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子力 《中国航天》1999,(9):17-18
降低航天发射成本是全球航天界正在为之努力的一个重要目标。在今年的巴黎航展上,俄罗斯的赫鲁尼切夫国家科研生产中心和美国的普惠公司展示了各自新的运载技术方案。赫鲁尼切夫中心首次展出了它的模块式运载火箭系列,而普惠公司则推出了一种高性能上面级火箭发动机方案。赫鲁尼切夫中心的系列运载火箭方案称为安加拉,由四种新一代火箭组成。该系列与美国正在研制的渐进一次性运载器(EELV)在设计思想上有类似之处。EELV火箭是为美国空军研制的,由波音公司和洛马公司各研制一个系列。除供美国空军使用外,波音和洛马还准备用这…  相似文献   

2.
<正>北京时间2015年9月20日7时01分,中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全新研制的长征六号运载火箭,成功将20颗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开创了我国一箭多星发射的新纪录。这也是中国新一代运载火箭的首次发射。长征六号运载火箭的首飞成功,标志着我国在无毒无污染运载火箭领域的关键技  相似文献   

3.
<正>2014年12月27日11时22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遥感卫星二十六号送入太空。遥感卫星二十六号主要用于科学实验、国土资源普查、农作物估产及防灾减灾等领域。遥感卫星二十六号和执行此次发射任务的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负责研制。这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202次飞行。  相似文献   

4.
发射短讯     
《航天器工程》2015,(5):157-158
<正>长征六号成功首飞实现一箭20星发射据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网站2015年9月20日报道,长征六号运载火箭成功将20颗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开创了我国一箭多星发射的新纪录。长征六号的首飞成功,标志着我国在无毒无污染运载火箭领域的关键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对于完善我国运载火箭型谱、提升进入空间能力具有重大意义。长征六号由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抓总研制,是我国新型三级液体运载火箭,主要用于满足微小卫星发射  相似文献   

5.
简讯     
简讯美空军签发EELV合同美国空军已向洛克希德·马丁、麦道、波音和阿联特公司各签发了3000万美元的渐进一次性运载器(EELV)方案设计合同。这种火箭系列将取代目前美空军所用的、采用50和60年代技术的德尔它、大力神和宇宙神运载火箭。系列中的第一种火...  相似文献   

6.
<正>此次发射为一箭双星,是"北斗"三号系统组网发射收官阶段的奠基之战,意味着"北斗"全球组网正式进入倒计时,对于"北斗"向全球用户提供全天候、全天时、高精度的定位、导航和授时服务具有重要意义。执行此次发射任务的"长征"三号B/"远征"一号运载火箭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一院抓总研制,是"长征"三号A系列运载火箭中的一员,由基础级和上  相似文献   

7.
我国航天运输系统60年发展回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航天运输系统包括一次性运载火箭、重复使用运载器、轨道转移运载器3个领域,目前一次性运载火箭仍是我国满足进入空间需求的主体。我国运载火箭起步于20世纪60年代,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共研制了17种运载火箭、9种上面级,具备发射低、中、高不同轨道和不同有效载荷的能力。对我国航天运输系统60年发展历程和主要成就与不足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8.
可重复使用运载火箭对于实现低成本、高可靠、自由进出空间具有重要作用,是提高我国进入空间能力,提升我国综合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实现助推器回收是运载火箭进行重复使用的核心技术。以运载火箭可重复使用技术为背景,从运载火箭助推器伞降回收、垂直返回和带翼飞回3种回收方式着手,充分调研了美国、俄罗斯、欧洲在运载火箭助推器回收技术领域开展的几个典型项目的方案特点和研制情况,以及我国相关技术的发展状况,分析比较其技术难点和应用前景,提出我国发展助推器回收技术的相关建议,为我国发展可重复使用运载火箭提供研究发展思路和参考。  相似文献   

9.
国外固体运载火箭技术的新进展与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毅强 《固体火箭技术》2012,(5):569-572,582
固体运载火箭作为快速进入空间的有效手段,已成为目前各国航天运输系统的重点发展方向之一。通过对国外固体运载火箭技术的发展脉络进行分析,研究其发展历程及特点,从四方面总结出其发展趋势,即向低成本、高可靠、快速机动发射发展;向固体运载与导弹技术共用发展,深层次拓宽军民融合领域;向与捆绑式运载火箭的大型固体助推器技术共同发展,并充分利用成熟技术;向模块化、可扩展化设计发展。最后,对国内发展固体小型运载火箭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0.
子力 《中国航天》2002,(7):17-21
1957年8月27日,前苏联塔斯社发表了一则轰动全球的公告:8月21日,世界上第一枚多级远程弹道火箭向太平洋进行全程发射试验成功。公告宣称,火箭试验进展顺利。经过短时间的远距离飞行之后,火箭在预定区域降落,完成了一次前所未有的飞行。一个半月后的10月4日又传来了振奋人心的消息:卫星号运载火箭把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送入了预定轨道。要探索太空,把航天器送入轨道,离不开航天运载工具。世界上目前使用的航天运载工具均为运载火箭,其中大部分是一次性使用的,只有美国和前苏联研制出了可部分重复使用的航天飞机。运载火箭被称作是通往太空的“天梯”,而前苏联/俄罗斯在这一领域具有超强的实力。前苏联不仅是世界上第一个用火箭成功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它在航天领域创下的多项第一和其它辉煌业绩也都与其运载火箭的卓越表现密不可分。有很多年,前苏联的航天发射次数稳居世界第一。前苏联/俄罗斯的运载火箭分为多个系列,用于满足不同的发射需求。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重型运载火箭液氧管道中的间歇泉现象并设计有效的抑制方法,调研分析了不同领域中间歇泉的研究现状及低温领域间歇泉的特点。揭示了低温推进剂管道中间歇泉的动态特性和产生机理,提出了重型运载火箭间歇泉抑制方法。研究表明:1)低温领域发生间歇泉的管道结构参数、热流输入方式、液体性质与其他领域相比有较大不同;2)减压沸腾是间歇泉产生的主要原因,弹状气泡不是低温管道中产生间歇泉的必要条件;3)间歇泉过程中会出现剧烈的压力降低和突增现象,在恶劣工况下压力波动可达兆帕量级;4)根据重型火箭的管路布局方式,可选择氦气注入或者外界热流引起循环流动的方法来抑制间歇泉。  相似文献   

