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2019年9月19日14时42分,"长征"十一号固体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以"一箭五星"的方式将"珠海"一号03组5颗卫星送人预定轨道。"珠海"一号03组卫星包含1颗第二代视频微纳卫星和4颗第二代高光谱微纳卫星。"长征"十一号固体运载火箭由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抓总研制,是目前我国唯一一型可以通过陆地和海上发射的运载火箭。此次发射是"长征"十一号火箭继  相似文献   

2.
正2021年7月9日19时59分,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长征"六号运载火箭点火升空,随后将"钟子"卫星星座02组卫星准确送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钟子"卫星星座02组卫星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所属的航天东方红卫星有限公司抓总研制。"长征"六号运载火箭由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研制,属于新一代无毒、无污染低温液体快速发射三级火箭,可执行多种轨道发射任务,支持单星发射、多星发射和搭载发射,700km太阳同步轨道运载能力可达1t。  相似文献   

3.
<正>6月15日11时00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采用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首颗X射线空间天文卫星"慧眼"。同时,此次发射还搭载了乌拉圭New Sat-3小卫星和珠海一号微纳卫星星座2颗首发卫星OVS-1A和OVS-1B。上级有关部门领导,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董事长雷凡培、副总经理杨保华等在发射现场指导发射。  相似文献   

4.
按照最具权威的世界卫星咨询机构——欧洲咨询公司的分类方法,遥感卫星市场包括民用和商业对地观测卫星.本文将对2012年民用和商业对地观测卫星市场进行慨述和分析. 一、2012全球遥感卫星发射情况 2012年全球共发射了11颗遥感卫星(不包括遥感技术试验和科学研究卫星),其中中国发射了3颗(资源3号、天绘1号02星和环境1C),法国发射了2颗(斯波特6和昴星团1B),印度发射了1颗("雷达成像卫星"1),韩国发射了1颗("韩国多用途星" 3),俄罗斯发射了1颗(老人星V1),白俄罗斯发射了1颗(白俄星),委内瑞拉发射了1颗("委内瑞拉遥感卫星"1),土耳其发射了1颗(突厥2).  相似文献   

5.
正2018年4月10日12时25分,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长征4C运载火箭成功执行"一箭四星"发射任务,将遥感卫星31-01组卫星及微纳技术试验卫星顺利送入预定轨道。遥感卫星31-01组卫星由3颗卫星组成。遥感卫星31-01组卫星及1颗微纳技术试验卫星均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五院所属的航天东方红卫星有限公司抓总研制,主要用于开展电磁环  相似文献   

6.
正2018年10月9日10时43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C运载火箭(及"远征"一号S上面级)成功发射"遥感"三十二号01组卫星,此次发射是"远征"一号S上面级的首次发射。"遥感"三十二号01组卫星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所属航天东方红卫星有限公司抓总研制,主要用于开展电磁环境探测及相关技术试验。"长征"二号C运载火箭(及"远征"一号S上面级)由中国  相似文献   

7.
阳光 《中国航天》2010,(3):21-24
<正>三、欧洲欧洲阿里安5火箭2009年进行了7次发射,包括1次一箭四星、4次一箭双星和2次单星发射。7次发射创下了该火箭单日历年度发射次数纪录。2次单星发射中,一次发射的是美私营公司的"地星"1移动通信卫星,另一次发射的是法国"太阳神"2B侦察卫星。  相似文献   

8.
正2021年6月18日14时30分,"长征"二号C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实施发射,将"遥感"三十号09组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遥感"三十号09组卫星主要用于电磁环境探测。任务还搭载发射了"天启"星座14星,其是一颗微纳卫星,装载了数据采集载荷,作为地面网络的补充,可实现地面网络覆盖盲区的数据采集。"长征"二号C运载火箭是一型常规液体运载火箭,由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研制。这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375次发射。  相似文献   

9.
发射消息     
《中国航天》2015,(4):60-61
<正>日本H-2A-202型火箭2月1日在种子岛航天中心发射了"情报收集卫星(IGS)雷达预备机"。"雷达预备机"是IGS侦察卫星系统2颗第二代雷达卫星的在轨备份星,用于保证在现有工作卫星出问题时仍能继续收集相关情报。2颗工作卫星"雷达3号机"和"雷达4号机"已分别于2011年12月和2013年1月发射。IGS系统卫星由三菱电机公司研制,由内阁卫星情报中心运行。此次发射前,  相似文献   

10.
<正>印度"极轨卫星运载器"(PSLV)XL型运载火箭8月31日在斯里哈里科塔岛萨迪什·达万航天中心发射了"印度区域导航卫星系统"(IRNSS)的一颗地面备份卫星,即IRNSS-1H,拟用于替换3台星钟已全部报废的IRNSS-1A。但因整流罩未能分离,这次发射以失败告终。本次发射是印度今年的第5次发射,也是PSLV火箭今年第3次飞行。这也是PSLV火箭20年来的首败。该火箭此前已取得了连续36次发射  相似文献   

