两个问题很简单一电子学。实验工作者之所以能分析复杂的振动讯号以及诊断机器与结构的故障,就是由于人们发展了一些实用的电测仪器。要是没有波形分析器和实时分析仪,要作振动记录信号的分析  相似文献   

5.
智能桨叶振动自适应控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德国宇航研究院的智能桨叶为原型,研究了智能桨叶振动控制的实时仿真。以两台高速信号处理器(DSP)为核心,辅以其他器件,构造智能桨叶振动控制实时仿真系统。其中一台DSP用于智能桨叶动态特性的实时在线模拟,另一台用于实时控制。所提出的采用MX滤波器模拟智能桨叶的动态特性和反馈与自适应前馈组合控制方法均由专用汇编程序实现。在此系统上实现了对智能桨叶在4Ω、8Ω(Ω为旋翼转速)谐和激励下桨叶振动的控制,  相似文献   

6.
HP5420A数字信号分析器是典型的双通道低频频谱和传递函数分析器。因为它能展示低频振荡情况,所以广泛地使用在机械结构、噪声、振动、控制系统、声学、相位噪声等电气和物理现象方面的分析。这个双通道分析器,分析频率范围从直流到25KHZ,分辨率可达40μHz;具有75dB的动态范围和不大于0.1dB的幅度不均匀度。它能做到瞬态采集和时间平均,自相关和互相关,直方图、线谱、自谱和互谱,传递函数和相干函数,以及冲击响应等功能的测量。被测信号可以是正弦、随机、瞬态和脉冲类型。内设工程单位标定器和供随机振动激励用的噪声发生器。测量结果显示在具有数字注解的、双迹高分辨率的HP1332A型阴极射线示波管  相似文献   

7.
随着直升机应用越来越广泛,其内部关键部件在高强度运行中疲劳裂纹的检测愈发显得重要,常规无损检测技术无法对裂纹的产生与变化进行实时监测。通过对直升机常用部件材料TB6钛合金进行疲劳断裂试验,使用声发射检测技术采集试验过程中的声发射信号,采用小波能量系数经历图分析方法,综合特征参数经历图分析和小波分析对信号的特征变化进行研究,研究表明:该材料的疲劳断裂过程经历了四个阶段,各个阶段的声发射特征量有明显转折点,裂纹开始萌生时可以观察到声发射特征参数和小波能量系数有明显跳变,声发射信号的中心频率随时间推移有向高频移动的趋势,这些特征规律为TB6钛合金部件的声发射动态监测和健康评价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新型无位置传感器开关磁阻电机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基于测试线圈技术的无位置传感器方案.这种方案是通过测量导通相测试线圈的电感来获得实时转子位置的.文中对此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验验证,并成功地开发完成了一台无位置传感器开关磁阻电机原理样机.  相似文献   

9.
一.概况北京强度环境研究所研制的SZP—1型实时窄带频谱分析仪,其中FX—1型分析器使用上海元件五厂的5G713型动态移位寄存器作主存贮器。据厂方介绍,5G713为P沟、E/D型MOS数字集成电路,因为其倒相器用耗尽型MOS作为负载,在工作时对外负载近似以恒电流充电,所以与普通的E/E型MOS元件相比,具有输出幅度大,电源电压低,工作速度快(一般达1MHz以上)等优点。  相似文献   

10.
用单块集成电路Intel-2920实时信号处理器构成的频谱分析器能复盖200Hz至3.2KHz频率范围。这种频谱分折器的主要性能指标如下:输入带宽 3KHz分辨率带宽 100Hz扫描比 5KHz/S或0.6S/band动态范围 48 dB 输入模拟信号-1伏≤SIG≤1伏输出率频-响应振幅(垂直轴)锯齿扫描波形(横轴)Intel-2920信号处理器本身就是个完整的电路,包含有输入低通波滤器、带通滤波  相似文献   

11.
直升机部件重量的分析和估计是直升机初步设计阶段的一项重要工作。本文介绍了利用回归分析法建立直升机部件重量公式的方法和结果,並用子样外的几种中、小型直升机作了校核验算。计算结果表明,这些公式适用于中、小型带常规旋翼型式的单浆直升机,可在总体设计阶段的总体参数优化、重量分析估算、重心定位等工作中计算直升机部件的重量。  相似文献   

