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数据的采集和处理是制动器试验台检测系统的关键,是制动器性能试验和质量检测的基础.根据某起重机制动器试验台的特点及检测项目需求,本文设计了基于虚拟仪器技术的起重机制动器试验台检测系统,详细阐述了该系统软件部分的结构、功能及其实现,并对其数据处理方法进行了具体说明.  相似文献   

2.
针对某涡扇发动机检测设备的不足,采用基于PXI总线的控制器和数据采集卡建立某涡扇发动机综合检测系统,充分利用现代计算机的资源进行自主开发,将发动机静态校准仪、动态测量仪和振动检测仪的功能合而为一,并增加试车检测功能.这对于提高发动机作战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为了便于充电设备现场检测工作,设计了一种便携式直流充电设备现场检测系统。该系统功能具有完善的测试功能,能够方便的对直流充电设备进行检验测试,完全满足直流充电设备运行检测的需求。该系统具有小型化、便携化的优点,有利于提高现场检测效率,保证了充电设备运行的安全性及稳定性。  相似文献   

4.
飞机视情维修策略及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介绍了飞机视情维修策略的基本理论和关键技术,然后针对目前飞机视情维修检测周期决策缺乏理论支持,只能依据经验进行判定的现状,基于延迟时间模型理论,以系统潜在故障状态以及P-F间隔为出发点,以功能故障发生的风险小于可接受水平为目标,建立了单部件系统检测周期决策风险模型.着重考虑了由于检测设备及人为因素造成检测不完备性对...  相似文献   

5.
无人机捷联惯导系统测试设备的设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某型无人机捷联惯导系统(SINS)的测试问题,采用虚拟仪器技术设计出了满足系统检测需求的测试设备.简单论述了该系统测试设备的总体设计,并对其软硬件设计进行了详细介绍.该测试设备以工业控制计算机为硬件平台,所有的测试板卡都安装在工业控制计算机插槽上,利用工业控制计算机的强大功能,完成信号采集、任务管理等功能.测试平台...  相似文献   

6.
研制了一种航空直流设备综合检测系统,实现了对被测数据的滤波、放大、整形、脉冲保持和A/D转换的功能,对数据进行平均和恒虚警算法处理,对算法的实时性效果进行了验证和分析,对检测仪的工程应用价值进行客观评估,且已作为专用设备用于电磁阀、电动机构、控制活门等直流设备的性能验证和分析.该系统由PC104、SCM、FPGA、直流设备测试电路等构成,可对航空直流设备性能参数进行检测和故障诊断.对系统的硬件、软件结构和有关实验结果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7.
对导航设备的自动检测,提高检测、维修技术的精度和质量是实现飞机现代化维修手段的发展方向.本文根据导航设备自动检测系统的功能要求,提出用FPGA实现检测功能模块的设计,并应用FPGA实现了导航设备自动检测系统的通信连接.  相似文献   

8.
依据分布式控制原理及并行处理技术 ,对自动化制造系统中需连续检测的工位节点进行实时检测 ,并将检测数据通过局域网等形式动态的上传给后台计算机 ,后台计算机对这些数据进行集中处理。阐述了此检测系统中上位机和下位机的功能优化设计问题  相似文献   

9.
机载气象雷达通用维修检测系统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首先介绍机载气象雷达通用维修检测系统的功能,提出基于先进虚拟仪器平台VXI和PXI技术的设计方案,给出采用PXI技术的通用维修检测系统的软件结构.  相似文献   

10.
液体火箭发动机多Agent故障诊断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薇  李家文 《航空动力学报》2008,23(7):1341-1345
利用多Agent技术建立了液体火箭发动机故障检测与诊断系统,包括小波去噪、传感器检测、故障检测、故障诊断和系统总调度等功能.利用多线程编程、动态链接库及网络编程技术,使故障检测与诊断系统具有较高的智能性.给出了小波去噪、传感器检测等Agent的运行算例,并给出了故障检测与诊断系统的整体框架.   相似文献   

