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下滑波束导引系统是飞机在自动着陆时所采用的一种重要无线电波束导引系统。首先,简要阐述了下滑波束导引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然后,对导引系统的运动学环节及下滑耦合器进行分析,对飞机下滑波束导引系统结构进行设计;最后,在MATLAB平台下,对所设计的下滑波束导引系统进行大量仿真研究。仿真结果显示。所设计的下滑波束导引系统结构是合理的,其控制系统是稳定的,且其稳态性能也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2.
飞机侧向姿态运动的有关侧向力、力矩具有较强耦合性,且基于副翼、方向舵对侧向运动实施控制,侧向运动这些特点必然导致侧向控制系统设计的复杂性。为设计飞机偏航角侧向姿态控制系统,首先,基于飞机侧向运动的动力学方程组,建立了飞机侧向姿态控制系统全面运动结构图;然后,在分析全面运动结构图基础上,基于开环补偿原理,设计了一种飞机偏航角侧向姿态控制系统,即通过引入交叉传动比,将滚转通道的γ信号引入偏航通道,通过调节来实现基本协调转弯的控制结构方案;最后,在Matlab平台下,对所设计的飞机偏航角侧向姿态控制系统进行了大量仿真研究。仿真结果显示,通过调节可减弱飞机滚转运动和偏航运动的耦合影响,基于开环补偿的飞机偏航角侧向姿态控制系统是合理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具有三角翼、大后掠角等气动布局特点的现代超音速飞机虽然解决了飞行速度问题,但同时极易出现高空飞行的荷兰滚阻尼、航/横侧向静稳定性减小、滚摆比变大等问题。为改善飞机航/横侧运动的飞行品质,基于飞机滚转和偏航两通道的相互交联,将滚转通道舵偏信号引入偏航通道,以增强偏航角速度反馈信号,增加飞机转弯的协调性,进而设计了一种高速飞机航/横侧向增稳控制系统。通过进行大量仿真,验证了所设计的飞机航/横侧向增稳控制系统结构简单合理,在其控制规律传动比等参数选择合理时,飞机航/横侧向飞行品质良好。  相似文献   

4.
为简要分析和初步设计飞机的侧向偏离(简称为侧偏)控制系统,采用简化的一自由度滚转角运动作为侧偏控制系统的内回路,并基于飞机近似的侧向协调控制,在增加飞机侧偏距离z的反馈后,构成了一种简化的飞机侧偏控制系统结构方案,建立了飞机侧偏控制规律,分析了其纠偏原理;在MATLAB平台下,对所设计的飞机侧偏控制系统进行大量仿真研究。仿真结果显示,所设计的飞机侧偏控制系统结构方案是合理可行的,并且具有一定抗干扰能力。  相似文献   

5.
在简要分析飞机侧向控制系统运动模态基础上,对飞机γ角姿态控制系统结构方案进行设计并进行仿真验证。仿真结果显示,所设计的飞机γ角姿态控制系统结构方案及其控制规律具有良好抗干扰能力,是合理有效的,从而提出对飞行状态变化剧烈的飞机,应采用控制规律调参措施。  相似文献   

6.
首先介绍了鲁棒系统设计的参数平面法,然后采用该方法对某支线客机的侧向稳定系统进行了鲁棒设计,最生以几种不同的飞行状态为例,通过计算机仿真,对所设计的控制律参数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飞机侧向稳定系统的参数平面法设计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飞机导航系统改装时,如何使先进的导航系统与原机的自动驾驶仪交联,使飞机具有侧向制导能力,是目前国内飞机改装设计中有待研究的主要课题之一。本文系统介绍了解决这一课题中控制律仿真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8.
飞翼布局无人机抗侧风自动着陆控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嵇鼎毅  陆宇平 《飞机设计》2007,27(2):25-28,33
飞翼飞机是一种先进的飞行结构。但由于气动外形的特殊,无垂直尾翼的飞翼飞机在横侧向稳定性方面不如常规飞机。特别是在着陆阶段,极易受到侧风的干扰而使其偏离航线。本文针对飞翼飞机的特性,采用不同于常规飞机的控制律,设计了3种抗侧风控制方案。设计出的抗侧风控制系统经过仿真试验,结果显示,达到了预期的控制目标。  相似文献   