12.
发射消息     
《中国航天》2005,(3):44-44
美国航宇局1月12日在卡纳维拉尔角使用波音一次性运载系统公司的德尔它2-7925-9.5运载火箭发射了“大冲撞”彗星探测器。该探测器由1020公斤的飞越器(轨道器)和370公斤的撞击器组成,其中撞击器将在今年7月4日撞向坦佩尔1彗星,以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3.
《中国航天》2015,(4):63
<正>首都航天机械公司(二一一厂)隶属中国航天科技集团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是我国规模最大的运载火箭总装集成企业,唯一的氢氧发动机制造企业。公司先后从事飞机修理制造、运载火箭研制生产等工作,在航空、航天两大领域均取得了辉煌成绩。截至2014年底,研制生产项目共15个型号、139发火箭,占长征系列火箭发射的68.5%;曾用不到两年时间,圆满完成了舱外航天服承力结构主体研制任务;目前正在研制以长征五号、长征七号为代表的新一代运载火箭,以及应用于长征五号火箭的一级大氢氧发动机和二级氢氧发动机。先后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高技术武器装备发展建设工程突出贡献奖"、"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突出贡献集体"、"首次月球探测工  相似文献   

14.
李岩  蔡远文 《航天控制》2005,23(4):64-69
简要介绍了PXI总线技术的发展情况,阐明了PXI技术的优越性及其在军事航天领域应用的重要意义。参考现有产品资料,设计了基于PXI总线技术的运载火箭测试发射控制系统的硬件组成和软件框架。该技术的应用将进一步推动运载火箭测试发射系统的智能化、通用化和小型化,从而提高运载火箭的整体性能。  相似文献   

15.
预测国际公司在最近完成的《一次性运载火箭市场》预测报告中说,今后10年,全球运载火箭供应商共将生产636枚一次性运载火箭,价值480亿美元。报告称,政府仍是运载工业的最主要用户,占2007年全球总发射次数的66%,且这一趋势10年内不会改变。报告作者爱德华兹说,对地球同步和非地球同步卫星通信容量的需求预计会出现回升,政府需求量依然会很大,而这些都表明,  相似文献   

16.
简讯     
波音、通用动力和马丁·马里埃塔/麦道联合小组已被美空军选中承担高级运载火箭(ALS)的初步设计工作.美空军称,在以后4-6个星期中,当谈判结束后,将与这三家中标者签订系统设计和技术验证的合同.每家承包商至少可以有24个月的时间来进一步完善他们的设计构想,而最后从其中选出一个方案来.这次洛克韦尔、休斯飞机公司和美国太空助推器公  相似文献   

17.
《航天》2014,(12):5-5
11月20日,搭载遥感卫星二十四号的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遥感卫星二十四号主要用于科学试验、国土资源普查、农作物估产及防灾减灾等领域。这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199次飞行。此前的11月15日,搭载遥感卫星二十三号的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成功将遥感卫星二十三号送入太空。遥感卫星二十三号主要用于科学实验、国土资源普查、农作物估产及防灾减灾等领域。  相似文献   

18.
长风 《卫星应用》2012,(5):29-32
为全面提高中国运载火箭的整体水平和能力,满足未来30~50年航天发展的需求,保持中国运载技术在世界航天领域的地位,需尽快研制新一代运载火箭。根据"高可靠、低成本、无毒、无污染、适应性强、安全性好"的目标,新一代运载火箭的研制工作将坚持"通用化、组合化、系列化"的设计思想,按照"一个系列、两种发动机、三个模块"的发展路线,统筹规划、分步实施。长征5号运载火箭是新一代大型运载火箭系列的基本型,为一种  相似文献   

19.
<正>2023年7月12日09时00分,由蓝箭航天空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蓝箭航天”)自主研制的“朱雀”二号遥二运载火箭在我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按程序完成了飞行任务,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朱雀”二号遥二火箭是全球首枚成功入轨的液氧甲烷火箭,也是国内民商航天首款基于自主研制的液体发动机实现成功入轨的运载火箭,填补了国内液氧甲烷火箭的技术空白,意味着我国首款大推力液氧甲烷发动机通过飞行验证,标志着我国全面掌握液氧甲烷运载火箭关键技术,具有里程碑式意义。  相似文献   

20.
据报道,欧洲新一代运载火箭阿里安-6在法属圭亚那的新发射台选址确定后,法国空间研究中心(CNES)期望该型火箭能在今年7月进入"设计冻结"阶段。阿里安-6是欧洲为将来更好地适应迅速发展的商业发射市场,同时为欧洲政府提供更优的卫星发射服务而研制的新型低成本运载火箭。尽管阿里安-5运载火箭占据了全球发射市场的50%,但政府每年仍需拨付1.2亿欧元才能使其收支平衡。另外,欧洲已经受到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低成本发射服务,以及中国、俄罗斯、印度等国研制低成本运载火箭的严重威胁。阿里安-6运载火箭的研制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