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印度宇航员、空军中队长拉克什·沙尔玛(35岁)随同两名苏联宇航员于1984年4月3日乘联盟 T-11飞船进入空间,翌日与礼炮-7—联盟 T-10上的三名宇航员会面,从而使礼炮-7第一次同时载有六名宇航员飞行,他们将共同飞行一周时间。  相似文献   

2.
白宫正在重新开始讨论与苏联进行航天飞机和“礼炮号”空间站联合空间飞行的倡议。该倡议是在最近与苏联进行技术交流活动中正式提出的。这次美、苏两国制订的加强空间合作计划正值阿波罗/联盟试验十周年。下面介绍的是两国空间联合计划:火星飞行计划:在火星探测方面的联合行动是美苏空间进一步合作的标志。7月上旬美国让两名参加阿波罗/联盟对接试验计划(ASTP)的苏联宇航员,访问肯尼迪航天中心并参观7月12日发射的航天飞机/  相似文献   

3.
格奥尔吉·格列奇科是一位物理学博士,1931年5月25日生于列宁格勒。1975年1月参加“联盟17”飞船飞行,并与“礼炮4”号空间站对接,飞行29天。1977年12月10日乘“联盟26”号飞船与“礼炮—6”号空间站对接,与同伴尤里·罗曼年科在轨道上度过了96天,打破了当时由美国“天空实验室”4号机组人员创下的84天的飞行记录。1985年9月第二次上天飞行,“联盟T14”号飞船与“礼炮7—联盟T13”联合体对接,飞行8天。这时,他可能是世界上第一位祖父航天员。  相似文献   

4.
美苏自从1975年7月阿波罗—联盟对接飞行之后,双方曾打算进行航天飞机与礼炮号对接飞行。但自从苏联入侵阿富汗,导致了美苏空间合作以及空间专家互访完全中断。1984年初苏联空间研究所所长萨格德耶夫院士访问了美国空间研究中心,并参观了美国旅行者宇宙飞行器跟踪站,他在接见美国《新闻和世界》杂志记者采访时说:“苏联愿意  相似文献   

5.
七十年代后期,苏联用成熟的联盟号飞船和礼炮-6号空间站进行了频繁的载人空间飞行。与此同时,它还着手制定一系列新的计划:重新设计联盟飞船(即联盟-T 号)、研制空间站舱、研制类似于美国土星-V 的大型助推器以及两种航天飞机。苏联这个时期的空间活动颇象美国六十年代中期的情况,当时美国同时实施双子星、阿波罗、天空  相似文献   

6.
据1982年10月4日的《航空周刊》报道,日本正在对发展小型航天飞机问题进行评价研究,并且还把这项研究活动作为日本宇宙开发事业团正在进行中的未来规划研究的一个组成部分。最近出席国际宇航联合会大会的日本代表证实说,他们对小航天飞机的研究工作还处于初期的概念研究阶段。经过初步的评价研究,他们决定研制一种能载三名乘员(即正、副驾驶员及飞行工程师或飞行专家)的小航天飞机。在研究中,他们还考虑在小航天飞机上使用空气喷气发动机,为其返回地  相似文献   

7.
据法国《航空与宇宙》周刊1978年9月23报道,正在轨道上飞行的“联盟-31—礼炮-6轨道复合体”9月7日完成了一项对接接口变换的操作,对接在礼炮-6轨道站后部的联盟-31飞船与轨道站进行分离,然后对接到了轨道站的前部。完成这一金过程仅用了半个小时。完成联盟-31—礼炮-6轨道复合体改变接口操作的是联盟-29驾驶员克瓦列诺克和伊凡钦科夫,他们已在轨道上飞行了48天。而联  相似文献   

8.
1980年11月27日,苏联从拜克努尔发射场又发射了一艘联盟-T系列宇宙飞船,命名为联盟-T3。翌日,飞船与无人的礼炮-6一进步-11号轨道复合体进行了自动对接。宇航员进入礼炮站后, 马上启动了站内的各个系统。联盟-T3飞船飞行的目的在于: (1)进一步对改进型联盟T系列宇宙飞船的各个系统进行实验, (2)由于礼炮-6号在空间飞行了三年多时间,因此有必要仔细检查站内的各种设备,并置换一些磨损了的装置,以便重新确定接纳宇航员的可靠性, (3)实验不同材  相似文献   

9.
从1961年4月12日加加林首次遨游太空后,至1983年8月底为止,全世界已有十二个国家的131名宇航员(美国63名、苏联58名、其他国家10名)参加了空间飞行,其中三名是女宇航员(苏联2名、美国1名)。载人空间飞行总共进行了193次。在飞行时间上,美国天空实验室最长为84天,而苏联竟达211天,从而创造了空间载人飞行的最高纪录。据苏联透露,今年七月发射的联盟T-9与礼炮-7对接飞行,  相似文献   

10.
美航宇局发现号航天飞机从1984年4月以来,共飞行了14次;阿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从1985年10月起飞行了12次;挑战者号航天飞机从1983年4月到1986年1月飞行了10次;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由1981年4月迄今飞行12次。奋进号航天飞机从1992年5月(STS-49)开始试飞到1992年9月进行了两次飞行。从1984年4月至1992年9月有5架航天飞机,以后由奋进号航天飞机补充爆炸的挑战者号航天飞机,目前仍是4架。在8年中共飞行50次,只有一次爆炸,牺牲了7名宇航员(其中  相似文献   