12.
由Griffith脆性断裂基础理论引伸,导出了延性断裂理论,求得含有穿透裂纹或表面裂纹非加劲平板结构断裂强度新的表达式。与常用的线弹性断裂力学使用一个材料参数不同,在表达式中使用两个材料参数。本理论独特之处在于两个参数可以由单向拉伸的应力一应变曲线求出;并且,对常用的结构金属,在很宽的裂纹尺寸范围内,应力超过或者低于金属屈服应力下,理论结果和试验数据相当符合。 A—半椭园表面裂纹临界面积,(πac)/2,in~2。(吋~2) Au—在σ=σ_U下半椭园表面裂纹临界面积,in~2。(吋~2) A—埃,0.394×10~(-8)in。(吋) a—半椭园表面裂纹的深度,in。(吋) a_U—在σ=σ_U下半椭园表面裂纹的深度,in。(吋) 2C—穿透裂纹或表面裂纹的长度,in。(吋) 2C_U—在σ=σ_U下穿透裂纹或表面裂纹的长度,in。(吋) 2C_L—在σ=σ_L下穿透裂纹或表面裂纹的长度,in。(吋) E—拉伸时的杨氏模量,Psi(磅/吋~2) h—滑移带的有效高度,in。(吋) h_F—裂纹前缘变形区城的有效高度,in,(吋) h_U—裂纹前缘附近变形区域的有效高度,in。(吋) K_O—线弹性平面应力或混合型的断裂韧性,Psi in~(1/2)。(磅/吋~(3/2)) K_(1C)—线弹性平面应变断裂韧性,Psi in~(1/2)。(磅/吋~(3/2)) K_(TC)—具有中心穿透裂纹的薄板或平板的断裂靱性,Psi(in)~(1/(2 ω)(磅/吋~((3 2ω)/(2 ω)) K_(pC)—具有中心表面裂纹的薄板或平板的断裂靱性,Psi(in.)~(1/(2 ω)(磅/吋~((3 2ω)/(2 ω))) K—厚度参数 L_G—单向拉伸试验中所用的应变片长度,in。(吋) n—ε_(TP)之Ramberg—Osgood关系的指数 P—单位厚度塑性能吸收率,L bs/in。(磅/吋) T—产生单位面积新裂纹表面所消耗的能量,Lbs/in。(磅/吋) t—断裂试件厚度,in。(吋) t—单向拉伸试件厚度,in。(吋) t_o—平面应力断裂的最大厚度,in。(吋) U_E—可用于产生新裂纹表面的单位厚度弹性能,Lbs(磅) U_S—产生新裂纹表面时单位厚度所消耗的能量,Lbs(磅) U_P—塑性变形时单位厚度所消耗的能量,Lbs(磅) U_F—裂纹前缘塑性变形时单位厚度所消耗的能量,Lbs(磅) U_(F1)—在σ=σ_U下,裂纹前缘塑性变形时单位厚度所消耗的能量,Lbs(磅) U_(F2)—在σ=σ_L下,裂纹前缘塑性变形时单位厚度所消耗的能量,Lbs(磅) U_U—裂纹前缘附近塑性变形时单位厚度所消耗的能量,Lbs(磅) U_(U1)—在σ=σ_U下,裂纹前缘附近塑性变形时单位厚度所消耗的能量,Lbs(磅) U_(U2)—在σ=σ_L下,裂纹前缘附近塑性变形时单位厚度所消耗的能量,Lbs(磅) W—试件宽度,in。(吋) W_F—在应力—应变曲线下面,从颈缩开始时的应变到σ_F的应变之间的塑性能密度, Psi(磅/吋~2) W_U—在应力—应变曲线下面,从σ_L的应变到颈缩开始时的应变之同的塑性能密度, Psi(磅/吋~2) β—厚度参数ε_L—在σ=σ_L下的单向拉伸应变ε_N—修正后的颈缩单向拉伸应变ε_U—颈缩开始(σ=0.995σ_U)时的单向拉伸应变ε_F—在σ=σ_F下的修正后的单向拉伸应变ε_F—在σ=σ_F下的平均单向拉伸应变(应变片长度内平均) ε_Y—在σ=σ_Y下的单向拉伸应变ε_(PL)—在σ=σ_L下的单向塑性应变ε_(PU)—在颈缩开始时的应力下的单向塑性应变ε_(PF)—断裂应力下的单向塑性应变ε_(TL)—在σ=σ_L下的单向真正拉伸应变ε_(TY)—在σ=σ_Y下的单向真正拉伸应变ε__(TU)—颈缩开始时的单向真正拉伸应变ε_(TF)—在σ=σ_F下的单向真正拉伸应变ε_(TP)—单向真正塑性拉伸应变ε_(TPU)—在σ=σ_L下的单向真正塑性拉伸应变ε_(TPY)—在σ=σ_Y下的单向真正塑性拉伸应变ε_(TPU)—颈缩开始时的单向真正塑性拉伸应变ε_(TPF)—在σ=σ_F下的单向真正塑性拉伸应变λ—裂纹形状因子μ—厚度参数ν—波松比σ—垂直于裂纹平面的总(毛)面积应力(单向拉伸应力),Psi(磅/吋~2) σ_L—相当于0.0005单向塑性应变的弹性极限拉仲应力,Psi(磅/吋~2) σ_Y—单向屈服拉伸应力,Psi(磅/吋~2) σ_U—单向极限拉伸应力,Psi(磅/吋~2) σ_(UF)—从σ_U至σ_F的平均单向拉伸应力,Psi(磅/吋~2) σ_F—单向断裂拉伸应力,Psi(磅/吋~2) σ_T—单向真正拉伸应力,Psi(磅/吋~2) σ_(TY)—单向真正屈服拉伸应力,Psi(磅/吋~2) σ_(TU)—单向真正极限拉伸应力,Psi(磅/吋~2) σ_(TUF)—从σ_(T_U)至σ(TF)的平均真正单向拉伸应力,Psi(磅/吋~2) σ_(TL)—单向真正极限拉伸应力,Psi(磅/吋~2) σ_(TF)—单向真正断裂拉伸应力,Psi(磅/吋~2) φ—裂纹形状参数ω—断裂靱性参数  相似文献   

