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叙述弹载计算机可靠性试验方法,给出了弹载计算机的原理简图和可靠性指标.介绍弹载计算机可靠试验方案、环境条件、失效判据等问题.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一个利用DJS—8通用数字计算机与弹载数字计算机对接组成的实时开路试验系统,并介绍了鉴定弹载计算机性能指标,控制软件适应能力,飞行纸带装订准确性等试验软件的设计方法和系统工作程序。此系统已用于型号设计上对弹载计算机制导软件验收的环节中,并取得了显著的效果。而且还推广应用到飞行试验的结果分析,精度分析等方面。  相似文献   

3.
萤火一号火星探测器EMC测试及其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萤火一号(YH-1)火星探测器在国内和俄罗斯的电磁兼容(EMC)测试的指标要求、探测器与参试设备状态、地面测试设备,以及进行的静电放电试验、RE101磁场辐射发射试验、RE102电场辐射发射试验、RS101磁场辐射敏感度试验、RS103电场辐射敏感度试验、俄方电场辐射试验、俄方传导辐射试验等的测试方法,给出了EMC测试结果.试验结果表明:YH-1火星探测器满足俄方提出的对EMC要求.  相似文献   

4.
某型反辐射导弹弹载信号处理与制导计算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给出了某型反辐射导弹的对抗雷达关机原理,分析了选用MCS-96单片机做为弹载信号处理与制导计算机的可行性,介绍了整个系统的构成。用双机对接全弹道仿真试验验证系统软硬件设计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5.
在捷联制导系统的设计中,弹载计算机的设计,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本文研究了弹载计算机的设计难点,提出了有参考价值的弹载计算机的工程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6.
弹载雷达干扰机的天线要求体积小、宽频带、高增益,且耐受功率大,对天线的结构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一种弹载大功率雷达干扰天线的结构设计特点进行了分析,从天线组成原理、馈电结构形式、材料选择、电磁场仿真分析等方面进行了详细描述.采用小型化、一体化的综合设计以适应弹载平台需要,并通过大功率辐射试验验证设计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7.
基于六自由度模型的弹载计算机闭环仿真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基于导弹六自由度模型,将弹载计算机置于导弹闭环仿真回路,从而构成对弹载计算机进行考核的半实物仿真方法。通过建立导弹六自由度模型,在分析弹载计算机信号接口和软件特点的基础上,对弹载计算机闭环仿真系统的硬件组成和工作原理进行了论述。通过采用高性能的仿真计算机、实时积分算法、智能化接口设备和基于PCI总线的数据通讯方式几个方面,保证了半实物仿真的实时性。  相似文献   

8.
针对现代控制系统对弹载计算机提出的新要求,设计了一种以全可编程SoC芯片Zynq为核心处理器的弹载计算机,使其在运算性能、产品功耗、设备体积等方面产生了大幅提升。利用Zynq内嵌的ARM硬核来运行自检、装订、输出检查及导航制导控制算法等功能,通过芯片集成的可编程逻辑资源实现丰富的外围接口协议并设计为自定义IP,自定义IP通过标准的AXI总线连接到处理器的ARM内核上。给出了弹载计算机的硬件系统设计及软件系统设计方案,并详细分析介绍了各个电路模块的设计思路、软件系统模块化设计思路及系统工作流程。搭建了半实物仿真验证平台,通过试验,证明了该弹载计算机设计合理,各项功能工作正常,性能满足控制系统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9.
对"人在回路中"末制导导弹的干扰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导引头弹载计算机处理能力有限,导引头对目标识别能力较低的情况下,导弹制导回路中引入了"人在回路中"的寻的方式.在分析这种制导方式的特点后,提出干扰数据 链系统和弹载GPS接收机系统的方法.并以对抗反舰导弹为例,设想了以舰载电子战直升机作为干扰平台对抗这种制导方式的构想.  相似文献   

10.
潘兴Ⅱ导弹采用全数字式制导和控制系统,包括惯性测量装置、弹载计算机和地形匹配末制导系统。本文介绍了潘兴Ⅱ导弹弹载计算机的性能及其在制导和控制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陈万创 《上海航天》1994,(3):51-54,45
从弹载计算机的方案简化设计、元器件选择降额设计、热设计、电磁兼容性设计和软件可靠性设计等诸方面来讨论弹载计算机可靠性设计中所关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基于ARM的冗余惯性测量组合的方案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冗余惯性测量组合的优缺点 ,总结了工程实现过程中会遇到的关键问题。在此基础上 ,设计了一个嵌入式系统 ,对冗余惯性测量组合的测量数据先执行故障检测、隔离、重构及数据融合等运算 ,再输出给弹载计算机 ,从而大大减轻了弹载计算机的工作负担  相似文献   