9.
现代飞机气动布局的设计导致其荷兰滚运动模态的振荡阻尼减小,使其侧向机动性、协调转弯等控制性能变差。为改善侧向控制系统性能,提高飞机的协调转弯能力,在简要分析早期侧滑转弯姿态控制系统存在的缺陷基础上,基于飞机协调转弯原理,采用开环补偿加闭环负反馈控制思想,设计了一种飞机协调转弯控制方案,该方案增大了飞机荷兰滚运动模态阻尼,减小或基本消除飞机转弯过程中的侧滑,提高飞机协调转弯控制性能。大量仿真显示,所设计的飞机协调转弯控制方案设计是合理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
结合偏差控制与总能量解耦思想,将总能量控制原理应用于飞机的横侧向控制,实现了滚转与偏航模态解耦及偏航角、侧滑角的无稳差控制。对某型运输机典型飞行状态进行了横侧向解耦控制律设计和仿真,仿真结果表明,基于飞机纵向总能量控制同样能用于飞机的横侧向飞行控制,较好地实现了偏航角和侧滑角的信号跟踪及滚转与偏航模态的解耦。  相似文献   

11.
航空发动机全程滑态变结构控制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樊丁  赵庆荣 《推进技术》2002,23(6):485-488
一种新的滑模变结构控制方法-全程滑态变结构控制首次应用于航空发动机控制系统,该控制方法能有效地缩短系统状态到达滑动模态的时间,避免了定常滑态变结构控制系统在能达阶段对扰动的敏感性,且其控制律的设计可以改善系统的瞬态性能,克服未知参数摄动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基于全程滑态变结构控制所设计的发动机控制系统,其鲁棒性要优于发动机定常滑态结构控制系统。  相似文献   

12.
简述了自动拉平系统基本工作原理,对拉平轨迹及指数拉平规律进行分析,之后设计了自动拉平耦合器和拉平着陆系统。在MATLAB平台下,建立了自动拉平着陆系统结构图,并进行了大量仿真研究。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自动拉平耦合器和拉平着陆系统参数合适、结构合理,系统工作稳定,并能满足预定的着陆参数要求。  相似文献   

13.
利用神经网络设计航空发动机全包线最优控制器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本文提出一种用神经网络拟合飞行条件、发动机工况与发动机最优控制器参数之间关系, 从而设计适合于全飞行包线范围内发动机最优稳态控制器的方案。该方案可以针对发动机分段线性化模型, 利用成熟的线性控制设计方法设计非线性控制器, 且控制器结构简单、实时性好。仿真结果表明, 所设计的发动机控制系统在整个飞行包线内的设计点及非设计点均具有良好的性能。   相似文献   

14.
为提高大迎角飞行状态下的战斗机等作战飞机控制系统的稳态精度,改善其控制系统的动态性能,对某型飞机俯仰方位控制系统结构进行改进设计。通过引入积分环节,将其俯仰方位控制系统由0型系统变为I型系统,提高了控制精度及抗干扰能力。通过合理配置俯仰方位控制系统控制规律传动比,对其动态性能也进行了有效改进。仿真结果显示:所设计的飞机俯仰方位控制系统结构合理,控制规律传动比配置恰当,对大迎角飞行状态下的飞机,其控制系统稳定性得到提高,其动、静态性能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15.
针对某型便携式导弹,研究了其初始段侧向推力与空气动力的复合控制。首先介绍了自旋导弹控制力产生机理,建立了引入侧向推力后的动力学模型,设计了相应的控制方法,并对其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表明引入侧向推力后的控制效果与加前置量的效果相近,可以达到直瞒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针对某型无人机进行融合式、双叉弯刀式2种不同形式翼梢小翼设计,对6组不同参数的小翼构型进行了基于RNAS控制方程的数值模拟计算,结果表明,双叉弯刀式小翼在气动效率的提高、横航向稳定性影响方面明显优于融合式翼梢小翼。结合数值模拟计算结果,从气动机理上对加装翼梢小翼后的纵向、横航向特性影响进行了分析,得出了2种不同形式小翼的气动特点及其各参数对气动性能的影响,其结论对中小型无人机翼梢小翼的设计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