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2019年2月19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四号航天政策指令"(SPD-4),明确最初将在空军内部建立美国天军,标志着美国组建天军工作迈出了重要一步。2019年美国国会将就组建独立天军的议案进行表决。从目前的情况看,美国众议院武装力量委员会主席史密斯对天军提案还存在反对意见。成立天军的未来进展情况将主要取决于2019年国会的表决情况。一美国拟成立天军的动因特朗普总统自上任以来,对美国航天进行了一系列改  相似文献   

2.
正美国总统特朗普2019年12月20日在高级国防和军事官员陪同下,在马里兰州安德鲁斯联合基地将《2020财年国防授权法案》签署成法,从而宣告作为美国第六大军种的美国天军正式组建。特朗普说:"今天是我们一座重要的里程碑,因为我们正式组建了我军的一个最新分支,那就是美国天军""这是一个非常重大的时刻"。这项法案授权在空军部  相似文献   

3.
<正>美国前总统肯尼迪曾言:"谁能控制太空,谁就能控制地球!"。2019年2月19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太空政策指令4"(SPD-4),指示组建美国天军,隶属于空军。特朗普表示:美国在太空中仅有"存在感"是不够的,还要具有"统治力",建立天军对于维护美国的国家安全而言至关重要。太空已成为美军争夺的高边疆,军事航天技术为经略太空、获取制天权和制信息权提供技术支持和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4.
<正>在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要组建美国天军数月之后,法国也在为组建法国版天军做铺垫。法国总统马克龙2019年7月份宣布,出于国防目的,尤其是为了保护法国卫星,法国空军将组建航天司令部。而据法国《观点报》报道,防长帕利此前详细介绍了法航天部队组建规划,包括为卫星配备机关枪和激光器。法国将首先发射配备相机、  相似文献   

5.
正美国总统特朗普于2018年5月24日在白宫椭圆形办公室签发了"第2号航天政策指令"(SPD-2),以落实国家航天委员会今年早些时候提出的支持商业航天发展的一系列监管改革措施。指令涉及理顺发射与遥感监管规则、组建负责商业航天的一个"一站式购物"办公室和开展无线电频谱及出口管制政策评审。兼任国家航天委员会主席的副总统彭斯在签署仪式后发表声明说:"这项指令将在注重保护国家安全和公共安全的同时,通过为投资者和私  相似文献   

6.
国际动态     
正特朗普签"3号令",推出空间交管政策6月18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国家航天委员会第三次公开会议上签署了"第3号航天政策指令"(SPD-3),以应对空间交通管理问题。新政策最重要的内容之一是把包括潜在碰撞预警在内的"空间安全数据与服务"提供职能从国防部转交给商务部。国防部将保留维护空间物体"权威性编目"的职能,但将把编目"可对外发布"的部分提供给商务部。(新闻来源:中国太空网)  相似文献   

7.
俄罗斯组建“天军”是与美国对抗的结果 美国新总统布什在上任后的第一周就表示,他将部署国家导弹防御(NMD)系统。2月4日,美国国务卿鲍威尔表示,如果俄罗斯拒不修改1972年签署的《反弹道导弹条约》,为NMD让路,美国有可能退出该条约。美国新任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原来就是“推动NMD委员会”的主席,在参议院武装部队委员会的听证会上,他更加明确地将部署NMD列入美军21 世纪三大目标之一。他还要求在白宫成立“国家空间委员会”,在五角大楼组建“国防空间委员会”,在“国家安全委员会”安排一名“总统空间特别…  相似文献   

8.
正美国天军一架X-37B无人航天飞机于美国东部时间2020年5月17日由联合发射联盟公司的"宇宙神" 5-501型运载火箭从卡纳维拉尔角空军站发射升空。这是X-37B第6次升空飞行,任务代号"轨道试验飞行器"(OTV)6,发射任务编号原为"空军航天司令部"(AFSPC) 7,美国天军成立后改为"美国天军"(USSF) 7。此前一天的发射尝试因天气原因在倒计时进行到距起飞还有1min40s时被叫停。正值疫情期间,美国天军和联合发射联盟公司表示要把此次发射献给一线抗疫人员和疫情受害者。  相似文献   

9.
正2017年12月11日是美国宇航员在阿波罗计划下最后一次登上月球45周年纪念日。当天下午,在白宫举行的一场简短仪式上,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了其就任后的首项航天政策指令,正式指示NASA送人重返月球。他在仪式上说:"这次我们将不仅仅是插上国旗和留下脚印。我们将为最终前往火星以及或许有朝一日飞往很多更远的星球奠定基础。"指令要求NASA  相似文献   

10.
<正>美国总统特朗普4月24日同国际空间站上的女宇航员惠策恩进行了天地视频通话,祝贺她打破美国宇航员太空累计停留时间纪录。特朗普女儿伊万卡和女宇航员鲁宾斯在地面参加了通话。作为目前站上第51长期考察组指令长,惠策恩当天打破了由另一名宇航员威廉斯2016年创下的534天的美国宇航员累计太空停留时间纪录。目前累计太空停  相似文献   

