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正党的十九大提出要坚定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再次确立了建设科技强国、航天强国的目标以及支撑创新型国家建设进而服务于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地位。航天技术是当今世界最具挑战性和广泛带动性的高科技领域之一,在我国国防科研生产和武器装备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动力。知识产权是科技成果的重要载体与有效保护形式,被视为发展经济、创造财富的重要工具,成为国家  相似文献   

2.
正2017年11月23-24日,以"航天产业军民融合与成果转化"为主题的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届军民融合高峰论坛在山东省日照市召开。本次论坛旨在推进落实国家军民融合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实际行动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日照市徐淑利副市长在致辞中指出,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作为我国航天科技工业的主导力量,近年来在载人航天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辉煌成就,在推进国防现代化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作出  相似文献   

3.
正国家创新体系(National Innovation System, NIS)建设是我国创新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完善创新体系运行效率和效果是政府、科研院所、高校、企业和相关研究机构共同关心的问题。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加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强化战略科技力量"。一、国家创新体系概述国家创新体系是由参加新技术发展和扩散的企业、大学和研究机构组成,是一个为创造、储备和转让知识、技能和新产品的相互作用的网络系统(OECD,  相似文献   

4.
军民融合,是我国在国防现代化建设中,探索出的一条把国防和军队建设融入国家现代化建设的战略全局,兼顾国防与民用工业生产的高效益的正确途径;是对我国“军民结合”、“寓军于民”成功经验的新提升,是新世纪新阶段富国强军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5.
西安国家民用航天产业基地(以下简称"产业基地")坐落于丝绸之路的起点——美丽的古城西安。作为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批复的全国最大的国家级民用航天产业基地,2010年6月26日被国务院正式批复为"国家级陕西航天经济技术开发区",成为我国唯一的国家级航天专业化经济技术开发区。一、发展条件优厚1.有利的崛起机遇陕西是我国国防军工大省、科教大省,西安是丝绸之路起点,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制造强国"战略的实施,以及"西安国家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  相似文献   

6.
7月28~30日,国务院国资委在黑龙江省大庆市举办了2011年中央企业、地方国资委负责人研讨班。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总经理马兴瑞在会上代表集团公司做了题为《坚持自主创新为战略基点,牢牢把握发展主动权,努力推动中国航天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报告,全面系统地总结了集团公司在推动科技创新、提升国际竞争力方面的主要经验和做法,从国家战略高度指出"十二五"期间是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关键时期,也是推动我国从航天大国迈向航天强国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并系统介绍了集团公司"十二五"科技创新工作思路。本刊将马总的报告全文发表,供读者学习参考。  相似文献   

7.
<正>一、引言国家领导人习近平同志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时把军民融合发展上升到了国家战略高度,为我国深入实施军民融合发展,加快形成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局面的形成,立体式的提升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开辟了一条更为光明的发展道路。在当今错综复杂的国际格局下,如果说经济实力是"两条腿",那么军事实力就是"脊梁骨"。走军民融合发展路子,既可使一个国  相似文献   

8.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2012年度社会责任报告》摘登: 一、国家责任与和平发展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始终坚持以"探索外层空间,扩展对宇宙和地球的认识;和平利用外层空间,促进人类航天文明和社会发展,造福全人类;满足经济建设、国家安全、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维护国家利益,增强综合国力"为己任,全力以赴确保国家重大航天工程任务的圆满完成,积极推动航天技术向国民经济应用领域转化,努力推进国际市场开拓与交流合作,为推动我国航天科技发展,提升人民生活水平,增强我国综合国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9.
<正>党的十九大描绘了决胜全面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宏伟蓝图,明确以"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从国家安全和发展战略全局出发,十九大提出了"坚持走中国特色强军之路,全面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的要求,并作出了"三步走"的战略安排。国防科研生产体系是建设国防和现代化军队的重要载体,应紧密围绕"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战略要求,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这"五位一体"的5个维度,统筹推进新时代国防科研生产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10.
中国航天科技工业是伴随着共和国的发展而成长起来的。在我国50年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光辉历程中,中国航天科技工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写下了不朽的篇章。世纪之交,我国即将进入实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第三步发展战略的关键时期。面对世界局势的深刻变化和航天技术的迅猛发展,中国航天机电集团公司肩负着加快我国国防现代化建设,保持航天科技工业的发展势头,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历史重任。我们要继承和弘扬中国航天的优良传统和成功经验,抓住机遇,迎接挑战,进一步深化改革,认真贯彻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为提高我国…  相似文献   

