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稍微了解“加加林”航天员训练中心的人都知道,加加林航天员训练中心有着丰富的航天员培训经验,在当今世界上“无人能出其右”。有人会问加加林航天员训练中心为很多国家培养了合格的航天员,那里曾有过中国航天员的身影吗?还有人说杨利伟、费俊龙和聂海胜都是中国自主培养的优秀航天员,中国航天员是否需要去外国接受培训?在这里,我们就为大家解惑答疑,请看——  相似文献   

2.
载人航天是一项高风险的工作,从发射到返回,各个环节都可能出现故障,对航天员的生命安全构成威胁。例如,当载人航天器在飞行过程中出现意外情况需要紧急返回时,航天员就很难降落到原定的着陆场,而可能飘落于各种难以预料的恶劣地点。在救援人员到达之前,航天员必须依靠自身的力量生存下来,因此,航天员必须掌握各种恶劣自然条件下的生存技能。于是,野外生存训练也成为了航天员训练课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NASA2004批航天员在他们的工作记录中讲述了他们野外生存训练中的酸甜苦辣。  相似文献   

3.
提高航天员工作效率的几项措施沈羡云随着航天事业的迅速发展,尤其是星际探险任务的到来,人停留在太空中的时间越来越长,失重、辐射、心理等因素对人体健康和工作能力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复杂、多样的航天任务对航天员工作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如何确保航天员在飞行中的...  相似文献   

4.
强静 《航天员》2012,(3):65-68
在人类载人航天事业刚刚起步时,苏联和美国就已经开始着手航天员选拔训练的重大事宜。与此同时,有关女性航天员上天也便成为了当时绕不开的重要话题。美国民间曾在“水星时代”组织过女性航天计划,不过最终却因为得不到政府的支持而夭折。走在载人航天前沿的苏联起初也开展过女性航天员的选训工作,并且在当时还存在过一个鲜为人知的5人女性航天员训练小组,只不过她们中间有4人从来没有机会飞天,再加上苏联强大的保密措施和历史长河的洗涤等原因,她们也就很少为人所知。  相似文献   

5.
行为健康是长期载人飞行任务中突出的薄弱环节,能影响任务的成败。NASA首席健康医疗官(CHMO)根据相关领域专家的专业分布、实践经验以及是否有充足的时间,组成了7人评估委员会,对NASA航天员的医疗和行为健康服务工作进行了评估,确定是否存在潜在的系统漏洞。评估内容主要有:航天员选拔时,医学评价是否包括心理测试;航天员年度医学体检和飞行任务鉴定;航天员定期医学和心理学评估与测试;从医学和行为健康的角度对任务航天员进行鉴定:医保人员的专业资质;医保标准相关的医疗实践的质量/充分性;医保服务的管理考虑,包括从业人员的资质和权利、档案保管、沟通与报告、航空医学的处置、隐私方面的考虑;行为健康的考虑。本报告得出了很多结论并提出了系列建议。有些建议很容易落实,如用书面的操作程序(SOP)来记录已经存在的各种程序与步骤,但是有些建议则需要花费时间与精力落实,如重组航天员管理关系或者让心理医生更注重航天员工作能力提高。有些建议需要进行深层次的改变,如航天员、飞行医生、有关饮酒的文化、行为规范、人的工作能力问题,选拔、训练、评价与职业发展、沟通、隐私等。这些问题都不能单独进行分析或者单独进行改正,它们需要NASA进一步地研究与评价。解决方案要求采用系统的方法,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必须跟踪和评估、需要高层领导的注意。这类涉及文化的改变必须改变现状,而文化的改变是最难实现的,而这也是最显著的问题,如果不能妥善解决会带来高风险的人为失误。  相似文献   

6.
1999年12月进行了一项航天员试验项目,目的是在航天员进入特定飞行训练之前提高他们的舱外活动技能水平。概念很简单:基础技能如果得到改进,就可以分配给进行出舱活动(EVA)的航天员更加复杂的工作——这些航天员以前只有增加特定飞行训练要求才能进行EVA。在航天员试验项目一开始,EVA任务训练就包括航天员候选人(ASCAN)训练和特定飞行训练。EVAASCAN任务训练包括有限的课堂和工作手册指导,这是由4项中性浮力实验室(NBL)训练科目组成的,航天员候选人在他们职业生涯的第一年需要接受这些训练科目。  相似文献   

