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7 毫秒
1.
戴耀松 《推进技术》1988,9(1):44-48,53,93
吸气式推进技术在天地往返运输系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近来,为了提高运输系统的性能,降低研制成本,国内外进行了一系列吸气式/火箭组合循环发动机的概念研究和基础研究。本文简要地介绍了最近的研制活动,以及火箭-冲压组合方案的各种协同设计方面的进展。最后,提出了建立“组合循环推进系统”概念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刘兴洲 《推进技术》1989,10(3):1-7,81
本文介绍了美国第24届联合推进会议关于航天和导弹用吸气式发动机方面的情况,主要内容有航天飞机用吸气式发动机及其组合,其中包括反物质推进和激光-电子冲压发动机;超声速飞机发动机;吸气式发动机在高速战术导弹上的应用等,说明了吸气式发动机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3.
龙玉珍 《推进技术》1997,18(3):102-102
以色列拉菲尔公司在从事冲压发动机导弹动力装置研究,现已完成几次发射试验。该项计划已纳入处于研制阶段的工程。以色列的马纳推进与探究系统分公司已在试验环形进气道冲压发动机设计,这可能与以色列飞机工业公司的加伯列反舰导弹的超音速后继型号研制项目有关。以色列冲压发动机计划的详情不清,拉菲尔公司只是表明这些研究项目属技术验证器。它谢绝讨论冲压发动机潜在的特殊应用。然而,环形进气道冲压发动机设计很可能应用于面空、空面或面面导弹。认为多个进气道(两个或四个)比较适用于空空导弹整体式火箭冲压发动机设计。加拍列导弹后…  相似文献   

4.
华永源 《推进技术》1986,7(2):97-98
ASMP导弹是法国国防部通过法国空军发起,法国夏蒂荣全国航空及宇航工业协会、战术发动机分部研制的中程投射式导弹.装有小型核弹头,1975年开始研制,目前处于最后试验阶段,其初步作战能力将于1986年初用幻影IVP轰炸机来显示.ASMP导弹采用整体式火箭冲压发动机为动力.全国火药公司生产的固体助推器将导弹加速到超音速,这时固体发动机与导弹尾部脱离,侧边进气道打开,用煤油作燃料的冲压发动机点火.  相似文献   

5.
李存杰 《推进技术》1980,1(1):65-83
自六十年代初到七十年代初的十几年间,在美国冲压发动机处于被冷落的地位。随着对各类战术导弹战术技术指标要求的不断提高,随着在火箭发动机技术和冲压发动机技术方面取得进一步进展和电子控制制导元件的小型化,冲压发动机又有复兴的苗头。一个重要的发展趋势是将火箭技术和冲压发动机技术结合起来,搞成组合式动力装置,如固体管道火箭、整体式火箭冲压发动机等。本文简要介绍一下整体式火箭冲压发动机在美国的研制情况。  相似文献   

6.
《推进技术》1996,17(2):70-70
整体式火箭冲压发动机飞行试验用无喷管助推器研制作为南非正在研究的冲压推进技术计划的一部分,对无喷管火箭发动机的设计、制造和试验技术进行了研究。直径为127mm的无喷管发动机主要用于推进剂鉴别和性能预估能力的论证。用这些发动机发射试验的结果表明,具有高...  相似文献   

7.
莫宫 《推进技术》2002,23(3):192-192
对付与时间敏感目标采用高速和超高速导弹 ,考虑以冲压发动机为动力的将日趋增多。 2 0 0 2财年 ,美国海军开始实施高速反辐射验证计划HSAD ,旨将哈姆导弹 (HARM)升级为更高速反辐射导弹HSARM ,已选择可变流量固体火箭冲压发动机为动力装置的优选方案。德国研制的智能制导增程反辐射导弹Armiger,采用火箭冲压发动机推进 ,飞行马赫数可达到 3,于 2 0 0 2年初成功地进行了首次飞行试验。法国的冲压发动机飞行器VESTA ,将于 2 0 0 2年中期开始进行飞行试验 ,计划将这发动机用于装备核弹头的增程空面导弹ASMPA ,…  相似文献   

8.
顾炎武 《推进技术》1990,11(2):44-48,79
整体式固体火箭冲压发动机在面空导弹上应用具有比冲高、质量轻、可全程主动攻击、使用维护方便、成本低等优点.而进一步提高发动机可用攻角、采用BTT技术、调节主级燃料流量和采用高能贫氧推进剂还可大幅度地提高以这种发动机为动力的导弹性能.  相似文献   

9.
整体式液体冲压发动机导弹一体化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整体式冲压发动机导弹一体化设计,是把导弹与整体式液体冲压发动机作为一个系统,以系统性能最佳为目标,同时优选导弹和发动机的参数,文中以中程超音速飞航导弹为算例,针对整体式冲压发动机的特点,研究了导弹/整体式冲压发动机的一体化设计问题。对总体参数和发动机设计参数在中、低空巡航两种情况下进行优选,使导弹的射程达到了最佳,并分析、探讨了为适应不同巡航高度要求,选择导弹和发动机参数的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10.
整体式固体火箭冲压发动机研制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概要介绍了我国第一种整体式固体火箭冲压发动机试验研究样机的研制,讨论了样机地面试验研究和飞行试验研究两大阶段中,整机(含主级和助推级)各部件及分系统的设计,试制和试验工作,样机结合合理,主级比冲比国外同类型号导弹发动机有较大提高,助推级综合性能和热防护也优于后者。  相似文献   

