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根据10月20日在网上发布的一项采购通告,NASA已针对拟用来把一块小行星样品拖至月球空间以由宇航员随后造访的一个航天器平台启动了分两步走的招标程序。该航天器称为"小行星转向机器人任务"(ARRM),属于"小行星转向任务"(ARM)的无人部分。有意为该航天器提供平台的厂家可从NASA申请第一阶段方案  相似文献   

2.
<正>由于政府今年早些时候宣布要将其砍掉,加之缺乏国会支持,NASA"小行星转向任务"(ARM)项目现已处于"有序收尾"阶段,但其某些关键技术研发工作将得以保留,以便用于其它任务。NASA总部ARM计划主管盖茨6月13日在小天体评估组(SBAG)的一次会议上称,在白宫公布的2018财年预算蓝图文件提出要砍掉这项任务几周之后,该项目于4月份从局领导那里收到了"撤回经费通知"。ARM任务拟把一个无人航天  相似文献   

3.
正特朗普政府3月16日公布了2018财年预算案。预算案提出要砍掉NASA的"小行星转向任务"(ARM)和几个地球科学项目。但同许多其它部门相比,预算案提出的NASA经费削减幅度并不大。按该预算案,NASA2018财年的预算将是191亿美元,比2016财年实际获得的192.85亿美元低约1%。同其它政府部门一样,NASA目前  相似文献   

4.
正2018年12月11日,据NASA网站报道,来自NASA"奥西里斯·雷克斯"(OSIRIS-REx)任务的数据显示,在小行星"班努"的粘土中发现了水。在2018年8月中旬至12月初的任务接近阶段,探测器从地球出发,飞行了2 200 000km,于12月3日抵达距离"班努"19km的位置。在这段时间里,地球上的科学团队将探测器上的3个仪器对准了"班努",开始对这颗小行星进行首次科学观测。OSIRIS-REx是NASA首个小行星采样返回任务。  相似文献   

5.
吴国兴 《航天》2014,(9):34-39
本刊在今年第6期和第8期介绍了把小行星作为武器的威力,本文介绍了美国小行星任务的三个阶段以及每一阶段的主要任务和关键技术。重点分析第二阶段和第三阶段中美国航宇局(NASA)没有公开说明的部分,即第二阶段的月球远程逆行轨道和第三阶段中航天员的作用和任务。作者认为:月球远程逆行轨道与小行星重定向没有明显关系,该轨道主要是用来部署小行星太空武器,它是小行星武器的理想轨道;在第三阶段中用自动化装置或机器人即可完成在小行星上采集样品,完全不需要航天员,航天员到上面的真正目的是完成小行星的武器化改装,即将自然小行星改装成真正的太空武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刊立场。  相似文献   

6.
子力 《中国航天》2007,(12):38-41
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的"黎明"小行星/矮行星探测器9月27日在卡纳维拉尔角空军站由德尔它2火箭发射成功,将执行一项前所未有的探测任务,对小行星带中最大的两个天体灶神星小行星和谷神星矮行星进行探测。除因一艘船意外闯入大西洋上的火箭落区而使发射推迟了14分钟外,当天的发射进展顺利。  相似文献   

7.
2017年1月4日,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在"发现"(Discovery)项目最后一轮的5项候选任务中,选定西南研究所提出的"露西"(Lucy)和亚利桑那州立大学提出的"灵神星"(Psyche)两项小行星探测任务,金星大气成分测量、金星全球成像和近地小行星成像任务落选。这两项任务按计划2021年后陆续实施,将极大拓展人类对太阳系形成与演变的认识。  相似文献   

8.
《航天器工程》2013,(6):52-52
<正>据美国约翰逊航天中心网站2013年9月27日报道,NASA在其2014年预算中希望捕获一颗小行星并使其更接近地球,以用于载人航天探索和今后的研究。NASA将在位于休斯顿的月球与行星研究所举办一个为期3天的专题研讨会,就有关捕获和重新定位小行星、近地小行星的威胁以及其他话题的96个想法进  相似文献   

9.
<正>2.2天文导航作为主要导航手段(1)深空一号的自主天文导航1998年10月24日发射的深空一号是NASA新千年计划中的第一个任务。在发射之后的9个月内,深空一号就成功地测试了全部12项的新技术,还进行了小行星布莱叶的近点飞行。在  相似文献   

10.
《中国航天》2011,(8):46-46
在飞行超过27亿公里后,NASA“黎明”探测器7月15日进入绕灶神星小行星运行的轨道.成为绕太阳系小行星带中天体做轨道运行的首个人造探测器。灶神星直径约530公里.是小行星带中第二大的天体,也是太阳系中最亮的小行星,有许多秘密有待破解。“黎明”探测器耗资4.66亿美元.发射于2007年9月。灶神星是它此次探测任务的第一站。它将测绘灶神星表面。  相似文献   

