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舱外活动(EVA)是现代空间任务必不可少的部分。在EVA期间,有如下大量的问题要解决:维修作业、实验研究、额外太阳电池的安装,桁架的装配和新设备的实验,以及使航天员自由移动的移动系统。航天员成功完成这些操作的结果已经表明:在空间站项目上通过提高EVA强度来提高轨道操作的效率是可能的,在EVA期间进行许多科学实验也是可行的。对EVA期间航天员行为的分析表明,到目前为止,航天员在外太空的工作仍然是航天员在太空飞行时完成的最危险的工作之一。安全和高效的EVA需要航天员EVA作业时代谢率或能量消耗的客观信息,以便进一步完善EVA技术和开发先进的设备。代谢评估还是一种控制EVA航天员工作效率和优化作息制度的有用方法。在EVA的时候,俄罗斯评价实时代谢率的二种方法如下:  相似文献   

2.
ISS建造需要1000多小时的EVA。在ISS外部进行出舱活动,航天员可能会很大程度地暴露在电子和质子辐射的作用中。图1和2包含了典型的ISS轨道存在的电子和质子能谱。当前EVA航天服设计期间,服装设计者们并没有预想到ISS建造需要大量EVA,辐射屏蔽也没有作为重要的考虑对象,因此,在ISS着手建造之前需要制定辐射防护指南。这些指南将以需要确认的计算模型为基础。完成电子和质子在不同位置上穿透航天服最小能量的直接测量,这是确认计算模型的其中一步。另外,这些测量可能会影响未来的航天服设计。  相似文献   

3.
介绍 未来近地轨道和行星航天服将建立在现在的舱外航天服装备(EMU)基础之上。直到2005年,EMU已成功保障了91次EVA任务(通常每次EVA使用两套EMU),在未来5~10年中,为了完成国际空间站(ISS)的建造,还要保障30~60次EVA。  相似文献   

4.
舱外活动(EVA)期间,在传统的全压服中,正常的生命维持是通过在222mmHg的绝对压力中呼吸氧气进行的。这种方式需要以氧气对整个人体进行加压。作为一种替代方法,氧气以相同的压力被送入密闭的头盔中,而机械性反压力作用于四肢和躯干上,并与呼吸压力保持平衡。如果利用大弹力的紧身衣提供机械性反压力,由于不再需要坚硬的关节或轴承,在传统的航天服上将产生许多优点。这种概念和早期的试验由Webb公布,而最初对于完整的弹性机械性反压力(MCP)服装的论证由Annis和Webb完成。  相似文献   

5.
对已装配好的各舱段的安装和维修,是由舱外活动(EVA)乘组人员进行的,这是国际空间站建造活动的重要部分,而且已经开始进行了。至2002年7月1日为止,使用俄罗斯“Orlan-M”航天服(SS)从国际空间站进行了7次EVA,使用美国舱外航天服装备(EMIU)(从通用气闸舱)进行了1次EVA。  相似文献   

6.
1999年12月进行了一项航天员试验项目,目的是在航天员进入特定飞行训练之前提高他们的舱外活动技能水平。概念很简单:基础技能如果得到改进,就可以分配给进行出舱活动(EVA)的航天员更加复杂的工作——这些航天员以前只有增加特定飞行训练要求才能进行EVA。在航天员试验项目一开始,EVA任务训练就包括航天员候选人(ASCAN)训练和特定飞行训练。EVAASCAN任务训练包括有限的课堂和工作手册指导,这是由4项中性浮力实验室(NBL)训练科目组成的,航天员候选人在他们职业生涯的第一年需要接受这些训练科目。  相似文献   

7.
采集弹(箭)上的冲激参数是遥测的重要任务之一.以往采用的采集方法不够理想,设各利用率低,数据利用率也低。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方法,与以前相比,设备利用较合理,数据利用率也高,而且提高了数据接收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8.
减压病(DCS)是环境压力降低的结果,被认为是由于溶解到人体组织和血液中的气体(尤其是氮气)形成气泡并不断增多造成的。在当前的航天计划中,为了达到在舱外空间作业中的最大关节灵活度和最低疲劳度,乘员在舱外活动(EVA)时所穿的舱外航天服(EMU)的压力要低于飞船舱内的压力,这就使得在舱外活动期间存在着DCS的危险。舱外活动中肌肉与骨骼疼痛可影响作业任务的操作,而症状严重则可危及整个飞行任务的安全。因此,防止乘员发生DCS是舱外活动医学保障中的一项非常实际和重要的工作。目前,防止减压病的方法是吸氧排氮,由于压力制度的不同,美国和俄罗斯的吸氧排氮方法各有特色。  相似文献   