7.
三、应用领域显而易见,虚拟人体在载人航天中的应用主要是用于载人航天器系统的人-机界面方案设计的评价或者航天员在失重环境下完成任务时的动作编排、设计与训练,具体有:(1)航天器人-机界面的设计。如前所述,航天员是整个载人飞行器系统的核心,是控制者与决策者。系统的设计与环境因素的确定必须满足航天员的生活与工作要求。通过嵌入虚拟人体,可以完成空间布局与航天员的匹配性、视域航天员的视域分析以及对控制器设计的工效学仿真评价。例如,在进行空间布局与航天员的匹配性仿真评价时,由于必须充分考虑人的使用特点及任务需要,就可以设…  相似文献   

8.
失重飞机训练是航天员训练中最具特色的一种。失重飞机通过抛物线飞行,可以产生连续几十秒的失重,也可以产生与月球和火星相似的重力水平。现在,美国和俄罗斯的地面太空游都开展了失重飞机体验项目,也许有一天你也能在失重飞机上体验失重的奇妙感觉。不同的人在进行失重飞机训练时,会有不同的感受。NASA的2004届航天员为我们讲述了他们在进行失重飞行训练时各自不同的训练体验——这也许对你将来体验失重飞机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9.
太空跑步机     
滨临航天城,滨临航天员训练,滨临太空生活。航天员教员,讲述大家未知的知识和故事。美国总统布什有着良好的身体状况,他每周几乎有6天的早晨都要在白宫的花园里跑步5千米左右,就连总统专机“空军—号”内也摆放着跑步机。他说:“人在奔跑时会忘记一切,心灵无比澄澈,这最利于保持年轻的状态。”——跑步确实是一种很好的锻炼方式。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很多人都处于亚健康状态。为了能在有限的时间里进行有效的身体锻炼,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去健身房,在跑步机上做健身运动。跑步机作为一种室内的健身器材,被广泛地应用于大众体育健身、职业体育训练、临床医学、科研实验等项目中。很多人为了方便,还把它“搬”到  相似文献   

10.
中国第一批航天员,是怎样进行选拔和训练的?当“神舟”4号飞船成功发射的消息传来时,人们越来越想了解中国航天员的“身世”。终于,在“神舟”4号飞船发射现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航天员系统总设计师、航天医学工程研究所所长宿双宁欣然接受了本报记者的采访。也许是因为中国航天打造的火箭和飞船要送中国航天员升空的原因吧,所以,宿双宁向我这位来自中国航天的记者,介绍起中国第一批航天员的情况时,让人感觉亲切而自然。  相似文献   

11.
刘建中 《航天员》2008,(2):27-31
医生,是个很神圣也很神秘的职业,他们可以解除病痛,妙手回春。在国外,家庭医生已经不是一个新鲜名词,而在国内,也许只有当你身体不舒服时才会想到医生,也才会去寻求他们的帮助。医监医保医生?简单来说就是为航天员提供医学监督和医学保障的人。他们更像是航天员的"贴身保镖"——时刻守护着航天员的健康。他们对航天员身体的关心远甚于对家人和自己的关心。  相似文献   

12.
吴国兴 《航天》2012,(6):20-22
现在世界上在职的航天员共有158名,其中35名是女性,占航天员总数的22%。这些女航天员的平均年龄为42岁,而男航天员为43岁;女航天员的平均体重是60.7千克,而男航天员为81.2千克;女航天员的平均身高比男航天员矮10厘米,脂肪比男航天员多11%,肌肉质量少8%;女航天员的血红蛋白质量比男航天员少10%~14%,有氧运动能力比男航天员低得多。虽然男女航天员的选拔和训练都是一样的,但是他们除了年龄、体重和身高这些表面差别以外,在生理、生活和工作方面也存在许多差异。  相似文献   

