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今年3月中,中国航空报的副总编王钟强,寄来他在该报发表的大作《圆梦之作》(99年3月26日),对姚峻等人所编写的《中国航空史》一书作了较高的评价,该文本身就是错误的.其实1987年6月西工大出版社就出版了姜长英编著的《中国航空史》一书.我对姚书拜读(粗读)后,发觉问题不少.在文字上我没多大意见,但编写中国航空史应是姜老首创吧,姚书早不是圆梦之作了.  相似文献   

2.
由我国著名航空史专家姜长英教授耗时半个多世纪编著的《中国航空史》最新版在历时近三年的精心编辑、整理后 ,由清华大学出版社于2 0 0 0年 1 0月正式出版。新版《中国航空史》首次把姜老著的《中国古代航空史话》、《中国航空史料》和《中国近代航空史稿》汇集出版 ,这不仅了却了姜老多年的心愿 ,而且也是中国航空史上的一件喜事。姜长英教授 1 92 6年毕业于天津南开大学 ,同年赴美留学 ,1 92 9年 ,在美国底特律大学获航空工程学士学位。1 936年起从教 ,他是我国早期从事航空工程教育的教育家 ,6 0余年辛勤耕耘 ,桃李满天下。他是中国第一…  相似文献   

3.
书海拾贝     
《中国航空史》 清华大学出版 社2000年10月出 版,是我国著名的 航空史专家姜长英 教授所编著。全书 大16开精装,208 页,共计43万字,并 有百余张历史图 片。 《中国航空史》 是将姜长英教授以 前出版过的《中国 航空史料》、《中国 古代航空史话》和 《中国近代航空史稿》加以综合、补充而成的一本航空史学专著,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和资料价值。 此书不仅详尽介绍了我国历史上航空科技的发展,还通过大量照片和图表对我国近代航空工业和技术的发展状况及经验教训进行了客观的叙述。难能可贵的是,书中还详细的描述了我国近…  相似文献   

4.
五年前 ( 1982年 9月 ) ,由姜长英教授撰著的中国航空史教材 ,分别以《中国古代航空史话》(中国航空史之一 )、《中国航空史料》(中国航空史之二 )和《中国近代航空史稿》(中国航空史之三 )为书名 ,分三册印行 ,主要供校内学生选修课使用 ,航空界及航空史工作者也都以能得到一本为快 ,早已赠、购一空 ,现要想得到 ,连姜老本人也无能为力了。现在 ,姜老对 82年的第一稿作了修改和补充 ,加了十几幅图片 ,写成新稿。以《中国航空史》为书名 ,收入“史料”和“史稿”两编 ,由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发行了。这是航空界的一桩喜事 ,其影响不仅超出了…  相似文献   

5.
航空史研究必须要解决的一个问题是历史阶段的划分问题.由于中国航空史的复杂性,关于怎样分期,学术界存在不同的观点.著名航空史家姜长英教授在《中国古代航空史话》中把中国航空史分为三个时期:从远古到1840年鸦片战争为中国古代航空史,从1840年到1949年解放为中国近代航空史,从1949年起的新中国的航空历史为中国现代航空史.段子俊主编的《当代中国的航空工业》虽未明确指出怎样划期,但其叙述蕴涵了它的观点,即分为古代航空、始于清末的现代航空和解放以来的当代航空.从第52期《航空史研究》的介绍看,在中国航空博物馆召开的航空史研究会代表大会会议上介绍的《中国航空史》将历史分为古代、近代和现代航空.由于尚未看到该书,故具体起迄年代和理由不详.  相似文献   

6.
读1994年6月航空工业出版社出版的马毓福编著《1908—1949中国军事航空》,以“它是中国第一本全面、系统介绍近代中国空军产生与发展的专著”,深感它对中国航空史研究作出了新贡献。 这本专著,以第一章古代航空理想及飞行器在军事上的运用为启引,然后分十六章全面、系统论述了近代中国空军产生与发展,“对清政府、北京政府、南京政府以及人民空军成立前各个时期军事航空的行政沿革、教育训练、(武器装备)、作战行动、勤务保障、飞行安全、航空维修、航空工厂等方面作了详细介绍”,还附有《中国军事航空记事》。它内容丰富、史料翔实,既集中国近代军事航空史之大成,又通过考查论证来端正了一些史的看法和提出了一些史的“第一”,还在史  相似文献   