13.
飞机黑匣子中舱音记录器记录的舱音主要是由话语音、噪声和具有不同物理意义背景声组成的复杂混合体,增加舱音分析的难度,用传统辨听分析方法难以识别其特征,特别是对舱音背景声。为解决此问题,本文首先系统分析了舱音的复杂性和特点,然后在研究传统舱音识别方法不足基础上,从数据、图形和文字描述三个不同方面,提出了识别舱音背景声特征的思路,并以波音737机型中驾驶舱内的部分典型背景声为例,初步建立了舱音背景声特征识别体系,有助于提高辨听分析舱音声信息、调查飞机事故原因。  相似文献   

14.
无人机监管     
<正>中国为了规范轻小型民用无人机的运行,中国民用航空局飞行标准司近日公布了《轻小型民用无人机系统运行暂行规定》征求意见稿,该规定将是我国首部无人机交通法规。该意见稿适用范围为空机重量大于1公斤小于等于116公斤、起飞全重大于1.5公斤小于150公斤,且动能不大于95千焦,校正空速不超过100公里/小时,以及所有植保类无人机和充气体积在4600立方米以下的无人飞艇。美国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FAA)12月15日颁布新条例,耍求重量大于0.5磅的无人机必须进行登记注册。新条例于12月21日生效,几乎涉及所有  相似文献   

15.
前言我们同丹麦B&K公司于一九七八年五月廿四日至五月廿七日在京举行了技术座谈。题目是实时频率分析。其主要内容有三:其一是实时频率分析中的几个基本概念,几种实时频率分析仪的基本原理及其性能,当前的水平及其发展趋向。其二是较详细地介绍了2131型数字频率分析仪的数学模型,仪器的基本原理,主要特点及其性能。其三是介绍振动测量  相似文献   

16.
2012后9月10日上午,在悠扬的小提琴曲声中,被称为史上最强大的越野车巴博斯GV12800宽体之星在成都庞大汽车公司举行隆重交车仪式。同时,这也是中国的第一台巴博斯GV12800。  相似文献   

17.
起飞重量错误严重威胁着航班安全。为了实现对起飞重量错误的风险管理,提出了一种基于数据分析的危险识别方法。选取所需分析航班平飞阶段的一组飞行记录数据,利用飞机性能工程师手册(PEM)计算相应的升力系数;通过QAR记录的燃油流速,计算航班所选观测点之前消耗的燃油总量。通过重力与升力平衡方程,计算飞机平飞阶段该点的重量。之后,与运控舱单里的数据进行比较,诊断存在错误与否,并对错误进行了原因分析。最后,本文以B738某次航班为例对该方法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18.
水平滑台是振动试验时将振动发生器的振动传递给试件的一种机械装置,是一个完整振动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型负载可直接装在振动台台面进行试验;较大或较重的负载则必须借助水平滑台。这是因为滑台可承受大负载,而且其安装较其他悬挂方式简便、可靠,节省时间。水平滑台的种类很多,最常用的有静压导轨式,油膜式和静压轴承-油膜式三种。下面分别说明上述三种滑台的结构、特点及应用。  相似文献   

19.
傅强  庄茁 《强度与环境》2006,33(3):49-55
新型飞行器机体构件的设计要求在所允许的有限重量下实现结构超轻型化。格栅夹层结构是当前国际上最有前景的新一代材料结构之一,已开始应用于航天结构。为分析三角形点阵格栅结构的受力性能,本文通过解析分析,用连续体模型模拟平板状格栅结构,得到各种不同尺寸下格栅结构的解析通解。经与ABAQUS有限元软件模拟试验对比,这种方法可将误差控制在较小范围内。与在相同重量条件下传统的蜂窝夹层结构相比较,进行三点弯曲模拟试验,三角形格栅结构具有更高的抗弯性能。  相似文献   

20.
从新舟60(MA60)的飞机飞行手册(AFM)和飞行机组操纵手册(FCOM)入手,分析了限制最大起飞重量的因素和起飞速度的选择方法,着重讨论了MA60最大起飞重量的限制因素,并以MA60从广汉至兰州的航线飞行为例分析了最大起飞重量和起飞速度的确定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