11.
《推进技术》2000,21(5):90-90
《推进技术》是中国航天机电集团公司主管、该公司第三研究院第 31研究所主办的有关导弹和航天器动力装置的科技期刊 ,国内外公开发行。主要刊登各类火箭发动机、吸气式发动机、组合发动机、推进剂及非化学推进系统的理论研究、设计、制造、试验、计测和军民两用技术方面的学术论文、研究简报及专论等。它的任务是报道航天动力装置的研究成果 ,促进学术交流和科技成果向产品的转化 ,赶超世界先进水平。来稿要求及注意事项如下 :1 投稿须寄打印稿一式 3份 ,用A4的纸单面打印 ,正文用五号宋体。软盘先不寄来 ,请在信封上注明“投稿”。2 .论…  相似文献   

12.
《推进技术》1996,17(4):56-56
固体燃料冲压发动机导弹推进性能的数字模拟加拿大Carleton大学,为模拟固体燃料冲压发动机推动的导弹在零攻角下的超音速飞行研制了一种计算机程序,采用经验阻力数据计算射程、飞行速度及时间。首先计算通过锥形脱体激波的变化,在其下游,超音速气流进入进气道...  相似文献   

13.
NASA称 ,航空喷气发动机公司和洛克达因公司通过地面试验 ,验证了实验型吸气式火箭发动机的低速性能得到改善。这种火箭基组合循环 (RBCC)发动机将作为未来“第三代”可重复使用运载火箭的动力。在低速时 ,RBCC作为装在函道内的火箭发动机 ,速度逐渐提升时再向吸气式冲压和超燃冲压发动机转换 ,然后作为传统的火箭发动机推进飞行器离开地球大气层。一半的飞行都由吸气式推进进行 ,这样就减少了飞行器所携带的氧 ,减轻了发射重量 ,降低了发射成本。最近的一些试验评估了实验型发动机改进的方面 :改进了空气加力火箭模态时的性能 …  相似文献   

14.
欧美固体火箭冲压发动机研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详细介绍了欧美固体火箭冲压发动机的发展过程和研制情况,以及欧洲"流星"导弹用固冲发动机和美国"变流量火箭冲压发动机-飞行器概念"演示项目的研制和试验情况,并对固冲发动机关键技术的进展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5.
《推进技术》1994,15(4):39-39
超燃冲压发动机的验证器根据德国研制桑格尔两级可重复使用航天飞机用混合循环涡轮/冲压吸气式推进系统的一项计划的第1c阶段计算,德国航空航天公司所属MTU公司正在建造全冲压推进地面试验验证器。该验证器称为TDR500,长度为7m,具有一个可变喉道面积的矩...  相似文献   

16.
中国航天机电集团公司科技委拟于 2 0 0 1年 5月左右召开“2 0 0 1年弹用吸气式发动机技术交流会”。1 征文内容整体式冲压发动机研究、设计和试验技术 ;超声速燃烧冲压发动机技术 ;各种组合冲压发动机技术 ;弹用涡喷 (扇 )发动机研究、设计和试验技术 ;进气道设计和进气道 /发动机匹配技术 ;新型燃料与推进剂技术 ;弹用吸气式发动机控制与调节技术 ;制造技术 ;可靠性技术、故障诊断监测技术等。2 征文要求及注意事项( 1)论文论点明确 ,文字简练 ,数据真实准确。凡已在全国性学术会议或刊物上交流发表过的论文不再征集。( 2 )报送的稿件文…  相似文献   

17.
余永林 《推进技术》1992,13(2):7-12
介绍了海军战术导弹用四类推进装置,即液体、固体、涡喷、冲压发动机与燃油、冷气输送系统在靶场飞行试验中曾出现的故障,并以其中部分故障和典型故障图象为例,阐述了故障判断、分析与动力学方程的应用。  相似文献   

18.
冲压发动机的展望   总被引:6,自引:7,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未来战争中,大射程(>100公里)、超音速(M≥2)、超低空(掠海或贴地)的飞航式导弹将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冲压发动机是用于这种任务的最好动力装置.在各种冲压发动机中,整体式(亦名“组合式”)火箭冲压发动机优点更多,是发展的方向.本文对整体式火箭冲压发动机的三种基本类型在使用范围方面作了比较.最后提出有关研究和发展中的课题.  相似文献   

19.
祁锋 《推进技术》1997,18(5):1-4,21
根据先进天地往返运输系统的要求和火箭与吸气式组合发动机的特点,提出了重复使用的单级入轨飞机吸气式组合发动机方案的优化原则和一种优化的组合发动机循环:高压氢膨胀液化氧气循环吸气式火箭组合发动机(LOCE)。它是一种以火箭技术为基础的吸气式组合发动机,比冲可达35000m/s,其关键是成功地解决了吸气式组合发动机和火箭发动机燃烧室压力的不匹配,其液化效率比普通LACE循环提高了5~7倍。可借用成熟火箭技术,推重比高是低速阶段(Ma=0~5)的最佳方式之一。  相似文献   

20.
《推进技术》2011,32(1):3
1.本刊面向国内外征稿,凡属各类火箭发动机、吸气式发动机、组合发动机、推进剂及非化学推进系统的理论研究、设计、制造和试验等方面的学术技术论文,欢迎投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