7.
《中国航空史》一书于1987年在中国出版后,很快用完。想再版,由于发行量不大,出版社无意再版,致使《中国航空史》不能再版发行。本文作者刘文孝先生於1992年5月来西安访问时,见到姜老的巨著《中国航空》,敬佩不已。并感到《中国航空史》印刷质量不高,纸张也不够好,他表示愿意将此书稿带到台湾出版,向世界发行。经姜老同意,刘文孝先生随即将书稿及照片等带回台湾。下面就是已在台湾出版的《中国航空史》一书的编言及文良彦先生的文序。同时报道《香山天将》及《台山近代航空人物录》出版的消息。  相似文献   

8.
32万字的《中国航空史》已在台湾出版发行了,它是西北工业大学航空史研究室创始人姜长英教授历经数十年收集、提炼出来的一本介绍中国航空发展史实的专著。姜教授年轻时就从事了航空事业,二十年代在美国留学时,曾亲自参与过一些机型的设计、制造事务,回国后又从事了多年的航空教育和生产工作,其本人就是中国航空史的见证人。从三十年代起,姜教授就开始注意收集各种有关中国航空史的资料。从瀚如烟海的古今中外书籍、报刊、杂志中发掘提炼,去伪存真,得出丰富详实的历史精髓,汇集成这本《中国航空史》。  相似文献   

9.
清朝末年,在新军中编有气球队,已在姜长英教授编著《中国航空史》一书内“中国近代航空史稿”中有所叙述。 文中引证刘佐成编《中国航空沿革纪略》一书中陆军第八镇、第九镇、第四镇等成立气球队之年份及队长姓名。并叙述了第八镇气球队的情况。比较详细。 偶然在《申报》宣统三年三月十六日(1911年4月14日)第一张后幅第三版上看到一则消息,可以作为补充。现抄录如下。  相似文献   

10.
1996年10月6日,我收到我国著名航空史专家姜长英教授编著的一本小册子《中国古代航空史话》(简称《史话》),翻开一看,使我十分惊讶!这竟是一本在长城内外、大江南北、海峡两岸旅行了好几个来回,经过了30多年的奋斗和拚搏之后才出世的“难产儿”.一个新生的婴儿“十月怀胎,一朝分娩”,已经够长的了.而它——一本小册子,竟然“怀胎”30多年.难道它是一个“妖魔鬼怪”吗?我用半天的时间一口气把它逐字逐句地读完,竟产生了现在一只流行歌曲叫作《女人是老虎》的歌词中说的“小和尚,下山来”的感觉,通过调查,小和尚发现女人并不是老虎,不但不可怕,而且十分可爱!我读完《史话》觉得心情十分舒畅和骄傲,感到中国古人在科学技术方面(包括航空技术方面)远远超过洋人,有的领先几百年、有的领先一千几百年,对全人类做出了伟大的贡献,这是每一个炎黄子孙的骄傲和自豪.但我百思不得其解,这样好的作品,怎么就无人刊登呢?因此,我的心情象摔碎了的五味瓶一样,苦、辣、酸、甜、咸各种味道一齐冲进了脑门.  相似文献   

11.
姜老师:新年/新春好!刚刚收到您亲自寄来的历经磨难的大作《中国古代航空史话》,此书出版,值得祝贺.我立即拜读——“自序”写得极好,它让读者知道《中国古代航空史话》与中国航空一样,经历了许多许多曲折……;“自序”也是一篇带刺刀的檄文,声讨为数不少的大大小小崇洋媚外者!  相似文献   

12.
1959年,《国际航空》为了纪念建国十周年,要我写一篇《中国古代航空史话》(简称《史话》),我向领导请示后,才在暑假里写了约一万字的稿子,编辑部替我配了四幅插图.这是第一稿(见《国际航空》1959年第10期).  相似文献   

13.
阿部达也先生是日本的一位集邮家,他看了西北工业大学航空史研究室主任姜长英编著的《中国航空史》(1984年大陆版)一书后,向姜老提出三个有关五、六十年前中国航空邮政的问题。姜老将阿部达也先生的信寄给民航史料编辑部,请我们帮助他答复。我部胡平同志查阅和参考了有关史料,作了考订,并整理出《对阿部达也先生所提中国航空史几点疑问的考证》,由姜老转寄阿部先生。 现将阿部达也先生的信及《考证》的材料刊出,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4.
忆 8 0年代姜长英师曾在《航空史研究》上发表过航空资料 ,上海交大航空门毕业生名单 (编者注 :是 1988年 3月第 19期《航空史研究》第37页上刊出。于 1997年 9月即第 58期上姜长英为了要提一下航空门毕业生中的知名人物 ,又撰写了《回忆上海交大航空门和毕业生名单》一文发表。)有此启发 ,兹将 4 0年代中后期派赴英国学习的两支队伍的名单整理如下。(一 ) 194 5~ 194 9在英国 Rolls- Royce航空发动机制造公司实习人员及实习科目分工名单王子仁征询后提供序号姓 名实习科目备考1荣 科黑色金属铸造2程国梁有色金属铸造3马培亨特种金属锻…  相似文献   