11.
4年一名印度宇航员参加了苏联载人空间飞行,乘联盟 T-1l飞船进入空间与“礼炮-7”对接飞行七天,拍摄了印度次大陆资源照片,并进行了几项实验,从而使印度获得了一些地面难以得到的资料及空间实验数据。因此,引起了印度对参加苏美空间载人飞行  相似文献   

12.
今年2月6日苏联“联盟TM-2”号宇宙飞船在拜科努尔发射场发射。曾两次参加航天飞行的尤里·罗曼年科任船长,首次参加航天飞机的亚历山大·拉韦金任随船工程师。 2月8日,“联盟TM-2”号宇宙飞船与“和平”号空间站对接成功。船上两名宇航员感觉良好。他们将进行天体物理学、地球物理学、技术工程、医学及生物学等多方面的研究和试验工作。  相似文献   

13.
20 0 1年 4月 19日 ,载有 7名航天员的奋进号航天飞机发射入轨 ,开始了为期 11天的太空飞行。此次飞行的主要任务是为国际空间站送去加拿大研制的巨型机械臂。4月 19日是发射的好日子 ,这不仅是因为天气不错 ,而且还是世界第 1座空间站礼炮 - 1发射 30周年纪念日。奋进号航天飞机上的 7名航天员分属于 4个国家 ,其中 4名是美国人 ,另外 3名分别来自俄罗斯、意大利和加拿大 ,他们组成了迄今成员国籍最多的乘员组 ,充满了国际色彩。4月 2 1日 ,奋进号航天飞机与国际空间站对接成功。 4月 2 2日 ,航天员走出奋进号航天飞机 ,为国际空间站安装长…  相似文献   

14.
1984年2月8日苏宇航员——医生奥·尤·阿特科夫同另外两名宇航员一起乘“联盟 T-10”飞船飞入轨道,参加“礼炮-7”—“联盟”号轨道复合体的飞行。宇航安全问题是宇宙生物学和宇宙医学的首要任务。为确保安全曾拟定了一个措施系统计划,如根据医学标准对宇航员进行选  相似文献   

15.
欧洲空间局(ESA)为顺利地实施将要开始的全面研制和生产赫尔墨斯航天飞机的计划,最近在组织管理上采取了两项新的措施。第一项措施是将原来的两个分散独立的航天飞机管理机构,即法国的国家空间研究中心(CNES)和ESA的管理机构合并为一个新的管理机构。这个机构将由150~180人组成,设在法国的图卢兹(原CNES航天飞机管理机构也设在此处)。人员组成由原来两个机构各派出一半。  相似文献   

16.
一、“礼炮-7”再次停止使用据苏联塔斯社称,5月5日基齐姆和索洛维约夫乘“联盟 T-15”离开“和平”号太空站,7日与“礼炮-7”对接,实现了从一个太空站飞到另一个太空站的夙愿。苏联一名空间官员说,这次飞行意味着宇航员在近地空间自由飞行的开端。苏联空间飞行副指挥员布拉道夫宣称:“在空间可同时有几个空间室或舱,而主站成为轨道上的一个控制中心,宇航员可乘飞船来回往返飞行”。星  相似文献   

17.
宇宙-1443自动飞船与礼炮-7轨道站对接飞行了整五个月之后,已于8月14日分离。宇宙-1443将永远留在轨道上飞行,其再入舱已在重3吨的货船被卸完后返回地面。从8月4日开始,站上宇航员已把各种回收物和器材,如照相胶卷,冶炼出的金属样品、出过故障的设备等(共约350公斤)装进再入舱,8月23日莫斯科时间15:02在阿卡利克城东南100公里处回收了该再入舱。 8月16日,礼炮-7中的乘员又回到联盟-T9;联盟-T9同礼炮-7的后对接口脱  相似文献   

18.
6月24日,苏联发射了联盟T-6载人飞船,次日该飞船与礼炮-7—联盟T-5的轨道复合体对接。整个大轨道复合体科学仪器工作正常,宇航员自我感觉良好。根据法苏空间合作协议规定,一名法国宇航员也乘联盟T-6进入礼炮-7号轨道站。并在此站上进行科学和技术试验,试验内容包括宇宙医学、宇宙生物学、天文学及宇宙冶金学等4个学科,共计10项,这些试验是:  相似文献   

19.
简讯     
联盟-33飞船与礼炮-6对接失败 [新华社莫斯科四月十二日电] 苏联在它的宇宙航行节前夕,于四月十日发射了载有苏联宇航员鲁卡维什尼科夫和保加利亚宇航员伊瓦诺夫的联盟-33宇宙飞船,在它绕地球飞行十三圈后,于四月十一日莫斯科时间二十一点五十四分开始准备和正在运行中的礼炮-6—联  相似文献   

20.
“发现”号航天飞机于1985年6月17日至24日进行了第十八次飞行。参加这次飞行的七名乘员中有一名法国人帕特里克·博德里和一名沙特阿拉伯人苏丹·萨尔曼·沙特。另外五名乘员是:指令长丹尼尔·布兰登斯坦,驾驶员约翰·克赖顿,宇航员香农·卢西德,史蒂文·内格尔和约翰·费比恩。博德里在1982年曾做为“礼炮-7”空间站的预备乘员在苏联接受训练。他在航天飞机这次的飞行中进行了医学实验,研究失重对生理的影响。沙特是沙特阿拉伯国王法赫德的侄子,他参加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