13.
航天飞行任务综合模拟训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飞行任务综合模拟训练是航天员在基础训练、职业技能训练之后进行的最重要和最关键的训练。它安排在航天员飞行任务训练阶段的后期,正式航天飞行前进行。航天员在掌握了有关航天飞行基础知识和载人航天器的专业知识与操作技能,并完成了飞行任务训练科目的练习后就进入到...  相似文献   

14.
沈宁 《航天员》2012,(6):66-66
航天员出舱活动是载人航天的重要技术组成部分,通过出舱活动,航天员可以进行航天器的在轨维修和故障排除、有效载荷的布放、回收和在轨维修以及大型航天器(如空间站)的在轨安装构建等任务。这些任务的完成需要航天员穿着舱外航天服在空间失重环境下进行。失重状态下人的运动和作业方式与在地球表面的重力状态下完全不同。为了完成这些出舱活动任务,航天员必须熟练掌握失重状态下运动和作业的规律和技巧,需要通过地面上模拟的失重环境对航天员进行大量的训练。  相似文献   

15.
长期航天飞行任务对航天员乘组提出独特的生理、环境及心理要求,直接影响到航天员在太空生活和工作的能力。对长期工作在隔离、狭小环境中的团队进行的大量研究表明,这些团队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心理和绩效问题。研究还表明,虽然环境因素起着重要的作用,但许多问题仍应归因于人际摩擦,这种摩擦对每个人的影响不同。因而,作为应对机制,乘员常常会出现不适应行为(用适应不良行为来应对摩擦)。 尽管多数人缺乏更好地应对长期航天飞行的心理挑战的关键技能,但大多数这样的技能都是可以习得的;因此,可以设计训练程序为乘员提供有效的领导、协作及自我照管策略,这将有助于使适应不良行为减至最小。本报告的目的一是回顾训练文献,确定最佳的训练教育方法,并将之用于美国航天员考察队伍的心理技能训练;二是提出针对航天员乘组的心理训练程序,并详细描述训练程序的结构和内容。  相似文献   

16.
吴国兴 《航天》2009,(4):32-35
58航天员太空行走如何训练? 航天员的太空行走训练有基础训练和专门训练两种。基础训练是让航天员学会在太空失重环境中如何控制自己的身体运动,当然也包括如何穿脱舱外航天服;专门训练是学习如何完成太空行走任务。  相似文献   

17.
吴国兴 《航天》2009,(5):35-37
62,航天员太空行走有哪些训练设备?航天员太空行走的训练设备有很多,归纳起来可分为四大类:1-g模拟设备、失重飞机、水下训练设备和专用训练设备。在这四大类设备中,最常用的是失重飞机和水下训练设备。水下训练设备主要是中性浮力水池,这是航天员太空行走训练的必备设备,是在地面模拟太空失重环境的比较理想的一种方法。专用训练设备包括虚拟现实技术、  相似文献   

18.
士元 《中国航天》1997,(12):38-40
载人航天故事(二)士元二、太空行走第一人在载人航天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人在太空行走已不算什么新鲜事了。尤其是美国和俄罗斯航天员,为了建造和修理空间站,他们经常到太空去漫步,进行各种试验和维修工作。美国航天员在太空修理哈勃望远镜时,一呆就是几个小时,而...  相似文献   

19.
洪菁菁 《航天员》2009,(4):56-57
信息时代,要获取答案并非难事。难的是怎么去真切地体验。航天领域早已告别了神秘,走向开放。但对大多数人而言,“航天”毕竟还是个遥远而陌生的词汇,他们对置身其中的标志性人群——航天员——的认识,恐怕也只是停留在熟悉的陌生人阶段。在航天员的童年、少年以殛青年时代,  相似文献   

20.
鲁波特 《航天》2014,(4):36-40
常言道:“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此话对航天这一高危行业来说,真是再合适不过了。去太空探索的航天员在执行真实的任务之前,都需要在地球上搭建的模拟太空环境中进行训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