15.
92岁高龄的姜长英教授,是中国航空史研究会的创始人,是我国最著名的中国航空史专家.姜长英出生在本世纪初,清朝末年,正是中华民族饱受洋人侵略和压迫的时代.他童年受到军阀混战的骚扰而四处奔波;少年时代亲聆周恩来校友的教诲,参加过“五四”爱国运动;青年时代赴美勤工俭学,历尽艰辛,后立志学习航空工程,并参加过多种飞机的设计.他身在异邦,心向祖国,当得知北洋军阀政府已被推翻后,立即返国,为振兴祖国航空事业效力.但回国后,却四处碰壁,求职无门,最后幸得张学良赏识,就职于东北军航空司令部飞机修理厂,得以实现抱负;“九  相似文献   

16.
1989年2月,空军航空博物馆还在筹建的过程中,就成立了航空史研究室,为表彰和学习姜长英教授从事航空史研究工作的执著精神和所取得的学术成果,该研究室特以姜长英教授的名字命名。建室之初,共有航史研究员8人,目前在馆外已拥有一批特邀研究员,他们在不同的岗位上坚持开展航史的研究工作。 下面简单介绍:“姜长英航空史研究室”建室以来7年中所做的主要工作: 1.搜集中、外文航史资料1万余册; 2.编写航空博物馆全部展品的中、英文解说词; 3.(?)定出属于国家重要航空文物的一级文物26件,二级文物55件;  相似文献   

17.
1998年 1 1月 2日 ,鲍培德在姚峻主编的《中国航空史》出版座谈会上发表了“遗憾的是我们至今还没有一部自己的《航空史》”,“现在《中国航空史》的出版 ,填补了我国航空事业的一个空白”的言论之后 ,本刊第 6 5期刊出了黎民、震阳的文章《我国航空界中的一大怪事》,通过摆事实、讲道理 ,直斥其谬 ,理直气壮地捍卫了姜长英及其《中国航空史》的历史地位。文章发表后 ,引起了航空界特别是航空史界的广泛关注 ,纷纷来信来稿 ,表示他们各自的意见。本刊已分别在第6 7期、6 8期、70期以及本期发表了韩明阳、陈应明、关中人、陆永正、陈显曾、陆…  相似文献   

18.
《航空史研究》(65)刊载黎民、震阳《我国航空界中的一大怪事》一文,对有同志说“遗憾的是我们至今还没有一部自己的《航空史》”和“现在《中国航空史》的出版,填补了我国航空事业的一个空白”的话,作了根据史实的系统的剖析和质疑,并义正辞严地质问:姜长英教授著的《中国航空史》算不算“自己的航空史”?读后不能不深深感到,质问得极好.而对“遗憾”、“填补”之说视之为“我国航空界中的一大怪事”则更深刻而中肯.我们还应该进一步想想,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大怪事呢?这问题实在是不能存而不论的;如能论清楚它,我们就可能对此大怪事加深认识并从而会感到大怪事的大不怪.  相似文献   

19.
有关《中国航空史》的争论 ,我知之甚少 ,似无发言权。但是 ,建国前的航空史不能与建国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航空史混为一谈 ,也不能抹掉古代及建国前的航空史。建国前的中国航空工业、民用航空、军事航空 ,均有过功不可没的光荣历史 ,这是建国后的航空史不能涵盖的。要以历史唯物史观看建国前及古代航空史 ,它当时也代表了中华文化先进的部分。改革开放以前 ,那些所谓“五代工农”出身的干部、“老革命”,对旧社会的过来人 ,是用“种族歧视”眼光和极“左”思维去看待的。我过去工作积极 ,作出贡献 ,但领导因为“立场”问题 ,把功张冠…  相似文献   

20.
《航空史研究》1999年第 2期 (总第 65期 )《航空杂谈》栏刊登黎民、震阳的文章 ,针对《中国民航史料通讯》1998年第 6期 (总第 175期 )鲍培德在《中国航空史》出版座谈会上讲话中的两句话“遗憾的是我们至今没有一部自己的航空史”,“现在《中国航空史》的出版 ,填补了我国航空事业的一个空白”加以曲解 ,进行指责。就此谈谈我们对黎民、震阳所写的《我国航空界中的一大怪事》一文的看法。为了完整了解“两句话”,我们先把鲍培德讲述两句话的全段原文摘引如下 :“我国的航空事业虽然起步并不晚 ,但由于外敌入侵 ,清政府和国民党政府腐败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