9.
美国马里兰州大学航天系统实验室已研发出一种可完全用于中性浮力环境使用的MX-2模拟航天服并对其进行了测试。人穿着这种模拟服在中性浮力研究设施中进行的反复测试表明,这种模拟服可以逼真地模拟实用的舱外活动(EVA)航天服。日常可用它模拟EVA,可模拟相当于当前EVA服的关节限制因素、工作活动范围、以及视觉和听觉环境。改进的手套和靴子、通信头戴装置、服装内置水袋和个人装备更近似于EVA航天服。先进的尺寸调节系统和配平系统允许身高范围在1.73m-1.91m、体重在54.4kg以内的被试穿着体验。此外,集成到服装内的仪器设备可以监控和收集来自服装和被试的关键数据。对液冷服(LCG)出入口温度、心率、气体温湿度的记录为任务之间或被试之间的对比提供定量指标的度量。这些定量测量能够用于研究代谢负荷,并能向测试指导人员发出性能下降、系统故障或生理应急的警告。近期正在应用MX-2服进行大量的EVA研究。其中包括各种级别的人机交互,包括从EVA作业中的灵巧操作者的支持到直接把机器臂集成到服装系统中。MX-2服的设计也促进了双向高频带宽通讯技术的使用,它针对先进控制和显示技术进行实验评估,为穿着被试提供了实时训练和保障。MX-2服是一件非常有价值的装备,为研究人员提供了一种低成本的模拟器,以用它获得EVA模拟经验。这也是未来研究EVA技术的一个很有用的平台。  相似文献   

10.
雨水 《航天》2010,(3):60-61
1999年11月至2008年9月期间,中国成功执行了7次神舟飞船和6次返回式卫星的回收任务。在历次航天器返回地面期间,陆军航空兵所属的直升机部队承担了飞船、卫星返回舱的回收以及航天员搜救和人员输送等重要任务。为此,中国航天基金会等单位在这13次任务期间,结合回收任务,制发了直升机机载邮件,并由飞行部队及有关任务人员携带,销返回舱着陆地当日邮戳和相关纪念戳记,由直升机机长和飞行人员签名确认,真实记录了历次回收这一航天事件和相关的直升机飞行活动。由于数量有限。是难得的收藏品。这里介绍的是中国航天基金会的全部机载邮件,供大家欣赏。  相似文献   

11.
王静 《中国航天》1994,(11):33-35
航天手套对手部活动性能的影响王静自前苏联上升号航天员列昂诺夫于1965年3月18日进行了人类第一次出舱到空间自由活动以来,已有了近30年的历史。在这期间,美、苏航天员都进行过多次舱外活动(EVA),在舱外完成了许多重要任务。在舱外活动中,人手是多用途...  相似文献   

12.
正深空探测指人类对月球及其以远的天体或空间环境开展的探测活动的总称。多年来,人类遵循由近及远、由易至难的发展规律,以月球及火星为探测重点,以技术创新与科学发现为驱动,实践长期、高风险的月球与深空探测活动。目前,人类的深空探测活动主要以单一或两个探测器为主,每次探测具有明确的任务目标,通过逐渐增加自主能力和扩大探测范围来提升认知经验和探测水平。截至2020年12月,人类共实施255次深空探测任务,已不同程度地探测了太阳系主要行星,其中月球126次,月球以远129次,成功率约为56%。  相似文献   

13.
前言 让航天员身着航天服在中性浮力水槽中进行训练是航天员出舱活动(EVA)训练中的重要内容。早在2002年,NASA就注意到身着航天服在中性浮力水槽中进行训练的损伤明显增多。虽然很多损伤没有报告或没有被完全记录,但是在为准备国际空间站任务进行训练时,这些损伤的大量增加就必须引起重视。[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为协调NASA所有与舱外活动有关的科研及飞行任务,1996年,NASA成立了舱外活动办公室(EVA Office)。该办公室归约翰逊航天中心管理,为该中心的二级部门(与空间生命科学理事会平级),其内部机构包括舱外活动和飞行乘员商务管理部、安全和任务保证部、先进舱外活动研究和发展部、舱外活动整合和操作部,  相似文献   

