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4 毫秒
1.
今年9月9日和9月14日,苏联从丘拉坦发射了两颗金星探测器——金星-11和金星-12。预计它们将在今年12月到达金星。这两颗探测器与苏联1975年10月从金星表面发回照片的金星-9和金星-10有很大不同。前者只是一种飞临金星的探测器,只带着陆器,而没有金星轨道飞行器;而后者却是由一个金星着陆器和金星轨道飞行器组成。航宇局的科学家们认为,金星-11和金星-12之所以没有轨道飞行器,而只是一次飞临金星表面的探测飞行,主要是因为在目前的发射  相似文献   

2.
1984年12月苏联发射了两颗行星探测器:维加-1、-2(Vega 1 和 Vega 2)。这两颗探测器已于今年6月到达金星并将于1986年3月接近哈雷彗星。金星/哈雷彗星飞行探测器有两个名称“Vega”和“Veha”。它由金星(venus)和哈雷彗星(Halley)单词的前两个字母组成。由于俄文字母中没有“H”,所以经常由“G”代替,“Halley”变成“Galley”,“Veha”变成“Vega”。  相似文献   

3.
1989年5月4日,美阿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于东部夏令时间下午2:47(比预定时间晚59分)发射成功,进入预定轨道。在5天的飞行任务中,在绕地球5周后从阿特兰蒂斯号上成功地投放了“麦哲伦”金星探测器,该探测器顺利地向金星飞行。从航天飞机上投放耗资总额为715亿日元的“麦哲伦”金星探测器,这是停止发射行星探测器11年之久恢复发射后的第一个行星探测器,它将向距离2.55亿公里的金星作15个月的长期旅行。  相似文献   

4.
美国预定1989年4月28日发射“麦哲伦”金星探测器,同年11月发射“伽利略”木星探测器,这是美国相隔11年之久又重新恢复发射探测器。连续航行10年以上的“旅行者”探测器于1988年8月接近海王星。“麦哲伦”探测器在航天飞机上绕地球轨道飞行后,加速飞行脱离地球引力,在大约进行240天旅行后到达金星。金星与地球相邻,其大  相似文献   

5.
姚承 《飞碟探索》2006,(1):16-17
人类对金星的探测曾遭遇过多次失败,前苏联先后发射金星系列探测器十多次,但大多数无果而终。面对探测器在金星表面的坠毁问题,宇航部门不得不一次次改进“着陆”技术。1972年,前苏联的“金星8”号航天器在金星向阳面上第一次实现软着陆。1975年“,金星9”号和“金星10”号航天  相似文献   

6.
1989年10月18日升空的阿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成功发射伽利略木星探测器后,美航宇局就有了金星和木星的新型探测器,从而大大提高了美国空间科学探测能力。伽利略探测器是继1989年5月4日发射的麦哲伦金星探测器之后,由航天飞机成功发射的第2颗行星探测器。该探测器在前往木星的过程中也将飞经金星。伽利略探测器完成部署后,航天飞机的5名宇航员进行了大量地球观测、材料加工和大气臭氧测量工作。 NASA主管空间科学的副局长伦纳德菲斯克说,这颗探测器的发射时间推迟了7  相似文献   

7.
2015年12月7日,在继2010年尝试进入金星轨道失败后,日本“拂晓”(Akatsuki)金星探测器再次挑战入轨金星,克服诸多障碍,最终成功进入金星轨道,使日本成为亚洲首个探测金星的国家。目前,该探测器在轨运行状态良好,已发回多幅金星图像,并计划于2016年4月正式开始科学探测活动。  相似文献   

8.
在第34届宇宙科学技术联合讲演会上,日本宇宙科学研究所鹤田浩一郎和日本电气公司北出贤二等报告提出,日本不仅积极推进其月球开发计划,而且还积极推进金星、火星探测计划。他们的报告中还透露了1997年4~5月日本将用M-V火箭发射金星探测器、1998年8月探测器进入预定轨道、1996年10~12月用M-V火箭发射火星探测器、1997年10月探测器进入预定轨道。  相似文献   

9.
设在加里福尼亚和澳大利亚的 NASA 深空网跟踪站已经接收到从苏联维加-1和维加-2卫星发出的信号,这两颗卫星是去年年底发射的,它是用来研究金星和哈雷慧星的。维加-1和维加-2分别于去年12月15日和21日发射,目的是飞经金星,并将装有仪器的气球抛入金星大气层。气球将由国际网跟踪,其中包括 NASA 深空网。为了能与苏联一起共同工作,NASA 要求与苏联交换数据,以便  相似文献   

10.
日本行星-C(Planet-C)金星探测器在2010年5月21日由H-2A火箭发射,开始了奔向金星的探索之旅。本文主要介绍了该探测器的姿态与轨道控制。  相似文献   

11.
三、令人生畏的金星探测除了美国水手-2、5、10外,曾探测过金星的主要是表2中列出的前苏联金星-1~16探测器和维加-1、2探测器,以及美国的先驱者-金星-1、2和最新型金星探测器麦哲伦号。此外,前苏联还做过许多次探测,但均以失败告终。金星像一个吃人...  相似文献   

