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研究了飞机直流供电系统的余度设计技术,设计了关键负载的7余度供电系统,提出用直流汇率条功率控制器(DC BPCU)对直流供电系统进行监测和管理.将冗余设计技术应用在DC BPCU的硬件和软件中,借助现有的部件进行冗余故障判别,提高了可靠性.实验和实际应用表明,采用了本设计方案的飞机直流供电系统,具有可靠性高和自动化程度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2.
针对两级结构复合脉冲(电压脉冲/电流脉冲)应用于电火花加工电源,建立了系统的大信号扰动函数和控制模型。通过对电流反馈回路中补偿网络的分析设计,较好地解决了系统的动态响应和稳定性问题。电路仿真和原理样机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具有良好的动态特性和抗扰动性,同时也验证了电路拓扑、控制模型和闭环系统设计方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3.
运用CFD数值计算和平面叶栅的吹风试验对蒸汽涡轮导向叶片的端墙效应进行了研究,并在一试验蒸汽涡轮上得到了验证。由于本文研究给出了较高的效率,进一步实施了大量的三维数值模拟,该结果显示使用这一叶型对涡轮有一定的改善,尤其在涡轮叶片尖部有端墙时。在试验蒸汽涡轮上测量了尖部、根部均有端墙和仅尖部有端墙的不同效应,结果表明尖部有端墙时效率有所提高,然而当叶片有直端墙时,效率反而会下降。  相似文献   

4.
并联式混合动力车能量控制策略设计(英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种新颖的能量控制策略的设计方法用于并联式混合动力车.首先用SQP算法求解最大系统效率问题以实现全局优化;然后用模糊控制系统来协调发动机和电池的工作点实现局部优化.模糊系统的模糊规则建立则是汲取了SQP优化结果,从而保证全局与局部的统一.计算机仿真结果表明,运用该能量控制策略的混合动力车能达到较好的燃料经济性.  相似文献   

5.
在人口马赫数M_1=0.4、雷诺数Re_b=7×10~5来流条件下的激波风洞中,用激光差分干涉仪获得了跨声速涡轮平面叶栅流场干涉图,利用叶栅流场的周期性条件,给出相应的密度场定量结果。并与用S_1流面流函数矩阵解的计算结果做了比较,规律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6.
提出了一种逆向涡流发生器控制叶尖泄漏流的新技术,利用压力面和叶顶面的压力差将气流从压力面引入,在叶顶面逆着叶尖泄漏流方向高速射出从而控制和减小叶尖泄漏流。对某典型毫米尺度涡轮叶栅进行了有/无逆向涡流发生器流场的数值研究,分析了逆向涡流发生器对流场及叶栅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典型进口条件下,逆向涡流发生器使得叶尖间隙泄漏流量降低了2.8%,周向载荷升高了7.7%;与无逆向涡流器情形相比,有逆向涡流器时涡轮效率提高了约1.2%。  相似文献   

7.
国防科技大学研制的60mm×60mm磁悬挂天平的主激磁绕组,采用了保持激磁电流不变的恒流控制系统,克服了由于温度变化而引起的系统参数变化,提高了测试系统的准确性和稳定性。对实验过程中所出现的误差源,也逐一加以分析,从而找到了减少误差的方法。在恒流系统斩波器电路中,由于使用了集成电路加晶体振荡器的斩波信号源,大大提高了开关频率的稳定精度,改善了闭环系统的滤波效果,提高了系统的稳定特性。本文还介绍了值流系统的设计方法和主要系统电路。  相似文献   

8.
采用对转涡轮设计可以提高喷气发动机的推重比.本文应用ANSYS/CFX软件,采用流固耦合数值分析方法对低压涡轮转子叶片进行了分析.对一定的涡轮工况,得到了高压涡轮转子叶片尾流作用下的低压涡轮转子叶片振动的应力和变形变化规律.采用傅里叶变换,对流体激励力、叶片应力及变形相应进行频谱分析,结果表明:在复杂来流激励下,叶片的第一阶振动较易被激起;但高阶振动响应不可忽略;而且叶身温度场不同,被激起的振动阶次也不同.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了以8098单片机为核心的智能化飞机并联供电测试仪的软硬件结构及工作原理,信号检测及转换电路的设计,影响测试仪正常工作的各种干扰因素。提出了合理的抗干扰措施。  相似文献   

10.
对于无法使用冗余技术的结构故障及损伤,欲最大可能地保证飞机的飞行安全,最有前景的方法是采用自修复技术。本根据自修复飞机的特点,明确规范了自修复飞机的若干基本假设,提出了自修复飞机控制输入、操纵输入、指令输入、修复输入以及操控因子等特有的新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为研究飞机的自修复控制提供了简单可靠的数学模型结构。  相似文献   

