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研究人员将视线深入到由宇宙气体和尘埃构成的浓密云团后面,这时他们认为终于确定了类星体的起源。类星体是宇宙间最为明亮、最具威力的天体。通过对200多个远方的星系进行X射线和红外线观测,结合在可见光状态下拍摄的图像,结果显示当两个星系互相碰撞,其中心的黑洞融合在一起的时候,类星体就形成了。  相似文献   

2.
正在地球上,我们能感受到最强的电磁辐射来自于太阳,地球的大气层帮我们阻挡了来自宇宙中绝大部分γ射线、X射线等高能辐射,以及部分红外和射电波。大气只为我们打开了两扇"窗口":一个允许可见光及部分红外线通过,我们眼睛能够感光的范围就在这个窗口之中;另一个位于射电波段,为无线电通讯、人造卫星数据传输等现代科技提供了可以实现的必要条件。我们的生活甚至生存都极大地依赖这两个"窗口"的存在,试想,如果大气无法阻挡高能辐射,那么地球可  相似文献   

3.
1989年,美国研制的,价值12亿美元的哈勃空间望远镜将进入太空,开始它历时15年的探测使命。哈勃望远镜能使用可见光、近紫外线/红外线(1200~11000埃)进行观测,能为理论宇宙学家、行星际专家等所有的天文学家提供极为丰富的数据。哈勃望远镜的发射将标志天文卫星发展到一个崭新阶段。今后10年,人们将发射各种类型的自由飞行天文卫星,采用各种观测技术,探测宇宙中大量的γ射线,x射线、紫外线、红外线、微波以及无线电波,因此天文科学将会有新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给黑洞照像?!玄! 我们知道,要给不发光的物体拍照,必须要给它照明。人体不发光,白天能拍可见光照片,是因为有太阳光照明,晚上拍可见光照片则要有灯光照明。当然,晚上也可拍人体的红外线照片,因为人体发射红外线。黑洞既不发射可见光,也不发射红外线等其它电磁辐射,怎么能  相似文献   

5.
紫外线是一种比可见光波长更短的电磁波。其波长介于可见了光与X射线之间。人类发现天体存在着紫外线辐射已有2003年的历史。但是由于地球大气对紫外线的吸收特别严重,因而紫外线天文学迟迟得不到发展。  相似文献   

6.
夏光 《国际太空》2004,(11):8-10
2004年11月,“雨燕”(Swift)卫星计划由德尔他-2火箭发射升空,进入到低地球轨道(LEO)。Swift是观测γ射线暴(GRB)快速反应的天文卫星,用于对GRB进行研究。它可观测GRB及其在γ射线、X射线、紫外线和可见光波段中的余辉。  相似文献   

7.
在观天巨眼系列前十三篇中,我们介绍了光学望远镜,它们只能用来观测天体发出的可见光。其实,天体还发出许多种我们人类的眼睛看不见的光线。如射电波(实际上就是无线电波,天文学上将其称作射电波)、红外线、紫外线、X射线、γ射线等。古代和近代的天文学家不知道这些不可见光线的存在,他们只能在可见光范围内观测宇宙、研究天体。近一二百年来,人们才陆陆续续发现这些看不见的光线,并且陆陆续续研制出许多观测这些天体辐射的特殊的望远镜,使人类对宇宙的认识越来越全面,越来越深入。  相似文献   

8.
众眼看宇宙     
易轩 《太空探索》2012,(3):64-65
小麦哲伦云中的脉冲星这幅合成图像,综合了美国航宇局钱德拉X射线望远镜、欧洲空间局牛顿X射线多镜面望远镜的数据以及可见光波段的照片,天文学家据此第一次在小麦哲伦云的超新星遗迹中发现了脉冲星——SXP1062。来自"钱德拉"和"牛顿"的X射线观测结果以蓝色表示,而可见光观测则以红色和绿色显  相似文献   

9.
《飞碟探索》2014,(7):32-32
如果我们能为整个螺旋星系进行X射线检测,将会见到何种景象?在这幅钱德拉影像所呈现的螺旋星系和它的近邻里,可以找到数百颗闪亮恒星的X射线。这幅影像结合了钱德拉的X射线数据和哈勃空间望远镜的可见光数据。其中,紫色是X射线数据。弥漫状的X射线通常是被超新星爆发加热到数百万摄氏度的气体辐射出来的。  相似文献   

10.
在观天巨眼系列前十三篇中,我们介绍了光学望远镜,它们只能用来观测天体发出的可见光.其实,天体还发出许多种我们人类的眼睛看不见的光线.如射电波(实际上就是无线电波,天文学上将其称作射电波)、红外线、紫外线、X射线、γ射线等.古代和近代的天文学家不知道这些不可见光线的存在,他们只能在可见光范围内观测宇宙、研究天体.近一二百年来,人们才陆陆续续发现这些看不见的光线,并且陆陆续续研制出许多观测这些天体辐射的特殊的望远镜,使人类对宇宙的认识越来越全面,越来越深入.  相似文献   