11.
科技信息     
《航天器工程》2008,17(1):114-115
美国著名科普杂志评出2007年航空航天最佳科技成果;NASA拟将人类送往近地小行星;俄罗斯研制纳米“液体盔甲”;英国推出厕所卫星定位系统解决内急问题;加科学家在勇气号车轮上发现火星有水证据。  相似文献   

12.
空天瞭望     
<正>NASA为木卫二任务选定仪器5月26日NASA宣布为拟开展的一项木卫二探测任务选定了9台仪器。这些仪器方案是从科学家们去年提交的33项方案中选出的,将装到一个探测器上,旨在确定木卫二是否能支持生命存在,但未必能确定那里目前是否存在生命。NASA总部木卫二计划科学家尼布尔称,这些仪器将增加人类对木卫二尚十分有限的知识,有助于研究其宜居性。9台仪器中包括用于拍摄木卫二表面高分辨率图像的相机、  相似文献   

13.
<正>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 2019年6月27日宣布,选定"蜻蜓"无人机探测器作为其"新边疆"中级行星科学任务系列的下一项任务。"蜻蜓"是入围决赛阶段竞争的两项方案之一。最终落选的另一方案称为"彗星宇宙生物学探测取样回送"(CAESAR,简称"凯撒")。NASA在2017年12月挑选出  相似文献   

14.
位于休斯敦的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2月12日下午宣布,无人探测器“鞋匠尼尔”(NEAR Shoemaker)号(又称“近地小行星约会”)成功降落到“爱神”(Eros)小行星上,并向地球发回了信号。它标志着人类有史以来第一次完成了将人造飞行器送上小行星的壮举。这一太空奇迹正好发生在西方的“情人节”(2月14日)前夕,西方媒体称之为“‘鞋匠’亲吻‘爱神’”。  相似文献   

15.
正"起源光谱释义资源风化层辨认探测器"(OSIRIS-REx)是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首次进行的小行星采样返回任务,是"新边疆"计划中继"朱诺"木星探测任务和"新地平线"冥王星探测任务之后的第三个任务。该任务于2016年9月8日采用"宇宙神"5-411运载火箭发射,主要目标是采集原始碳质小行星样品并返回地球,进行详细的实验室分析,使科学家更多了解太阳系起源和生命起源,增强对近地空间危险和资源的深入了解,以及作为先驱者服务于未  相似文献   

16.
<正>五、首席专家制任务的运作方式1.方案的确定首席专家制任务与核心任务运作方式的最大区别在于方案的确定过程,即A阶段前和A阶段。核心任务的方案确定过程,是根据国家研究委员会(NRC)的"十年调查报告"和"科学探测路线图",由科学任务部发布NASA研究公告(NRA)征集方案,或是由科学任务部指令某个NASA下属航天中心提出早期方案。对于首席专家制任务而言,其方案确定过程带有强烈的竞争性。首先是通过发布"机会公告"(AO),  相似文献   

17.
《中国航天》2010,(12):18-18
美国国会众院9月29日以304票赞成、118票反对的投票结果通过了一项至关重要的NASA授权法案,为航天飞机加飞一次和开展载人小行星与火星探测铺平了道路。法案提出2011财年为NASA拨款190亿美元,  相似文献   

18.
2007年,NASA在空间探测、地球认知以及国际空间站建设方面都取得了新的进展。在航天飞机三次成功飞行之后,国际空间站的规模再度扩大,这为NASA“重返月球”建立永久月球基地以及母终的火星旅行奠定了基础。在这一年里,NASA启动了火星和小行星带空间探测计划,同时,地球科学卫星也获得了许多重要发现,如发现南极冰流下的水路如何影响海平面和发现世界上最大的冰架变化。  相似文献   

19.
广 《中国航天》2010,(8):10-11
<正>白宫6月28日推出了全新的美国国家航天政策。新政策旨在加强国际合作,并重申要在2025年前派宇航员造访一颗小行星。这份14页的航天政策文件不只涉及奥巴马总统2月份提出的NASA新设想,即把美国载人航天的目标从重返月球转向造访小行星和火星,还触及对地观测、空间碎片和空间安全方面的未来需求。  相似文献   

20.
左永亮 《航天员》2013,(1):24-26
随着深空探测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发现了月球极点上冰层的存在。发现了在火星上可能存在过生命的繁荣时期,采集了包括太阳风粒子(NASA“起源号”探测器)、彗星颗粒(NASA“星尘号”探测器)、小行星岩石(日本“隼乌”号探测器)等珍贵样本,世界航天事业快速地向深空领域迈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