11.
<正>北京时间2015年7月25日20时29分,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远征一号"运载火箭成功将2颗新一代北斗导航卫星发射升空,经过约3.5h飞行后,"远征一号"上面级将2颗卫星准确送入预定轨道。此次发射圆满成功,标志着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向全球覆盖的建设目标迈出坚实一步。此次发射的2颗卫星,均为地球中圆轨道卫星,也是中国发射的第18、19颗北斗导航卫星。卫星入  相似文献   

12.
阳光 《中国航天》2010,(4):18-22
<正>五、印度印度2009年进行了2次航天发射,均采用"极轨卫星运载器"(PSLV)。该火箭4月份发射了"雷达成像卫星"2侦察卫星及一颗小卫星。"雷达成像卫星"2配备X波段合成孔径雷达,能透过黑夜、云层和伪装进行侦察。据报道,卫星研制得到  相似文献   

13.
<正>2019年11月13日14时35分,"长征"六号运载火箭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实施一箭五星发射,将5颗"宁夏"一号卫星(又称"钟子"卫星)准确送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宁夏"一号卫星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所属航天东方红卫星有限公司抓总研制,主要应用于遥感探测等领域。卫星是由宁夏金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自主投资建设的商业航天项目。  相似文献   

14.
<正>2019年6月5日12时06分,我国在黄海海域用海射运载火箭"长征"十一号WEY成功发射技术试验卫星"捕风"一号A、B星及5颗商业卫星,卫星被顺利送人预定轨道,试验取得圆满成功。这是我国首次在海上实施运载火箭发射技术试验,有利于更好地满足不同倾角卫星发射需求,促进我国商业航天发展。此次试验中,"长征"十一号海射型固体运载火箭是以民用船舶为发射平合,首次实现"航天+海工"技术融合,突破海上发射稳定  相似文献   

15.
发射短讯     
正长征十一号运载火箭成功实施"一箭六星"发射据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网站2018年1月19日报道,当天,我国用长征十一号固体运载火箭以"一箭六星"的方式,成功发射吉林一号视频07星、08星和4颗商业小卫星,卫星进入预定轨道。据悉,4颗商业卫星分别为"湘江新区号"卫星、"全图通一号"卫星、"淮安号"卫星以及1颗加拿大小卫星。此次任务是长征十一号固体运载火箭首次全商  相似文献   

16.
正2021年1月24日,美国太空探索技术(SpaceX)公司利用"猎鹰" 9火箭搭载发射143个载荷,成功完成首次专用拼单发射任务,打破了印度"极轨卫星运载器"于2017年2月创造的单次发射部署104颗卫星的记录。发射情况。本次任务名为"运输者"1,由一子级已使用4次的"猎鹰"9火箭发射。火箭发射至高度约525km、倾角为97.5°的太阳同步轨道后开始释放卫星,部分卫星由搭载的"夏尔巴人" FX1及"D轨道"轨道转移飞行器送至目标轨道,30min后完成143颗卫星部署;任务完成后一子级和整流罩也全部实现回收。  相似文献   

17.
正2016年,中国发射了首批2颗全色分辨率达0.5m的商业遥感卫星"高景一号"01组。另外2颗"高景一号"02组卫星计划于2017年下半年发射,并与01组卫星组网。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启动建设的高分辨率商业遥感卫星系统"16+4+4+X",由16颗0.5m分辨率光学卫星、4颗高端光学卫星、4颗雷达卫星以及若干颗视频、高光谱等微小卫星组成。"高景一号"01组卫星为中国自主研制,能够采集到细腻的地物细节,可进行大幅宽拍摄。2颗卫  相似文献   

18.
<正>太空探索技术(SpaceX)公司2019年11月11日在卡纳维拉尔空军站采用"猎鹰"9-1.2型火箭发射了"星链"低轨宽带星座的第二组共60颗卫星,任务代号"星链" 1。火箭于美国东部时间09:56点火起飞。卫星部署于火箭起飞后约61min开始进行。除"星链"卫星外,此次发射还有另两大亮点,即整流罩首次复用和同一枚第一级火箭第4次使用。  相似文献   

19.
<正>欧洲欧洲成功发射了2台太空望远镜、10颗通信卫星(7颗商业通信卫星,2颗军事通信卫星)、2颗遥感卫星、1颗光学侦察卫星和11颗科学技术卫星。2月12日,阿里安5ECA火箭在库鲁发射了"新天空卫星"(NSS)9和"热鸟"10商业通信卫星以及法国军方的"红外预警准备系统"(SPIRALE)A和B小型导弹预警试验卫星。  相似文献   

20.
正2018年8月25日7时52分,西昌卫星发射中心,"长征"三号B/"远征"一号运载火箭成功执行"一箭双星"发射任务,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第35、36颗卫星发射升空,随后,火箭上面级成功与双星分离,将其顺利送入预定轨道。此次任务是"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第6次发射,是该系统的第11颗和第12颗卫星。此前,"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已成功完成5组卫星的发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