11.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和物联网的快速发展,预测室内短距离无线通信网络的信号覆盖情况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基于十射线模型,自主开发了一种改进射线跟踪模型算法。该模型方法对微波室内传播提供可视化场景模拟,实现了室内短距离无线电波的传播预测和电磁波场强可视化。在多种场景测试并与其他室内电波传输模型对比,结果显示经过校准的模型均方根误差降低至5.53,准确度更高,能够更准确地预测室内环境中的信号接收功率。  相似文献   

12.
哈勃星空     
《飞碟探索》2012,(6):64-64
1.冲出茧状气团的射线2010年11月3日,美国钱德拉X射线天文台证实:离地球约1.6亿光年的UGC5189A星系一颗超新星SN2010jl,发出的紫色X射线冲击波突破了包围它的茧状气团。哈勃望远镜也"看到"它发出的红、绿和蓝色的可见光。研究显示:一些异常明亮的超  相似文献   

13.
红外线也是一种肉眼看不见的电磁辐射。它的波长比可见光短,波长范围在0.7微米至1000微米之间。地球大气对大部分红外线都有吸收作用,能够穿透地球大气到达地球表面的红外线只有7个特殊的波长,它们分别足1.2微米、1.6微米、2.2微米、3.6微米、5.0微米、11.0微米、20.0微米。  相似文献   

14.
红外线也是一种肉眼看不见的电磁辐射.它的波长比可见光短,波长范围在0.7微米至1000微米之间.地球大气对大部分红外线都有吸收作用,能够穿透地球大气到达地球表面的红外线只有7个特殊的波长,它们分别是1.2微米、1.6微米、2.2微米、3.6微米、5.0微米、11.0微米、20.0微米.  相似文献   

15.
宇宙探索     
四、红外和紫外望远镜 红外望远镜 红外望远镜接收红外线探测宇宙. 红外线是可见光波长较长的红端之外到毫米波射电波之间的电磁辐射光谱.宇宙中所有温度低于3000℃、高于-250℃的物体都发射红外线,因此,使用红外望远镜可以观测到温度从3000℃到-250℃的幼年恒星、褐矮星和行星等天体,以及星际尘埃物质和亚毫米波辐射等.  相似文献   

16.
对ISEE-3人造卫星在1980年5月—1981年8月中,观测到的48个X射线耀斑进行了分析,发现其中有1/3是在6个活动区中重复爆发的.研究这部分X射线耀斑的物理性质与所在活动区的黑子面积、活动区类型及磁结构的关系,得到了一些结果:(1)发生在同一活动区中的X射线耀斑,其硬X射线峰值积分流量及谱硬度与活动区黑子面积成正相关;(2)多次爆发X射线耀斑的活动区全部具有δ型磁结构;(3)发生在不同活动区中的X射线耀斑,其物理特征与所在活动区的面积大小无明显关系.由此可以认为,活动区磁场梯度的大小,亦即活动区电流的大小,在爆发耀斑的过程中具有决定性作用.此外,还用电流环模型从理论上讨论了上述特征.  相似文献   

17.
红外望远镜红外望远镜接收红外线探测宇宙。红外线是可见光波长较长的红端之外到毫米波射电波之间的电磁辐射光谱。宇宙中所有温度低于3000℃、高于-250℃的物体都发射红外线,因此,使用红外望远镜可以观测到温度从3000℃到-250℃的幼年恒星、褐矮星和行星等天体,以及星际尘埃物质和亚毫米波辐射等。由于红外线的幅度较宽,科学家将它划分为近红外、中红外、远红外和亚毫米波4段。地球大气层中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汽,虽然吸收红外线,但宇宙中一些波长较短的近红外和中红外线,以及波长较长的亚毫米波可以到达山顶,因此,美国等国在1979年和1987年分…  相似文献   

18.
1999年12月10日,法属圭亚那库鲁发射场、欧洲大型运载火箭阿里安5在它的首次商业发射中,把欧空局最大的一颗科学卫星送上太空。这是一台X射线望远镜,名叫X射线多面镜(XMM),它能以前所未有的灵敏度收集宇宙中的X射线,并将与不久前升空的美国“钱德拉”X射线望远镜协同工作。后者对暗弱天体虽不像XMM那么灵敏,但它能持续巡视宇宙的各个细枝末节,得到的图像更为清晰。  相似文献   

19.
飞机座舱风档复合玻璃结构优化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了和析的含透明导电膜的多层复合玻璃优化结构。这种复合玻璃在电磁波频率8-18GHz范围内有很高的电磁波功率反射率。在可见光波长0.40-0.76μm范围内有高的透光率,该复合玻璃可以用于飞机座舱风档结构,也可以用于大容器微波防护系统。  相似文献   

20.
X射线是1895年由德国著名物理学家伦琴发现的,他也因这一伟大的发现于1901年荣获了第一届诺贝尔物理学奖。X射线有一个奇怪的特性,即它的穿透力极强,这一点可能大家都有亲身体验,医院里甚至把拍X光片也叫照透视。然而,X光却不能穿透地球大气层。天体发出的X射线辐射因为被地球大气严重吸收而几乎完全不能到达地球表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