15.
为了深入研究月球演化历史以及太空环境对月球土壤的风化影响,需要定量分析月球表面物质与次表层物质的状态差异。研究提出一种依据彩色图像数据分析月壤状态差异的方法,利用嫦娥五号任务采样期间获取的月球表面铲挖前后的图像数据,分析了每次铲挖前后月球表面的图像灰度表现特性等特征,分析结果表明:月球次表层物质的平均反射率小于表面物质,全色谱段中的平均变化率为-24.71%;局部区域的月球表面次表层物质的平均反射特性基本一致,全色谱段中的平均变化率为-0.30%;月球表层颗粒形态与次表层颗粒形态可能不一致;月球表层颗粒与次表层颗粒组成和化学分子结构可能不一致。分析数据表明嫦娥五号采样位置铲挖前后的原态月壤和新鲜月壤存在明显状态差异,研究结果可为我国后续月球采样实施方案的改进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6.
人们所预想的以及正在由美国国家航空及太空总署(NASA)计划的未来去月球和火星的人类探险任务,将包括广泛的这些星体上进行的舱外活动(EVA)。为了月球和火星的恶劣环境下工作和进行科学探险活动,航天员穿着防护性的航天服组件是必要的。在大量的舱外活动期间,首要考虑的就是在维持工作的有效性水平及航天员相对舒适的同时,需要提供加压航天服必要的适当的活动性特点。KC-135系列飞行器低重力飞行示范就是为了评价在模拟月球(1/6地球引力)和火星(0.37倍地球引力)环境下,阿波罗、航天飞机、MK-Ⅲ先进技术模型航天服和一般活动性能特性。  相似文献   

17.
“阿波罗”计划航天员在月面14次舱外活动(EVA)中得到了监测其安全及健康的地面保障大军的真正支持。倘若对EVA的后勤、距离以及次数都是预测好的,那这对于未来在月球和火星上的EVA可是不可能的。未来的航天服必须非常智能化而不再依赖地面保障。下一代航天服可使用本文描述的两套软件系统来实现这个目标:LEGACI(生命保障,测定导引算法和消耗品询问应答机)和VIOLET(生命保障和探究跟踪语音启动执行机构)。这些虚拟指南利用一套生物传感器和舱外航天服内的通信设备、电子设备、信息学软件一起传送的实时数据,提供EVA现状、生命保障消耗品、生理特性和安全情况的即时信息。此系统正在美国航空航天局约翰逊航天中心正在实施的整套航天服测试计划中接受评估。本研究提供的是这次系列测试的数据和结果。  相似文献   

18.
介绍 航天服设计是一个不断发展的领域,其目的是进一步提高航天员在太空或行星表面上的工作能力。随着与国际空间站(ISS)有关的舱外活动(EVA)大量增加,为改进美国航天飞机舱外活动装备(EMU)和俄罗斯“奥兰”航天服提供了一个持续不断的推动力。同样,火星载人飞行和重返月球任务提供了研发先进航天服系统的契机。  相似文献   

19.
《航天员》2007,(1)
登陆火星一直是人类的梦想,无数科学家、工程技术人员正在默默耕耘、积极探索,为实现这个伟大梦想而不懈努力。但是,通往火星的道路并不平坦,其艰巨程度远远超出人们的想象。因为这意味着不仅需要投入巨额资金,突破大量关键技术,研制出可靠的火箭和飞船,还要保证火星航天员的安全和健康。前往火星的发射窗口,大约每两年才有一次。从地球出发到达火星,单程需要半年的时间,从火星返回地球也需要半年左右的时间,因此航天员执行一次火星任务至少需要三年时间。三年多的火星任务中,航天员需要消耗大量的食物、氧气和饮用水。如果乘组为6名航天员,每人每天消耗0.9千克氧气、0.6千克食品和2.5千克水,如此一来,仅此三项三年时间总消耗量就达26280千克。因此,火星飞船必须采用再生式生命保障系统,对水和氧气进行再生和循环,甚至应通过受控生态系统,实现食物的在轨生产。此外,前往火星,运载火箭必须要有足够推力,飞船等设备具有高可靠性、易于维修,以保证飞行过程中一旦出现故障,航天员能对乘坐的飞船进行维修。登陆火星过程中,航天员会遇到上述的诸多技术挑战。然而,最大的挑战  相似文献   

20.
载人航天飞行的最初30年中,常见报道独立的心脏节律紊乱。“阿波罗”15飞行任务中,一名航天员出现22个连续二联律随后是一系列室性和房性早搏。“天空实验室”任务中,几名航天员都出现了室或室上性异位节律。另外,在一次舱外活动后迩曾出现过一次多源性室性期前收缩。1983到1985年,14名航天飞机航天员中9人在飞行前没有心律失常表现,在舱外活动中出现了心脏节律障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