11.
序言 航天是当今世界最具挑战性和广泛带动性的高科技领域之一,航天产业已成为国家的战略高技术产业。发展航天是增强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2.
中国航天科技工业是伴随着共和国的发展而成长起来的。在我国50年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光辉历程中,中国航天科技工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写下了不朽的篇章。世纪之交,我国即将进入实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第三步发展战略的关键时期。面对世界局势的深刻变化和航天技术的迅猛发展,中国航天机电集团公司肩负着加快我国国防现代化建设,保持航天科技工业的发展势头,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历史重任。我们要继承和弘扬中国航天的优良传统和成功经验,抓住机遇,迎接挑战,进一步深化改Oct.1999 Aerospace China  相似文献   

13.
航天工业是建立在国家工业基础成果之上的高科技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国防科技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着一个国家的科学技术和工业发展的水平.作为建设航天强国的重要因素,不断巩固和强化航天工业能力对提升国防实力、科技实力和民族凝聚力的带动作用,是新时代航天工业肩负的使命责任.因此,如何科学实现我国航天工业能力升级发展,夯实航天工...  相似文献   

14.
张洪飚 《中国航天》2000,(11):12-14
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成为不可阻挡的潮流。军转民正在成为世界各国争取和平与裁军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许多国家重视和关注的一个重要课题。军转民的基本实质是各国从战争或冷战环境转向和平环境的条件下,调整国防战略,削减防务预算,压缩军队和国防规模,调整和改革国防工业,将原先只用于国防的国家资源,重新配置,优化组合,转向为国民经济建设服务。军转民不仅关系到国家的国防、经济、科技发展战略、产业政策、劳动力转移等诸方面,而且关系到巩固国际军控与裁军成果,人类社会的进步与稳定,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一、中国军转民…  相似文献   

15.
航天是当今世界高科技领域中最具挑战性的领域之一。发展航天是满足经济建设、国家安全、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是维护国家利益,增强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6.
<正>军民融合发展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军工企业作为国家科技创新的主体及军民融合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国防建设和国民经济发展的双重使命。面对新的技术-经济范式,军工企业如何不断促进自身技术能力的进步和提升可持续竞争优势,思考如何发挥更广泛的技术溢出和带动效应,推动产业的整体竞争力提升,是新形势下军工企业创新发展的战略重点。  相似文献   

17.
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型企业六大科技战略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近年来国内外知名企业实施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战略创新,在提升绿色市场竞争力、加快科技导入资源与利用,大力发展和延伸"循环经济"与进入"替代资源"科技新领域等6大方面走全新科学发展之路的一些工作思路与做法。  相似文献   

18.
<正>一、引言把军民融合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是我国长期探索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协调发展规律的重大成果,是从国家安全和发展战略全局出发做出的重大决策。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是军民融合发展的新阶段,从组织管理、工作运行和政策制度等体系建设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空间科技信息研究是服从和服务于我国空间科技发展的技术基础保障,涉及空间信息资源、空间科技情报、空间技术标准、航天科  相似文献   

19.
正一、征文目的军民两用智能装备技术的发展催生了新技术、新产品、新产业、新业态,引发经济结构重大变革。我国《"十三五"科技军民融合发展专项规划》中,把智能制造作为重点发展领域。军民两用智能装备技术集合了诸多前沿性、关键性、基础性技术,成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和改革强军战略的交汇点。为充分发挥"2018 (第二届)军民两用智能装备技术与产品推介会"在智能装备技术领域创新实践中的舆论宣传引导、理论成果先导和顶层筹划指导作用,拟通过征文活动,汇聚各方智慧,展开对智能装备技术领域创新发展问题的研究,解析国家  相似文献   

20.
战略使命和奋斗目标 战略使命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是我国航天科技工业的主导力量,承担着探索开发宇宙空间、保障武器装备供应、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引领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历史责任,肩负着推动我国发展成为"空间基础设施完备、军事航天装备强大、导弹武器系统精良、科技创新能力领先、产业带动作用明显、自主保障体系健全、人才队伍实力雄厚、国际竞争实力突出"的世界航天强国的神圣使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