13.
将微带漏波天线近似为波导,辐射壁采用导纳边界条件,文章分析了微带漏波天线的传播特性和辐射特性,给出了微带漏波天线的设计步骤和方法。以毫米波频段弹载天线为应用背景,分析和设计了一种微带漏波天线,求解结果和仿真结果吻合很好。  相似文献   

14.
由于微电子技术的高速发展及嵌入计算机的广泛应用,使得导弹的设计和制造技术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本文概述了RISC的结构特点,介绍了六种现有的弹载RISC的结构,重点分析了弹载RISC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5.
针对传统方法对弹上惯组标定时间长、工作量大、成本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参数估计的弹载捷联惯导系统整弹标定方法,对系统的误差参数通过大维数卡尔曼滤波器进行估算。建立了陀螺仪和加速度计的误差模型,加入了惯性导航解算,并进行了状态变量可观性分析。设定了发射车的路径轨迹,让每个误差参数均可被激励,并进行了较为详细的仿真研究,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印度将部署地球战术弹道导弹印度陆军于去年7月底完成了地球战术导弹的用户试验,使该弹得以投产。去年6月4日,地球导弹成功地进行了首次实弹发射试验,这也是该弹的第13次发射试验。试验中,导弹从位于昌迪布尔的临时靶场发射,飞行了85公里,最后到达轮车岛。两...  相似文献   

17.
1月18日,美国不顾世界多个国家的强烈反对,在中太平洋地区进行了国家导弹防御系统(NMD)的第二次拦截试验。按照预先设想,携带假弹头的民兵导弹要模拟一枚核导弹对美国进行攻击。该弹发射20分钟后,拦截弹发射,在190公里的高空以15000公里/小时的速度接近靶弹并将其击落。当晚6时19分,一枚改进型民兵2导弹从位于加州的范登堡空军基地发射升空,20分钟后,一枚拦截弹从夸贾林岛发射,对其进行拦截。结果拦截弹和靶弹擦肩而过,试验以失败告终。据美国军方高层人士透露,两个红外热寻的装置是造成拦截弹“脱靶”的罪魁祸首。这两个  相似文献   

18.
会庭 《中国航天》2000,(3):38-38
1月 18日 ,美国不顾世界多个国家的强烈反对 ,在中太平洋地区进行了国家导弹防御系统(NMD)的第二次拦截试验。按照预先设想 ,携带假弹头的民兵导弹要模拟一枚核导弹对美国进行攻击。该弹发射 2 0分钟后 ,拦截弹发射 ,在 190公里的高空以 150 0 0公里 /小时的速度接近靶弹并将其击落。当晚6时 19分 ,一枚改进型民兵 2导弹从位于加州的范登堡空军基地发射升空 ,2 0分钟后 ,一枚拦截弹从夸贾林岛发射 ,对其进行拦截。结果拦截弹和靶弹擦肩而过 ,试验以失败告终。据美国军方高层人士透露 ,两个红外热寻的装置是造成拦截弹“脱靶”的罪魁祸首。…  相似文献   

19.
印度自行研制的第三代Nag反坦克导弹在昌迪普尔发射场进行了试验发射.该导弹将要投产,准备1994年服役.印度认为,他的nag导弹优于北大西洋公约和华沙条约两组织现有的任何同类导弹. Nag导弹的动力装置采用固体火箭发动机,使用高能、无烟、硝胺推进剂,其射程可达4km.它是一种发射后不管型导弹,由弹上雷达自动探测目标,捕获目标后,信息经计算机传给导弹跟踪系统.跟踪系统一旦锁定目标,导弹就飞向目标.在接近目标之前,  相似文献   

20.
1982年10月26日,苏联进行了第五代洲际导弹第一枚固体弹的飞行试验。导弹发射后不久,第一级火箭就失灵,以致这枚新型固体洲际弹道导弹的首次试飞宣告失败。总的说来,固体导弹较之液体弹有更大的机动性,并能更快地作出反应。固体弹的试验和发射也比苏联大多数液体导弹更为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