11.
阐述了可变速发电机(ASG)对多机电力系统的稳定性提高有着明显的效果。为了利用电力系统模拟仿真器进行实时仿真,开发了基于个人计算机(PC)的可变速发电机模组。通过将Matlab/Simulink环境下建立的ASG三相瞬时值模型装到PC里的数字处理器(DSP)板上运行,来实现更为详细的实时仿真。通过DSP板上的AD/DA转换接口,对基于PC的ASG模组与电力系统模拟仿真器等实施了物理连接,进行了多机电力系统的实时仿真.所有的仿真结果均显示,引入可变速发电机后,多机电力系统的整体稳定性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12.
在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的递阶控制结构中,单元控制系统起着重要作用。它上端联接车间控制系统和CAD/CAPP/CAM系统,下端联接生产设备,直接影响到生产的柔性和效率。该系统根据生产任务和目标,完成了生产计划调度、资源分配、监控设备运行等功能。文中主要讨论了系统的控制结构、系统功能和以下主要关键技术:客户/服务体系结构在生产控制和管理中的应用,单元生产计划和调度,DNC接口以及生产中的随机事件处理。该系统已在应用中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3.
燃气轮机主要应用于发电及冷热电联合动力(联合循环)、船用动力、装甲车辆动力、机车牵引动力和大功率工业泵站等,其中发电及其联合循环应用最为广泛。通过详细分析,表明退役航空发动机组成的发电机组在城市供电、供热、制冷或者地方、部队移动应急供电等领域具有独特的优势。  相似文献   

14.
雷达隐身和机载电子攻击组合增强的飞机作战生存力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战生存力是新型军用飞机发展中要考虑的一个关键要素,雷达隐身和机载电子攻击是两个减缩飞机敏感性的主要技术.本文给出一个攻击任务的战术设定,研究了雷达散射截面和机载雷达干扰机对威胁雷达探测概率的影响,确定了雷达制导地空导弹和防空炮火在目标雷达散射截面减缩或/和干扰机辐射功率干扰下的制导精度,计算了飞机单发击毁概率,最后给出一架攻击机在一个假设敌对威胁环境中的出击架次生存力,说明综合使用雷达隐身和机载电子攻击技术使作战飞机的生存力得到增强,评估方法有效实用.  相似文献   

15.
尽管分布式计算机系统技术已日臻成熟 ,但在飞机配电系统中的应用正在开始。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分布式计算机系统的新型飞机配电系统 ,该系统可以取代传统的常规配电和遥控式配电系统。该分布式计算机系统被称为电气负载管理系统 ( ELMS) ,由 4个电气负载管理中心 ( ELMC)、2个电源系统处理机 ( PSP)构成 ,并通过MIL-STD-1 5 5 3B总线传输数据。文中讨论了该 ELMS的结构及各 ELMC和 PSP的原理、结构。实验表明 ,应用了分布式计算机系统的飞机配电系统具有结构简单、适应性好、易于扩充等优点。  相似文献   

16.
今天的飞机,使用硬件余度方法无法恢复关键舵面缺损所造成的严重故障。可重构技术利用多舵面的空气动力余度,可以将失效舵面的控制效果分配给别的舵面,消除了故障舵面的影响。本文针对飞机控制舵面/作动器故障,推导出了基于控制分配器概念的可重构飞行控制系统算法,并分析了飞行控制系统结构对飞机气动力余度大小的影响,讨论了重构算法的重构特性。理论分析和仿真验证表明,在控制舵面/作动器产生一定水平故障时,这种方法可以保证飞机满足一定飞行品质的安全飞行。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介绍了 FL-7风洞功率源——三台航空发动机控制系统,通过回归方程和协调控制方法达到对 M 数的优化控制。这个控制系统是一个非线性系统,它可用变参数的传递函数来描述。传递函数由实验数据拟合。在分析非线性动态模型的基础上,FL-7风洞发动机优化控制通过采用回归方程的预报控制及发动机和旁路活门间协调控制方法来实现。经 FL-7风洞运行试验表明,这个优化控制系统具有精度高、可靠性好、响应速度快且节省燃油等优点,它的性能指标是令人满意的,现已投入使用。本文最后给出了微机控制系统的逻辑电路和计算机程序。  相似文献   

18.
COMPUTERSIMULATIONOFDIRECTTORQUECONTROLSYSTEM¥HuYuwen;XuYue(DepartmentofAutomaticControl,NUAA29YudaoStreet,Nanjing210016,P.R....  相似文献   

19.
针对三相四线电源系统,归纳出几种典型的功率理论体系及对应的电流基准信号产生方案。并对p-q法,d-q法,UPF法和瞬时有功电流法进行了分析和比较。以通用瞬时无功功率理论为基础,阐述了电压不对称和非正弦条件时的有功和无功电流的物理意义。对各电流基准产生方案的特点及补偿目标进行了评估,并给出了各个方案的适用场合。仿真和实验给出了在不同条件下各电流基准产生的补偿结果,并证实了性能分析和评估结果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20.
提出了一种双管双变压器结构的正反激组合变换器。该变换器电路结构简单,控制方便。该双变压器结构减少了单个变压器的原边匝数,从而降低了原边的铜耗,同时也使得低造型设计成为可能。文中着重对两变压器匝比相等和不等两种情况进行了分析比较。在匝比不等情况下,正反激变压器功率分配可灵活设计。最后试验结果验证了理论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