11.
《航天器工程》2011,(2):107-107
据美国国防部网站2011年2月4日报道,美国国防部长罗伯特·盖茨和美国国家情报主任詹姆斯·克拉伯在当日联合签署了《国家安全太空战略》(NSSS)。NSSS以奥巴马总统的《国家安全战略》(NSS)和《国家太空政策》(NSP),以及国防部的《四年防务审议报告》和情报界的《国家情报战略》为基础。美国国防部公布了NSSS的非保密概要,  相似文献   

12.
<正>以代表着美国航天计划过去的发现号航天飞机作为背景,美国副总统彭斯10月5日发誓要通过国家航天委员会制订的政策重振美国航天的未来,包括要重新重视载人探月。作为国家航天委员会主席,彭斯当天主持了该委员会6月份重新设立以来的首次会议。他在讲话中特别指示NASA要制订载人探月规划,将其作为迈向后续载人火星探测的一个步骤。委员会接受了彭斯的一项建议,即美国"将在送人重返月球开展长期探测方面发挥  相似文献   

13.
<正>2018年6月18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三号航天政策指令",发布美国太空交通管理政策。为落实三号令,6月22日众议院军事委员会战略力量小组委员会与美国众议院科学、太空及技术委员会太空小组委员会联合召开听证会,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局长、战略司令部部长与商务部部长围绕"太空态势感知:政府对角色和责任的整体看法"陈述证词。6月27日,美众议院科学、太空及技术委员会  相似文献   

14.
空天瞭望     
正美轨道飞行第一人格伦去世美国首位进入地球轨道的宇航员约翰·格伦2016年12月8日在俄亥俄州因病逝世,享年95岁。美国总统奥巴马、当选总统特朗普、NASA和俄亥俄州政府当天均发表声明,悼念在航天和政治两条职业道路上都取得了杰出成绩的格伦。1921年出生的格伦曾是二战和朝鲜战争战斗机飞行员。1957年,他驾驶超音速飞机进行了人类首次跨大陆无间歇  相似文献   

15.
<正>红色星球黏土起源有新解英国《自然》杂志近日发表的一项行星科学研究称,美国科学家通过演化模型发现,火星黏土可能由火星岩浆海冷却期间释放的稠密水汽与火星壳反应而形成。这一研究结果对于登陆火星前预先了解红色星球的土壤构成十分重要。特朗普宣布美国航天员将重返月球美国总统特朗普12月11日签署第一份太空政策指令,宣布美国航天员将重返月球并最终前往火星。他表示,美国不仅要在月球上插旗并留下脚印,  相似文献   

16.
<正>美国总统特朗普6月30日签署了人们期待已久的一项行政令,要求重新设立国家航天委员会。数位国会议员、工业界官员和阿波罗11号宇航员奥尔德林等出席了在白宫举行的签署仪式。国家航天委员会此前最后一次运作还是在老布什当政时期。仪式是在特朗普即将离开白宫去过独立日假日周末之际举行的。白宫未对仪式进行直播,基本上也未做预先通知,但当天晚些时候发布了签署仪式的文稿和视频。特朗普在持续10分钟的签署  相似文献   

17.
<正>2018年10月5日,美国发布《评估和强化制造与国防工业基础及供应链弹性》非密版报告,这是应特朗普第13806号执行指令要求,由国防部工业政策办公室领导,商务部、劳工部、能源部和国土安全部等多个政府部门参与,历时1年多完成的报告。该报告指出了美国国防工业供应链的风险,如稀土等资源完全依赖于竞争性国家等,该报告还强调应关注底层供应商的健康和弹性,倘若供应商执行其分  相似文献   

18.
空天瞭望     
《中国航天》2012,(2):61-63
航天仍是美军工作重点美国国防部长帕内塔1月5日在一次新闻发布会上说,尽管要压缩兵力结构,以应对巨大的预算压力,但国防部仍将继续投资发展航天能力。他说:"在削减总体国防预算的同时,我们将保  相似文献   

19.
正航天战略与政策是美国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国际形势、国家安全环境及军事战略的变化,航天战略与政策会进行一定的调整。2018年3月23日,特朗普政府发布《国家航天战略》,对外宣布了美国航天发展战略的调整与重点,再次强调了"美国优先"的理念,反映出了特朗普政府在航  相似文献   

20.
美国的大型永久性空间站计划是在航天飞机试飞成功后,于1982年由美国航宇局(NASA)提出来的,但未获国会批准。1983年,美国曾专门召开过两次讨论会。科学家们在会上说,他们不要空间站,怕空间站计划吃掉他们的科研经费;用户不热情;军界也不感兴趣,国防部一直未拨任何资金。但1984年初,里根总统却批准了这项耗资80亿美元的巨额计划。空间站计划是一政治产物。去年11月,NASA 局长贝格斯在一次空间站基金讨论会上直接指出:“……我们既要领先空间,怎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