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航天某重大工程是通过关键技术攻关与飞行试验演示验证的高新工程,其研究性飞行试验项目每发验证目的不同,每发飞试产品技术状态均不同,是一项复杂的多耦合的系统工程。我国传统航天型号研制周期较长,立项后一般分为方案(模样)阶段、初样阶段、试样阶段、定型阶段,产品从立项研制到完成首飞需要近五年研制周期,而进入定型阶段则需要近十年的周期。因此,相比航天传统型号,某重大工程研究性飞行试验项目既不是预研,  相似文献   

2.
<正>一、前言随着国家装备研制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入,对航天型号预研和研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国家重大科技工程不仅要求完成地面试验验证和关键技术攻关,还要完成若干次飞行试验验证,确保关键技术全面攻克后,才能转入型号研制。因此,现阶段的科技工程具有以下特点:既有型号研制很强的刚性进度要求和高标准的保成功质量要求,同时又有预研项目探索性强的特点。大量无法在地面试验中考核的  相似文献   

3.
《航天器工程》2017,(5):135-139
为验证新一代载人飞船返回舱新气动构型、可重复使用等关键技术,研制多用途飞船缩比返回舱,并开展关键技术在轨演示验证飞行试验,探索并实践预研成果与型号相结合的创新研制管理模式,采用一步飞行产品投产,按照方案阶段和飞行演示阶段规划研制流程,对照卫星和飞船等航天器开展全生命周期计划管理和关键节点调度,制定适应性产品保证体系,实施产品分类质量管控,圆满完成项目研制和飞行任务实施,达到了预期试验目的。该项目研制实现了预研项目与型号研制的有机结合,拓展了研发范畴,为提升研发成果探索了新路径。  相似文献   

4.
《航天器工程》2016,(1):131-140
欧洲"过渡试验飞行器"(IXV)是在欧洲未来运载器预备工程(FLPP)框架下研发的飞行试验器,主要用于演示验证升力体高超声速再入技术。2015年2月11日IXV成功回收,标志着欧洲在飞行器再入返回技术上实现了新的突破。文章介绍了IXV的发展历程、飞行试验情况,以及主要设计要求和技术指标,梳理了空气动力学、热防护系统(TPS)、制导导航与控制、回收等关键技术的解决途径,可为我国开展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正>2019年6月5日12时06分,我国首次固体运载火箭海上发射技术试验在黄海海域顺利实施。"长征"十一号海射运载火箭飞行正常,成功将"捕风"一号A、B卫星及5颗商业卫星送入预定轨道,试验取得圆满成功。此次试验突破了海上发射稳定性、安全性、可靠性等关键技术,考核了海上发射火箭、卫星、发射平台、测发控等各系统间的匹配性和兼容性,验证了固体运载火箭海上发射技术的可行性和发射流程的合理性,探索形成了我国海上发射管理模式,试验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以电气系统最小化为设计原则,对运载器电气系统设计模型、系统架构及轻质化、产品布局与结构一体化、多运载器自识别、通信站点RT地址自配置、不同运载器飞行参数自匹配等关键技术开展研究,提出了一种自适应轻质化运载器电气系统方案并工程实现。通过6套运载器应用验证试验,本运载器系统减重效果明显,电气系统架构及关键技术、功能性能指标满足应用需求,提升了多运载器系统的可扩展性与使用灵活性,为后续智能运载器及运载器间协同控制等技术的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在国内首次利用成熟的低成本火箭弹平台,开展超声速(马赫数>3)飞行试验的嵌入式大气数据传感系统技术研究。针对嵌入式大气数据传感系统的求解算法,测量系统和误差影响等关键技术问题,建立基于神经网络技术的求解算法和设计飞行试验方案,并完成飞行试验和数据分析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基于神经网络技术的求解算法具有较好的鲁棒性和较高的求解精度。测量结果与雷达测量结果基本吻合,验证了算法设计;测量结果相对于雷达测量结果,静压平均相对误差约为5.2%,最大相对误差18.8%;马赫数平均相对误差4.2%,最大相对误差14.9%。攻角和侧滑角的测量结果与理论弹道结果变化趋势接近。研究结果可为相关飞行试验技术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质量与可靠性》2005,(2):42-44
确保型号飞行试验“一次成功”技术保障分析方法是航天科工集团公司(以下简称集团公司)某型号研制工作实践中的经验总结,该方法是在型号完成阶段性研制工作后,围绕确保飞行试验成功这一中心任务,由总体是各分系统对设计,生产,试验,直至发射,飞行全过程中的每一个分系统,每一个产品和每一个环节中制约产品正常工作的因素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对分析中发现的薄弱环节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及进行有重点的试验验证,以达到确保飞行试验“一次成功”的目的。确保型号飞行试验“一次成功”技术保障分析是一项系统性强,涉及面广,对保证型号飞行试验“一次成功”有重要意义的工作方法,该方法体现了“预防为主”的理念,具有工作关系顺畅主动,有助于提高型号研制质量,利于保证型号研制进度,有效降低故障归零及试验验证成本等特点,是质量管理和质量控制的一种创新,确保型号飞行试验“一次成功”技术保障分析方法的实质体现了全面质量管理的思想,是集团公司开展质量经营,深化全面质量管理的有益探索和实践。  相似文献   

