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引言 我厂某型发动机压气机一级钢叶片两销孔的加工一直是整个叶片加工的关键。在设计上不仅对孔的尺寸精度和两销孔的位置精度提出了严格的要求,而且考虑到叶片与盘的安装精度和盘上销与孔的配合精度,对两销孔的加工表面质量也提出了严格的要求,这就给加工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其中孔表面粗糙度极难保证,该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为此,我们对销孔的加工工艺进行了改进。 2.工艺方法的确定 图1为某型发动机压气机一级钢叶片上的两个销孔位置示意图。要求两孔中心线对榫头中心线的偏移不大于0.05mm,叶身中心线(额定位置)在长度100mm上的平行度公差为0.03mm。  相似文献   

2.
本成果研制的YD系列硬质合金是添加TaC的切削钢牌号新型硬质合金。它比相应牌号的YT类合金耐用度高,而弯曲强度基本相同,主要用于钢材的粗加工、半精加工及精加工,特别适合加工高强度钢及超高强度钢的零件;YN系列合金是以TiC为主要成分,主要用于一般钢材的精车和半精车,耐用度比YT类高。  相似文献   

3.
本成果是研究在一定的温度条件下,使切削区材料出现塑性急剧上升、变形抗力急剧下降的相变超塑性,在此状态下实现超塑切削。金属的塑性,是决定材料加工难易和表面加工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利用材料组织的变形温度和变形速度,可使材料呈现伸长率特大和变形抗力特低,且有整体均匀变形的特性,这就是材料的“超塑性”。本工艺技术属国内首创,国际先进水平,曾获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  相似文献   

4.
对大面积电火花光整加工时难于获得光整表面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对混粉电火花大面积光整加工的原理和特点进行了分析探讨,并进行了用混粉工作液对115mm×105mm面积电火花加工的实践,验证了混粉电火花加工能够改善加工表面粗糙度。  相似文献   

5.
针对芳纶纤维增强复合材料(AFRP)加工中极易出现抽丝拉毛、烧蚀等问题,提出采用激光-铣削组合加工的工艺方法对AFRP进行试验研究,优化AFRP激光-铣削组合加工工艺参数。试验表明:与铣削加工相比,激光-铣削组合加工的切削温度更低,切削力以及毛刺因子更小,且在加工中切削力波动幅度小,铣削平稳;AFRP激光-铣削组合加工中的最佳激光工艺参数为:激光功率P=20 W,扫描速度v=3 mm/s,脉冲宽度Lf=60 ns,重复频率f=50 kHz;最佳铣削工艺参数为:主轴转速n=2 000 r/min,进给速度vf=105 mm/min,切削深度ap=0.5 mm。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45号、30CrMnSiA为主的淬火钢(硬度HRC35-50)铣削加工的研究,分析了淬火钢铣削过程中各影响因素,优化了切削参数,确定了适合加工淬火钢的刀具几何参数及材料,明确硬质合金刀具加工淬火钢时,应该采用油雾冷却,为以后的淬火钢铣削加工提供依据和指导。  相似文献   

7.
《宇航材料工艺》2005,35(3):62-62
本成果应用于65Mn钢制造的波形垫圈、簧片、档圈等弹性件。本工艺技术在研究动态快速、静态表面压痕测试方法基础上,应用声发射、宏观微观断口、X光应力测定、高压电镜测试技术,利用热处理技术改变氢在钢中的分布,利用电化学原理降低钢中氢的浓度,并利用应变时效氢脆原理,研制出氢脆测试仪。在全部工艺过程中对氢脆施行了有效监测,实现了全面防治、综合治理氢脆断裂。  相似文献   

