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微重力煤燃烧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微重力环境抑制了煤在地面燃烧时所受的浮力影响,提供了发现煤燃烧新现象及获得更准确的煤燃烧数据的理想条件,相关研究有助于揭示煤燃烧的基本规律和浮力对煤燃烧的作用,研究结果可用于校核和发展煤燃烧模型,进而促进地面煤的高效低污染利用.综述了国内外微重力煤燃烧研究现状,介绍了最新进展和成果,并对未来研究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2.
基于凹槽火焰稳定器的煤油超声速燃烧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直联式超声速燃烧试验台上进行了煤油的超声速燃烧试验,使用了4种不同结构的凹槽火焰稳定器和多种直径的煤油喷嘴,煤油当量比0.24~1.32,引导氢当量比0.53,在多种工况下均实现了煤油的成功点火和稳定燃烧.通过测量燃烧室壁面静压分布比较不同工况下煤油燃烧性能.研究发现:凹槽结构对煤油的点火性能影响较大,较大的凹槽长深比更有利于煤油的点火,部分凹槽能在无引导氢条件下实现煤油自燃点火;试验中使用的4种凹槽均有较好的火焰稳定效果,煤油燃烧时燃烧室壁面压力平稳;煤油当量比是影响煤油燃烧性能的最主要因素.在煤油当量比相同的条件下,较高的喷注压力能够提高煤油的燃烧性能.   相似文献   

3.
故事三.外星的移植物 故事:作为邪恶实验中的一部分,外星人已经将各种各样的物体移植进了被绑架的人类身体中。受害者们在他们的身体当中发现了小型的外来物体,这才意识到他们曾经遭遇绑架。一些外星移植物已经得到了复原,在接受了科学的检测之后,人们发现它们是不可毁灭的,或者它们是一种地球上找不到的材料。  相似文献   

4.
广义的UFO通常指的是大气层或宇宙中出现的不明物体。即使人类已经掌握的观测数据十分丰富,并且这些数据很多都来自受过教育的目击者,但UFO指的到底是什么仍然很难被定义。人们不能够断定UFO一定是来自地球外的访客,这只是关于"UFO到底是什么"的一种猜想。  相似文献   

5.
档案     
《飞碟探索》2014,(9):19-19
2014年8月11日晚,休斯敦下起了暴雨。突然,云层中间出现了一个奇怪的物体,漂浮在天空中。很多目击者称,这是一个明亮的椭圆形物体,下方还有灯光闪烁,在空中盘旋。休斯敦航天局副总裁卡洛琳说,如果图片里的物体真的和人们看到的相同,那么在同一时间、不同地方、不同角度看到的人的描述,将帮助研究人员了解这些神秘的物体。  相似文献   

6.
利用ORLC编码实现任意形状工件的快速识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讨论了一种新的物体快速识别方法,这个方法非常适合于柔性自动生产线上移动工件的快速实时识别。该方法的基础是新发展的定向执行长度编码法,由此产生了一种新的物体影像样本形式,即:ORLC坐标样本。  相似文献   

7.
目击实录     
它不是UFO2001年的一个休假日,昆明某大学一位知名的教授与家人去西山游玩。在眺望美丽的湖光山色之际,张教授注意到远方天空中有一个很小很小的“物体”在移动,于是,他取出家用摄像机抓拍了一会儿。几分钟后,那个起初看不清的“物体”,逐渐向他靠近并越来越清楚———它不过是一架飞机,不是UFO。其实,这是人们应当明白的科学道理:人类肉眼的视力是十分有限的,在最佳条件下,人的视力极限是1'。人眼在观察物体时,物体与人眼会形成一个观测角。科学家把一个圆“规定”为360°,而把1°的1/60称做1',这就是说,…  相似文献   

8.
1999年元月2日17点45分左右,太阳西沉,余辉尤在。重庆朝天门广场上人山人海,人们沉浸在广场落成的欢乐之中。忽然之间,一个女孩的声音引起了人们的注意:“看,那是什么?”人们一个个抬起了头——天空中,一个奇怪的物体正在飞速掠过。这天,是重庆难得的一...  相似文献   

9.
齐郁 《飞碟探索》2012,(3):47-47
美国航空航天局的斯皮策太空望远镜已经发现了新的证据,表明行星也许能够从死亡恒星的灰烬中产生。这台红外望远镜对一颗脉冲星,即恒星爆炸后留下的残骸的周围进行了扫描,发现了一个围绕其旋转的物质盘,它是由恒星在垂死挣扎时抛出的碎片所组  相似文献   

10.
可燃冰:未来能源的希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科学家发现,南海海域某些部位有可能埋藏着大量可燃烧的“冰”,其主要成分是甲烷和水分子的结合物(CH·4H2O),学名为天然气水合物。因它80%以上的成分是甲烷,故也有人叫天然气水合物为甲烷水合物。天然气水合物是由天然气与水分子在高压和低温条件下合成的一种白色固态结晶物质,外观像冰。由于天然气水合物中通常含有大量甲烷或其他碳氢气体,因此极易燃烧。而且,天然气水合物多呈白色或浅灰色晶体,外貌类似冰雪,所以被称为“可燃烧的冰”。它燃烧产生的能量比同等条件下煤、石油、天然气产生的能量都多得多,而且在燃烧以后几乎不产生…  相似文献   

11.
《飞碟探索》2010,(4):61-61
2007年12月5日,在山东东营的东城实验中学大约5时左右,我在室外发现了照片里的情景。我不知道这是什么,刚开始的时候好像是天空中有一个燃烧的物体在不断往下落,大约持续了10分钟,它就像烟被风吹散了一样消失了。  相似文献   