12.
UFO信箱     
《飞碟探索》2004,(4):42-42
安徽高房龙:贵刊2004年第一期登了《金星:地球的“魔鬼”姐妹》一文。我看后如骨在喉、不吐不快。该文大部分写的还是科普文章,介绍了金星的概况和一些相关的探测计划,但文章的最后一部分(金星上的城市)就不是那样的了。作者拿着20多年前的所谓“证据”,来证明前苏联和美国的一些金星探测器曾经发现了金星上存在类城市的遗址,并主观认为既然金星上存在着城市遗址,那若干年前金星上一定存在过高级的文明和生物。我觉得这种观点真是荒唐之极。“麦哲伦”金星探测器是NASA的一大手笔,该探测器已经成功地绘制了金星上99%的三维地形图,清晰度和…  相似文献   

13.
木星和土星探测的未来发展态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20世纪60-70年代,美国、苏联先后向火星、金星、木星和土星发射了几十个探测器,并实现了火星和金星的机器人着陆。这些探测器中以探测火星和金星的居多,仅有几个掠过木星和土星,而且未能获得这些巨行星的全貌。1989年和1997年发射的"伽利略"(Galileo)木星探测器和"卡西尼-惠更斯"(CassiniHuygens)土星探测器分别进入了木星和土星轨道,实现了大气就位探测和土卫六表面着陆,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资料,更激发了世界对这2颗巨行星及其卫星的关注。2004年,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和欧洲航天局(ESA)先后发布的深空探索愿景中均规划了木星及土星探测任务。2008年,NASA和ESA组成了木星系探测联合研究组(JSDT),提出了在2020年后实施"木卫二木星系统任务"(EJSM)和"土卫六土星系统任务"(TSSM),美欧将集中资源联合开展木星系和土星系探索任务。2011年,美国选定了"土星海"(TiME)着陆器作为2016年的发现级备选任务。2012年5月,ESA确定了将在2022年发射"木星冰月探测器"(JUICE),将探测木星卫星存在生命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4.
刘嘉宁 《国际太空》2014,(11):18-23
在连续工作超过8年,圆满完成了所有预定的科学任务之后,欧洲航天局(E S A)的"金星快车"(V e n u s Express)探测器于2014年6月18日-7月11日执行了本次探索的最后一个实验—气动减速(aerobreaking)。在此期间,"金星快车"利用大气摩擦降低了探测器的速度,使其近地点高度从250km降低至131~135km。幸运的是,"金星快车"经受住了考验,并被重新拉回到近地点高度450km的椭圆轨道继续观测,直到耗尽最后的燃料。  相似文献   

15.
人类对金星的探测活动主要集中在20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在这期间,苏联发射了"金星"(Venera)系列探测器,共16个;1984年又发射了两个"维伽"(Vega)探测器。上述探测器采用不同的探测方式,包括环绕探测、下落探测、着陆器探测和气球探测。  相似文献   

16.
美国航宇局局长罗伯特·弗罗施收到了卡特总统就先驱者金星探测器的成功发来的贺信。全文如下: 罗伯特·弗罗施: 我非常高兴地获悉先驱者金星探测器的成功。每个参加此项计划的人都应该为此而感到自豪。迄今对四个探测器穿透金星大气层所获数据的分析结果是令人惊喜的。从金星的大风、浓厚的硫酸云和象熔炉一般的气温来看,金星  相似文献   

17.
据报道,美国航宇局的先驱者金星探测器发现:金星大气层所含有的氪和氙要比地球的含量大三倍左右。探测器是在1978年12月下降穿过了金星大气层,其探测结果是密执安大学的分析工作发现的。航宇局认为,这个发现是首次对金星大气氪含量的测量。早期的先驱者金星探测结果还发现:金星的氩要比地球的含量大75倍。综合结果表明,金星含有的氩/氪比例大约是700:1,而地球和火星则是30:1,太阳是2000:1。因此,金星大气层要比火星或地球更与太阳相似一些。密执安大学通过假设解释这个现象时说:这是金星50万年演变的结果,以前从太阳来  相似文献   

18.
摘要: 金星探测需要超长距离低码率传输,因而金星探测器需要保持其数传天线指向地球.相对于地球轨道飞行器来说,金星探测器距离太阳更近,需要固定散热面来维持探测器内的温度.提供一种基于在金星探测器偏置安装天线的姿态指向设计,能够保证从金星向地球传输数据并且维持散热面远离太阳.而此设计旨在减少数传天线的数量至一根同时将两个固定平面作为散热面.还提供两种详细方案来控制姿态机动来保证在数传天线始终指向地球的同时在特定节点切换散热面.  相似文献   

19.
<正>近年来,日本在空间探测方面一扫希望号火星探测器失踪的阴霾,连续成功发射了3个别具一格的空间探测器。其中月亮女神月球探测器和隼鸟号小行星探测器已出色完成了任务,在全球引起了较大的反响;而日本首个金星探测器——黎明号正在飞往金星轨道的途中,此举使日本成为继苏联、美国、欧洲空间局之后,世界第4个发射金星探测器的国家或组织。这些都无疑给日本航天事业注射了一针强心剂。  相似文献   

20.
近日,金星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这是因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教授张铁龙等与奥地利、美国科学家合作,利用欧洲"金星快车"探测器的磁场探测数据,首次在金星的诱发磁层中发现了磁场重联现象,研究成果发表在2012年4月出版的国际权威学术期刊《科学》上。这一发现对金星大气演化和气候变化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