8.
精化普通精密机床亚微米级加工 本成果主要用于经精化的普通精密机床对有色金属零件进行亚微米级加工,其检测技术对其他材料的精密、超精密加工同样适用。 本成果基本特点是通过机床主轴、导轨精化,亚微米级微进给装置,金刚石刀具刃磨三大环节实现精密机床进行亚微米级加工,本技术经济实用,实施经费少(6万元),周期短(6个月),有推广应用价值。 微进给装置:分辨率0.1μm,静态精度0.2μm,动态精度0.4μm。 被加工有色金属零件精度:圆度0.15μm~0.19μm,直线度0.3μm/100mm,轴向尺寸控制精度0.4μm(20μm进给范围内),粗糙度Ra≤0.06μm。 碳纤维/酚醛树脂喷管整体模压 本成果可用于小型固体火箭发动机喷管耐烧蚀及绝热件。 本成果在金属喷管壳体中直接将碳纤维/酚醛树脂压制成型,工艺简单。 烧蚀层扩散段与绝热层背衬用同一种材料,大大提高了复合材料与金属喷管体的结合力与可靠性。采用金属壁开槽和中间过渡层技术提高了制品的密封性和可靠性,并降低了模压件的内应力。 技术要求:碳纤维与酚醛树脂质量比为60:40;处理剂为KH—550。 本成果经济效益好,可推广应用。 李连清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45号、30CrMnSiA为主的淬火钢(硬度HRC35-50)铣削加工的研究,分析了淬火钢铣削过程中各影响因素,优化了切削参数,确定了适合加工淬火钢的刀具几何参数及材料,明确硬质合金刀具加工淬火钢时,应该采用油雾冷却,为以后的淬火钢铣削加工提供依据和指导.  相似文献   

10.
针对软磁合金零件深小孔的加工难点,通过技术和工艺分析,基于传统机械加工技术,提出了双向钻削方法,并结合铰孔和微小孔研磨技术,实现了直径为Φ0.3mm的深小孔精密加工。经批量检测结果显示,加工后的小孔具有孔径一致性高、直线度好、孔壁粗糙度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11.
1 台阶轴小锥度轴高频淬火工艺   本成果实现了分段速度进给连续淬火台阶轴工件的先进工艺,扩大了高频感应淬火工艺范围;采用微机程序控制系统,提高了自动化程度,生产效率高,质量稳定;本成果机电一体化,传动系统结构简单,与先进的液压无级传动淬火机床相比,成本大大降低,维修方便;微机并控淬火机与高频电源,操作简便,节省人力;微机可编程,用户语言设计合理,编程简便迅速,设备通用性好。   最大连续淬火长度700 mm;最大加热直径Ф250 mm;工件淬火移动速度为0.8 mm/s~23.4mm/s;工件旋转速度0~180 r/min;总功率为2 kW;顶尖同轴度为0.05mm。 2 硬齿面滚削工艺   本成果可在普通滚齿机上精滚中小模数7级精度齿轮。   研究了在普通滚齿机上用硬质合金滚刀对淬硬齿轮进行精滚齿的方法,设计出镶齿的硬质合金滚刀,进行了滚齿工艺试验;根据硬齿面的加工特点,刀具切削部分的材料选择了具有良好热强度和高耐磨性的硬质合金;避免了崩刀,提高了刀具的耐用度,保证了滚刀具有足够的造形精度。   滚削齿轮面硬度HRC55~HRC60;滚削齿轮精度达到JB179-83规定的7级精度;滚削齿轮齿面粗糙度不低于0.8。 3 碱性镀锌添加剂   本成果研制的添加剂可以取代过去使用的DE或DPE型添加剂和光亮剂。可应用于各工厂电镀车间及专业电镀厂的防护性和装饰性碱性镀锌。   本成果通过一定的媒介物质,在添加剂合成过程中将起光亮作用的基团加成到基础物质片是技术的关键。本成果研究了基础物质、光亮基团及媒介物质的筛选和合成条件的控制。   本添加剂选用环氧氯丙烷、醇胺类、醛类、二甲胺等原料在一定压力和温度条件下缩聚而成,是具有较高表面活性的物质,既能起到主添加剂吸附电极表面提高阴极极化作用,又能起到光亮作用。本添加剂加宽了镀液适用温度范围,减化了电镀工艺。 4 稀土耐磨硅青铜熔铸工艺   本成果提出了混合稀土可改善硅青铜中铅相分布及偏析的设想,研究了稀土在硅青铜凝固过程中的作用机理及稀土在铜合金中存在形式及分布状态;研制成一种稀土耐磨硅青铜合金及相应的熔铸工艺;解决了生产中锡青铜中锡属贵金属,价格昂贵、市场供应紧张和不便组织生产等难题;本合金成本低,铸造性能好,耐磨损。抗拉强度σb≥300 Mpa;伸长率δ>14%;硬度(HB)>800 Mpa;线磨损率为0.24×10-3mg/m,摩擦系数为0.061。   本合金主要用于制造各种轴瓦、轴承、轴套、涡轮等零件。可用于机械、冶金、矿山、兵器等行业。 5 线切割转摆数控台附件   本成果用以扩大普通电火花线切割机床的加工范围。   设计制造出具有特殊功能的转摆数控台,使工件在转动的同时还能摆动;推导并建立多种切割复杂曲面的数学模型,并研究出编制线切割加工程序用的专用微机编程软件;线切割控制器按数控程序控制工件动作,从而实现在电极丝保持垂直位置的情况下,在普通国产线切割机床上加工出需要的零件。   零件可加工成由正圆平滑过渡到正六边形或多边形;由正圆过渡到偏心圆;大多边形过渡到小多边形;螺旋类零件;宝塔类零件以及其它三维复杂表面。锥度达±30°,精度±0.02,Ra为1.25 μm~2.5μm。 6 厚壁铸钢件气体硬化水溶性型芯   本成果用于内腔难清理的厚壁铸钢件。   选择了符合技术要求的材料,配比根据铸件壁厚与型芯半径的比值调节;水溶性混合料混拌均匀,随用随混,吹气速度、吹气时间、吹气后停放时间根据型芯尺寸而定;型芯混合料不需在CO2气氛中混拌;型芯制好后,吹CO2硬化,工艺简单;由于是硬化后起芯,尺寸准确,从而铸钢内腔尺寸也准确;可以浇注钢件;获得的铸件内腔光洁、无粘砂缺陷。   主要技术指标:湿压强度大于0.15 Mpa;干压强度大于2.5 Mpa;发气量小于17 mL/g;当环境的相对湿度小于30%时,型芯可长期保存;在60℃水中,抗压强度小于0.075MPa。  相似文献   