9.
试验卫星是针对空间技术创新发展需求,专门用于对航天新器件、新材料、新设备、新技术、新体制和新概念等进行空间飞行试验验证的卫星总称。试验卫星作为空间飞行试验验证平台,是降低航天风险和成本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嫦娥二号卫星技术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嫦娥二号卫星是我国的第二颗月球探测器,作为探月工程二期的先导星进行飞行试验,并试验探月工程二期的部分关键技术,以深化月球科学探测。文章介绍了嫦娥二号卫星在轨道设计、高灵敏度X频段深空应答机等6方面的技术特点及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1.
为短时间内在有限的几次飞行试验中突破并掌握交会对接技术,通过对地面验证试验的需求分析与整合,规划和设计了一系列系统级综合试验;采用局部模拟与整体模拟相结合、单一环境与综合环境相结合、试验与仿真相结合等方法开展了系统级验证试验,获得了大量的试验数据;并应用多种数据评估技术对试验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提高了试验数据的有效性。这些工作的开展为交会对接的地面验证试验技术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赵新 《中国航天》2014,(1):46-47
制导与控制系统是运载火箭的大脑与神经中枢,承担着实现运载火箭飞行轨迹、姿态以及轨道精确控制的功能,保证运载火箭沿预定的轨道稳定飞行,确保航天运输器将卫星、飞船、空间探测器等飞行器准确送入预定轨道,降落在指定的位置。在嫦娥三号探月任务中,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一院控制系统研制团队,担负着运载火箭整个控制系统的研制工作,包括制导系统、姿控系统、箭上综合、地面测发控系统4大系统设计,以及飞行软件、测发控软件编制与验证,仿真试验、综合试验等大型试验。  相似文献   

13.
靳力 《航天器工程》2008,17(3):35-35
2008年4月初,天津大学成立航空航天研究院,将围绕载人航天与探月工程、大型飞机等重大工程开展研究工作,研究院2009年将招收研究生。新设立的研究院,研究领域涉及飞行力学、制导与控制、推进理论及技术、航天航空新材料、航空发动机与热防护技术、航空航天一体化技术、信息处理与通信技术等。  相似文献   

14.
正新状态,新挑战作为载人航天三期工程的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十一号的意义重大,肩负着为空间站任务进行技术验证的重任。相对于前期载人飞船,神舟十一号提高了轨道高度,并且要首次停靠飞行一个月,首次进行组合体偏航飞行。新的轨道,新的姿态,都给热控提出了新的挑战。原来的设计不适应新的环境了,带来的最大问题是飞船会经历从未经历过的极端高低温工况。其中飞  相似文献   

15.
提出了一种固体发动机纤维缠绕复合材料壳体热承载能力分析的工程方法。针对某发动机燃烧室纤维缠绕壳体材料,利用NOL环试样测定了不同温度下的强度保持率,计算了其热承载能力,并结合缩比容器的高温强度试验对其进行了验证,理论分析结果与试验结果误差为7%;最后,利用所提方法预估了某发动机壳体结构的高温承载安全系数,该发动机通过了飞行试验考核,验证了该分析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陈文曲  李路路  陈健 《火箭推进》2011,37(6):30-33,37
为满足某推进分系统压力调节流量范围大、控制要求精度高、可靠性高且需满足长时间在轨使用的要求,研制了一种高精度金属膜片式气体减压阀。对该逆向卸荷金属膜片式气体减压阀的方案设计、结构特点、关键技术以及达到的技术指标进行了总结,并给出了飞行试验验证结果,经飞行试验验证,减压阀飞行工作状态良好,满足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17.
应用验证是对国产元器件在上装应用前开展的一系列试验、评估和综合评价工作,评价元器件研制的成熟度和型号装备应用的适用度,以确定其在型号装备的可用度.本文对元器件应用验证的技术内涵、方法和平台、技术流程、关键技术及其与系统工程的关系等进行了分析研究.通过型号装备研制中的应用验证工程实践,剖析了对装备应用要求了解不足和理解不...  相似文献   

18.
跨大气层和空间区域飞行器的液体推进剂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廖少英 《上海航天》2006,23(5):38-41
根据大气层飞行环境与机动飞行特点,以及空间飞行环境与液体推进剂特点,分析了跨大气层和空间区域飞行器的保证重力场和失重状态下均无夹气液体输送、控制液体推进剂质心位移、剩余推进剂空间排放和重复使用等液体推进剂管理技术要求。阐述了相应的关键技术,如包括无夹气输送、液体质心位移控制、失重状态下的流体动力、参数确定和结构设计等管理模式确定,以及包括模型参数确定、模型、状态模拟和验证等的管理模式试验。  相似文献   

19.
恢复航天飞机飞行和改进航天飞机,是美国固体火箭行业1988年优先考虑的一件大事。为此,莫顿锡奥科尔公司进行了缩比发动机,短长度发动机、全尺寸发动机等的点火试验,并在3月和7月向 NASA 的肯尼迪航天中心各交付了一套用于飞行的固体火箭发动机。并进行了两发研制发动机、两发鉴定发动机和一发生产检验发动机的全尺寸点火试验。在鉴定发动机试验中,使发动机承受了侧向载荷。试验证明新接头的位移小于旧接头,在侧向载荷作用下没有开启。生产检验发动机的试验验证了现场接头和喷管——壳体接头对主要人为缺陷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20.
神舟飞船结构与机构分系统研制及飞行结果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神舟飞船结构与机构分系统的任务与功能,分析总结了结构与机构分系统的研制过程、突破的关键技术和技术创新点,介绍了飞行试验的验证情况并对此进行了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