11.
传统的故障隔离程序采用常规静态故障树进行故障分析,可能会导致故障原因分析不全、故障隔离路径过于繁琐等问题。提出基于系统原理和动态故障树进行故障隔离程序分析的方法,以某飞机防火系统引气导管过热探测系统故障为实例,进行系统设计原理和故障告警逻辑分析,引入动态逻辑门,构建具有顺序相关、功能相关和备份关系的动态故障树;在此基础上进行关联故障分析和排故流程图转化。结果表明:该方法能系统地、全面地反映故障触发逻辑,提供快速、准确、有效的故障隔离程序,提高飞机维修保障水平,在复杂飞机系统的航线维修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2.
航天器智能诊断系统开发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提出了基于故障树的故障报警方法和诊断方法,提出了面向故障树的报警知识和诊断知识表示方法及相应的报警和诊断推理策略,最后,在Windows环境下,用BorlandC++实现了一个原型系统,并通过对“实践-四号”卫星能源系统故障模拟实验台的诊断验证了系统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基于神经网络和专家系统的电传操纵系统故障诊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徐荣红  孙金标 《航空学报》2005,26(2):195-198
提出了一种神经网络与专家系统相结合的故障诊断方法,研制了相应的诊断模块,并在某型飞机电传操纵系统的故障诊断中得以实现。在实物仿真和实际诊断实例中,该诊断模块均达到了很好的效果。从而证明了所提出的方法作为一种诊断策略,可作为飞机电传操纵系统快速故障诊断的基础。该故障诊断方法可推广应用到其它同类飞机的故障诊断当中,为现代航空维修保障的故障诊断提供了一条有效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4.
数控系统故障的ANN与专家诊断系统的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CNC系统的故障特点,针对FANUC7数控系统,建立并比较了适用于CNC故障的BP和BAM两种ANN诊断模型,探讨了模糊神经网络在CNC故障诊断中的应用,给出了模糊ANN识别MACS500数控机床伺服系统故障的数据和结果;介绍了所开发的CNC系统故障诊断专家系统CNC-DES的总体结构、知识表达与推理等,列举了该系统应用于CNC故障诊断的情况和结论。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气路分析法、人工神经网络和故障树分析法在航空发动机故障诊断中的应用 ,描述了采用这些方法开发的状态监视与故障诊断系统的结构、界面、数据库系统、神经网格和故障树  相似文献   

16.
目前飞机故障诊断领域的研究多从飞机故障数据起始,对飞机故障如何产生和处理少有涉及。若缺乏对源头数据的分析,很难将故障诊断模型与机载故障触发逻辑有效匹配。为此,提出要采取飞机故障诊断模型和机载系统设计思路相吻合的故障诊断模型设计方法,对机载系统的故障产生逻辑和处理方法进行了解析,为下一步故障诊断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7.
 在建立飞机环控系统数学模型的基础上,提出采用双模型滤波方法进行参数估计、状态预测和故障诊断,提高飞机环控系统故障诊断的快速性和准确性。如果采用最小二乘算法,参数估计是静态的,故障诊断延迟一般较大;采用单模型扩展Kalman滤波算法,虽然能够实现动态估计,但不能同时兼顾稳态过程和过渡过程(突发故障)的参数估计,导致误差较大。为了解决上述难题,针对飞机环控系统换热器故障诊断,提出两模型滤波算法。该算法由两个滤波器组成,分别用于跟踪系统的稳态和过渡过程。由于采用了两滤波器模型分别匹配不同的系统特征,能够改善飞机环控系统不同状态下的参数估计和状态预测性能,从而提高系统故障诊断的精度和速度。仿真结果证实了该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液体火箭发动机地面试验状态监控系统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火箭发动机的地面试验,研制了一种状态监控系统,给出了系统的基本结构、自适应相关安全限(ACSB)故障检测算法、软硬件系统的实现方案等,并通过大量试验子样对检测算法和关机逻辑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ACSB检测算法明显优于红线关机。  相似文献   

19.
737-300型飞机起落架常见故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737-300飞机起落架系统故障有增多的趋势,指出常见故障主要有起落架位置指示和影响警告异常故障、起落架控制手柄异常引发的故障、E11起落架逻辑架故障、起落架机器原因引发的故障等。分析后总结出发生故障较多的部件主要有起落架收上锁定锁传感器、放下锁定锁传感器、逻辑电路卡、起落架控制手柄等部件。在航线维护过程中,要注意根据实际的故障信息,认真分析判断故障原因,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  相似文献   

20.
为了实现多发飞机推力控制匹配要求,以及提升机载控制参数测量可靠性要求,设计了一套适用于多发飞机的机载环境大气参数测量系统。通过对发动机推力控制需求和适航相关要求的分析,确定了系统设计原则,利用飞机和发动机的有限硬件资源,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多发飞机的多余度机载环境大气参数测量系统架构。针对不同来源的信号,分别设计了相应信号故障诊断算法、表决算法以及多源信号故障切换逻辑,保证系统在信号发生故障时可及时切换到健康余度。通过仿真和试验对测量系统在信号发生故障时的容错能力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系统余度设计合理,故障诊断和表决逻辑有效,环境大气参数测量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得到了提升;当信号发生故障时,可实现故障重构,且切换过程产生的推力变化小于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