12.
稀土、碳、氮共渗热处理工艺 本工艺是将混合稀土溶人含有碳、氮元素的有机溶液中,作为活化催渗介质,与渗碳剂煤油按一定比例滴入炉中,在气相条件下对金属表面进行稀土、碳、氮三元共渗。稀土元素有极强的化学活性,可加速化学热处理的过程;有机介质的分解,获取更多的碳、氮原子;金属表面对活性碳、氮原子的吸附;碳原子向内层的扩散。同时稀土亦被渗入钢的表面层内,起到微合金化的作用。 本成果证明稀土元素在化学热处理过程中有很强的催渗活化作用,解决了碳、氮共渗工艺时间长、质量不稳定的难题,可缩短共渗时间15%~20%,节能效果显著。 碳、氮共渗工艺广泛应用于动力、化工机械、汽车、拖拉机齿轮轴等耐磨耐疲劳零部件,但周期长、能耗大、工艺不稳定。本成果进行了长期开拓性的研究工作,突破了稀土对钢表面的固溶大原子不能渗入的理论禁区,为稀土的应用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 该成果渗速快、节能效果显著、稳定性高、成本低廉,经济效益显著,便于推广。汽车变速箱齿轮经稀土、碳、氮三元共渗处理后,其接触疲劳寿命比原工艺提高12%。 精密零件氮基保护淬火固溶沉淀硬化处理 本技术可用于精密零件及模具、刀具的氮基保护淬火,固溶及沉淀硬化处理,具有国内先进水平。 本成果稳定性好,经生产实践证明工艺稳定,未发生因保护气氛问题造成产品报废现象。合金钢及高合金钢工件保护淬火后,表面光洁,无脱碳。使用温度范围700℃~1250℃。在φ250 mm、φ300mm的炉膛截面,温差≤±1.5℃。 本工艺具有显著效益:在保持了国际先进的氮基气氛技术条件,省去了复杂、昂贵的净化系统设备与添加装置,降低了投资,节约能源;简化了气氛制备系统,操作方便,维修简易;设备操作安全,占地面积小,无环境污染。 本工艺可在多种热处理炉上应用。在外热式流态炉及气氛炉上应用时,把氮气直接通入工作炉即可,其他工作顺序与盐炉相似,操作非常方便。工业普氮的纯度≥99%。·李连清·  相似文献   