12.
基于NURBS曲面的轴变形方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对基于NURBS曲面提出一种轴变形方法。该方法首先定义一条轴线,使物体上每一点与轴上一点对应,然后通过操纵轴的变形来变形物体。该方法用于三维人体模型的建立取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3.
故事:作为邪恶实验中的一部分,外星人已经将各种各样的物体移植进了被绑架的人类身体中。受害者们在他们的身体当中发现了小型的外来物体,这才意识到他们曾经遭遇绑架。一些外星移植物已经得到了复原,在接受了科学的检测之后,人们发现它们是不可毁灭的,或者它们是一种地球上  相似文献   

14.
在机器人抓取作业时,目标物体的位姿经常发生变化。为了使机器人在运动过程中能够适应物体的位姿变化,提出了一种基于高斯过程的机器人自适应抓取策略。该方法建立了从观测空间到关节空间的映射,使机器人从样本中学习,省去了机器人视觉系统的标定和逆运动学求解。首先,拖动机器人抓取物体,记录物体的观测变量和机器人的关节角度;然后,利用记录的样本训练高斯过程模型,实现观测变量和关节角度的关联;最后,当得到新的观测变量时,通过训练的高斯过程模型得到机器人的关节角度。经过训练后,UR3机器人成功抓取了物体。  相似文献   

15.
细说失重     
朱毅麟 《国际太空》2001,(11):22-25
1 失重的机理□□失重是航天飞行中最为奇妙独特和违背“常理”的现象 ,而且是在地面上最难再现和模拟的物理过程。人们在对这种现象感到无比有趣的同时 ,常常希望了解它产生的原因和机理。然而关于失重原因和机理存在着一些似是而非的 ,或者并不准确的解释。科普读物上常见的有两种解释 :一是“引力为零”;二是“离心力与地球引力相抵消 ,或相平衡”。这第一种解释是错误的。首先应当指出的是 ,“失重”是指物体失去重量 ,而不是失去重力。重量是物体对其周围相接触的物体或介质所表现出来的作用力 ;重力则是地球 (或其他天体 )对物体的引…  相似文献   

16.
近距离遭遇:一种新的挑战(一)○李应保编在美国,据说UFO故事开始于表尼斯·阿诺德的著名目击材料。147年6月24日,他在华盛顿乘坐私人飞机时,看见9个扁扁的发光的物体呈直线状在雷尼尔山附近飞行,他把这些物体的特殊运动和碟子在水面滑动相比。一位新闻记...  相似文献   

17.
路遇飞碟     
1999年10月18日晚上月时41分,克拉玛依市至准噶尔盆地腹部石西油田公路137千米段前后,新疆石油钻井探井公司驾驶员何天增等人,在车左前方目睹了一奇特物体。当天,天气晴朗,天空无云。何师傅描述该不明飞行物呈弯月状,缺口正对行车方向。刚发现时,该物体似乎停留在无名沙丘顶上不动,物体直径约篮球场大小,接近30米。物体表面是银灰色,不反光,在发现有物体靠近时,该物体慢慢从山丘顶上升起,并喷出了很大的灰白色的烟雾。同车的钻井队党支部书记刘良说,该物体喷出的雾体积很大,在月光下清晰可见,物体上还有一盏亮度很高的灯,…  相似文献   

18.
为实现固体推进剂中金属燃料动态燃烧的精细化表征,提出一种基于光场成像的固体推进剂中燃烧颗粒粒径与速度三维动态同步测量方法。构建固体推进剂燃烧光场成像测量系统,获得金属颗粒动态燃烧过程的光场图像,通过重聚焦算法得到燃烧颗粒场的重聚焦图像;进一步开展光场相机标定实验,获取深度与最佳重聚焦参数的关系曲线;利用图像分割算法对重聚焦图像中的颗粒进行识别和定位,获取燃烧颗粒的粒径大小,并结合三维粒子跟踪技术对颗粒的轨迹和速度进行重构;开展推进剂药条燃烧实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光场成像技术能够获得不同深度的颗粒信息,跟踪颗粒的动态燃烧过程,并实现对燃烧金属颗粒粒径与三维速度的同步测量。  相似文献   

19.
针对事件相机(Event Camera)输出的异步事件流信息不利于人眼观察、难以衔接应用任务且存在大量噪声的问题,介绍一种可视化及降噪算法。结合事件流能够反映场景中物体运动边缘信息的特点,利用物体运动边缘的时间和空间连续性进行降噪处理,进而利用事件数量和时间阈值双限制的方式累积事件得到事件“帧”,达到可视化、便于应用的目的。在真实数据集实验中,降噪算法可以有效处理背景噪声,在运动起始或缓慢时保存更多细节边缘事件信息,提升有效角点检测数量,可视化算法在保证帧率的同时,降低事件数量方差,提高事件“帧”信息的均匀性。实验结果证明了可视化及降噪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0.
九歌 《飞碟探索》2008,(6):48-49
是的,在生物世界里说到发光,人们首先会想到萤火虫。然而,除了这种昆虫外还有许多生物也能发光,如对一些生活在深海里的鱼类来说,发光是一种谋生的手段。夜晚常在近海作业的渔民以及常住海边的人经常能看到海面上有光带,这是一些藻类发出的,当它们受到惊扰或是大量繁殖时,似乎海洋都被燃烧了起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