13.
适宜加工细长杆件,保证被加工零件有很高的尺寸精度和形状精度,采用微处理数控系统和键盘或磁带输入各种指令,编程极为直观而简便,因而非常适宜中、小批生产。 最大加工能力:12×120mm 主轴转速范围:800~6500r/min 最大加工孔径:钢3mm铜1Omm 最大加工螺纹:钢M4mm铜M6mm 主电机功率:2KW  相似文献   

14.
整体叶盘由多个叶片呈圆周阵列布置在轮毂上,由于叶身型面为弱刚性零件,精加工时刀具磨损、颤振及让刀变形较为严重,影响了加工质量的进一步提高。提出一种面向全型面精加工的整体叶盘铣磨组合加工工艺,叶片型面采用磨削加工工艺,叶根、流道区域采用铣削加工工艺,通过控制磨削与铣削刀轨重叠区域的接刀误差实现叶盘全型面加工。试验结果表明,铣磨组合加工工艺表现出较好的加工质量,接刀误差控制在0.01 mm以内,轮廓误差小于0.04 mm,并通过加工试验验证了多主轴阵列加工的可行性,在保证加工质量的同时可大幅度提升加工效率。  相似文献   

15.
高速铣削在淬硬钢模具加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高速铣削加工淬硬钢的特点、刀具与切削用量的选择,给出了应用高速铣削加工淬硬钢模具的实例  相似文献   

16.
专家系统在材料领域中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简要介绍了专家系统的一般结构及功能,综述了近年来专家系统在材料领域中的应用,即在材料优化设计、材料智能加工与智能控制、材料缺陷诊断与质量控制等方面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取得的成果,探讨了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7.
李宇飞  田威  李波  张楠 《航空学报》2022,(5):109-119
新一代航空航天器大量使用一体化复杂大部件作为主要结构,传统机床难以满足其高质量、高效率、高柔性的加工需求,以工业机器人为载体的加工系统是解决该问题的有效新途径,但面临机器人精度低、刚性差的瓶颈。为提高工业机器人的加工精度,搭建了基于数控系统的机器人铣削系统,提出了关节空间-笛卡尔空间分级精度补偿方法。静载试验结果表明,机器人的重复定位精度由0.154 mm提高到0.039 mm,提高了74.68%;绝对定位精度由1.307 mm提高到0.156 mm,提高了88.06%;轨迹精度由1.346 mm提高到0.181 mm,提高了86.55%,实现了点位与轨迹精度的在线实时补偿。铣削试验结果表明,复合材料舱段铣削精度达到0.22 mm,表面粗糙度优于Ra4.8,机器人铣削系统能够满足航空航天零部件的加工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18.
本成果为直流脉宽调速器,以功率晶体管为开关元件,以直流脉宽调制方式组成的变流装置。主要用于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及自动生产线,也可用于专业一体化设备及武器系统,是一个高性能国产化的伺服驱动系统。已用于螺纹磨床、卧式镗床等精密加工设备。可作各种仿型机床伺服系统的驱动电源。具有较宽的通频带,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刀具的受力分析、刀具材料的选择等实验数据出发,论述了运用外排屑深孔推镗刀加工热轧管料坯深孔、改进其加工工艺的过程。实践结果表明,运用外排屑深孔推镗刀加工热轧管料坯深孔可保证粗糙度3.2↓A,直线度0.0/100mm,提高工效5倍。  相似文献   

20.
基于有限元数值模拟技术,开展装夹方式与切削参数对悬臂结构件加工变形综合影响规律研究,分析加工过程模态、谐响应以及不同参数下温度场、应力场及切削力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加工该L型零件悬臂块上下表面时,使用三爪卡盘进行定位装夹,整体稳定性最好。增大主轴转速时,温度场、应力场和切削力均呈增大趋势,主轴转速为37.5r/min,切削深度为1mm,进给量为23.5mm/min时可保证位置公差0.1mm的要求,并获得较好的表面粗糙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